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學年甘肅省天水一中高二(上)開學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現(xiàn)代文閱讀(20分)(一)論述類文本閱讀(本題共1小題,共6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莊子-天道》篇中的一則寓言非常具有啟發(fā)性。舜問堯如何治理百姓,堯回答說,自己不慢待孤苦伶仃的人,不放棄貧窮的人,悲憫死者,喜愛小孩,同情婦人。舜說:“關(guān)則美矣,而未大也?!眻騿栐?,舜說,真正的治政應(yīng)該像四時運行有序,像晝夜交替有常。舜肯定堯的美政,但又聲稱“美則美矣,而未大也”,從而將有限之美引向無限,以無限為參照系不斷超越各種具體之關(guān)的局限性。這種思路,在《莊子》和《紅樓夢》中都有所體現(xiàn)。
《莊子》強調(diào)“合內(nèi)外之道”,把內(nèi)圣(立德明道)與外王(應(yīng)物而不窮)結(jié)合起來,主動超越具體之美的局限性,促成美的無限生成。不過,《紅樓夢》中沒有一個單獨的人物形象能夠把內(nèi)圣與外王結(jié)合起來,承載“合內(nèi)外之道”的高妙境界。這種境界是在整體象征世界中體現(xiàn)出來的。
《紅樓夢》中“大觀園”的命名即使不是有意為之,也很有可能是對道家“美則美矣,而未大也”之大觀視域深切體會的一種無意流露;“茫茫大士”“渺渺真人”貫穿全書始終,可理解為以時空之無限突破拘于虛、篤于時的遮蔽;甄士隱、寶黛等人對功名富貴的疏離,可視為對束于教、囿于物、拘于俗的超越。
《葬花詞》當然不能深刻體現(xiàn)哲人之思,卻以詩性智慧描述了一種極為大觀的視域:詩中的花不是園林之花,甚至不是大自然中的花,而是向無限飄飛的花--“花謝花飛花滿天”“隨花飛到天盡頭”;寶玉聽聞《葬花詞》后有了深刻的生命體驗,也是因為這篇作品引發(fā)了寶玉“逃大造、出塵網(wǎng)”的大觀視域。
《紅樓夢》藝術(shù)世界的時空建構(gòu)耐人尋味。雖說主體部分仍是描述特定時期、特定空間中的故事,但“又何必拘拘于朝代年紀哉”的說法便頗有達變中知常的意味。開頭女媧煉石的神話傳說與“又向荒唐演大荒”的敘事結(jié)構(gòu)將特定時期放置在“古往”與“今后”之中,向前通向無限,向后也通向無限。另外,賈府、朝廷、宅院、莊園、鄉(xiāng)村、廟觀等特定空間被放置在“白茫茫大地真干凈”之中,由封閉空間變成向無限敞開的空間。小說結(jié)尾寫寶玉拜別賈政,將這種向無限敞開的空間意識寫得極有詩意:“白茫茫大地真干凈”的背景中,一襲“大紅猩猩氈的斗篷”漸行漸遠,走向遠方,走向無限。這樣富有象征意味的時空建構(gòu)使得《紅樓夢》具有其他古典小說難以企及的大觀視域,讓讀者體認到具體、有限之美“美則美矣,而未大也”,從而不對具體、有限之美產(chǎn)生依賴感,而是得以喚醒人的超越精神,促成美的無限生成。
如果說《三國演義》在一定程度上呈現(xiàn)了特定歷史時期英雄人物的具體之美,《水滸傳》在一定程度上呈現(xiàn)了江湖世界英雄人物的具體之美,《金瓶梅》通過“極寫人情世態(tài)之歧”呼喚人性之美,《儒林外史》通過“戚而能諧,婉而多諷”寄托人格之美,它們都對具體之美表現(xiàn)出依戀與執(zhí)著,那《紅樓夢》雖然也對具體之美表現(xiàn)出由衷的欣賞之情,卻少了執(zhí)念與依賴。
在“無限”的參照之下,曾經(jīng)的具體之美如夢似幻,不可永久依恃。人的心靈被凈化,妄念被消除,不會陷入具體之美的局限性中不能自拔。在“無立足境”的情況下,也就不會駐足不前,而是隨道運化,不斷創(chuàng)造新美。
