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學年陜西省咸陽市永壽中學高三(上)開學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現代文閱讀(一)論述類文本閱讀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自敦煌學興起百余年來,學界從社會、歷史、宗教、考古、藝術等角度對敦煌進行持續(xù)研究,成果卓著,在國內外產生了很大影響,但是對敦煌文化中蘊含的哲學思想、人文精神層面的內容沒有給予足夠重視和系統(tǒng)闡釋。敦煌是絲綢之路的咽喉鎖鑰,也是東西方各民族相互交流的通道。在這種環(huán)境下形成的敦煌文化,一方面保持著中原傳統(tǒng)文化的主體地位;另一方面又不斷在開放納新中進行文化再創(chuàng)造,逐漸形成了豐富內涵和獨特性格。
崇德向善的價值取向。在敦煌文化的發(fā)育過程中,社會變遷十分復雜,有過戰(zhàn)爭和殺戮、貧窮和饑餓,但是敦煌文化的基調一直是崇德向獸、從容樂觀、積極向上的。不管澗窟外的自然環(huán)境多么單調、嚴酷,洞窟里總是色彩萬千、活力無限。千百年間,這種價值取向一直得以堅守。從敦煌的典籍、壁畫中可以明顯看出,敦煌文化積累和展現的永遠是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觀照現實的人本情懷。敦煌文化中處處體現著對現實世界的關懷。例如,唐宋時期的敦煌佛教壁畫一直關注人的生存和生活,以對現世幸福的追尋為最終歸宿,通過對“此岸”的肯定和重視替代了對“彼岸世界”的玄想從而凸顯了人自身的現實感與現實生活世界的重要性。此外,敦煌的文學作品和繪畫藝術也大多聚焦人的生存和生活問題,在這里,現實的生存和生活是具有頭等意義的內容??梢哉f,敦煌的文化精神包含著關于生活實踐的思想主張,也在向人們倡導一種過好當下的生活方式。
多元一體的發(fā)展格局。敦煌本土文化,中原傳統(tǒng)儒家、道家文化,各民族文化、西域文化以及佛教、祆教、景教、摩尼教等宗教文化和世俗文化等,共同形成了多元融合的敦煌文化。值得關注的是,敦煌文化并不是對各種文化的簡單相加,而是將這些文化有機結合,形成了相互依存、多元統(tǒng)一的文化整體。這種綜合性和整體性正是敦煌文化的獨特優(yōu)勢,我們應從整體上理解敦煌以及敦煌文化。
大盛融通的精神氣象?!岸卣撸笠?;煌者,盛也?!倍鼗碗m偏居一隅卻氣度極大、氣象極大。敦煌文化是融合、吸收了各種文化營養(yǎng)而形成的“美美與共”“和諧共在”的文化,其因融而通,因通而盛,因盛而大,既是中華民族優(yōu)秀歷史文化的杰出代表,又是人類文明交流互鑒和多元融合的東方典范。敦煌文化對人類文明進步的影響經久不衰、歷久彌新,其中蘊含的交流、理解、包容、共贏等價值共識,對于當前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具有重要意義。
在綿延發(fā)展中不斷被賦予時代內涵,正是敦煌文化的魅力與活力所在。對敦煌文化中蘊含的哲學思想、人文精神進行深入挖掘和思考,有助于我們接受歷史啟迪、增強文化自信。我們應轉換研究視角、拓寬研究領域,從宏觀和精神的層面入手,揭示敦煌文化中蘊含的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懷,為服務共建“一帶一路”等時代課題提供支撐和幫助。
(摘編自黑曉佛《弘揚敦煌文化的精神傳統(tǒng)》)(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敦煌文化以中原傳統(tǒng)文化為主體,同時又吸納了多種外來文化元素,內涵豐富。
B.雖然歷經社會變遷,自然環(huán)境惡劣,但是敦煌文化崇德向善的底色卻從未改變。
C.敦煌的文學藝術都是為反映現實生活而創(chuàng)作的,處處體現著對現實人生的關懷。
D.融通是敦煌文化的特點之一,它體現了“美美與共”“和諧共生”的中華民族精神。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開篇提出問題,中間分析原因,最后發(fā)出倡議,運用了總分總的論述結構。
B.文章通過對現象的分析,總結了敦煌文化在哲學思想和人文精神方面的四個特點。
