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dāng)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3-2024學(xué)年廣東省廣州市高三(上)開學(xué)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9/10 8:0:9

?一、現(xiàn)代文閱讀(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1小題,19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清人趙翼贊譽程顥的《黃鶴樓》“樓真千尺迥,地以一詩傳”,這一看法已見于南宋林希逸對李白《登金陵鳳凰臺》的評論“鳳凰臺著名,以李翰林一詩也”。鳳凰臺和黃鶴樓各自憑借李白和崔顥的一首詩而名傳后世,這就是宇文所安所說的好文章創(chuàng)造一個地點的現(xiàn)象。這個地點可以大到名山和城市,小至一處勝跡,從一座樓臺亭閣到一塊墓碑。
    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鷺洲??倿楦≡颇鼙稳眨L安不見使人愁。
    ——李白《登金陵鳳凰臺》      有關(guān)金陵鳳凰臺的記載始見于唐代,如《法苑珠林》記述東晉升平年間,“有鳳凰集此地,因名其處為鳳凰臺”。南宋馬光祖的《重建鳳凰臺》以淳熙時期保寧寺的壁記為據(jù),也得出了“晉升平已有臺”的結(jié)論。將金陵鳳凰臺當(dāng)作名勝來題寫是自李白開始的。不過,從唐詩可知,金陵鳳凰臺此時即便存在,也還沒有形成一處名勝地標。李白以《登金陵鳳凰臺》向崔顥的《黃鶴樓》致敬并與之競爭,對他來說,鳳凰臺不過是一個方便的借口或話題而已。
          李白的《登金陵鳳凰臺》至宋代影響漸著,題寫鳳凰臺自此蔚為風(fēng)氣。但入宋之后,鳳凰臺屢遭破壞,長期處于荒廢狀態(tài)。建炎中遭兵火荼毒,1170年陸游所見鳳凰臺已“廢為大軍甲仗庫”。兩宋時期地方官曾多次重建鳳凰臺,祥符年間“嘗著亭于斯,斯樓斯亭,咸以鳳字”;淳熙八年,“留守范成大重建,更榜白鳳凰臺”。歷史上的重建重修往往意味著改弦更張,另起爐灶,因為遺跡所剩無幾,不足為憑。
          既然如此,為什么反而是在入宋之后,出現(xiàn)了題寫鳳凰臺的盛況并綿延不絕呢?在勝跡業(yè)已消逝或難以確認之際如何繼續(xù)書寫勝跡?書寫勝跡又意味著什么?周寶供的《亭臺類序》或許道出了其中奧秘:
          凡山川佳麗處,須起亭臺樓閣乃足供游人之玩賞。然古跡多堙,傾頹殆半。其間可登覽者固在所必紀,即有空名而無遺址可問者,亦必存焉,以俟考古者之窮探,更以期后賢之重建云爾。
          這再次證實,題寫名勝是一種非對象化的寫作,后世的詩人來到此地,不只是為了看到鳳凰臺當(dāng)下的模樣,更是為了將它從記憶中召喚回來。在所寫的勝跡消逝或失去了確定遺址之后,書寫本身變成了對它的補償與替代。消失的勝跡轉(zhuǎn)化為文本,形成文本化的勝跡,并在文本中得以存活,題寫勝跡既是關(guān)于勝跡的書寫,又最終化為勝跡的一部分,甚至取勝跡而代之,或以其它的方式介入后世的勝跡修建與景觀重構(gòu)。在勝跡毀壞和消失后,正是題寫勝跡的詩文繼續(xù)維系著,也不斷更新著關(guān)于它的歷史記憶。
    (摘編自商偉《“地以一詩傳”:題寫勝地的“跡”與“文”》)
          材料二
          就廣義的書寫而言,勝跡所關(guān)聯(lián)的歷史、文學(xué)、宗教甚至神話、民俗都至關(guān)重要,但最終既體現(xiàn)“文”而又顯現(xiàn)為“跡”的,無疑是具有物質(zhì)性的題刻,尤其是摩崖石刻。
          對于勝跡而言,題刻不僅具有指認的作用,對其塑造也有一定的意義,尤其是山東境內(nèi)那些以摩崖石刻著名的山川:泰山經(jīng)石峪、金剛經(jīng)、四山摩崖與云峰山刻石。泰山上有2500多處題刻,在巫鴻先生看來,它如同一座歷史堆積起來的紀念碑,“山腳的碑銘年代相對較晚,越往上年代則越為久遠,沿著這些題銘攀登而上,游客們感到自己正在一步一步地踏尋歲月的痕跡,深入歷史。而岱頂?shù)臒o字碑,則是沉寂的歷史源頭”。