(摘編自王冉冉《怎樣品賞<莊子>和<紅樓夢>》)(1)下列關(guān)于原文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堯需要拋棄掉一味關(guān)懷弱者的治政思路,才能克服“美則美矣,而未大也”的局限。
B.《紅樓夢》作者運用道家大觀視域構(gòu)思全書,“大觀園”的命名就是這種思想的流露。
C.《紅樓夢》主體部分描述的雖然是特定時空中的故事,卻能將有限之美引向無限。
D.其他古典小說只要具有象征意味的時空建構(gòu),就能描述出等同《紅樓夢》的大觀視域。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guān)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開篇引用堯舜問政的故事,既引出作者的觀點,同時又激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
B.文章主體部分采用并列式結(jié)構(gòu),論證了《紅樓夢》借助整體象征世界體現(xiàn)無限之美。 C.文章多處運用表示轉(zhuǎn)折關(guān)系的關(guān)聯(lián)詞,體現(xiàn)出了辯證的態(tài)度,增強了論證的嚴密性。
D.文章論述《紅樓夢》的空間構(gòu)建時,將賈府等特定空間與“白茫茫大地”作了對比。
(3)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賈寶玉聽聞《葬花詞》后產(chǎn)生大觀視域,此時他已初步達到了“立德明道”與“應(yīng)物而不窮”的內(nèi)在結(jié)合。
B.在詩文中,哲人之思能給人以深刻的啟迪,但是詩性智慧也可以在給人以美的享受的同時,凈化人們的心靈。
C.《三國演義》《水滸傳》等古典小說在一定程度上依戀和執(zhí)著于對具體之美的呈現(xiàn),導致它們的藝術(shù)水平低下。
D.《大學》中“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條目,與本文內(nèi)圣外王理念相通。組卷:4引用:3難度:0.7
(二)文學類文本閱讀(本題共1小題,共10分)
-
2.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各題。
老夫老妻
馮驥才
“離婚!馬上離婚!”
這是年輕時每次吵架吵到高潮,她必喊出來的一句話。六十歲后她就不再喊這句話了。今天又喊出來,可見她已到了怒不可遏的地步。
同樣的怒火也在老頭兒的心里撞著,他急速而無目的地在屋子中間轉(zhuǎn)著圈。轉(zhuǎn)了兩圈,站住,轉(zhuǎn)過身又反方向地轉(zhuǎn)了兩圈,然后沖到門口,猛拉開門跑出去,還使勁“啪”的一聲帶上門。
老婆兒火氣未消,面對空空的屋子不住地出聲罵他。
墻上的掛鐘當當響起來,已經(jīng)八點鐘了。他們這場架正好打過了兩個小時。不知為什么,他們每次打架過后兩小時,心情就非常準時地發(fā)生變化。她耳邊又響起剛才打架時自己喊的話:“離婚!馬上離婚!”她忽然覺得這話又荒唐又可笑。她開始感到屋里空蕩蕩的,悔意悄悄浸進心中。她想,兩人一輩子什么危險急難的事都經(jīng)受過來了,像剛才那么點兒小事還值得吵鬧嗎?--她每次吵過架冷靜下來時都會想到這句話??墒恰项^兒總該回來了,以前吵架,他也跑出去過,但總是一個小時左右就悄悄回來了。但現(xiàn)在已兩個小時了卻仍沒回來。外邊正下著大雪,老頭兒沒戴帽子、沒圍圍巾就跑了。瞧他出門時氣沖沖的樣子,別是不留神滑倒摔壞了吧?想到這兒,她在屋里待不住了,起身穿上外衣,從掛衣鉤兒上摘下老頭兒的圍巾、棉帽,走出房子去了。
夜色并不太暗,在路燈的輝映下,繁密的大片大片的雪花紛紛而落。她一看這雪景,突然想到她和老頭兒的一件遙遠的往事。
