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云南省大理州民族中學高二(下)期中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5/11 8:0:9
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1小題,17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五千多年來,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夠經受住無數難以想象的風險和考驗,維系著華夏大地上各個民族的團結統(tǒng)一,屢仆而屢興、愈挫而愈勇,始終保持旺盛生命力,生生不息,薪火相傳,同千百年來錘煉的“自強不息”的民族品格密不可分。
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民族品格具有豐富內涵。其中,包含了反思“時艱”的深沉憂患意識。從《周易》的“作《易》者,其有憂患乎?”,屈原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到維新志士譚嗣同的“四萬萬人齊下淚,天涯何處是神州”,這種憂患意識寄托著強烈的歷史責任感。包含了“匹夫有責”的愛國主義情懷。在中華民族綿延發(fā)展的歷史長河中,雖然朝代不斷更迭,天下分分合合,但最后都歸于一統(tǒng),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與愛國主義“根”之深、“蒂”之固息息相關。包含了舍生取義的高尚氣節(jié)。孔子說“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孟子講“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這種氣節(jié)鼓舞了一代代中華兒女推動民族奮進、矢志報效祖國。包含了革故鼎新的變革精神?!爸茈m舊邦,其命維新”“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中華文明史就是一部在變革中前進的歷史。
中國是有著古老文明的泱泱大國,政治、經濟、文化在世界文明史上長期處于舉足輕重的地位,各民族共同鑄就了秦漢雄風、大唐氣象、康乾盛世的歷史。后來在世界工業(yè)革命如火如荼、人類社會發(fā)生深刻變革的時期,中國喪失了與世界同進步的歷史機遇,落到了被動挨打的境地。1840年鴉片戰(zhàn)爭以后,西方列強在中華大地上恣意妄為,封建統(tǒng)治者孱弱無能,中國逐步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國家蒙辱、人民蒙難、文明蒙塵,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難。英雄的中國人民始終沒有屈服,在救亡圖存的道路上一次次抗爭、一次次求索,展現了不畏強暴、自強不息的頑強意志。
在艱苦卓絕的抗日戰(zhàn)爭中,中國人民以錚錚鐵骨戰(zhàn)強敵、以血肉之軀筑長城、以前仆后繼赴國難,譜寫了驚天地、泣鬼神的雄壯史詩,徹底粉碎了日本軍國主義殖民奴役中國的圖謀,有力捍衛(wèi)了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徹底洗刷了近代以來抗擊外來侵略屢戰(zhàn)屢敗的民族恥辱!在波瀾壯闊的抗美援朝戰(zhàn)爭中,中國人民志愿軍將士高舉保衛(wèi)和平、反抗侵略的正義旗幟,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以“鋼少氣多”力克“鋼多氣少”,用偉大勝利向世界宣告“西方侵略者幾百年來只要在東方一個海岸上架起幾尊大炮就可霸占一個國家的時代是一去不復返了”!面對外來侵略,中華民族憑著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jié),不畏強暴、血戰(zhàn)到底的英雄氣概,有力維護了祖國和民族的尊嚴。
縱覽歷史,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民族品格為中華民族不斷前進提供了強大精神動力和不竭力量源泉。
歷史充分證明,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自強不息”理念,在漫長歷史進程中促進了國家統(tǒng)一和穩(wěn)定,具有永恒魅力和時代價值,需要不斷推動其創(chuàng)造性轉化和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
(摘編自朱誠如《中華民族“大一統(tǒng)”理念的歷史傳承》)材料二: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出自《周易》中的乾卦《象傳》?!断髠鳌肥墙忉屫韵罅⒘x的。天行:天道。?。哼\行不息。天之運行,四時交替,晝夜更迭,歲歲年年無有止息,無有差錯,君子當效法天道之健,以自強不息。與之相應,坤卦《象傳》中有“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一說。坤卦是地理形勢的象征,“地勢坤”即地勢順,君子應效法坤地之厚德,容載萬物。
