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廣東省惠州市博羅縣東華學校八年級(上)期中道德與法治試卷
發(fā)布:2024/10/26 8:0:2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3分,共60分。在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意的答案。請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所選的選項涂黑。)
-
1.有位詩人說過:“我是長城的磚石,我是長江、黃河的浪花……”從個人和社會的角度來看,這句話啟示我們( ?。?/h2>
組卷:69難度:0.7 -
2.2020年5月14日上午,某校參與無錫市紅十字會開展“科學戰(zhàn)疫——幫助群眾了解新冠疫情防控知識,七步洗手法和正確佩戴口罩方法”的活動。對此認識正確的是( )
①是關心社會、奉獻社會的親社會行為
②這是體驗社會生活的過程,也是在實踐中發(fā)展自己的過程
③這是在人際交往和社會實踐中養(yǎng)成親社會行為
④這是我們實現人生價值的唯一途徑組卷:9引用:2難度:0.8 -
3.老鄉(xiāng),廣義上指對來自同一縣、地區(qū)、城市或者同一省區(qū)的同胞的稱呼,“老鄉(xiāng)見老鄉(xiāng),兩眼淚汪汪……”老鄉(xiāng)在中國是一種特殊的情感,它源于社會關系類型中的( ?。?/h2>
組卷:11引用:1難度:0.6 -
4.隨著歷史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互聯網進入人們的生活,網絡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們的生活離不開網絡的原因在于( ?。?br />①網絡讓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信息傳遞和交流變得方便迅捷
②網絡打破了傳統(tǒng)人際交往的時空限制,促進了人際交往
③網絡交往是一把雙刃劍,有利也有弊
④網絡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便利和豐富多彩組卷:14引用:2難度:0.7 -
5.目前,“掌上故宮”“每日故宮”“故宮展覽”“故宮社區(qū)”每天點擊率超過100萬次,在故宮的數字博物館,觀眾可以看到,故宮收藏的1500塊地毯、7.5萬幅書法,每一件都可臨摹,機器還可以給予打分。這段話主要告訴我們( ?。?/h2>
組卷:6引用:6難度:0.8 -
6.湖南寧鄉(xiāng)是著名的“魚米之鄉(xiāng)”“茶葉之鄉(xiāng)”,寧鄉(xiāng)特色農副產品隨著一場場網絡直播帶貨熱銷全國各地,這得益于寧鄉(xiāng)市實施“村播帶貨”科技服務工程,打造農村電商直播基地,培養(yǎng)了一批農民主播網紅。如果給這則新聞擬個標題,最恰當的是( )
組卷:278引用:15難度:0.8 -
7.社會生活中有許多規(guī)定,如“嚴禁考試作弊”“嚴禁酒后駕車”“嚴禁違規(guī)使用食品添加劑”等。之所以這樣規(guī)定,是因為( ?。?/h2>
組卷:15引用:5難度:0.8
二、非選擇題(40分)
-
2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全國文明城市稱號是反映中國大陸城市整體文明水平的最高榮譽稱號。文明城市的創(chuàng)建,離不開成千上萬志愿者的默默付出。他們或協助交警維護交通秩序,或對不文明行為進行勸阻,或清理公共設施上的“牛皮癬”等等。他們以實際行動呵護著我們的美好家園。
材料二:面對此次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我們并沒有真正跳出“大疫面前有大謠”的窠臼,網絡謠言不時出現。仍舊有少數人或出于愚昧無知,或出于心理扭曲而制造或傳播謠言,在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同時,也面臨公安機關的嚴厲打擊。
(1)志愿者說:參與志愿工作既是“助人”,亦是“自助”,既是“樂人”,同時也“樂己”。我們?yōu)樗麄兊男袨辄c贊,如果你是一名志愿者,除上述活動外,你會參加哪些志愿者活動?并分析參加這些志愿者活動有什么意義。
(2)結合材料二,說一說我們青少年應如何理性參與網絡生活?組卷:18難度:0.1 -
2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學習了“做守法的公民”一課后,某校八年級(1)班準備開展探究性學習活動,請你參與其中,完成相關任務。
材料一:近年來,雖然查處醉駕交通違法行為的力度持續(xù)加大,但醉駕交通違法行為人數仍居高不下。醉酒駕駛機動車輛,吊銷駕照,5年內不得重新獲取駕照,經過判決后處以拘役,并處罰金;醉酒駕駛營運機動車輛,吊銷駕照,10年內不得重新獲取駕照,終生不得駕駛營運車輛,經過判決后處以拘役,并處罰金。
(1)結合材料一,請你分析,醉駕屬于哪一種違法行為?你判斷的理由是什么?
材料二:近年來,我國未成年人犯罪不僅在案件數量上急劇增加,而且犯罪年齡相對提前。調查發(fā)現,絕大部分未成年人在犯罪發(fā)生前,就已沾染上許多不良惡習;70%左右的犯罪與網絡有關,網絡內容良莠不齊,特別是色情、暴力等內容對未成年人影響極大,容易誘發(fā)犯罪;經常在一起吸煙、酗酒的人,可能在煙、酒的維系下結成不良團伙,實施尋釁滋事、破壞社會秩序等違法犯罪。除此之外,夜不歸宿,攜帶管制刀具,辱罵他人,強行向他人索取財物,偷竊、故意毀壞財物,參與賭博或者變相賭博等,也可能誘發(fā)未成年人犯罪。
(2)從法律的角度分析,材料二給你哪些啟示?
材料三:一段“福建南安驚現校園欺凌”的視頻在網上流傳,經調查,該事件發(fā)生在一巷子內,視頻中被踢打的女生是某校七年級學生趙某,兩名打人者并非在校學生。事情起因是趙某與視頻中打人者呂某在QQ群里發(fā)生口角沖突,進而約在校外理論。不料,呂某糾集黃某等在一巷子內對趙某進行踢打……
(3)如果你遇到材料三中類似趙某的傷害事件,你會如何做?組卷:48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