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陜西省寶雞市渭濱區(qū)高二(下)期末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6/20 8:0:9

一、現(xiàn)代文閱讀(27分)(一)論述類文本閱讀(9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①無論作為文學意象,還是作為文化現(xiàn)象,鯤鵬都是自由翱翔于天地之間的象征,成為特別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符號。其實,鯤鵬誕生時,并沒有這種詩意的內(nèi)涵。眾所周知,這一意象出自《莊子?逍遙游》。然而,《逍遙游》中的鯤鵬并不能真正地自由翱翔,它之所以能飛上九萬里高空,乃因為“風斯在下”,依賴于外部條件--狂風,即莊子所說的“有所待”。
          ②鯤鵬意象的內(nèi)涵轉(zhuǎn)換,始于魏晉。魏晉文人一面不能忘懷世俗,一面又要追求任誕逍遙。這種深刻的內(nèi)在矛盾,打破了心靈的平衡。只好通過將莊學世俗化的方式,尋求安頓身心的法門。介于現(xiàn)實與自由之間翱翔飛舉的大鵬,也就成為當時文人的心理寄托對象。通過對鯤鵬的哲學內(nèi)涵世俗化、意象內(nèi)涵詩意化的轉(zhuǎn)換,試圖重構(gòu)已被打破的心理平衡。
          ③哲學內(nèi)涵的世俗化,始于郭象。其《莊子?逍遙游注》說:“夫小大雖殊,而放于自得之場。則物任其性,事稱其能,各當其分,逍遙一也?!彼惺挛镏灰樅醣拘?,稱乎所能,且又符合各自差異的本性(性分),就是一種逍遙,鯤鵬斥鴳在逍遙這一點上,沒有差別。莊子所言之“有待”,是溺于現(xiàn)實;“無待”,是超然物外,而在郭象的哲學中卻獲得了統(tǒng)一。于是,本來“有待”的鯤鵬,也就成為“無待”的自由逍遙的象征了。
          ④意象內(nèi)涵的詩意化,始于嵇康。其《卜疑集》說:“呂梁可以游,湯谷可以浴,方將觀大鵬于南溟,又何憂于人間之委曲?”文中“大鵬于南溟”是與“人間之委曲”相對立的意象,在這里大鵬擺脫了“有待”羈縛,成為一種超越世俗的自由象征。后來,阮修創(chuàng)作了文學史上第一篇《大鵬贊》:“蒼蒼大鵬,誕自北溟。假精靈鱗,神化以生。如云之翼,如山之形。海運水擊,扶搖上征?!苯柚H鵬意象,表達自由、高遠、超然的人生襟懷和自由精神,成為魏晉風度的一種詩意展示。
          ⑤到了唐代,鯤鵬形象發(fā)生了質(zhì)的變化。李白創(chuàng)造的大鵬形象也成為盛唐氣象的審美呈現(xiàn)。如果說李白的《上李邕》“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還保留著莊子鯤鵬意象的痕跡,那么他所創(chuàng)作的《大鵬賦》則徹底改造了《逍遙游》中“有所待”的鯤鵬意象?!岸忿D(zhuǎn)而天動,山搖而海傾。怒無所搏,雄無所爭”,何其雄??;“以恍惚為巢,以虛無為場”,又是何等自由逍遙!在此,鯤鵬由“有所待”才能展翅高翔的文學意象,轉(zhuǎn)化為絕對自由、搏擊萬里的文學意象,創(chuàng)造出一個具有嶄新內(nèi)涵的審美意象。自此之后,鯤鵬也就成為自由翱翔的象征了。
          ⑥鯤鵬意象內(nèi)涵的轉(zhuǎn)換,是文本接受的必然結(jié)果?!白髡咧眯奈幢厝?,讀者之用心何必不然”(譚獻《復堂詞話》),是中國文本接受的一種獨特方式。后代的大鵬意象,就莊子《逍遙游》的本意來說,是“誤讀”;就文學創(chuàng)作來說,則是審美創(chuàng)造。鯤鵬意象的變化,正是通過對原始文本意象的有意識的“誤讀”,在積極接受的過程中,創(chuàng)造出內(nèi)涵全新的審美意象,也因此使鯤鵬成為中國文學中最具鮮明民族特色的文學意象,成為中華民族的一種精神、襟懷、理想的象征。
    (摘編自劉運好《鯤鵬意象的“誤讀”》)
    (1)下列關(guān)于原文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鯤鵬作為一種文學意象,因為具有詩意的內(nèi)涵而成為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符號。
    B.鯤鵬意象的內(nèi)涵轉(zhuǎn)換始于魏晉時代以莊學世俗化的方式尋求安頓身心法門的文人。
    C.鯤鵬在莊子筆下是“有所待”的文學意象,在李白筆下則完全變成絕對自由的文學意象。
    D.鯤鵬成為內(nèi)涵全新的審美意象是后世人們對原始文本意象誤讀的結(jié)果。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guān)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按時間順序闡述了鯤鵬意象的起源、內(nèi)涵轉(zhuǎn)化、形象質(zhì)變等內(nèi)容,梳理了鯤鵬成為中國文學中最具鮮明民族特色的文學意象的發(fā)展過程。
    B.文章的②③④段在論證結(jié)構(gòu)上屬于遞進關(guān)系,其中③④段分別從世俗化和詩意化兩個層面論證鯤鵬意象確實存在內(nèi)涵轉(zhuǎn)換。
    C.文章第⑥段引用譚獻《復堂詞話》中的句子,是為了佐證鯤鵬意象內(nèi)涵的轉(zhuǎn)換,是文本接受的必然結(jié)果。
    D.文章運用舉例論政和引用論證來說明歷史上鯤鵬意象內(nèi)涵的變化,這樣更能增加論證的說服力。
    (3)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鯤鵬意象在《逍遙游》中能高飛九萬里,但因為還要依賴外部條件--風,算不上真正的自由翱翔。
    B.阮修的《大鵬贊》和李白的《大鵬賦》兩文中的大鵬意象分別是魏晉風度的詩意展示和盛唐氣象的審美呈現(xiàn)。
    C.魏晉文人通過將鯤鵬意象進行內(nèi)涵轉(zhuǎn)化使之成為了當時文人的心理寄托對象,重構(gòu)了已被打破的心理平衡。
    D.后代的大鵬意象與莊子《逍遙游》中的大鵬意象在內(nèi)涵上并不一致,從文學創(chuàng)作的角度講,這是一種審美創(chuàng)造。

