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河南省駐馬店市高二(下)期末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8/30 0:0:8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1小題,17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公元前221年,秦國滅齊、統(tǒng)一天下,華夏大地暫時中止了綿延500年的割據(jù)混戰(zhàn),和平卻未能到來。盤踞在陰山草原的匈奴日漸壯大,時刻威脅著新王朝的安全。在咸陽忙于改制、修建各種大工程之余,秦始皇下令修繕、連接和增筑戰(zhàn)國時代秦、趙、燕三國的邊地長城,為開創(chuàng)子孫帝王萬世之業(yè)奠定基礎。從此,長城各段才逐漸連為一體,“起臨洮至遼東萬余里”,成為我們熟悉的萬里長城。
考古發(fā)現(xiàn)表明,秦長城是在北疆沿線斷斷續(xù)續(xù)修建而成,一般會盡量選擇在險峻的山梁嶺脊之上或大河深谷之側(cè),與各處天險相結(jié)合。長城并不是只有一道城墻,還有一系列的配套設施:城、障、亭、燧。長城沿線的“城”,是修建在重點地段的軍事要塞。它們可以駐軍也可以駐民,還能囤積輜重糧草。“障”類似城,但要小很多,只駐軍不駐民,主要修建在險要地段:兩山之間的最窄處,山水之間的狹長走廊,溪流、河水相交處等?!巴ぁ笔怯糜诒O(jiān)視敵情的崗亭。“燧”是烽火臺。早在先秦時期,就已出現(xiàn)烽燧預警的做法。
對于歷代長城的作用,后世一直眾說紛紜。一種很流行的觀點認為,長城的防御作用被高估了,理由是歷史上那些游牧民族大舉南侵時,長城并不能阻擋他們的鐵蹄,中原王朝依舊會滅亡。這種觀點看似有道理,卻忽略了一個重要前提:長城本身并不是一勞永逸的工事,事實上世界上也從沒有過永不陷落的城邑或要塞。長城的作用不是在危亡關(guān)頭,而是在其他時刻體現(xiàn)。
秦始皇是在統(tǒng)一天下之后修建的萬里長城,此時秦朝國力正盛,秦軍更是挾滅六國之余威,國力戰(zhàn)力都在巔峰,秦朝卻依舊對匈奴采取了守勢,即便是蒙恬兩次大勝匈奴后依然如此。這自然是出于長遠考慮:對于秦軍而言,即便能一時擊敗匈奴,也不等同于能一勞永逸地根除匈奴之患,他們早晚會卷土重來,這是由這個民族的生活環(huán)境、生活習性所決定的,抵御匈奴必將是一場漫長的持久戰(zhàn)。正因為意識到這點,秦始皇君臣才主動選擇了積極防御的戰(zhàn)略,秦長城正是這一戰(zhàn)略最好的體現(xiàn)。
秦長城最基礎的作用,是轉(zhuǎn)化了秦軍、匈奴的實力對比。歷經(jīng)商鞅變法后100余年的戰(zhàn)爭淬煉,秦軍在戰(zhàn)法、裝備、步車騎多兵種協(xié)同作戰(zhàn)方面有著極大優(yōu)勢,但面對來去飄忽的匈奴騎兵,機動性和靈活性明顯處于下風。長城恰恰增強了秦軍的防御優(yōu)勢,又削弱了匈奴人的進攻優(yōu)勢:匈奴騎兵無法跨越長城,想要攻城,只能下馬改為步兵,徒手攀越城墻,游擊戰(zhàn)變?yōu)楣詰?zhàn),原有的優(yōu)勢蕩然無存;守城的秦軍則“居高臨下”,優(yōu)勢明顯。
而匈奴即便人能突破城墻,戰(zhàn)馬也難以逾越,他們無論是放棄戰(zhàn)馬、改為步行,還是設法把戰(zhàn)馬運上城頭再運下來,或是在長城沿線尋覓可騎馬突破之處,都會消耗大量時間,入侵的速度因此也大為遲滯。當匈奴人跨越長城、在附近村鎮(zhèn)進行劫掠后,翻越長城撤回草原又成了難題,甚至掠奪的戰(zhàn)利品越多,翻越長城所花的時間就越長,撤退的速度再次被減緩。
