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九年級上冊《第13課 湖心亭看雪》2023年同步練習卷(5)
發(fā)布:2024/10/2 3:0:2
一、選擇題
-
1.下列句子中的“一”字意思不同于其他三項的一項是( ?。?/h2>
組卷:150引用:4難度:0.8 -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意思不同的一項是( )
組卷:182引用:2難度:0.8 -
3.下列句子朗讀節(jié)奏劃分不正確的一項是( ?。?/h2>
組卷:143引用:2難度:0.8
三、文言文閱讀
-
10.閱讀下面文章,回答問題。
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飲。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
①大雪三日:
②余拏一小舟:
(2)請簡要分析下面句子的表現(xiàn)手法及作用。
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3)選文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生活情趣?結(jié)合內(nèi)容簡要分析。組卷:37引用:2難度:0.6 -
11.古詩文閱讀。
【甲】??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飲。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
(張岱《湖心亭看雪》)
【乙】??從武林門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層崖中則已心飛湖上也。午刻入昭慶,茶畢,即棹①小舟入湖。山色如娥②,花光如頰,溫風如酒,波紋如綾,才一舉頭,已不覺目酣神醉。此時,欲下一語描寫不得,大約如東阿王③夢中初遇洛神時也。余游西湖始此,時萬歷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袁宏道《西湖》)
【丙】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柳宗元《江雪》)注釋:①棹:劃船。②娥:美人的秀眉。③東阿王:三國時期文學家曹植的封號,這里代指曹植。
(1)解釋下列句中劃線詞的意思。
①湖中人鳥聲俱絕
②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③是日更定矣
④萬徑人蹤滅
(2)用“/”為[乙]文中畫線的句子斷句。(標兩處)
從武林門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層崖中則已心飛湖上也。
(3)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
②山色如娥,花光如頰,溫風如酒,波紋如綾。
(4)《湖心亭看雪》寫的是雪后的西湖,《西湖》寫的是春天的西湖,試比較兩篇文章寫景方法有何不同。
(5)《湖心亭看雪》和《江雪》都描寫了雪景和人的活動,但所表達的感情卻不同,簡要分析。組卷:15引用:2難度: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