    組卷:2引用:4難度:0.6

二.文學類文本閱讀(18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最后八小時
    童村
          他一定不會想到,在呂家菜園子,當那幾個身背長槍的日偽軍七手八腳把他抬到爬犁上的時候,他的時間還剩下最后的8小時。
          大雪覆蓋的山路上,那匹緊拉著爬犁的老馬,在馬鞭的催促下,一邊噴著濃重的霧氣,一邊吃力地向前奔跑著……
          他能夠猜得出來,接下來到了分駐所敵人要對他做些什么。那些沒完沒了的嚴刑審訊,無非是讓他帶領(lǐng)抗聯(lián)繳械投降。
          對于審訊,他是不怕的,他早已做好了赴死的準備。頭年十月,他帶著仍然愿意跟隨他的最后5名戰(zhàn)士,越過波浪滾滾的黑龍江,再次踏上祖國的土地。當他看到被日軍鐵蹄肆意踐踏的這一片白山黑水,就已經(jīng)暗暗在心中發(fā)誓,從此之后寧肯死在東北抗日的戰(zhàn)場上,死在故鄉(xiāng)的土地上,也堅決不再回頭。
          自然,那個時候,他還想了很多。此前,不知究竟多少次,他曾反復告誡戰(zhàn)士們,在防奸反特這件事情。上不得有半點馬虎大意。但是他怎么能想到,雖然倍加小心,卻還是跳進了他們的陷阱。
          盡管那個名叫劉德山的陌生人,曾經(jīng)一度讓他產(chǎn)生過懷疑。事到如今,也只能責怪自己求勝心切,沒有早些識破襲擊日軍分駐所,原來從一開始就是一個大騙局。午夜時分,當那一記槍聲從呂家菜園子猛然響起,一瞬間,他便一切都明白了。子彈從他的后腰穿進去,又從他的下腹躥出來,在轟然倒下的一剎那,雖說是側(cè)身拔槍,連連回擊,那漢奸即刻斃命于雪野之中,但一切還是都晚了。
          當密探帶著那隊日偽軍飛速趕到現(xiàn)場,并將呂家菜園子團團圍住后,又經(jīng)過整整15分鐘的激烈交戰(zhàn),直到打光了槍里的子彈,他這才無力地坐在那里,面對著一擁而上的敵人,一邊捂著血流不止的傷口,一邊輕蔑地笑笑:“我是趙尚志,你們可以綁去請功了……句話沒說完,便倒頭昏迷過去。
          雪色無邊。那匹老馬,終于把雪爬犁拉到了目的地。
          緊接著,那幾個背著長槍的日偽軍,又七手八腳地把他抬到一間冰冷的囚室里。抬頭望去,透過那一扇小小的窗口,他看到外面的世界又下雪了,好大的雪。
          審訊開始了。審訊官問他,你到底是不是抗聯(lián)的趙尚志?你們有多少人?在什么地方活動?
          一陣劇痛襲來,下意識中,他皺了下眉頭。
          審訊官說,只要你老實交代,皇軍馬上就可以給你治療,保住你一條性命。
          他不屑地笑笑,搖搖頭拒絕了,捂著槍傷罵道:“你們不同樣是中國人嗎?現(xiàn)在你們在賣國。我一個人死不要緊,現(xiàn)在我就要死了,還有什么可問的!”
          這個曾經(jīng)一度讓日軍頭疼的“大匪首”,說完這話,不論再說什么,一概冷眼斜視。
          窗外的雪,仍在瘋亂地飄著。