這才是長城的真正作用。要知道,游牧民族真正大舉南下、一心占據(jù)中原的情況畢竟是少數(shù),反倒是這種以劫掠為目的的騷擾極為常見。長城就像是針對這種情況的“過濾器”,增加匈奴人入侵的成本,降低他們所能取得的收益,從而“過濾”掉那些小股入侵。
更重要的是,長城從來不是單純的防御設施,而是秦朝主動出擊的前沿陣地,它可以為秦軍提供穩(wěn)定的后勤保障,糧草輜重都可以先囤積于城障亭塞,甚至長城本身可以成為北進戰(zhàn)略中的一環(huán)。秦軍能借長城的掩護,神不知鬼不覺地完成重兵的集結(jié),長城守軍大舉出城進攻時,也不用擔心后方安全;反過來,匈奴人若企圖切斷出擊秦軍的后路,只能插入秦軍和長城之間,有可能面臨著被出擊秦軍、長城守軍兩頭夾擊的風險。秦軍即便戰(zhàn)局不利一時落敗,也可以退入長城重整旗鼓。正是以長城為依托,蒙恬才有了對匈奴的輝煌勝利:“蒙恬北筑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br /> 后世歷來認為,修筑長城對國力的消耗、給百姓帶來的沉重負擔,是秦朝滅亡的重要原因。關(guān)于參與修筑長城的人數(shù),《秦始皇本紀》稱是30萬,《淮南子?人間訓》則稱是50萬,而據(jù)歷史學家張維華估計,參與長城工程的人數(shù),“總在伍士兵及戍卒與罪謫計之,當不下數(shù)百萬人,此誠吾國歷史上所罕見者”。按這個數(shù)字估算,每年光是所需糧食就至少要3000萬石以上,更不用提木石等建筑材料的運輸之類。許多史料也可以看出當時百姓負擔的沉重、生活的悲慘。
按理說殷鑒在前,后世本當吸取秦亡的教訓,不再選擇修筑長城??墒聦嵣?,從西漢王朝開始,歷朝歷代仍然一而再、再而三地繼續(xù)選擇修筑長城作為防御策略,于是先后有了漢長城、隋長城、宋長城、明長城。
不難看出,古代中國的統(tǒng)治者們必定是對“成本”和“收益”都有過反復衡量,最終才不約而同意識到,即便會消耗巨大的人力物力、給百姓們帶來沉重負擔,修筑長城卻依舊是冷兵器時代性價比最高的防御手段。
秦朝滅亡了,西漢從廢墟中興起,此后的2000多年里,中原王朝如走馬燈一般輪換,城頭變幻大王旗。沒有一個王朝能永遠存續(xù)下去,任何金城湯池也無法挽救腐朽的統(tǒng)治,關(guān)于這一點,早在先秦時代,人們就已意識到:“地利不如人和?!遍L城卻依舊佇立在北方邊境,歷經(jīng)無數(shù)風雨戰(zhàn)火。舊的墻體崩塌,新的又建立,夯土變?yōu)榇u石,卻依舊在為百姓們提供庇護,直至成為中華民族的精神圖騰,而這一切,都來自秦朝埋下的第一塊基石。完全可以說,秦朝是以犧牲整整一代人的幸福為代價,給后人換來了萬世之利。
(摘編自張不叁《秦長城:成為中華圖騰的萬世基業(yè)》)(1)下列對材料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居高臨下”在文中指站在長城上的秦軍能占據(jù)高處的有利地勢,俯視敵人。
B.“過濾器”在文中喻指長城,這一建筑能針對小股匈奴的入侵發(fā)揮阻隔作用。
C.“收益”在文中是指修建的長城在抵御入侵、維護王朝統(tǒng)治方面發(fā)揮的作用。
D.“地利不如人和”在文中是指依靠長城抵御入侵不如依靠百姓齊心共同御敵。
(2)。下列對材料相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戰(zhàn)國時代秦、趙、燕三國就已經(jīng)修建邊地長城,秦朝在此基礎上將長城連接成橫貫東西從不中斷的一條高聳巨龍。
B.“障”與“城”功能相似,規(guī)模小于“城”,占據(jù)的地理位置更為險要,在抵御匈奴的過程中能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C.從中國古代歷史來看,游牧民族大舉南侵時,長城沒有發(fā)揮阻擋他們?nèi)肭值姆烙饔茫率怪性醭罱K被滅國。