《易經》認為:乾為馬,用馬象征天,形容自強不息,故曰“天行健”;坤為牛,用牛象征地,詮釋人的品德,故曰“地勢坤”。天的運動剛強勁健,因此,君子處世,也應像天一樣,自我力求進步,剛毅堅卓,發(fā)憤圖強,永不停息;大地的氣勢厚實和順,君子應增厚美德,容載萬物。君子自強不息的精神表現了人類勇于進取、勇于開拓、勇于向自己的惰性宣戰(zhàn)的無畏氣概。在社會發(fā)展層面上,它則體現為革故鼎新的改革精神。故清華大學將“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引為校訓。
人類社會總是在不斷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中前進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與“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也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傲然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之源和力量之源。
(摘編自楊立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民族品格中包含著深沉的憂患意識,而這種憂患意識在許多仁人志士身上有所體現。
B.世界工業(yè)革命時期,西方國家逐漸變得強大起來,中國因此喪失了歷史機遇,中華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難。
C.“自強不息”的民族品格為中華民族不斷前進提供了強大精神動力和不竭力量源泉,具有永恒魅力和時代價值。
D.君子自強不息的精神表現了人類勇于進取、勇于開拓等無畏氣概,在社會發(fā)展層面體現為革故鼎新的改革精神。
(2)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材料一與材料二都談到“自強不息”的內涵,兩者的內涵與側重點完全一致。
B.“周雖舊邦,其命維新”“茍日新,日日新”是君子舍生取義精神的體現。
C.孔子說的“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包含著“匹夫有責”的愛國主義情懷。
D.君子處于世,應當像天的運行一樣剛強勁健,力求進步,發(fā)憤圖強,永不停息。
(3)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易經》中“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表現了不斷反思的深沉憂患意識。
B.王勃名篇《滕王閣序》中的句子“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展現出拳拳的愛國情懷。
C.王安石的名言“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展現出一種革故鼎新的變革精神。
D.林則徐的“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表現了舍生取義、以身許國的高尚氣節(jié)。
(4)請簡要分析材料一的論證特點。
(5)簡述“自強不息”民族品格的內涵,結合兩則材料談談這種民族品格的價值和意義。組卷:1引用:3難度:0.5
(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1小題,18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仲尼之將喪
馮至 仲尼自從春天去了以后,意味的闌珊,情緒的蕭索,更甚于前年西狩獲麟、《春秋》絕筆的時候了。那時他滿心滿意地想,世態(tài)是一年不如一年,我的《春秋》寫到這里也盡夠了。天?。∧憧傔€可以多給我?guī)啄甑纳?;我要努力在我這未來的幾年以內,把我們先哲傳下來的一本《易經》整理一番;把我的哲學思想都借著這部古書表現出來,留給我的弟子們——咳,他們真是可憐,像是船沒有舵,荒野濃霧中沒有指南車呀。哪知到了現在,轉瞬間就快要兩年了,《易經》,一點兒沒有著手;《春秋》,也有刻在竹板兒上的,也有涂在一卷一卷的樹皮上的,錯錯亂亂地在他的房里堆積著,向來不曾有過一個人來過問。就是那張古琴,伴著他流浪他鄉(xiāng),十四年總在身邊的,現在掛在壁上,不但著了許多灰塵,并且結上許多蜘蛛網了。他每每在黃昏時節(jié),倚著窗子望落日,領略著自然間的音樂,正在忘機物我、融會一切之際,房子里便會發(fā)出來一種蒼茫的音調,使他回轉頭來,目光懶懶地落在那張琴上,他這般傷感地自語,不知說了多少次了:
——當年從我困于陳蔡的故人們,死的死了,不死的也多半在遠方,只剩下這張琴,寂寞無語的琴……
二十年前,奔走齊魯之間,追慕著古代的風光,正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實現在這亂世上最熱衷的時期。一天獨自一個人登上泰山的高峰,澄滓太清,齊魯俱磅礴于茫茫大氣之內,自己不覺得胸懷高朗:
——啊,當初登上東山,覺得魯小,現在立在泰山頂,天下并不大呀!
