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編版必修下冊《第16課 六國論》2021年同步練習卷(11)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共8小題,每小題0分,滿分0分)
-
1.下列加點的字讀音都正確的一組是( ?。?/h2>
組卷:18引用:1難度:0.5 -
2.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解釋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br />①破滅之道?。ㄍ緩剑缆?,名詞)
②六國互喪 (交互,彼此,副詞)
③不能獨完?。ㄍ瓿桑稳菰~)
④理固宜然?。ㄟ@樣,代詞)
⑤義不賂秦 (堅持大義,名詞用作動詞)
⑥惜其用武而不終也?。▌?,取勝,形容詞)
⑦向使三國各愛其地?。偃纾B詞)
⑧茍以天下之大?。ㄈ绻偃?,連詞)
⑨暴秦之欲無厭?。ā皡挕蓖ā梆悺?,滿足)
⑩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ǘY待,名詞用作動詞)組卷:15引用:4難度:0.5 -
3.下列各句中“亡”字的意義和用法與例句中的“亡”字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br />例:諸侯之所亡,與戰(zhàn)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
組卷:35引用:3難度:0.9
二、解答題(共2小題,滿分0分)
-
9.閱讀下列語段,完成各題。
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與嬴而不助五國也。五國既喪,齊亦不免矣。燕趙之君,始有遠略,能守其土,義不賂秦。是故燕雖小國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趙嘗五戰(zhàn)于秦,二敗而三勝。后秦擊趙者再,李牧連卻之。洎牧以讒誅,邯鄲為郡,惜其用武而不終也。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可謂智力孤危,戰(zhàn)敗而亡,誠不得已。向使三國各愛其地,齊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將猶在,則勝負之數(shù),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齊人未嘗賂秦 未嘗:不曾 B.五國既喪,齊亦不免矣 不免:免不了 C.是故燕雖小國而后亡 是故:因此 D.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 革滅:消滅
①齊人勿附于秦
②斯用兵之效
③李牧連卻之
④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
⑤智力孤危
⑥三國各愛其地
A.①②④⑥
B.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⑥
D.①③④⑤
(3)對這一段文字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作者認為齊國的失敗是因為“與嬴而不助五國”。
B.作者申明了燕趙“用兵之效”而“用武不終”的后果。
C.作者總結(jié)齊、燕、趙失敗的原因在于他們沒有賄賂秦國。
D.作者假設齊、燕、趙“反其道而行之”,滅亡與否就無法估計了。
(4)把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洎牧以讒誅,邯鄲為郡,惜其用武而不終也。
②向使三國各愛其地,齊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將猶在,則勝負之數(shù),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組卷:1引用:1難度:0.7 -
10.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題。
馬援字文淵,扶風茂陵人,十二而孤,少有大志。后為郡督郵,送囚至司命府,囚有重罪,援哀而縱之,遂亡命北地。遇赦,因留牧畜,賓客多歸附者。轉(zhuǎn)游隴漢間,常謂賓客曰:“丈夫為志,窮當益堅,老當益壯?!币蛱幪锬?,至有牛馬羊數(shù)千頭,谷數(shù)萬斛。既而嘆曰:“凡殖貨財產(chǎn),貴其能施賑也,否則守錢虜耳。”乃盡散以班昆弟故舊。世祖即位,公孫述稱帝于蜀。援素與述同里闬,相善,以為既至當握手歡如平生,而述盛陳陛衛(wèi),以延援入,交拜禮畢,使出就館,更為援制都布單衣,會百官于宗廟中,立舊交之位,禮饗官屬甚盛,欲授援以封侯大將軍位。賓客皆樂留援曉之曰天下雄雌未定公孫不吐哺走迎國士與圖成敗反修飾邊幅如偶人形此子何足久稽天下士乎因辭歸。建武四年冬,援至洛陽。見世祖曰:“天下反覆,盜名字者不可勝數(shù)。今見陛下,恢廓大度,同符高祖,乃知帝王自有真也?!钡凵鯄阎?。十一年,朝臣以金城破羌之西,涂遠多寇,議欲棄之。援上言,破羌以西城多完牢,易可依固;其田土肥壤,灌溉流通。如令羌在湟中,則為害不休,不可棄也。帝然之,于是詔武威太守,令悉還金城客民,歸者三千余口。援奏為置長吏,繕城郭,開導水田,勸以耕牧,郡中樂業(yè)。二十四年,武威將軍劉尚擊武陵五溪蠻夷,軍沒,援因復請行。時年六十二,帝愍其老,未許之。援據(jù)鞍顧眄,以示可用。遣援率中郎將馬武等,將十二郡募士及弛刑四萬余人征五溪。明年春,軍至臨鄉(xiāng),遇賊攻縣,援迎擊,破之,斬獲二千余人。
(選自《后漢書?卷五十四》,有刪改)(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賓客皆樂留援/曉之曰/天下雄雄未定/公孫不吐哺走迎/國士與圖成敗/反修飾邊幅/如偶人形/此子何足久稽天下士乎/
B.賓客皆樂留援/曉之曰/天下雄雌未定/公孫不吐哺走迎國士/與圖成敗/反修飾邊幅/如偶人形/此子何足久稽天下士乎/
C.賓客皆樂留/援曉之曰/天下雄雌未定/公孫不吐哺走迎國士/與圖成敗/反修飾邊幅/如偶人形/此子何足久稽天下士乎/
D.賓客皆樂留/援曉之曰/天下雄雌未定/公孫不吐哺走迎/國士與圖成敗/反修飾邊幅/如偶人形/此子何足久稽天下士乎/
(2)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賓客,貴族官僚所養(yǎng)的勇士謀臣等門客,亦指依附于世家大族的農(nóng)民。文中指后者。
B.斛,一種量具,與“升、斗”同用來計量糧食的體積,三者之中“斛”的容積最小。
C.長吏,指地位較高的縣級官吏。文中指馬援奏請設在金城用于安民的高級官員。
D.弛刑,即弛刑徒,指解除枷鎖的刑徒。除從事各種勞役外,多被迫從軍、戍邊。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馬援年少有志,慷慨大方。他自小就擁有大志向,后來在隴漢間游牧的時候,顯示出大丈夫氣節(jié),與人為善,盡散錢財。
B.馬援理性冷靜,善于識人。公孫述稱帝后,隆重接待曾為同鄉(xiāng)的馬援,以示熱誠友好之意,馬援卻認為此人不值得信任。
C.馬援慮事周全,富有遠見。當朝臣議論放棄金城時,馬援認為金城城池牢固,土地肥沃,理應堅守不棄,得到皇帝認可。
D.馬援忠貞愛國,老當益壯。武威將軍劉尚攻打蠻夷失敗,馬援主動請兵,以老邁之軀率軍出征五溪,第二年春大破賊兵。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送囚至司命府,囚有重罪,援哀而縱之,遂亡命北地。
②帝愍其老,未許之。援據(jù)鞍顧眄,以示可用。
(5)古語云:“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事?!闭埡喴f明馬援辭絕公孫述、歸附漢世祖的原因。組卷:14引用:2難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