那是五十年前的一天,也是下著大雪。兩人踩著雪走,也是晚上八點來鐘,她從多少天對他的種種感覺中,已經(jīng)又擔心又期待地預感到他這天要表示些什么了。在河邊的那段路上,他突然仿佛抑制不住似的把她拉到懷里。她猛地推開他,氣得大把大把抓起地上的雪朝他扔去。他呢?竟然像傻子一樣一動不動,任她用雪打在身上,直打得他像一個雪人。她打著打著,忽然停住了,呆呆看了他片刻,忽然撲到他身上。她感到,他有種火燙般的激情透過身上厚厚的雪傳到她身上。他們的戀愛就這樣開始了。
年輕時,每逢下雪天,她就不免想起這樁醉心的往事。自從他們步入風燭殘年,她卻很少再想起這樁事。是不是一生中經(jīng)歷的事太多了,積累起來就過于沉重,把這樁事壓在底下拿不出來了?但為什么今天它卻一下子又跑到眼前,分外新鮮而又有力地來撞她的心……
現(xiàn)在她老了,此刻在雪地里,每一步踩下去都是顫巍巍的,每一步抬起來都費力難拔。一不小心,她滑倒了。她把手插進雪里,撐住地面,艱難地爬起來,就在這一瞬間,她又想起另一樁往事。
那時他倆剛結(jié)婚,一天晚上去看電影,散場出來時雪還下著。他們走著走著,跟著高興地跑起來。但她腳下一滑,跌在雪地里。他跑過來伸給她一只手,要拉她起來。她卻一打他的手:“去,誰要你來拉!”她一躍就站了起來。那時她是多么輕快啊,像小鹿一般,而現(xiàn)在她又是多么艱難呀,像衰弱的老馬一般。她多么希望老頭兒在她身邊!雖然老頭兒也老而無力了,一只手拉不動她,要用一雙手才能把她拉起來。那也好!總比孤孤單單一個人好。她想到樓上的鄰居李老頭,老伴死了。平時女兒、女婿都上班,家里只剩李老頭一人;星期天女兒、女婿帶著孩子出去玩,家里依舊剩李老頭一人。
真幸運呢!她這么老,還有個老伴,四十多年形影相隨。盡管老頭兒愛急躁,又固執(zhí),不大講衛(wèi)生,心也不細,等等,卻不失為一個正派人。她喜歡老頭兒的性格,真正的男子氣派,一副直腸子,不懂得與人記仇記恨;粗心不是缺陷,粗線條才使他更富有男子氣……她愈想,老頭兒似乎就愈可愛了。此刻她只擔心老頭兒雪夜外出會遇到什么事情。她找不著老頭兒,這擔心就漸漸加重。如果她的生活里真丟了老頭兒,會變成什么樣子?
她在雪地里走了一個多小時,大概快十點鐘了,街上沒什么人了,仍不見老頭兒,雪卻稀稀落落下小了。她兩腳在雪里凍得生疼,膝頭更疼,步子都邁不動了,只有先回去了,看看老頭兒是否已經(jīng)回家了。
(有刪改)
(1)下列對小說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shù)膬身検?!--BA-->
A.老婆兒的嘮叨讓老頭兒忍無可忍,老頭兒怒氣沖沖地摔門而去,離家出走,想以此來教訓老婆兒。
B.老婆兒心情平靜后,為自己吵架時喊“離婚”的話語感到荒唐可笑。老夫老妻,快七十歲了再離婚,只會惹人笑話。
C.兩個小時過去了,老頭兒還沒回來,老婆兒焦急萬分,擔心老頭兒雪夜外出會遇到什么不幸,以致給自己帶來麻煩。
D.老婆兒“從掛衣鉤兒上摘下老頭兒的圍巾、棉帽”,貌似不經(jīng)意的一個細節(jié),彰顯出她對丈夫無微不至的關(guān)愛。
E.老婆兒雪夜尋夫,想起年輕時自己與丈夫相戀相愛、相伴相助的幾幕情景,心中倍感“老來伴”的重要性。
(2)老婆兒是一個怎樣的人物形象?請簡要分析。組卷:5引用:1難度:0.4
二、古代詩文閱讀(28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1小題,共16分)
-
3.閱讀文言文,回答下面的問題。