現在呢,泰山依舊是那樣嵯峨,可是舊日的氣概一點也沒有了,耳邊只是纏繞著一個樵夫的哭聲,凄凄婉婉的。心里忽地一片蒼涼,宇宙都似乎冰化了一般,一個久已消逝了的泰山樵夫的影子,猶如白衣的神顯現在黑漆的夜色中,又回到他的意念之內了。
——樵夫啊,你是世間的至圣!當我們在泰山的幽徑里相遇時,你哭得是恁般地苦悶,巖石為之墮淚,鳥獸為之驚心。我這愚蠢的人啊,我那時不但不能領會,還要問你為什么哭。樵夫啊,你說,你自傷,所以這般哀泣……茫茫天空,恢恢地輪……萬物的無著無落,是這樣銳敏地感動了你……你深入了人生的真髓、宇宙的奧秘;我直到今日,才能了解你!
他的頭腦眩昏,目光放出許多火花——泰山也似乎旋動起來,地在震動,遠方的河水在沸騰……他顫著……
——泰山其頹乎!梁木其壞乎!
杖,被擲在一邊,頹然坐在階上了。兩手托著頤。
賜呀,你來了?來得怎么這么晚呢?
他遠遠望見一個衣冠齊楚的人,漸漸辨別了知道是子貢以后,慈母見了遠方歸來的游子一般,兩目射出消逝了的舊日的光芒,迎上去,緊緊地握著子貢的手。
賜呀,你來得怎么這么晚呢!
——先生……
——賜呀,你看這座泰山呀。你說它有時要崩頹嗎?
——先生……
——寂寞呀……賜,你日日錙銖為利,你好久不到我這里來了……
子貢本來是因為貨殖的事,由這里經過,順便看看先生,并且想問一問他近來對于政治上的意見。哪知出乎意料,先生說出這樣悲痛的話,是他從來沒有聽過的。
——先生,可是病……
——我哪里有什么病,只是昨夜做了一個夢。咳,這樣的夢也不止一次了。你說,前面的泰山,有崩墮的那一天嗎?
——先生,夢是無憑的;泰山是不會崩頹,如同哲人永不隕亡一樣。
——賜呀……
仲尼皺紋消瘦的頰上,綴了兩顆綠豆大的淚珠了。
子貢慢慢地扶著先生又坐在臺階上,這時候太陽轉到南方,被幾片浮云遮護著。子貢站立在先生的身旁。等到浮云散開了以后,一只雄雞高踞在樹巔,叫起來了。
——賜呀,這是什么在叫?仲尼低著頭。一切都在白晝的夢里迷迷蒙蒙的。
——先生,是一只雄雞。
——啊,一只羽毛燦麗的雄雞呀!他抬起頭,對著那只雞望了許久。假如仲由還在,恐怕又要把它射下來,把它的羽毛插在他的冠上;把它的血肉來供我的饈饌??蓱z他金星隨著太陽一般,傍著我車塵勞碌于衛(wèi)楚陳蔡的路上,一日不曾離開過我;同我一塊兒受著隱士們的嘲笑、路人們的冷遇。我又何益于他呢?他終于很慘怛地死了!
我抱著我的理想,流離顛沛,一十四年——衛(wèi)呀,楚呀,陳呀,……沒有一個地方能夠用我一天,種種魔鬼的力恐嚇著我,諷刺著我,壓迫著我,四海之大,沒有一個地方容我的身軀,終于不能不懷著惆悵回到我這兒時的故鄉(xiāng)。故鄉(xiāng)真是荒涼呵,鄉(xiāng)音入在耳里,淚便落在襟前了。沒有一個人不說我是陌生人,沒有一個人對我不懷著一些異殊的意味。兒時的門巷變成一片瓦礫,生遍了鬼棘向我苦笑。防山側父母的墳塋已經被人踏平。我哪里還有讀易奏瑟的心情呢。
我為什么回到這個故鄉(xiāng)來呢?我早就應該……我為什么不死在匡人手里?為什么不死在陳蔡人的手里?那時候的死,是怎樣地光榮!怎樣地可以自傲!那個時候,有顏回在我身邊,仲由在我身邊,百十個弟子在我面前,在弦誦聲中死去,韻調是怎樣地悠揚,怎樣地美麗呀!現在,不肯“先我死”的顏回也死了,勇健的仲由也死了,百十個弟子都各自走上自己的路了。死也要有死的時候。
仲尼一氣說盡了多少天積蓄著的抑郁,兩目像著了瘋狂,兩手按胸,不住地咳喘,淤塞著,再也說不下去了。子貢想用旁的話路岔開,卻找不出適當的詞句。
仲尼依然坐在門前。他怕走進房內,同怕陰森的墳墓一樣。遠遠近近,靜悄悄使人聽到萬籟中極細微的呼吸……
正是傍午的時分。
泰山的余脈,又蒙上一層薄薄的云靄了。
(有刪減)(1)下列對文本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將回憶與現實交織,例如困于陳蔡、流離楚衛(wèi)等回憶性片段,讓讀者更好地感受人物內心世界。
B.泰山的形象在很大程度上與孔子形象相通,這一形象的設置可以讓孔子在抒發(fā)自己的情感時更有依托。
C.孔子觸景生情,高踞樹巔的雄雞喚起了他對仲由的回憶,他為其命運悲嘆,卻又為其殺害生靈的行為而痛心。
D.小說中的對話描寫沒有運用引號,而大量使用破折號,不僅使行文簡潔生動,而且蘊含良多,體現了作者獨特的語言風格。