D.從付出的人力、物力成本和取得的收益角度來衡量,修筑長城依然是中國古代性價比最高、值得采用的防御手段。
(3)下列選項,不能充分說明秦朝修筑長城必要性的一項是
A.長城依天險修建,城墻能和城、障、亭、燧共同形成完整的軍事防御體系。
B.秦王朝與匈奴后期必將進行的持久戰(zhàn)決定了秦應該采取以防御為主的政策。
C.匈奴軍隊的作戰(zhàn)實力強,騎兵行動迅捷,機動性和靈活性遠高于秦朝軍隊。
D.匈奴人入侵的目的大多是劫掠物資,多以騷擾為手段,較少占據(jù)中原國土。
(4)后世一種很流行的觀點認為,長城的防御作用被高估了。文本并不完全認同這一觀點,它又是如何闡釋自己的觀點的?請結(jié)合文本簡要分析。
(5)在生產(chǎn)力落后的農(nóng)耕時代,就修筑長城的問題而言,“愛惜民力”與“追求功業(yè)”二者似乎不可得兼。請結(jié)合文本,談談你對此的理解。組卷:1引用:2難度:0.5
(二)現(xiàn)代文閱讀II(本題共1小題,18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跫音
李舫 北京,東城。
橫平豎直的北京舊城,有一條東西向的長街——五四大街。這條大街的中心,有一個樸素的門牌,上面刻著“五四大街29號”。在這個門牌的后面,是一個不大的院落,古樸的鐵門后面,靜靜地佇立著一座紅磚砌筑、紅瓦鋪頂?shù)睦鲜浇ㄖ?。春來暑往,斗轉(zhuǎn)星移,這座“工”字形的建筑已逾一個世紀。從建成至今,它一直被人們稱作——北大紅樓。
1917年,農(nóng)歷丁巳。
此時的北京大學,春冰未泮,春寒料峭。
1月9日,蔡元培冒著嚴寒,發(fā)表就任北京大學校長的演說。他試圖用教育完成救國宏愿,“吾人切實從教育入手,未嘗不可使吾國轉(zhuǎn)危為安”。他著手的第一件事,就是正式致函教育部聘請陳獨秀任北大文科學長。
當其時,陳獨秀高舉科學與民主大旗,以《新青年》為陣地,把一篇篇筆鋒犀利的文章化為投槍,向舊禮教、舊道德、舊文化展開毫不留情的抨擊。陳獨秀受聘為北大文科學長后,《新青年》編輯部隨之移至北京,由一人主編改為同人刊物,并成立編委會,北京大學由此成為當時中國思想界最活躍的陣地。
1918年12月,陳獨秀、李大釗創(chuàng)辦針砭時政的戰(zhàn)斗性刊物《每周評論》,編輯部就設在北大紅樓文科學長辦公室?!睹恐茉u論》與《新青年》相互配合,協(xié)同作戰(zhàn)?!睹恐茉u論》猛烈抨擊封建軍閥統(tǒng)治,揭露侵略者在中國東北和山東攫取權(quán)益的罪惡行徑,號召人民奮起抗爭,成為新文化運動的又一塊宣傳陣地。
1918年仲秋,一個滿口湘音的青年,背著一個簡單的包袱走進了北京大學的校門。
他,就是后來影響了整個中國甚至整個世界的毛澤東。
1918年,毛澤東在北大紅樓的第二閱覽室擔任圖書管理員,得以近距離接觸蔡元培、李大釗、陳獨秀、陶孟和、胡適、邵飄萍、梁漱溟等,發(fā)現(xiàn)了一個他從前所不知道的世界?!缎虑嗄辍芬矠槊珴蓶|開啟了另一扇認識中國與世界的窗口。陳獨秀所說的“倫理的覺悟是吾人最后之覺悟”給他的感觸極深,循著新文化運動的思路,他在努力地探索。從北大走出來的毛澤東,浸潤了北大的精氣神,已然成為一位胸有利器、心懷世界的有為之士。
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
就是在這個朝氣蓬勃、揮斥方遒的年紀,毛澤東寫下了這句詩。正是在北京大學期間,面對中國近代以來的貧弱局面,毛澤東自信將來掌握中國歷史命運的重大使命會由他們這一代有志青年去承擔。他大聲宣稱:“天下者我們的天下。國家者我們的國家。社會者我們的社會。我們不說,誰說?我們不干,誰干?”