          明代文士往往通過選擇什么樣的時機出游,來將自己與普通游人區(qū)別開來;而乾嘉以后,隨著金石成為時尚,尋訪碑刻亦成為文人旅游的重點,其時踵出的登岱圖及其題詩之中常見碑刻的內(nèi)容,就是一個顯見的例證。黃易《鐵橋先生登岱觀摩崖碑》所描繪的是濟寧金石收藏家李東琪觀摩《紀泰山銘》的場景,兩位游客對著唐玄宗書丹的摩崖指指點點,整個登岱活動,黃易只選取了這一場景作為定格,可知觀碑已然成為文人登岱的重頭戲。
          一方面,文字的題寫借助于政治、宗教、文學(xué)與書法,參與了風(fēng)景的塑造,但題刻與山水的關(guān)系是從屬的,嵌入的,拓展的,不處于主要地位,雖說沒有《金剛經(jīng)》,便沒有經(jīng)石峪(或石經(jīng)峪)這樣的景點,但這絲毫不妨礙泰山仍是四海聞名的勝跡;另一方面,一些著名的摩崖石刻周邊所匯集的種種題刻,相當(dāng)于山水畫中的題跋,比如宋人陳國瑞題刻、明人所刻《大學(xué)》一章、萬恭所題寫的《高山流水石壁記》、李邦珍題寫的“經(jīng)正”、汪坦所刻《周頌》中的《般》等,這些后起的題刻不惟討論《金剛經(jīng)》的字體與年代,也涉及儒、佛二教在這片摩崖上所展開的某種競爭。但即便如此,題跋亦不能爭奪本幅的地位,《金剛經(jīng)》仍然是經(jīng)石峪真正的勝跡所在。
    (摘編自薛龍春《點綴山林:摩崖石刻與勝跡的塑造》)[注]經(jīng)石峪:位于泰山斗母宮東北,上刻隸書《金剛經(jīng)》,明隆慶年間萬恭書刻“曝經(jīng)石”。
    (1)下列對材料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材料一林希逸對李白《登金陵鳳凰臺》的評論體現(xiàn)了“地以一詩傳”的觀念,這和宇文所安對文學(xué)與名勝關(guān)系的認識有相通之處。
    B.材料一指出,到了宋代,題寫鳳凰臺蔚然成風(fēng),但此時鳳凰臺經(jīng)歷多次重建,遺跡所剩無幾,早已不是它最初的面貌了。
    C.材料二指出,題寫在勝跡上的碑刻也在塑造著勝跡,往往能給勝跡帶來一定的文化底蘊,受到文人喜愛。
    D.材料二指出,經(jīng)石峪上的《金剛經(jīng)》及周圍的其他石刻共同形成了經(jīng)石峪景點,它們對經(jīng)石峪景點而言同樣重要。
    (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字對現(xiàn)實的影響力在題寫名勝這一文化行為中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平凡山水能借文人之手得以揚名。
    B.從周寶供的《亭臺類序》可以看出,勝跡書寫不一定反映了勝跡的歷史原貌,但這種書寫仍然有價值。
    C.從材料二可知,物質(zhì)性的題刻較之勝跡所關(guān)聯(lián)的文學(xué)、歷史等書寫方式,更能顯示“文”與“跡”的雙重內(nèi)涵。
    D.兩則材料都談到了勝跡的流傳方式,啟發(fā)我們保護名勝古跡關(guān)鍵在于與之相關(guān)的題刻、碑文。
    (3)下列選項,不適合作為論據(jù)來支撐材料一觀點的一項是
     

    A.李白在《登金陵鳳凰臺》的首聯(lián)化用沈佺期的“龍池躍龍龍已飛”的句式,來向沈佺期的《龍池篇》致敬。
    B.《題鳳臺山亭子陳獻司空》一詩題刻在金陵鳳凰臺上近兩個世紀,它給人們留下了關(guān)于鳳凰臺的深刻記憶。
    C.晚明時期,因崔顥的《黃鶴樓》命名的鸚鵡洲沉入長江,江邊泥沙淤積,形成了一個新的洲嶼,仍被命名為“鸚鵡洲”。
    D.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和王勃《滕王閣序》中有關(guān)“蘭亭”的語句留給讀者關(guān)于“蘭亭”的歷史記憶。
    (4)兩則材料分別論述了“題寫”“題刻”和名勝古跡的關(guān)系,其關(guān)系有同有異,請簡要分析。
    (5)為什么說題寫名勝古跡是一種非對象化的寫作?請以蘇軾《赤壁賦》為例,談?wù)勀愕恼J識。

    組卷:28引用:14難度:0.5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1小題,16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守護榮光王宏甲      我怎么介紹畢節(jié)這條“掛在懸崖絕壁上的公路”呢?
