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江西省南昌八中高三(上)月考生物試卷(10月份)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單選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

  • 1.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是一種在短時間內(nèi)進行快速、爆發(fā)式鍛煉的高強度有氧間歇性運動。它可以快速消耗肌糖原,使肌肉中線粒體的數(shù)量和活性增加,以滿足運動對能量的需求,從而促進人體的健康和代謝功能,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27引用:2難度:0.7
  • 2.下列關于無機鹽的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17引用:8難度:0.8
  • 3.某有機分子的分子式為C22H34O13N6,其水解后共產(chǎn)生下列3種氨基酸據(jù)此判斷,下列正確的一項是( ?。?/h2>

    組卷:10引用:4難度:0.7
  • 4.研究發(fā)現(xiàn),人體內(nèi)某種酶的主要作用是切割、分解細胞膜上的“廢物蛋白”。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250引用:9難度:0.7
  • 5.植物細胞中水和礦質(zhì)元素離子會表現(xiàn)出某些特點。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h2>

    組卷:7引用:7難度:0.7
  • 6.生物膜上能運輸H+的載體蛋白統(tǒng)稱為質(zhì)子泵,常見的質(zhì)子泵有3類:
    ①V型質(zhì)子泵,可利用ATP水解的能量,將H+逆濃度梯度泵入細胞器;
    ②F型質(zhì)子泵,可利用H+順濃度梯度的勢能合成ATP;
    ③P型質(zhì)子泵,在水解ATP的同時發(fā)生磷酸化,將H+泵出細胞并維持穩(wěn)定的H+梯度,該質(zhì)子泵能被藥物W特異性抑制。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組卷:97引用:7難度:0.7
  • 7.科學家在成功合成病毒之后,又通過人工破壞支原體的DNA,并用人工合成的DNA替代,成功創(chuàng)造了人類歷史上首個人工合成基因組細胞,但該細胞在生長和分裂時表現(xiàn)異常。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h2>

    組卷:41引用:7難度:0.8
  • 8.用紫色洋蔥鱗片葉和黑藻葉片均可完成的實驗是(  )

    組卷:12引用:1難度:0.7
  • 9.螢火蟲尾部的發(fā)光細胞中含有熒光素和熒光素酶,熒光素接受能量后,在熒光素酶的作用下形成氧化熒光素并且發(fā)出熒光。某實驗小組將若干螢火蟲的發(fā)光器割下,干燥研磨成粉末,均分放入甲、乙兩組試管中,分別加入等量的水,發(fā)現(xiàn)有熒光出現(xiàn),待熒光消失后,向甲組試管中加入葡萄糖,乙組試管中加入ATP,發(fā)現(xiàn)甲組試管中沒有熒光出現(xiàn),乙組試管中出現(xiàn)了熒光。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h2>

    組卷:42引用:4難度:0.6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25空,每空2分,共50分)

  • 28.如圖所示,圖1為動物細胞部分結構示意圖,圖2表示物質(zhì)Q依次在細胞器甲、乙、丙上合成、加工和形成分泌蛋白的過程。請分析回答:

    (1)圖1是在
     
    顯微鏡下看到的動物細胞亞顯微結構,該細胞與乳酸菌相比,最主要的區(qū)別在于
     
    ,它們共有的細胞結構有
     
    (填標號)。
    (2)圖2表示分泌蛋白合成、加工和分泌的過程,物質(zhì)Q的結構通式是
     
    ,甲、乙、丙分別對應圖1的
     
    (填標號),整個合成、加工和分泌過程還需要圖1的
     
    (填標號)供能。為了研究圖2所示蛋白質(zhì)合成、加工和分泌的生理過程,一般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圖2過程中膜面積基本不變的結構是
     
    (選填“甲”“乙”或“丙”)。

    組卷:13引用:3難度:0.7
  • 29.生物學知識在生活實踐中具有廣泛的應用,回答下列問題:
    (1)葡萄糖既可以口服,也可以通過靜脈注射進入人體,蔗糖卻不能靜脈注射,原因是
     

    (2)新宰的畜禽,過一段時間再煮,肉反而更鮮嫩,這與肌細胞內(nèi) 
     
    (填細胞器名稱)的作用有
    關;煮熟蛋白質(zhì)更易被消化,其原因是
     
    。
    (3)在作物栽培過程中,中耕松土的主要目的是 
     
    。
    (4)DNA 指紋法在親子鑒定和案件偵破工作中具有重要的用途,DNA 分子能夠提供犯罪嫌疑人的信息,
    其所依據(jù)的原理是
     
    。

    組卷:10引用:2難度:0.6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