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18-2019學年福建省泉州市永春一中高一(下)開學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

  • 1.論述類文本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審美活動的動力機制有情感、想象、超越三種。與之相應,審美活動所產(chǎn)生的美有三種存在的形態(tài):情象、意象、境界。
          審美活動最基本的動力是情感。從本質上來說,美是情感的對象化。這里說的情感是審美主體的情感,而不是審美對象的情感。這里說的對象,有兩種形態(tài):一是原生形態(tài)。即原本有一個對象,但不是審美對象,是審美主體將其情感賦予給它,使對象成為主體情感的我體,從而成為審美對象。二是自創(chuàng)形態(tài)。即原本無對象,因為有情,需要外化,于是就創(chuàng)造一個形象,讓其成為情感的載體。這種情況在藝術創(chuàng)作中居多。以上兩種情況都可以說是情感造形。情感造形的產(chǎn)物就是情象。情象是美的基礎形態(tài)。
          凡審美都有情感造形存在,只是審美中的情感造形,除藝術創(chuàng)作外,都是不自覺的,而是直覺的。劉勰說詩人創(chuàng)作時“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這種情況不只是藝術創(chuàng)作時有,只要是進入審美形態(tài)的人都有。
          情象是審美主體的創(chuàng)造,只是這創(chuàng)造主要表現(xiàn)在情感的賦予上,而當想象參與后,則就有很大的不同。想象的最重要的功能是創(chuàng)造新事物,這新事物是現(xiàn)實中不存在的。想象的創(chuàng)造,不只有情感在起作用,還有人的意識、文化修養(yǎng)在起作用。于是,這新創(chuàng)造的形象就具有豐富的意蘊,這具有豐富意蘊的形象我們叫它“意象”。
          意象雖然通常用在藝術創(chuàng)作中,其實,在現(xiàn)實的審美活動中也有,而且只有首先在現(xiàn)實的審美活動中產(chǎn)生了意象才有可能將其表現(xiàn)為作品中的意象。陸游詠梅云:“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這梅就不是自然物象,也不只是情象,而是意象了,因為這中間寄富著陸游對自身經(jīng)歷的獨特思考。
    美的最高存在形態(tài)是境界。境界是中國哲學的重要范疇。它較多地出現(xiàn)在佛教典籍中,成為佛教的最高層次。宋明理學家將境界作為人生的最高追求,清代王國維將其作為古典詞美的最高層次,將其轉化為美學范疇。王國維同時還使用意境這個概念。境界比之意境更適合作為美的最高形態(tài)。首先,意境只用在藝術創(chuàng)作中,而境界不只用在藝術創(chuàng)作中,還能用在人生修養(yǎng)中。因為市美不只體現(xiàn)在藝術活動中,它滲透在人的全部生活中。其次,意境,從字面上看,見出意與境的兩分,而境界,以其渾然整合無垠而更能見山審美的本質--天人合一,物我兩忘。
          當我們進入境界時,我們從情象中超越出來,從意象中超越出來,進入只可體會難以言傳的。其美妙的境地。
    (摘編自陳望衡《談審美》)
    (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一種原生形態(tài)的對象要成為審美對象,它本身必須具有某種情感,才能成為審美主體情感的載體。
    B.意象與情象都源于審美主體的創(chuàng)造,情象的創(chuàng)造主要是情感起作用,而意象的創(chuàng)造則需要想象參與。
    C.藝術創(chuàng)作與現(xiàn)實審美活動中都有意象的存在,現(xiàn)實審美活動中產(chǎn)生的意象,都會成為作品中的意象。
    D.與意境相比,境界以其渾然整合無垠的特點而更能彰顯審美的本質,因而更適合作為美的最高形態(tài)。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從審美活動的動力機制角度分別闡述了審美活動所產(chǎn)生的美的三種不同形態(tài)。
    B.文章論述審美活動最基本的動力是情感這一觀點時,將審美對象的不同形態(tài)作了區(qū)分。
    C.文章引用陸游的詩句是為了論述陸游的人生,以及解說意象與自然物象、情象的區(qū)別。
    D.文章著重闡述了情感和情象,想象和意象,意境和境界的關系,條分縷析,層次分明。
    (3)根據(jù)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藝術創(chuàng)作中的審美對象大多數(shù)的情況是,創(chuàng)作者的情感需要外化,于是虛擬一個形象,使這個形象成為情感的載體。
    B.如果我們出現(xiàn)了“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這種情況,那說明我們已經(jīng)自覺地進入了藝術創(chuàng)作的狀態(tài)。
    C.想象的最重要的功能是創(chuàng)造新事物,只有人的情感、意識和文化修養(yǎng)共同作用,想象才能創(chuàng)造出具有豐富意蘊的意象。
    D.境界原本是中國哲學的重要范疇,佛教、宋明理學家都使用這個概念,而境界成為美的最高存在形態(tài),與王國維的重視有關。