          陡然之間,他想起了1933年的那個春天。為了抗日,他只身從哈爾濱來到賓縣,投奔了孫朝陽的義勇軍。義勇軍的人見他個子矮小、身體單薄,不想收留他??伤⒉换倚?,他說,別看我個子矮,可啥都能干,當兵打仗、挑水做飯,樣樣都行!
          在隨后的一次戰(zhàn)斗中,日軍企圖在賓縣東山圍殲孫部。危急時刻,他果斷獻策,先是率隊攻城、猛打猛沖,迫使敵軍放棄對義勇軍的包圍來增援賓縣;繼而殺出重圍、化險為夷,取得大勝……
          多少次的林海周旋,多少次的雪原決戰(zhàn),無論日軍如何鐵壁合圍、重兵討伐,都以失敗而告終。為了拔掉他這個“眼中釘”“肉中刺”,日偽當局曾經(jīng)開價一萬元通緝他,并多次派遣日本特務混入抗聯(lián)內(nèi)部,企圖暗殺他??墒?,在一次一次的失手之后,他們對捉拿他的懸賞重磅加碼,“一兩肉一兩銀,一兩骨頭一兩金”。
          今天,他們終于得手了……
          審訊一直沒有停下來。于歇斯底里的叫囂聲中,他的耳畔還在一遍又一遍響起林海雪原上破碎的馬蹄聲、密集的槍聲,還有那一首含仇咬恨的《調(diào)寄滿江紅?黑水白山》:血染山河尸遍野,貧困流離怨載天。想故國莊園無復見,淚潸然。爭自由,誓抗戰(zhàn),效馬援,裹尸還……
          如果最初不是叛變的抗聯(lián)某軍師長陳紹濱從蘇聯(lián)帶回的那個口信,讓他越境共商抗日大計,也許作為北滿抗聯(lián)總司令的他就不會過江而去。一年多的時間,不明不白地被扣留在異國他鄉(xiāng)。他終于獲得了一次率隊返回東北的機會。緊接著,在黑龍江岸的佛山一帶,他們先是攻打了烏拉嘎金礦,后又襲擊了日本武裝測量隊,但是隨著戰(zhàn)斗形勢越來越殘酷,部隊的傷亡也越來越慘重,任務執(zhí)行到最后,又不得不再次返蘇。
          但畢竟他鄉(xiāng)非故鄉(xiāng)。當機會再次來臨,他終又回到了夢寐以求的東北戰(zhàn)場上??墒沁@遍地的陷阱與霧障,讓他最終沒能逃過那一雙雙沾著鮮血的魔掌……
          審訊最終失敗了。
          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就在這間冰冷的囚室里,眼睛不大卻灼灼逼人,個子只有一米六的趙尚志,緊咬牙關(guān)、閉口不言,直到流盡最后一滴血。這一年他34歲。
          生命停止的那一刻,尊嚴依然聳立。
    (有刪改)(1)下列對小說相關(guān)內(nèi)容和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第一段緊扣小說標題“最后八小時”,讓讀者產(chǎn)生懸念,激起讀者的好奇心。
    B.通過“輕蔑地笑笑”“冷眼斜視”這些細節(jié)描寫,表現(xiàn)了“他”大無畏的英雄氣概。
    C.審訊官的誘降與“他”的嚴詞拒絕形成對比,以審訊官的賣國襯托出“他“的愛國。
    D.文末寫“他”身材矮小,使“他”的形象更豐滿,也反襯出殺害“他”的敵人的殘暴。
    (2)本文多處描寫大雪,有什么作用?請簡要分析。
    (3)作者把“他”戰(zhàn)斗的一生在最后八小時里表現(xiàn)出來,這樣寫有什么好處?請結(jié)合全文簡要分析。