張孝祥,字安國,歷陽烏江人。讀書過一目不忘,下筆頃刻數(shù)千言,年十六,領(lǐng)鄉(xiāng)書,再舉冠里選。紹興二十四年,廷試第一??脊僖讯▔_①冠多士,孝祥次之。高宗讀塤策皆秦檜語,于是擢孝祥第一,而塤第三,授承事郎、簽書鎮(zhèn)東軍節(jié)度判官。先是,上之抑塤而擢孝祥一也,秦檜已怒,既知孝祥乃祁之子,祁與胡寅厚,檜素憾寅,且唱第后,曹泳揖孝祥于殿庭,以請婚為言,孝祥不答,泳憾之。于是風言者誣祁有反謀,系詔獄。會檜死,遂以孝祥為秘書省正字。初,孝祥登第,出湯思退之門,思退為相,擢孝祥甚峻。而思退素不喜汪澈,孝群與澈同為館職,澈老成重厚,而孝祥年少氣銳,往往陵拂之。至是澈為御史中丞,首劾孝祥奸不在廬杞下,孝祥遂罷。尋除知撫州。年未三十,蒞事精確,老于州縣者所不及。孝宗即位,知平江府。事繁劇,孝祥剖決,庭無滯訟。屬邑大姓并海囊橐②為奸利,孝祥捕治,籍其家得谷粟數(shù)萬。明年,吳中大饑,迄賴以濟……張浚自蜀還朝,薦孝祥,召赴行在③.孝祥既素為湯思退所知,及受浚薦,思退不悅。孝祥入對,乃陳“二相當同心戮力,以副陛下恢復之志。”上嘉之。會金再犯邊,孝祥陳金之勢不過欲要盟。宣諭使劾孝祥落職,罷。俄起知潭州,為政簡易,時縱威濟之,湖南遂以無事。復待制,徙知荊南、荊湖北路安撫使。筑寸金堤,自是荊州無水患。請祠,以疾卒,孝宗惜之,有用才不盡之嘆。進顯謨閣直學士致仕,年三十八。孝祥俊逸,文章過人,尤工瀚墨,嘗親書奏札,高宗見之,曰:“必將名世?!钡山?,大議惟和戰(zhàn),張浚主復仇,湯思退祖秦檜之說力主和,孝祥出入二人之門而兩持其說,議者惜之。論曰:張孝祥早負才脧,蒞政揚聲,迨其兩持和戰(zhàn),君子每嘆息焉。
(選自《宋史列傳一百四十八》有刪節(jié))
【注】:①塤(xūn):秦檜的孫子秦塤。②并海囊橐:人名,大富豪。③行在:天子所在之地,指京城。
(1)對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領(lǐng)鄉(xiāng)書,再舉冠里選 冠:第一 B.思退為相,擢孝祥甚峻 峻:急切 C.孝祥年少氣銳,往往陵拂之 陵:頂撞,冒犯 D.湯思退祖秦檜之說力主和 祖:承襲
①初,孝祥登第,出湯思退之門
②孝祥剖決,庭無滯訟
③孝祥陳金之勢不過欲要盟
④為政簡易,時以威濟之
⑤筑寸金堤,自是荊州無水患
⑥進顯謨閣直學士致仕,年三十八
A.②③⑥
B.①⑤⑥
C.①③④
D.②④⑤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張孝祥廷試奪魁,是高宗皇帝干預的結(jié)果。高宗認為秦塤的文章說的都是他爺秦檜的話,遠不如孝祥的文章,于是把他倆的名次互換。
B.張孝祥頗有從政才能。他在撫州、平江、潭州、荊州等地任職,都取得了出色的政績,在政壇上名聲遠揚;但他仕途坎坷,屢遭罷黜。
C.張孝祥多才多藝:過目成誦,才思敏捷,擅長書法。高宗看了他寫的奏章,稱贊他的書法必定名傳后世。他英年早逝,孝宗深感痛惜。
D.張孝祥在和與戰(zhàn)這兩種意見中模棱兩可,時人為此惋惜。他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張浚主戰(zhàn),湯恩退主和,而這兩個人都對他有知遇之恩。
(4)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劃線的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曹泳揖孝祥于殿庭,以請婚為言,孝祥不答,泳憾之。
②年未三十,蒞事精確,老于州縣者所不及。組卷:1引用:1難度:0.5
五、附加題(本題共2小題,共10分)
-
8.中國古代文論中的“興”,它被提出來主要用于闡釋( ?。?/h2>
組卷:4引用:2難度:0.9
六、文言文閱讀
-
9.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小題。
桓公問治民于管子。管子對曰:“凡牧民者,必知其疾,而憂之以德,勿懼以罪,勿止以力。慎此四者,足以治民也?!被腹唬骸吧疲鹨?。如是又何以行之?”管仲對曰:“質(zhì)信極忠,嚴以有禮,慎此四者,所以行之也?!被腹唬骸罢埪勂湔f?!惫苤賹υ唬骸靶乓舱撸裥胖?;忠也者,民懷之;嚴也者,民畏之;禮也者,民美之。語曰,澤命不渝,信也;非其所欲,勿施于人,仁也;堅中外正,嚴也;質(zhì)信以讓,禮也?!被腹唬骸吧圃?!”