          貴州高原之巔有兩座山峰:小韭菜坪,海拔2900.6米,是貴州最高峰;大韭菜坪,主峰海拔2777米。這條“掛壁公路”盡頭的石板河村,就在大韭菜坪的山腳下,海拔超過2000米,是個幾乎“與世隔絕”的村莊。
          那是20世紀的最后一年,①全村416戶2080人,42%是苗族人,有386戶人還住在茅草房里。村支書王連科把村民組織起來,歷經(jīng)艱辛鑿?fù)诉@條出山的路。
          “村支書呢?”我問。
          “修這條路,積勞成疾,累死了?!卑坠值擂k主任周遵龍說。
          接著我聽到了另一個名字:殷開舉。
          “打開山門,造福子孫!”是退役軍人殷開舉說的。
          拜訪掛壁公路,我對這個風(fēng)俗純樸、人窮志堅的村民叫懸崖絕壁讓路的事跡有了深入的了解。最難忘的是筑路英雄殷開舉之妻——史洪琴那總是帶著微笑的滄桑的面容,以及全村人對她的尊敬。
          史洪琴的娘家在山外的獨山村,雖也是普通的村子,但隔著這道懸崖,和石板河村就是兩個世界。她20歲嫁過來,②“當(dāng)初嫁到這里,送親的人都說再不敢來了”。
          90年代,村里中青年多外出打工,老年人病重,婦女難產(chǎn),誰來幫忙抬出去?村支書王連科站出來說:“不能等死,要開一條出山的路!”
          那晚的事情史洪琴記憶猶新。大伙討論著,她就想,丈夫要回來了。
          果然,她的丈夫第一個回來了。她高興??!丈夫在浙江打工,接到村支書的電話就回來了。這個被懸崖?lián)踉诤竺娴闹钡?0世紀90年代末都無電無路無醫(yī)療室的村莊,在50年代就有了小學(xué)。殷開舉讀完小學(xué)后去西藏當(dāng)兵,在部隊入黨。丈夫協(xié)助村支書一個寨子一個寨子地做動員,史洪琴記得丈夫在馬燈卞給村民開會說的話:“大家不要怕,修好了路給下一代人造福?!?br />      殷開舉退伍后去浙江打工,有人說,你這么能干,把老婆帶出來,不用回那山溝多好。他不。他把掙的錢拿回來要蓋村里最好的房子。他說“要給村里人做榜樣”。
          “開舉在部隊鍛煉過,把群眾組織起來,他發(fā)揮了很大作用?!贝逯魅翁迫饰恼f。就在1999年11月,公路開工了。我小心置翼問起開舉遇難的事。村主任說,“每次進場施工,開舉都是走在最前面的。那這是修路的第七天。大伙兒不讓更洪琴去看丈夫血肉模糊的遺體,但是沒人能攔得住她。③她哭得幾乎沒有聲音,所有人都被她那山澗細流般的哭泣震撼。更讓大家震撼的是,第二天她出現(xiàn)在工地上——她是來參加修路的。
          村支書很驚訝!這不是在村里種地,這是用粗麻繩系著腰從懸崖頂上放下來,懸掛在崖壁上施工……可是她說,她要把丈夫沒修完的修完。
          她家里有兩個孩子,一個9歲,一個7歲。家里還養(yǎng)著豬?!安恍?!”村支書和村主任都不同意她來修路??墒牵瑳]人能阻止她。開這條路,村里是把任務(wù)分到戶的。殷開舉去世,村里把他家的任務(wù)取消了,可是史洪琴不讓?!拔疫€在?!彼磸?fù)說的是,“我要完成開舉的心愿。”
          看著她滄桑的笑容,我想:也許,接替開舉做他沒做完的事,是她唯一抵抗痛苦的方式;也許,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愛,在那個人不在時會體現(xiàn)得更加充分。
          看著前方懸崖上那條掛壁公路,在村干部的講述中,我看到了她的征程,每天天蒙蒙亮地就起床,給孩子做好飯,備好豬食,囑咐哥哥帶弟弟去上學(xué)、放學(xué)回來要喂豬。做完這些,她帶上自己的午飯去工地。傍晚,她一個人走回家,去時用一個半小時,回來再用一個半小時。我無法想象那日復(fù)一日在晨光暮靄中獨行于荒山野嶺的一個女子的長征。