    組卷:2引用:4難度:0.5

二、古代詩文閱讀(39分)(一)文言文閱讀(21分)

  • 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
          王忠嗣,華州鄭人。父海賓,太子右衛(wèi)率、豐安軍使。開元二年,吐蕃寇隴右,詔隴右防御使薛訥御之,以海賓為先鋒。進戰(zhàn)長城堡,諸將媚其功,按兵顧望,海賓戰(zhàn)死。忠嗣時年九歲,始名訓,授尚輦奉御。入見帝,伏地號泣,帝撫之曰:“此去病孤也,須壯而將之?!备n今名,養(yǎng)禁中。及長,雄毅寡言,有武略,上與論兵,應對蜂起,帝器之,曰:“后日為良將?!笔掅猿龊游?,數(shù)引為麾下。嵩入朝,忠嗣曰:“從公三年,無以歸報天子。”乃請精銳數(shù)百襲虜。會贊普大酋閱武郁標川,其下欲還,忠嗣不從,提刀略陣,斬數(shù)千人,獲羊馬萬計。嵩上其功,帝大悅。天寶元年,北討奚怒皆,戰(zhàn)桑干河,三遇三克,耀武漠北,高會而還。時突厥新有難,忠嗣進軍磧口經(jīng)略之。烏蘇米施可汗請降,忠嗣以其強,特文降耳,乃營木刺、蘭山,諜虛實。因上平戎十八策,縱反間于拔悉密與葛邏祿、回紇三部,斬米施可汗。筑大同、靜邊二城,徙清塞、橫野軍實之,自是虜不敢盜塞。忠嗣本負勇敢,及為將,乃能持重安邊,不生事,嘗曰:“平世為將,撫眾而已。吾不欲竭中國力以幸功名?!惫视柧毷狂R,隨缺繕補。軍中士氣盛,日夜思戰(zhàn),忠嗣縱詭間,伺虜隙,時時出奇兵襲敵,所向無不克,故士亦樂為用。 軍每出,召屬長付以兵,使授士卒,雖弓矢亦志姓名其上。軍還,弦亡鏃,皆按名第罪,以是部下人自,器甲充物。帝方事石堡城,詔問攻取計, 忠嗣奏言吐蕃舉國守之若頓兵堅城下費士數(shù)萬然后可圖恐所得不讎所失請厲兵馬待釁取之后哥舒翰引兵攻石堡,拔之,死亡略盡,如忠嗣言。故當世號為名將。
    (節(jié)選自《新唐書?王忠嗣傳》)(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忠嗣奏言/吐蕃舉國守之/若頓兵堅城/下費士數(shù)萬/然后可圖恐/所得不讎所失/請厲兵馬/待釁取之/
    B.忠嗣奏言/吐蕃舉國守之/若頓兵堅城下/費士數(shù)萬/然后可圖/恐所得不讎所失/請厲兵馬/待釁取之/
    C.忠嗣奏言/吐蕃舉國守之/若頓兵堅城/下費士數(shù)萬/然后可圖/恐所得不讎所失/請厲兵馬/待釁取之/
    D.忠嗣奏言/吐蕃舉國守之/若頓兵堅城下/費士數(shù)萬/然后可圖恐/所得不讎所失/請厲兵馬/待釁取之/
    (2)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后日爾為良將”與“問君何能爾”(《飲酒》)兩句中“爾”字含義不同。
    B.“忠嗣以其方強”與“方其破荊州”(《赤壁賦》)兩句中“方”字含義不同。
    C.“遺弦亡鏃”與“小學而大遺”(《師說》)兩句中“遺”字含義不同。
    D.“以是部下人自勸”與“勸學”(《勸學》)兩句中“勸”字含義相同。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王忠嗣為將門之后,父親王海賓也是唐朝將領(lǐng),開元二年吐蕃入侵,在長城堡一役中,由于其他將領(lǐng)不配合,其父不幸戰(zhàn)死。
    B.王忠嗣多次擔任蕭嵩部下,三年內(nèi)一直沒有立功。在蕭嵩入朝那年,他率領(lǐng)幾百精兵,襲擊吐蕃贊普,沖進敵陣,殺敵數(shù)千。
    C.王忠嗣認為,烏蘇米施可汗實力強盛,不是真心投降,于是構(gòu)結(jié)營寨,修筑城池,充實邊防,運用計謀,最終殺掉米施可汗。
    D.王忠嗣本來以勇敢自負,但等到他做將軍時,卻很穩(wěn)重謹慎,不生事端。他的軍隊訓練有素,士氣旺盛,作戰(zhàn)勇敢,紀律嚴明。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軍每出,召屬長付以兵,使授士卒,雖弓矢亦志姓名其上。
    ②后哥舒翰引兵攻石堡,拔之,死亡略盡,如忠嗣言。