C.文章論證敦煌文化多元一體的發(fā)展格局,具體例舉了構成敦煌文化的多種元素。
D.文章在論證敦煌文化特點的同時,進一步指出了敦煌文化對于當今時代的價值。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敦煌文化的研究表明,一種文化只要能在其原來的基礎上開放納新和再創(chuàng)造,就一定能取得開拓發(fā)展。
B.關注現實人生和當下生活是敦煌文學藝術的生命力所在,一旦進入玄想,文學藝術將失去其生命活力。
C.敦煌文化的魅力在于文化融合,只有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才能促進各民族文化融合,推動人類文明進步。
D.傳承發(fā)展敦煌文化今天還需要深入揭示其中所蘊含的哲學思想以及人文精神,并賦予它時代的內涵。組卷:12引用:7難度:0.7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材料一:
在人類歷史上曾經暴發(fā)過多次全球性傳染疾病,導致人口驟減、家族滅亡,造成的巨大傷害和損失甚至遠遠超過戰(zhàn)爭。歷史上最為恐怖和神秘的傳染疾病是黑死病,在1348年-1352年的時間里,它把歐洲變成了死亡陷阱,斷送了1/3人口的生命,其導致的死亡和恐慌完全可與兩次世界大戰(zhàn)相提并論。
隨著衛(wèi)生和醫(yī)藥領域的進步,人類遠離了很多病原體的侵害,然而與日俱增的人口密度和出國旅游人次使病毒的傳播更加迅速,全球性傳染病更容易大規(guī)模暴發(fā),例如起源于西非的埃博拉是一種十分罕見的烈性傳染病毒,能引起人類和靈長類動物產生埃博拉出血熱。埃博拉的死亡率極高,在50%~90%之間,致死原因主要為中風、心肌梗塞、低血容量休克和多發(fā)性器官衰竭。世界衛(wèi)生組織負責人將其稱為全球迄今所面對的“和平年代的最大挑戰(zhàn)”。對于人類來說,最大的危險是那些潛伏的疾病,因為它們包含有未知的病原體,而且目前沒有疫苗,尤其是那些具有高傳染性但癥狀并不明顯的疾病,危險系數要大得多。
(摘編自李忠東《威脅人類生命的傳染病》)材料二: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各個AI企業(yè)、技術團隊快速響應,各顯其能,充分發(fā)揮人工智能賦能效用、協(xié)力抗擊疫情。AI算法可以對病毒基因進行快速分析。疫情期間快速確診肺炎病人面臨一定困難,核酸檢測試劑短缺、假陰性,都在影響肺炎病人的確診。AI算法的介入,能夠快速分析病毒基因,提升確診效率。
浙江省疾控中心上線的自動化全基因組檢測分析平臺,將病毒基因分析的效率由原來的一小時縮至半小時。這套全基因組檢測分析平臺相比較傳統(tǒng)的病毒基因檢測方法,有幾個方面的提升和優(yōu)化。首先,檢測范圍廣,相比較核酸檢測主要檢測病毒序列的兩個片段,應用AI算法的全基因組檢測分析平臺基本能覆蓋到病毒的全基因組,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傳統(tǒng)檢測方法可能存在假陽性和假陰性等漏檢的問題。其次,可以提前發(fā)現病毒變異的情況。第三,該分析平臺配備了蛋白結構分析功能。病毒有其序列,序列就是需要檢測的物質,病毒的蛋白結構是其真正發(fā)揮毒性的東西,蛋白結構當然是跟序列比較相關,但是也需要有一套分析方法去構建它的結構。
該分析平臺同時提供了二級結構、三維結構的分析功能,可以幫助疾控人員快速檢測到病毒,并知道病毒的結構,進一步幫助他們提升分析和研究能力。該平臺基于AI對影像進行分析,輔助臨床醫(yī)生進行決策診斷,得到越來越多醫(yī)生的認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目前核酸檢驗的困境。該平臺正嘗試向更多省市的疾控中心推廣,雖然現在還在優(yōu)化的階段,但是通過科技力量去抗擊疫情將會是一個趨勢。
(摘編自楊雪梅《抗疫阻擊戰(zhàn),AI有技可施嗎?》)材料三:
在COVID-19、甲型H1N1流感、禽流感等傳染病肆虐全球的背景下,作為發(fā)展中國家的中國也正面臨著嚴峻的考驗,并將直接檢驗幾年來中國公共衛(wèi)生管理體系建設的現狀。