    組卷:50引用:22難度:0.9
  • 2.(二)文學類文本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銅石象棋
    老 缺
          老石愛棋,就像葉公好龍一樣。葉公愛假龍,不愛真龍;老石愛棋,愛看不愛走。他是又愛又怕,想走,怕輸,贏不了。可他棋藝太差,人們叫他臭棋簍子。他可以站在人家身后看一晚上,叫他走,他在板凳上坐下來,走一步,他就起來了說:“我不走了?!比思艺f:“光看不走,不準你看。”他笑笑,站在旁邊,還不停地說:“走車,跳馬,炮打過去啥?!?br />      老石不會走棋,他有一副好棋。象棋見過不少,木的,象牙的,石頭的,磁的,塑料的--各種各樣,舉不勝舉??衫鲜桓逼逭娴暮苌僖姡迳硎谴诺?,包邊是銅的,黃銅,一個個棋子磨得锃亮,金燦燦的。一方是白底紅字,一方是白底藍字,字是顏體,渾厚有力,還上過中央電視臺鑒寶欄目。好多人想買,還有人想買去巴結市長,老石不賣,他說這是祖?zhèn)鞯?,只能看,不能賣。
          吳副市長好棋很有名氣,他棋下得好,參加過市里象棋大賽,有名次,還是前十名呢。吳副市長愛棋,他還喜愛收藏象棋,據(jù)他秘書小毛講,吳副市長的家真像個象棋博物館,什么樣的象棋都有。
          這幾天,市政府門前的橋上,突然冒出個棋攤子,不少人圍在那里下棋。吳副市長的車開過來開過去也沒有在意,小毛卻很好奇,還把頭伸出窗外看過好幾回,就是不知道是干什么的,他叫門衛(wèi)去趕過,門衛(wèi)告訴他說,是擺棋攤子的。小毛就有點火了,竟有人敢在政府門前擺棋攤子,他擠進人群,當時眼睛就睜得像牛眼睛一般大,他棋見得多,從沒見過這種棋,就更來氣了,快走快走快走,這里不是你擺棋的地方。老石看了毛秘書一眼,不惱也不火,笑瞇瞇地收棋走了。
          老石一走,小毛就后悔不迭,眼看到手的棋叫他轟走了,他每天看著大橋,橋上再也沒有老石的影子。小毛心里不是滋味,跟市長這么多年了,知道市長愛棋如命,他要是把這副棋搞到手,他覺得他的地位和生活一定會改變。
          小毛到處打聽老石的下落,他跑遍了市里的棋攤子,有人告訴小毛說,那個臭棋簍子是山背石頭灣的。石頭灣吳副市長去過,是哪一年就記不清了,小毛也記不大清楚,因為路太難走,坑坑洼洼的,車子開得往左邊倒,再往前走就往右邊倒,去了一回小毛就不敢去了,生怕翻車掉進山溝。
          老石住在石頭灣,小毛要想得到這副棋,就得去石頭灣。小毛去過三回,老石總是笑,什么話也不說,小毛嘴皮說破了,老石也不理,還幽默地說,不見鬼子不掛弦。他要見的是吳副市長,不是秘書小毛。
          小毛沒有辦法,想要得到這副棋,只好請吳副市長出馬了。石頭灣是個窮村,市長聽過石頭灣的治貧方案,開完會,說去,但事情太多,一直沒有去。聽了小毛的匯報后,就很想去石頭灣看看,到了石頭灣,小毛帶著吳副市長直接去了老石的家。老石很熱情,燒茶倒水,遞煙搬凳,就是不提象棋的事。小毛又是眨眼又是做手勢,老石只說石頭灣處處都是寶,完全不理小毛。吳副市長聽得很仔細,不時地點點頭。老石說得差不多了,最后說,他想跟市長走盤棋,不知市長敢不敢走。
          小毛笑起來說:“你要和市長走棋,我和你打個賭,你要是輸了,就把棋子交出來?!崩鲜f:“我要是贏了呢?”小毛說:“這怎么可能呢?”吳副市長笑笑說:“那我就向你請教了。”老石起身就向山里走。
          小毛急著喊起來,“你往哪去,不是說走棋的嗎?”老石笑著說:“棋在山上?!甭凡缓米撸终侄?,一段石子路、一段泥巴路,走得市長渾身冒汗,小毛氣喘吁吁。到了半山腰,出現(xiàn)了一個石料場,有各種各樣的雕刻,目不暇接,吳副市長解開衣服,喘著粗氣說:“原來這里全是寶哇?!崩鲜驹谝桓笔^象棋前說:“吳市長,咱倆殺一盤?”
          吳副市長看著巨大的象棋,很驚訝,一個棋子足有四五十斤,棋盤有四五十米,他大腦里閃過很多畫面,笑起來說:“我輸了。”吳副市長再也不下棋了,三天后,石頭灣開始修路了--吳副市長鏟了第一鍬。
          三年后,不少人到山里來下巨石象棋,石頭灣人開心地笑了。一天,吳副市長意外地收到一個包裹,一個紅木箱子里裝著一副銅石象棋,吳副市長拿著一個棋子,眼睛濕潤潤的……
    (有刪改)(1)下列對小說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和鑒賞,最恰當?shù)囊豁検?!--BA-->
     