清明時節(jié),細雨紛紛。
雍容的紅磚紅瓦紅墻紅樓,掩映在道路兩旁綠意盎然的行道樹里。
1919年,29歲的李大釗意氣風發(fā)。他快步走進紅樓大門,腋下夾著新刊出的《新青年》,沖進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的辦公室,大聲宣稱:“試看將來的寰宇,必是赤旗的世界!”
1919年5月3日下午,北京大學的學生們知曉了巴黎和會上中國代表外交失敗的消息,當晚便在法科禮堂召開學生大會,約請北京十三所中等以上學校代表參加。熱血在沸騰,地火在燃燒。北京大學,莘莘學子在覺醒。
5月4日,來自北京大學等十三所大學的三千多名學生,從北大紅樓出發(fā),一路到天安門、東交民巷、趙家樓,一路懷著憤怒、帶著激情不停地吶喊,烏云密布的中國,喑啞的天空終于發(fā)出了響亮的聲音。
1920年3月,在李大釗的指導下,鄧中夏、高君宇等19人在北京大學紅樓秘密成立馬克思學說研究會,又稱“北京大學馬克思學說研究會”。他們進一步學習、研究和傳播馬克思主義,為北京黨組織的建立做了思想和組織上的準備。
1920年春,李大釗與陳獨秀相約,同時在北京和上海從事建黨的籌備工作。同年8月,上海的共產(chǎn)黨早期組織在上海法租界老漁陽里2號《新青年》編輯部成立。在北京,紅樓李大釗辦公室的外間會議室,正是當時籌備北京共產(chǎn)黨早期組織的聯(lián)絡處。
初心在萌芽,信念在激蕩。中國的四面八方,有志之士不約而同聚集在一起,思考中國究竟往何處去,宣傳新文化、新思潮的運動在全國風起云涌。源于德國小鎮(zhèn)特里爾的種子,在覺醒者的心靈中孕育成長。紅色的激流涌入黃色的土地,掀起洶涌壯闊的狂瀾,匯聚成光耀中華的絢麗日出。
億萬萬人家國,一百余年拼搏。
今天,穿過熙熙攘攘的五四大街回望,紅樓無聲,紅樓如故。然而透過紅色的建筑外表,仿佛還能看到五四運動中青年學生流下的鮮血,看到風起云涌的革命年代高高飄揚的紅旗,看到井岡山上正在燎燃的星火,看到紅軍戰(zhàn)士帽檐上的五角星……這棟建筑曾經(jīng)激蕩起的歷史風云,依舊清晰而鮮活。
時光荏苒,歲月匆匆,革命者從未改變前行的腳步。
樸素的初心,凝聚了非凡的力量。億萬人民生死與共、始終相隨,讓這個曾經(jīng)四分五裂、一窮二白的國度,于危難中振作,在絕望中重生,已然可見復興的曙光。
(有刪改)(1)下列對文本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北大紅樓之所以得名,不僅因為這座建筑深沉寧靜的紅色外貌,還因為它在中國革命思想萌發(fā)和傳播過程中起到的作用。
B.陳獨秀接受聘請到北京大學任教后創(chuàng)辦的《新青年》,與李大釗主辦的《每周評論》是新文化運動的兩大主要宣傳陣地。
C.近距離接觸蔡元培等人,有助于毛澤東探求救國救民、匡扶正義的真理,為他明確人生選擇、承擔歷史使命奠定了基礎。
D.寫中國有志之士的聚集過程時,用“激流”“狂瀾”等詞語表現(xiàn)革命形勢風起云涌,顯示出馬克思主義思想的巨大影響。
(2)下列對文本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春冰未泮,春寒料峭”一句,以初春時節(jié)的自然環(huán)境描寫象征北京大學當時因循守舊的惡劣教育環(huán)境,揭示了蔡元培實行教育改革的社會背景。
B.文本善用細節(jié)描寫刻畫人物?!翱觳阶哌M”“沖進”“大聲宣稱”等典型動詞在表現(xiàn)李大釗舉止的同時,表達了他對馬克思主義一定能獲勝的信心。