傳染病預防工作是一項綜合復雜、又需不斷調整變化的系統(tǒng)性工作,這項工作離不開公共衛(wèi)生管理的常規(guī)手段--法律法規(guī)。法律法規(guī)作為公共衛(wèi)生管理的重要手段,為公共衛(wèi)生應急事件的處理提供可靠的法制保障。在依據已有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wèi)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以及《醫(yī)療機構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guī)的基礎上,又相繼出臺了《國家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應急預案》和《國家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醫(yī)療衛(wèi)生救援應急預案》,其中以法律的形式明確了各級政府、各相關部門在應急事件中的職責。這些法律法規(guī)的不斷健全將使公共衛(wèi)生管理部門在應對突發(fā)疫情時能統(tǒng)一行動、有法可依。同時,各級衛(wèi)生行政部門加強監(jiān)測和預警,完善監(jiān)測信息網絡,建立預警制度;建立衛(wèi)生應急物資儲備和調用機制;開展培訓、演練,使衛(wèi)生應急能力迅速得到提升。
堅持統(tǒng)一領導和分級負責,堅決服從統(tǒng)一指揮,遵循相關的技術要求甚至法律要求也就成為贏取勝利的關鍵。在預防工作中為了達到國家防控的兩個關鍵目標--有效防控大規(guī)模出現疫情和聚集性疫情暴發(fā),要群策群力,而把握好公共衛(wèi)生管理常規(guī)手段的干預尺度將會是制勝法寶。我國現已構建起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突發(fā)事件衛(wèi)生應急法規(guī)體系,并能夠根據對突發(fā)事件認識的深化及技術發(fā)展及時充實調整該體系。
(摘編自孫蔭眾《公共衛(wèi)生管理在傳染病預防中的定位與干預》)(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全球性人口密度和人們出國旅游活動的增加更易導致全球性傳染疾病大規(guī)模暴發(fā)。
B.埃博拉病毒被稱為“和平年代的最大挑戰(zhàn)”,死亡率極高,是危害性最大的傳染病。
C.人工智能逐步成熟,借助AI等科技力量應對各類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將會成為趨勢。
D.法律法規(guī)是公共衛(wèi)生管理中的重要手段,其不斷健全有利于傳染病防治工作的開展。
(2)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傳統(tǒng)的病毒基因檢測方法檢測范圍窄,不能及時預判病毒變異,影響了肺炎病人的確診。
B.全基因組檢測分析平臺大體覆蓋肺炎病毒的全基因組,故能得出準確的病情診斷結果。
C.隨著多項法律法規(guī)出臺,我國已構建起具有中國特色的突發(fā)事件衛(wèi)生應急法規(guī)體系。
D.傳染病防治工作中,預防疫情的關鍵在于把握好公共衛(wèi)生管理常規(guī)手段的干預尺度。
(3)三則材料的側重點分別是什么?請根據材料,簡要概括。組卷:6引用:1難度:0.6 -
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平凡的世界(節(jié)選)
路遙
孫少平把他外出謀生的一切方面都想好以后,決定先和父親談這件事。
這天吃過午飯,父子倆到山上一塊坡地種玉米。兩個人都赤腳片,一前一后,來來回回,也顧不得說話。
父親挖坑就像母親納鞋底,行行道道,疏密有致,遠看如同工藝美術家精心設計的圖案。少平耐著性子,盡量把籽種不偏不露點在土坑中間,再補一個不輕不重的腳印。終于休息了。父親蹲在地上抽煙,少平就湊到他跟前,也學著他哥的樣,卷了一支旱煙棒。
他用父親的打火機點著煙抽了幾口,然后才鼓起勇氣,和父親談起了他走黃原的打算。孫玉厚老漢驚得目瞪口呆。
他“吱吱”地用勁吸著煙鍋。思謀了好一陣,才說:“你還小哩!出那么遠的門,人生地不熟,我和你媽怎能放心?你怎猛然想起要出門哩?”