    A. 小說設計精巧,善于鋪墊?!八逅囂?,人們叫他臭棋簍子”,表明人們對老石棋藝的評價,這種普遍的說法讓老石難以承受,最后送出祖?zhèn)鞯南笃濉?br />B. 小說情節(jié)個別地方設計不嚴謹?!八鼙榱耸欣锏钠鍞傋印?,以小毛的身份、工作特點,他不可能知道市里所有的棋攤,更不可能親自去找。
    C. 小說善用俗語,增強了生活色彩、趣味?!安灰姽碜硬粧煜摇保鑿V泛流傳的電影中的臺詞來表明老石做事的底線,又使對方不至于難堪。
    D. 小說中人物多次用激將法但目的不同。小毛用激將法,是想得到老石的象棋;老石用激將法是想讓吳市長感受石頭灣人的辛苦。
    (2)小說中“老石”是一個什么樣的人物形象?請簡要分析。
    (3)小說以“銅石象棋”為題目有什么好處?請簡要分析。

    組卷:4引用:3難度:0.6
  • 3.(三)實用類文本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近日,教育部公布了第二批1035所全國中小學中華優(yōu)秀文化藝術傳承學校(以下簡稱“傳承學校”)。在全國中小學開展傳承學校創(chuàng)建活動,旨在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根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深厚土壤,傳承中華文化基因,引導青少年學生在學習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藝術、參與豐富多彩的美育活動的過程中,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感,增強文化自信。
          第二批傳承學校體現(xiàn)了三個特點。一是實現(xiàn)了31個?。▍^(qū)、市)全覆蓋,實現(xiàn)了城區(qū)、鎮(zhèn)區(qū)和鄉(xiāng)村學校的全覆蓋。二是傳承項目種類豐富。各地各校充分發(fā)掘傳統(tǒng)文化資源,培育傳承項目,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項目占比近55%.三是凸顯育人特質。傳承學校以教育教學為基礎,以實踐活動為載體,以師資隊伍建設為支撐,采取專兼職教師結合的方法,聘請社會藝術工作者、民間藝人、非遺傳承人進校園開展傳承項目教育教學活動。以成果展示為助推,營造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園文化。
    (摘自2018年2月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網(wǎng),有刪改)      材料二:某雜志社進行了一次關于傳統(tǒng)文化進校園的調查,部分調查結果如下:

