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江蘇省宿遷市高二(下)期中歷史試卷
發(fā)布:2024/5/25 8:0:9
一、選擇題:本題共22小題,每小題3分,共66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
-
1.如圖是西周與戰(zhàn)國兩個時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寫法,反映出字形發(fā)生了變化,促成這一變化的主要因素是( ?。?br />
組卷:5引用:12難度:0.7 -
2.有學者認為,“大一統(tǒng)”觀念包含空間與疆域拓展的意蘊,也強調軍事擴張行動必須具備道德合法性。借此昭示“大一統(tǒng)”與“大統(tǒng)一”之差異,界分“王道”與“霸道”之區(qū)別,據(jù)此秦朝只可被視為“大統(tǒng)一”,而西漢則應稱為“大一統(tǒng)”。據(jù)此西漢被視為“大一統(tǒng)”的主要原因是( ?。?/h2>
組卷:5引用:2難度:0.5 -
3.魏晉南北朝時期,后趙石勒設“君子營”,禮遇“衣冠華族”,重用漢儒張賓等,“朝會常以天子禮樂饗其群下,威儀冠冕從容可觀矣”。北魏拓跋珪吸收漢族士人,制定典章制度,按照周秦以來中原王朝的規(guī)模,建立北魏朝廷。這些做法( ?。?/h2>
組卷:72引用:22難度:0.7 -
4.北宋初年,四川用鐵錢,但鐵錢體重值大,流通不便。于是,商人發(fā)行“交子以代之”,在兌換時每貫必須要扣除30枚鐵錢。成都的16戶富商為了印造發(fā)行并經(jīng)營鐵錢與交子的兌換業(yè)務而開設交子鋪。這可說明當時蜀地( ?。?/h2>
組卷:3引用:4難度:0.7 -
5.如表反映的是元朝部分行省下轄驛站的數(shù)量(單位:個)。元朝驛站的這一分布( ?。?br />
行省 中書省 陜西行省 河南江北行省 遼陽行省 甘肅行省 云南行省 江浙行省 江西行省 湖廣行省 四川行省 驛站數(shù)量 198 81 190 135 6 78 262 154 173 131 組卷:8引用:4難度:0.6 -
6.16世紀,東南沿海地區(qū)的一些海盜、奸商等與倭寇勾結,進行走私活動,出沒沿海,燒殺搶掠,造成巨大破壞;葡萄牙人以晾曬貨物為由,賄賂香山縣地方官獲得了在濠鏡澳的租住權;稍晚東來的荷蘭和西班牙,分別占據(jù)了臺灣島南部和北部。這反映出( ?。?/h2>
組卷:7引用:4難度:0.6 -
7.有學者認為,假如沒有這場革命,清政府及進步官員很難奮發(fā)圖強尋求改變,中國也很難開啟近代化之路;假如沒有這場革命,就不會有滿漢官僚地主實力對比的巨大變化,也不會有漢族湘淮系官僚集團的迅速崛起。該學者意在說明這場革命( )
組卷:13引用:5難度:0.6 -
8.如圖一組漫畫選自1911年10月13日出版的《神州日報》,對漫畫反映的歷史信息解讀正確的是( ?。?br />
組卷:26引用:6難度:0.6
二、非選擇題:本部分共3小題,共34分。
-
2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63年,蘇州、常州克復后,曾國藩和李鴻章因“吳中漕賦,蘇、松、太最重”,奏請減輕蘇州等地的糧賦定額。1864年,曾國藩下令在各地設置“勸農(nóng)局”,指出洋務與墾務互為表里,就“大亂之后”的國情看,“不能不以務農(nóng)為第一要務”,他強調“如地方官玩視農(nóng)政,仰即密稟本部堂,以便懲一儆百”。號令發(fā)出后,流亡之戶聞風歸耕者絡繹而來。之后,各荒廢省區(qū)便先后擬定墾荒章程,如安徽巡撫唐訓方上任后就頒布《安徽省興辦屯墾告示》。
——摘編自王繼平《曾國藩研究》材料二 1938年,國民政府頒布《非常時期難民移墾規(guī)則》,規(guī)定公有荒地墾竣后,墾民將無償獲得土地所有權。由此,江西難民移墾運動迅速開展。到1939年,國民政府頒布《非常時期難民移墾條例》,取消了墾民土地所有權,僅規(guī)定有土地耕作權。江西除了由省墾務處主辦的61個省營墾場外,農(nóng)林部墾務總局還在江西安福設立國營墾區(qū)1處,轄9個墾場。此外,江西還成立民營墾場125個。隨著墾民的增多,地方政府為了能對墾民抽丁派款,將墾民編入了地方保甲系統(tǒng),各地墾民紛紛遷徙而來。許多墾場管理員,挪用墾殖資金,與墾民關系緊張,省墾殖處對此處置不力,違法亂紀現(xiàn)象蔓延。到1945年,江西省墾務處所轄墾場僅剩墾民1萬余人,到1946年,減至5000余人。
——摘編自高凱等《中國災害志》(1)根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19世紀60年代清政府在長江中下游地區(qū)推動墾務的原因。
(2)根據(jù)材料二,概括20世紀三四十年代江西難民移墾的特點,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衰退的成因。組卷:4引用:2難度:0.5 -
25.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40年代,越來越多的外國科學家涌入美國。受原子彈研制計劃的影響,美國政府建立了6個國家實驗室。1947-1969年,在美國原子能委員會、國家航空航天局、國防部等機構的資助下,政府委托高校、研究院、企業(yè)等組織興建了74所國家實驗室。美國的國家實驗室憑借超一流的硬件條件與科研團隊,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青年科學家。1970年代,人們認為科學進步對科技創(chuàng)新的影響作用有限,掀起了質疑國家實驗室的浪潮,到1981年國家實驗室僅剩下34個。從1982年到1991年,美國的國家實驗室增加到40個。在持續(xù)加強軍事科技研究的同時,政府推動國家實驗室將更多的資源投入衛(wèi)生健康、生態(tài)環(huán)境、能源再生的研究中。
——據(jù)李陽《基于比較視角的中美國家級實驗室建設研究》材料二:20世紀八九十年代,我國克服科研資金不足的困難,依托高校等科研力量,組建了我國首批國家實驗室,取得了一批領先世界水平的成果。1998年以后,國務院提出“培育國際一流實驗室”“實行理事會管理制度”“吸引、聚集和培養(yǎng)國際一流人才”等目標,僅在2012年就投入16000余億元,啟動籌建了一大批國家試點實驗室。黨的十八大以來,針對科研基地布局中存在的交叉重復、功能定位不明確等問題,我國開始對國家實驗室進行優(yōu)化整合,國家實驗室成為國家科技創(chuàng)新基地和大型綜合型研究基地。
——據(jù)蘇熹《以國家科技發(fā)展戰(zhàn)略目標為主導——中國國家實驗室建設和發(fā)展歷程述略》(1)根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20世紀中期美國建設“國家實驗室”的原因。
(2)根據(jù)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中、美建設“國家實驗室”的不同之處。分析我國建設“國家實驗室”的意義。
(3)根據(jù)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在“國家實驗室”建設中國家發(fā)揮的重要作用。組卷:10引用:9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