少平一時難以給父親說清楚自己的心思。
“我待在家里不痛快,想出去跑一跑。”
父親低傾下頭,手指頭摳著腳指頭,說:“我能想來哩。你從學?;貋韯诹藙?,心里難過。沒辦法??!世事就是這樣。爸爸看見你一天灰土滿面的,心里也難過……不過,而今政策寬了,勞動雖說熬苦一些,但吃飯不要再受熬煎。你剛開始出山,爸爸曉得你不習慣。過上一兩年,也就習慣了。外面的世界不是咱們的,你出去,還不是要受苦?再說,有個什么事,也沒有人幫扶你。”
“爸爸,這你不要操心。我二十幾的人了,自個兒能管得了自個兒,你就讓我出上幾天門!你年輕時不是也吆牲靈跑過山西嗎。我不到外面闖蕩一回,一輩子心里平不下來,你就讓我走吧!咱們家現在有你和我哥,這點土地你們能耕務過來。我出去,也不是去瞎逛!我也長兩只手,興許還能給家里賺幾個活錢,爸爸,你放心……”
孫少平幾乎要哭了。
父親看出兒子為他的行動經過了長時間的準備,顯然很難再說服他放棄這種冒險念頭,他只好猶豫地說:“那這事你要和你哥商量哩!唉,我老了,世事要看你們鬧。不過,爸爸生怕你們有個閃失……”
少平嚴肅而感動地對父親點了點頭。
父子倆回家后,離吃晚飯還有很長一段時間。于是他們又收拾了一下,趕到后村頭燒磚窯那里給少安兩口子幫忙。
天黑以后,少安讓家里人回去吃飯。等父親嫂子先后走了以后,少平卻磨蹭著沒有急忙回家。他一邊在和哥哥添炭,一邊吞吞吐吐對哥哥說出了他的心事。
少安驚訝得都有點反應不過來了。他生氣地對弟弟說:“你胡想啥哩!家里現在這么忙,人手缺得要命,你怎么能跑到外面逛去呢?”
這個“逛”字刺傷了少平的心。他也有點生硬地對哥哥說:“我不是去逛!我是要出去干點事!”
“干什么事?無非是去攬工!你又不是匠人,當個小工,一天掙一兩塊錢,連自己的嘴都糊不住!你何必要受這罪呢?你在家里,咱們父子三人,加上你嫂,一邊種地,一邊經營咱們的燒磚窯,這不好好的嘛!”
“我已經二十幾的人了,我自己也可以干點什么事!“
少安一時不能理解弟弟是什么意思,難道你現在沒事可干嗎?