          “英雄的妻子也是英雄?!敝茏颀堉魅握f。史洪琴成了村里婦女們的榜樣。在修路中先后有一百多人受傷,男人受傷了女人頂上,沒有一家落下自己的修路任務(wù)。
          從1999年11月到2002年端午節(jié)后,歷經(jīng)900多天。史洪琴修完了殷開舉名下的任務(wù),又參加最后路段的集體攻關(guān),直到整個工程完工。
          這條出山的公路全長7公里,掛壁路段470米。這個兩千多人的村子,有七百多人參加修路。
          ④如今全村有小汽車69輛,摩托車56輛,電動車5輛,還有2輛挖掘機。
          故事至此該講完了吧,可是史洪琴對孩子說:“你倆的爸爸決心蓋這房,房蓋還沒打,就走了。我們再苦也要把房蓋好?!眱蓚€兒子完成義務(wù)教育后,史洪琴就帶他們?nèi)フ憬蚬ち?。過了第五個年,她鄭重地對兩個孩子說:“你們長大了,要記住,你們的爸爸是光榮的。”她說她要先回去,“把你們爸爸的碑立起來。你們兄弟繼續(xù)在外面辛苦掙錢,回來建房”。臨別時她再次對兒子說:“記住爸爸,要有志氣。”
          她獨自回來了,看到建到一半的房子在深深的荒草里,她坐在房前痛哭了一陣,開始除草。開春,她把承包的5畝地全種上了,還養(yǎng)了9頭豬,最多時養(yǎng)了11頭豬。她只有一個信念:一定要把丈夫想建的房建好,給村里人做榜樣。
          這個夏天,我看著史洪琴滄桑的笑容,不知該如何表達我對這位鄉(xiāng)村女子的崇敬。她讓我感到一個村莊也是有史詩的,這條掛壁公路就是這個村莊的史詩。她讓我看到,她的丈夫是有理想有人生目標的,是為修路而犧牲的,而史洪琴是以妻子的身份,用半生的堅韌和辛勞,守護著丈夫的光榮。她讓我想到,一個家庭,一個村莊,一個民族,都需要守護自己先人的光榮。一個不知愛惜、不知守護、不會捍衛(wèi)先輩光榮的民族,是沒有未來的民族。
          這個夏天,我去拜謁了殷開舉的墓。殷開舉去世后,史洪琴將鎮(zhèn)里給的安葬費留給孩子讀書,史洪琴掙錢回來后鄭重地給丈夫地立了碑,那天,我看到史洪琴站立在丈夫碑前那滄桑的微笑,⑤我確信我在她的滄桑中看到了光芒。
    (有刪改)(1)下列對文本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開篇用“我怎么介紹畢節(jié)這條‘掛在懸崖絕壁上的公路’”引出公路的地理位置、修路原因和修路的艱難等內(nèi)容。
    B.文章對石板河村村支書王連科著墨不多,但讓我們認識了一位體恤村民疾苦、甘于奉獻、有領(lǐng)導(dǎo)力的優(yōu)秀農(nóng)村基層干部。
    C.文章后半部分敘寫建房這一情節(jié)主義表達了史洪琴一家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此外也包含了對殷開舉的緬懷之情。
    D.史洪琴“滄桑的笑容”既表現(xiàn)了她生活的艱辛,也彰顯了她用半生的堅韌和辛勞守護丈夫的榮光的崇高品質(zhì)。
    (2)對文中畫線句子的分析與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句子①④列舉村中人口及經(jīng)濟等數(shù)據(jù),是為了追求語言的科學(xué)性和嚴謹性,使文章更真實。
    B.句子②借史洪琴轉(zhuǎn)述送親人的感受側(cè)面突出山峻路險、進村的艱難,為后文修路做鋪墊。
    C.句子③中史洪琴“山澗細流般的哭泣”震撼了村民,“幾乎沒有聲音”顯示出人物內(nèi)心的極度悲傷。
    D.句子⑤“光芒”內(nèi)涵豐富,既有她完成丈夫遺志的堅韌和欣慰,又有她修路造福后人的成就感。