C.文本起于紅樓,結(jié)于紅樓,結(jié)構(gòu)圓融。寂靜無聲的紅樓飽含退出中國革命歷史舞臺的滄桑,和熱鬧的北京街市景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令人悵惘。
D.以陳獨秀、毛澤東、李大釗為中心的三個場景描寫共同回顧了中國革命者為國家獨立富強不懈努力的歷史片段,體現(xiàn)了“形散而神不散”的特點。
(3)回顧中國有志之士的革命生活時,文本都聯(lián)系《新青年》來敘述,且各有側(cè)重地介紹了《新青年》在近代中國變遷中發(fā)揮的重要作用。請對此加以分析。
(4)文本圍繞“北大紅樓”這一地點集中展現(xiàn)早期中國有志之士救國圖存的事跡,有什么好處?組卷:3引用:4難度:0.5
(二)語言文字運用II(本題共1小題,13分)
-
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在一些員工食堂中,堅果、蝦、芒果等食物不再出現(xiàn),航空公司也不再為乘客提供花生,這是因為,① 。
流行病學家斯特拉坎提出的“衛(wèi)生假說”認為,由于生活環(huán)境變得更加健康,人們遭遇細菌性或病毒性感染的概率在童年時期下降,免疫系統(tǒng)沒能得到充足的“鍛煉”,而增加了日后患上過敏性疾病。這是一個目前為公眾所接受的理論解釋,② 。一方面,有研究顯示,童年時期感染經(jīng)歷似乎并不會降低之后患過敏癥的可能性。另一方面,過敏癥發(fā)病率的增長和衛(wèi)生環(huán)境的變化也不太一致。
專家們還發(fā)現(xiàn),在大家庭或農(nóng)場長大的孩子患過敏癥的可能性更小。由此看來,避免過敏的關(guān)鍵因素似乎不是良好的家庭衛(wèi)生狀況,③ ,以及在幼兒時期常處在戶外環(huán)境,可能是因為這樣能最大限度地擴大我們在嬰幼兒時期接觸到的微生物的范圍。隨著現(xiàn)代人越來越多地在室內(nèi)和城市化環(huán)境中生活,兒童可能失去了與某些微生物接觸的機會,而正是這些微生物幫助人類鍛煉了免疫系統(tǒng)。這就是所謂的“老朋友假說”。
(1)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4個字。
(2)結(jié)合材料,簡述“老朋友假說”的含義。
(3)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請進行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可少量增刪詞語,不得改變原意。組卷:4引用:2難度:0.5
四、寫作(60分)
-
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吹滅別人的燈,并不會讓自己更加光明;阻擋別人的路,也不會讓自己行得更遠?!爆F(xiàn)實生活中,我們欣賞且提倡的是三種對待他人的態(tài)度——推己及人、舍己為人、正己化人。如果我們把這三種態(tài)度進行不同的排序,則可能獲得不同的關(guān)系、意義和境界。
你愿意對這三種態(tài)度進行怎樣的排序?請寫一篇文章,闡述你的理由、觀點和態(tài)度。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組卷:4引用: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