    組卷:4引用:2難度:0.5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9分)

  • 8.請根據(jù)下面這段文字,概括出幸福指數(shù)的三個要素。(每點不超過6個字)
          改革開放以來,人們的幸福指數(shù)明顯提高。要讓人們不斷增強幸福感,必須堅持發(fā)展,使財富更加豐饒充盈。人在社會中只有得到公正公平的對待,不受歧視,才會感到幸福。如果心理失衡,即使自己的經(jīng)濟收入比過去多,但看到在同樣付出的情況下別人卻拿得更多,也會感到不快樂。一個基本生活不愁的人,由于對錢財沒有貪欲就會知足常樂;而一個腰纏萬貫的人,將幸福完全物質(zhì)化,在錢財上總覺得比上不足,內(nèi)心就會長戚戚。
    要素一:
     
      要素二:
     

    要素三:
     
    。

    組卷:112引用:42難度:0.3

四、作文(60分)

  • 9.請根據(jù)下面的材料,寫一篇文章。
          在閱讀方式多元化的今天,你可以通過手機、電腦等電子設備,在寬廣無垠的網(wǎng)絡空間中汲取知識;你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shù),“悅讀”有形有色、有聲有像的中外名著;你也可以繼續(xù)手捧傳統(tǒng)的紙質(zhì)書本,享受在墨海書香中與古圣今賢對話的樂趣……
          當代青年渴求新知,眼界開闊,個性鮮明,在閱讀方式的選擇上不拘一格。請圍繞自己的閱讀方式,結(jié)合個人的體驗和思考,談談“我的青春閱讀”。
          要求:①自選角度,自擬標題;②文體不限(詩歌除外),文體特征鮮明;③800字左右;④不得抄襲,不得套作。

    組卷:81引用:22難度:0.7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