    (3)為什么說“這條掛壁公路就是這個村莊的史詩”?請結(jié)合文本簡要分析。
    (4)本文是如何實現(xiàn)新聞性和文學(xué)性的統(tǒng)一的?請簡要分析。

    組卷:14引用:9難度:0.5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1小題,11分)

  • 7.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題。
          火山爆發(fā)時噴射出大量熾熱巖漿,為什么會導(dǎo)致氣溫變低呢?A原來火山爆發(fā)時就像地球打了一個“飽嗝兒”,①礦物粒子及顆粒物會裹挾著煙塵形成龐大的蘑菇云,②如果爆發(fā)的強度足夠大,③便會瞬間穿透對流層。④進入相對穩(wěn)定的平流層。⑤其中一部分顆粒物很快會隨風(fēng)雨降落到地面,⑥且另一部分以硫化物為主的物質(zhì)在平流層中長期無法沉降,經(jīng)過一系列化學(xué)反應(yīng)后,形成的硫酸鹽氣溶膠會迅速擴散,像遮陽傘一樣反射太陽光,也被稱為“陽傘效應(yīng)”。
          這些氣溶膠顆粒又是形成云層冰晶的凝結(jié)核,這也導(dǎo)致火山灰波及之處多為陰雨天氣。而水汽在向液態(tài)、固態(tài)水轉(zhuǎn)化的過程中也會吸收大量太陽輻射。正是因為太陽輻射被大量反射或吸收,在強烈火山噴發(fā)活動后,地表會出現(xiàn)明顯的降溫現(xiàn)象,有時這一效應(yīng)會持續(xù)數(shù)年,B便會形成“火山冬天”,進而引發(fā)所謂的“無夏之年”。
          這種“陽傘效應(yīng)”的降溫作用能否幫助我們抵消全球變暖呢?火山爆發(fā)帶來的危害遠大于積極效益,靠火山爆發(fā)去解決全球變暖,不僅不靠譜,反而會適得其反。
    (1)文中第一段有兩處表述不當(dāng),請指出其序號并做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邏輯嚴密。不得改變原意。
    (2)文中有兩處畫橫線的句子,請任選一處,分析其中引號的作用。
    A.原來火山爆發(fā)時就像地球打了一個“飽嗝兒”。
    B.便會形成“火山冬天”。
    (3)上小學(xué)六年級的弟弟對火山爆發(fā)可能引發(fā)“無夏之年”的說法頗為不解,請你用含有因果關(guān)系的句子向他解釋主要原因,表達清晰流暢,不超過80字。

    組卷:12引用:10難度:0.7

?四、寫作(60分)

  • 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釘釘子往往不是一錘子就能釘好的,而是要一錘一錘接著敲,直到把釘子釘實釘牢,釘牢一顆再釘下一顆,不斷釘下去,必然大有成效。
          以上這則材料出自習(xí)近平總書記的講話,以生動形象的語言說出了普遍的道理。請據(jù)此寫一篇文章,體現(xiàn)你的認識與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組卷:18引用:13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yīng)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yīng)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wù)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