桓公又問曰:“寡人欲修政以干時于天下,其可乎?”管子對曰:“可。”公曰:“安始而可?”管子對曰:“始于愛民?!惫唬骸皭勖裰滥魏危俊惫茏訉υ唬骸肮薰?,家修家族,使相連以事,相及以祿,則民相親矣。放舊罪,修舊宗,立無后,則民殖矣。省刑罰,薄賦斂,則民富矣。鄉(xiāng)建賢士,使教于國,則民有禮矣。出令不改,則民正矣。此愛民之道也?!?br /> 桓公在位,管仲、隰朋見。立有間,有二鴻飛而過之?;腹珖@曰:“仲父,今彼鴻鵠有時而南,有時而北,有時而往,有時而來,四方無遠,所欲至而至焉,非唯有羽翼之故,是以能通其意于天下乎?”(是不是因為有兩只羽翼,所以才能把它們的意向通達于天下呢?)管仲、隰朋不對?;腹唬骸岸雍喂什粚??”管子對曰:“君有霸王之心,而夷吾非霸王之臣也,是以不敢對。”桓公曰:“仲父胡為然?盍不當言,寡人其有鄉(xiāng)乎?寡人之有仲父也,猶飛鴻之有羽翼也,若濟大水有舟楫也,仲父不一言教寡人,寡人之有耳將安聞道而得度哉?”管子對曰:“君若將欲霸王舉大事乎?則必從其本事矣。”桓公變躬遷席,拱手而問曰:“敢問何謂其本?”管子對曰:“齊國百姓,公之本也。人甚憂饑,而稅斂重;人甚懼死,而刑政險;人甚傷勞,而上舉事不時。公輕其稅斂則人不憂饑;緩其刑政則人不懼死;舉事以時,則人不傷勞?!被腹唬骸肮讶寺勚俑钢源巳撸劽?,不敢擅也,將薦之先君?!庇谑橇畎俟儆兴?,削方墨筆。明日,皆朝于太廟之門,朝定令于百吏。使稅者百一鐘,孤幼不刑,澤梁時縱,關(guān)譏而不征,市書而不賦,近者示之以忠信,遠者示之以禮義。行此數(shù)年,而民歸之如流水。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勿已。如是,又何以行之 已:停止 B.澤命不渝,信也 渝:堅持 C.公修公族,家修家族 修:治理 D.若濟大水有舟楫也 濟:渡過 A.是以能通其意于天下乎 故燕王欲結(jié)于君 B.將薦之先君 此亡秦之續(xù)耳 C.拱手而問曰 朝濟而夕設(shè)版焉 D.緩其刑政則人不懼死 三人行則必有我?guī)?/td> ①人甚憂饑而稅斂重,人甚懼死而刑政險 ②必知其疾,而憂之以德 ③皆朝于太廟之門,朝定令于百吏 ④省刑罰,薄賦斂 ⑤齊國百姓,公之本也 ⑥近者示之以忠信,遠者示之以禮義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②④⑤
(4)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解析,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信”“仁”“嚴”“禮”是為政的重要原則,也就是國君要對百姓講究信用,施行仁愛,嚴肅法紀,提倡禮儀。
B.對于桓公稱霸天下的想法,管仲采取以退為進的策略,明確表達了反對意見,并表明了自己的政治主張。
C.齊桓公想通過修明政事,提高齊國的政治地位,達到會盟諸侯的目的,因此他希望得到管仲的認可和輔佐。
D.齊桓公有抱負,能納諫,接受了管仲的民本思想,并采取相應(yīng)的措施,得到了四方百姓的擁護。組卷:0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