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陜西省榆林市神木市府谷中學、綏德中學高一(下)第二次月考物理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共5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第1~12題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每小題3分,第13~16題有多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的得4分,選對但不全的得2分,有選錯的得0分)
-
1.2021年10月5日,三位科學家因為他們立于科學前沿探索世間奧秘,而共享諾貝爾物理學獎。物理學史上許多物理學家的科學研究推動了人類文明的進程,關于相對論時空觀與牛頓力學的局限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h2>
A.經(jīng)典力學能夠說明微觀粒子的規(guī)律性,仍能適用于宏觀物體的高速運動問題 B.相對論與量子力學的出現(xiàn)否定了經(jīng)典力學,表示經(jīng)典力學已失去意義 C.經(jīng)典力學并不等于牛頓運動定律,牛頓運動定律只是經(jīng)典力學的基礎 D.經(jīng)典力學在現(xiàn)代廣泛應用,它的正確性無可懷疑,仍是普遍適用的 組卷:67引用:4難度:0.7 -
2.關于電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h2>
A.點電荷僅僅是一種理想化模型 B.帶電體的帶電量可以是任意的 C.元電荷就是帶電量為1.60×10-19C的帶電體 D.兩不帶電的物體經(jīng)摩擦后帶電,說明電荷可以創(chuàng)生和消滅 組卷:245引用:4難度:0.7 -
3.如圖所示,大、小齒輪相互咬合,A、B分別是大小齒輪邊緣上的點,C點是大齒輪上的一點,已知A、B、C三點到各自齒輪中心的距離
,則A、B、C的向心加速度之比為( ?。?/h2>rA=12rB=rCA.1:2:1 B.2:2:1 C.1:2:2 D.4:2:1 組卷:152引用:4難度:0.8 -
4.弓箭是冷兵器時代的重要武器,弓箭手拉滿弓弦、將一支重0.1kg的箭以大小50m/s的速度射出,則拉滿弓弦時,弓身所存儲的彈性勢能約為( ?。?/h2>
A.100J B.125 J C.150J D.200J 組卷:6引用:1難度:0.5 -
5.我國天和核心艙組合體軌道參數(shù)為:遠地點高度約396.7km,近地點高度約386.1km,且核心艙處于無動力飛行狀態(tài).不計阻力,據(jù)以上信息,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核心艙的運行速率可能大于7.9km/s B.核心艙的運行周期比同步衛(wèi)星周期大 C.核心艙從近地點向遠地點運動過程中,運行速度逐漸減小 D.核心艙從近地點向遠地點運動過程中,機械能逐漸減小 組卷:12引用:4難度:0.5 -
6.一小船船頭垂直指向河對岸行駛,最后到達河對岸下游180m處.已知兩河岸平行,河寬為300m,小船在靜水中速度為5m/s.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h2>
A.不論怎樣調(diào)整船頭方向,小船都不能垂直到達河對岸 B.若小船垂直到達河對岸,小河的渡河時間為75s C.小船的最短渡河時間為50s D.水流的速度為4m/s 組卷:74引用:3難度:0.5 -
7.如圖所示,在光滑絕緣的水平面上,三個相同的不帶電小球由三根相同的絕緣輕彈簧連接構成等邊三角形,輕彈簧均處于原長?,F(xiàn)讓每個小球帶上相同的電量q,當三角形的面積增大到原來的4倍時重新達到平衡狀態(tài)。已知每根彈簧的原長為l0,真空中的靜電力常量為k,則每根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為( ?。?/h2>
A. kq24l03B. kq22l03C. kq24l02D. kq2l03組卷:153引用:3難度:0.6
三、計算題(本題共3小題,共計36分.解答時應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驟.只寫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數(shù)值計算的題,答案中必須明確寫出數(shù)值和單位)
-
20.如圖所示,在豎直平面內(nèi),BC為光滑圓軌道的一部分,OC位于豎直方向,OB與豎直方向的夾角θ=45°,CD為水平地面,一小木塊以v1=10m/s的速度水平向左拋出,木塊恰好從B點沿切線方向進入BC軌道,最后停在水平面CD上的P點(圖中未畫出)。已知光滑圓軌道半徑為R=(2+
)m,木塊與CD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0.4,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2
(1)A、B兩點的水平距離與豎直高度;
(2)C、P之間的距離。組卷:137引用:5難度:0.7 -
21.如圖所示,一質(zhì)量m=1kg的物塊從足夠長的傾斜傳送帶頂端以v0=10m/s開始下滑,傳送帶以速度v=5m/s運轉(zhuǎn),轉(zhuǎn)動方向如圖所示。已知傳送帶與水平面的夾角θ=30°,物塊與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
,重力加速度g取10m/s2,不計空氣阻力.求:μ=32
(1)物塊下滑的最大距離L;
(2)物塊從開始下滑至返回傳送帶頂端時所花的時間;
(3)物塊從開始滑下至返回傳送帶頂端過程中因摩擦產(chǎn)生的熱量。組卷:64引用:2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