          材料三:2014年,教育部印發(fā)了《完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指導綱要》,要求把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融入課程和教材體系,有序推進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然而,轟轟烈烈的活動之后,不少學校發(fā)現(xiàn),師資缺,涵養(yǎng)淺,不系統(tǒng),課時緊,不持久,家校分……成為實踐中幾乎所有學校都要面對的問題。
          弘揚傳統(tǒng)文化,學校是現(xiàn)場,課堂是陣地,教師是基礎。“教師本身的素養(yǎng)、人文價值,學術專業(yè)水平和教書育人的精神非常重要。僅從這三個方面來說,我們傳統(tǒng)文化教育的師資仍很欠缺。”在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教授袁濟喜看來,教師數(shù)量不足、內涵不夠使系統(tǒng)的傳統(tǒng)文化教育難以展開。
    “當前,傳統(tǒng)文化進校園以一種嵌入式、摻沙子式的模式開展,是對現(xiàn)有教育體制的有益補充,應該充分肯定這種進步。”在袁濟喜看來,當下主要是在現(xiàn)有課程體系中加入一些傳統(tǒng)文化的元素等,要與現(xiàn)在的西式教育體系融合還需要一個過程。
    (摘自2016年12月17日《中國教育報》,有刪節(jié))
          材料四:傳統(tǒng)文化進校園更多的是一種熏陶和感染,校園文化要有活動設計方案,擴大師生參與度。校園文化活動的目的不是比賽拿獎,少數(shù)特長生參加的活動雖然有“看點”,但受眾面不廣,要提供給更多學生鍛煉成長的機會和平臺。
          從學理上而言,文化有“道”與“術”兩個層面?!暗馈笔抢砟?,是文化的內核、本質;“術”是形式、方法?!暗馈背休d的是價值觀體系,抽去“道”,文化將成為沒有生命的空殼。兩者孰輕孰重,毋庸贅言。因此,傳統(tǒng)文化進校園不是簡單地開展一系列文體活動來“堆積”,不能僅僅停留在活動層面,而要不斷挖掘校園文體活動的思想內涵。校園文化其實也是一種和諧文化,和諧能激活教育的潛力,成為促進教育教學發(fā)展的正能量。
          對于傳統(tǒng)文化教育存在的“弱勢”問題,要整合現(xiàn)有教材,結合師生需求,進行板塊式的專題教育,形成有學校特色的校本課程,真正實現(xiàn)課程育人。當前,“互聯(lián)網(wǎng)+”浪潮如火如荼,要充分利用網(wǎng)絡優(yōu)質資源進行傳統(tǒng)文化教育,來彌補師資不足的“短板”。
    (摘自2017年12月6日《中國教育報》,有刪改)(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材料一介紹了在全國中小學開展中華優(yōu)秀文化藝術傳承學校創(chuàng)建活動的宗旨,并分別介紹了第二批優(yōu)秀文化藝術傳承學校的特點。
    B.被調查教師普遍認為課程設置是導致傳統(tǒng)文化教育活動開展困難的主要因素,而袁濟喜教授則認為師資力量不足、內涵不夠才是主要問題。
    C.校園文化活動要擴大師生參與度,它的目的并不只是比賽拿獎,還要給更多學生提供鍛煉成長的機會和平臺。
    D.戲曲、書法、傳統(tǒng)手工技藝等進校園是傳統(tǒng)文化進校園,在現(xiàn)有課程體系中加入一些傳統(tǒng)文化的元素也是傳統(tǒng)文化進校園。
    (2)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分析和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教育部印發(fā)《完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指導綱要》,目的是有序推進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避免出現(xiàn)師資缺、涵養(yǎng)淺,不系統(tǒng)等問題。
    B.雖然近年來傳統(tǒng)文化進校園活動開展得轟轟烈烈,但調查顯示,比較了解傳統(tǒng)文化的教師不足40%,這成為制約傳統(tǒng)文化進校園的關鍵因素。
    C.當前傳統(tǒng)文化進校園主要以嵌入式、摻沙子式的模式開展,雖然值得肯定,但不如在現(xiàn)有課程體系中加入一些傳統(tǒng)文化的元素等方式好。
    D.雖然屬于文化的內核、本質的“道”和屬于形式、方法的“術”同屬文化的學理層面,但“道”承載的是價值觀體系,和世道人心相關,比“術”更為重要。
    (3)請結合這材料談談你認為有效開展傳統(tǒng)文化進校園活動應采取哪些措施。
    答:
     

    組卷:7引用:19難度:0.6

三、語言文字運用(15分)

  • 10.請根據(jù)上下文,在下面文字的畫線處補寫出相應內容。要求:語意連貫,表達明確,每處不超過12字。
          中國古代園林藝術的基本思想是可游、可居、可望。其中,①
     
    。一切美術都是“望”,都是欣賞。不但“游”可以發(fā)生“望”的作用,②
     
    ,也同樣要“望”。一切亭臺樓閣,都是為了“望”,都是為了得到和豐富對于空間的美的感受。在園林建筑藝術中,③
     
    ,有了窗子,內外就能發(fā)生交流。窗外的竹子或青山,經(jīng)過窗子的框框望去,就是一幅畫。而且同一個窗子,從不同的角度望出去,景色都不相同,于是引發(fā)人們不同的聯(lián)想。

    組卷:5引用:4難度:0.6

四、寫作(60分)

  • 11.根據(jù)以下材料,按要求作文。
          丹麥人去釣魚會隨身帶一把尺子,釣到魚,常常用尺子量一量,將不夠尺寸的小魚放回河里。他們說:“讓小魚長大不更好嗎?”兩千多年前,我國孟子曾說過:“數(shù)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意思是,不要用細密的漁網(wǎng)在池塘里捕撈小魚,這樣才會有更多的魚。
    對上面這段話你有什么感悟,請結合自己的理解寫一篇文章。
    要求:自選角度,自定立意,自擬標題,除詩歌以外文體不限,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襲。

    組卷:5引用:3難度:0.7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