但少安猛然感到,弟弟已經長大成人了!他已經不能再像過去一樣在他面前以老大自居了!是啊,弟弟大了本來他應該為此而高興,可是此刻心里卻有一絲說不出的傷感。
他早已看出來,弟弟是一個和他想法不太一樣的人
現在,少安已經明白,盡管他不情愿弟弟出走,但看來已經很難勸阻他了。
兄弟倆圪蹴在土場邊上沉默了一會,孫少安已不再和弟弟爭辯。他傷感地對少平說:“那你看著辦吧,你已經長大成人了,我……”他感到語塞,竟不知說什么了。
這時候,孫少平的心情也沉重起來了。他對哥哥說:“我走了,你和爸爸的負擔就更重了……”
少安輕輕嘆了一口氣,說:“既然你一心要出去,也就不要牽掛家里,你自己一個人在外面,無依無靠,倒要好好操心哩!家里的事你放心,有我哩?!?br /> 黑暗中,兩團淚水涌滿了少平的雙眼……幾天以后,少平就決定走黃原了。
臨走的前一天晚上,他和衣躺在土炕上,一直半睡半醒。明天他就要走了,走向一個前途未卜的世界,他現在才感到了一片令人心悸的渺茫,由不得手心里捏出兩把汗水。睡夢中,他感覺有人輕輕地摩學他的頭發(fā),他知道這是父親的手。他一直等洶涌的淚水通過鼻孔管流進肚子里,才睜開眼睛。
第二天早晨,從米家鎮(zhèn)開往黃原的第一輛長途汽車過來后,少平就立刻提起那卷破爛行李擠了上去。他盡量笑著揮手向親人們告別,而并不知道兩顆淚珠早已從他的臉頰上滑落下來……(有刪改)
(1)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孫少平向父親提出外出闖蕩后,孫玉厚表達了對兒子的理解和關心,描述了在外生活的艱辛,想以此留住兒子。
B.孫少平出門是為了“闖蕩”,這一想法卻被哥哥孫少安說成是為了去“逛”,表明孫少安和孫少平之間存有誤會。
C.孫少安是一個新型的農民,他有自己的事業(yè)--磚窯,希望和弟弟一起開創(chuàng)新生活,但太過滿足于現狀。
D.小說節(jié)選部分主要通過語言描寫、細節(jié)描寫和心理描寫來塑造人物形象,小說的語言質樸無華,有地域特色。
(2)請結合選文,分析概括孫少平的形象特點。
(3)文中孫少平的形象代表了無數成長過程中的年輕人,他的心理反映了年輕人的“成長之痛”。這種“成長之痛”指的是什么?請結合小說相關內容概括分析。組卷:20引用:6難度:0.5
三、語言文字運用
-
9.請對下面這段新聞報道的文字進行壓縮,要求保留關鍵信息,句子簡潔流暢,不超過70個字。
2020年“中國航天日”啟動儀式于4月24日在國家航天局網站舉行。備受關注的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名稱、任務標識在啟動儀式上公布。中國行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系列”,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一號”,后續(xù)行星任務將依次編號。據介紹,該名稱源于屈原長詩《天問》,體現了探索自然和宇宙空間的文化傳承,寓意追求科技創(chuàng)新永無止境。而象征“攬星九天”的任務標識,展現出中國航天開放合作的理念與態(tài)度。組卷:309引用:55難度:0.7
四、寫作
-
10.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擺脫貧困,是古今中外治國安邦的大事?!疤煜轮蝸y,不在一姓之興亡,而在萬民之憂樂?!痹邳h的領導下,脫貧攻堅戰(zhàn)三年行動碩果累累。聯(lián)合國相關負責人表示,中國政府在減貧方法上的不斷創(chuàng)新,使大約8億人成功脫離貧困,勤勞的中國人民用“中國式減貧”給許多國家做出了榜樣。當然,也有個別地區(qū)的扶貧工作有“撒胡椒面式”的泛泛之嫌,科學合理的扶貧管理體系須要繼續(xù)完整。
非洲某國的中學生來貴校游學,他們很好奇我國是怎樣做到如此“大體量”脫貧的,希望借鑒到自己的國家,你作為接待的負責人之一,需要寫一個發(fā)言稿,與他們交流自己的見聞、感受和認識。
請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組卷:16引用:9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