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 形狀與結(jié)構(gòu)》2019年單元測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填空題
-
1.建造房屋時,橫梁的抗彎曲能力與它的
組卷:3引用:4難度:0.8 -
2.人們把鋼材加工成如圖所示形狀的目的是
組卷:0引用:5難度:0.8 -
3.像如圖所示的鐵塔這樣骨架式的構(gòu)造叫做
組卷:1引用:3難度:0.8 -
4.如圖所示,在四邊形中加上斜桿后四邊形的穩(wěn)定性會
組卷:4引用:6難度:0.8 -
5.人體的結(jié)構(gòu)非常巧妙。人的頭骨近似于
組卷:1引用:4難度:0.7 -
6.媽媽在淘寶上買了一套玻璃茶杯,用紙箱包裝,這種紙箱有W形夾層。這種包裝紙稱為
組卷:6引用:4難度:0.8
二、判斷題(對的打“√“,錯的打“×”)
-
17.四邊形不穩(wěn)定,因此在生活中人們都避免運用四邊形。
組卷:1引用:3難度:0.8
三、選擇題
-
18.瓦楞紙的抗彎曲能力很強。小明將一張正方形瓦楞紙板裁成大小不同的兩張長方形紙板,對比測試兩張紙板的抗彎曲能力。如圖1是“較小紙板抗彎曲能力測試”的實驗裝置俯視圖。
(1)裁開的兩張瓦楞紙板,它們的
A.長度
B.寬度
C.厚度
(2)如果將如圖1所示實驗中的兩根“橋墩”靠得更近一些,其它的條件保持不變,那么這張較小紙板能承受的墊圈數(shù)量
A.保持不變
B.比原來多
C.比原來少
(3)放置墊圈時,下面操作正確的是
A.選擇大小相同的墊圈進行測試
B.墊圈集中放置在紙梁橋墩處
C.當(dāng)?shù)?0個墊圈放置后紙梁被壓垮,計數(shù)為20個
(4)如圖2所示的對比實驗中,比較兩張大小不同的紙板承受的墊圈數(shù)量
A.兩塊紙板承受的墊圈數(shù)量相同
B.小紙板承受的墊圈數(shù)量更多
C.大紙板承受的墊圈數(shù)量更多
(5)根據(jù)如2所示的對比實驗圖,這個實驗中唯一改變的條件是
A.紙板長度
B.紙板寬度
C.紙板厚度
(6)該試驗中,瓦楞紙的抗彎曲能力用單位
A.牛頓
B.克
C.個
(7)關(guān)于瓦楞紙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直接用來包裝易碎、貴重物品,不需要再加泡沫,很便利
B.許多瓦楞紙都有多層W形紙芯
C.瓦楞紙的抗彎曲能力強主要與紙芯的形狀有關(guān)組卷:2引用:4難度: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