(2)下列對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子貢想用旁的話路岔開,卻找不出適當的詞句”,說明子貢不了解孔子心情驟變的真正原因。
B.孔子后悔回到故鄉(xiāng),主要是因為不肯“先我死”的顏回和勇健的仲由都死了,百十個弟子都各自走上自己的路了。
C.文中畫橫線的兩處文字內容幾乎相同,但前者是孔子的想象,表現了對子貢到來的期盼。后者則是現實,有埋怨子貢來遲之意。
D.文中古琴意蘊豐富,是孔子人生寫照,是他為了實現理想積極奔走卻失敗告終的見證,是他理想受挫失落的慰藉。
(3)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子貢這一人物形象特點及其作用。
(4)馮至在歷史小說中創(chuàng)造了詩性的意境,創(chuàng)造了“抒情詩的歷史”小說文體形式。請結合文本,談談你對這個評價的理解。組卷:4難度:0.5
一、2(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1小題,9分)
-
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紅葉是秋日的一道亮麗風景,但即使在秋天,紅葉也是較為稀缺的。①_____要想讓葉子變色,首先得讓葉綠素退位,葉子變色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葉綠素的分解、消失。②_____,類胡蘿卜素占據上風,葉子就顯現為黃色。但有些植物含有眾多花色素中最有名的花青素?;ㄇ嗨匾话闶亲霞t色,在葉子中不穩(wěn)定,只能存在幾個小時,很容易分解:不過在秋天,它們卻能形成一種同時顯現紅色的新物質“花青素苷”。當葉子綠色消退,花青素苷的顏色占據主流,葉子就會變紅了。
然而為什么一定要在秋天才會有大量花青素苷生成呢?因為在花青素搖身一變的時候,需要一項“秘密武器”——糖。花青素和糖相互作用③_____。這種“變身專用糖”,只有到了秋天才能攢夠數:糖足夠了。秋天的驟然降溫,又會使花青素苷合成速度大大提高,有時一夜之間合成的花青素苷會比之前好多天的總和還多。
(1)下列句子中的雙引號和文中波浪線句中雙引號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滿招損,謙受益”這句格言,流傳至今有兩千多年了。
B.那只最先出來的幼龜,原來是整個龜群里的“偵察兵”。
C.荷蘭是最大的花卉出口國,素有“歐洲花園”之美譽。
D.人,不能低下高貴的頭,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2)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組卷:1引用:4難度:0.7
四、寫作(60分)
-
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2022年11月28日上午,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飛行乘組陣容官宣,鄧清明,終于出現在名單中。為了這張“太空門票”,鄧清明準備了25年,做了4次“備份航天員”,與神九、神十、神十一、神十二擦肩而過。在與中外媒體記者見面時,他說:“一次次與任務擦肩而過,有過失落,也有過淚水,但我從來沒有彷徨過,更沒有放棄過。對我來說我可以用一生去默默準備,但絕不允許當任務來臨的時候我卻沒有準備好。為夢想而堅持,為事業(yè)而奮斗,當確定我為神舟十五號飛行乘組時,我的內心十分地平靜,想得更多的是珍惜機會,扎實訓練,不辱使命,做一個讓組織放心,讓乘組放心的人?!?br />??請結合材料寫一篇文章,體現你的感悟與思考。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組卷:7引用:3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