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河北省邯鄲市廣平縣七年級(下)期末歷史試卷
發(fā)布:2024/12/27 20:30:2
一、單項選擇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
-
1.隋朝大運河開通后,南方的絲綢、糧食便可以通過大運河北上,沿岸還興起一批便于貿易的商業(yè)城鎮(zhèn)。這反映了大運河( ?。?/h2>
A.連接了不同水系 B.有利于鞏固統(tǒng)一 C.促進了經濟交流 D.有利于邊疆穩(wěn)固 組卷:101引用:11難度:0.8 -
2.科舉制創(chuàng)立于隋朝,作為一種選官制度,是封建時代所能采取的最公平人才選拔形式,它擴展了封建統(tǒng)治基礎,其選拔標準是( ?。?/h2>
A.門第的高低 B.才能和學識 C.帝王的喜好 D.財富的多寡 組卷:51引用:5難度:0.8 -
3.“隋煬帝暴虐,臣下鉗口(閉口不語),卒令不聞其過,遂至滅亡?!碧铺谖∵@一教訓,采取的相應措施是( )
A.虛心納諫 B.實施和親 C.發(fā)展經濟 D.對外開放 組卷:5引用:2難度:0.7 -
4.唐詩作為一個時代的主要文學表達形式,能從不同側面反映出唐朝的社會狀況。下列詩句中能體現(xiàn)盛唐經濟繁榮的是( ?。?/h2>
A.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王翰《涼州詞》) B.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杜甫《憶昔二首》) C.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孟郊《登科后》) D.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組卷:80引用:5難度:0.8 -
5.“如紡車,以細竹為之,車骨之末,縛以竹筒,旋轉時低則舀水,高則泄水”,材料描述的生產工具的主要用途是( ?。?/h2>
A.交通運輸 B.紙張印刷 C.農業(yè)生產 D.陶器制作 組卷:12引用:6難度:0.9 -
6.歷史史實是指客觀發(fā)生的歷史事實,歷史觀點是對歷史史實的認識。以下關于唐朝的歷史,屬于歷史觀點的是( ?。?/h2>
A.618年,李淵起兵反隋,建立唐朝 B.唐玄宗任用賢相姚崇和宋璟 C.安史之亂使唐朝國勢由盛轉衰 D.907年朱溫建立后梁,唐朝滅亡 組卷:1引用:5難度:0.3 -
7.宋初大幅增加科舉取士名額,進士不僅授官從優(yōu),而且升遷迅速。宋太祖甚至用文臣主持軍務,在宋朝逐漸形成了文臣統(tǒng)兵的格局。材料反映出( ?。?/h2>
A.宋朝武將德才不及文臣 B.宋朝重視教育,文官取代了武將 C.宋朝實行重文輕武的政策 D.宋朝時期社會安定,不需要武將 組卷:102引用:4難度:0.8 -
8.王安石的《周公論》寫道:“立善法于天下者則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國者則一國興?!睋?jù)此可知王安石變法的目的是( ?。?/h2>
A.推動社會轉型 B.減輕人民負擔 C.整頓官僚機構 D.實現(xiàn)富國強兵 組卷:30引用:4難度:0.3 -
9.澶淵之盟后,宋遼邊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遍地),戴白之人,不識干戈(戰(zhàn)爭)”這說明( ?。?/h2>
A.南方社會經濟出現(xiàn)了繁榮的局面 B.宋遼雙方建立了平等友好的關系 C.宋遼之間維持了較長久的和平局面 D.北宋的軍事力量遭到極大地打擊 組卷:6引用:7難度:0.6
二、非選擇題(共50分)
-
27.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宋太祖)召趙普問曰:“唐末以來,數(shù)十年間,帝王凡易八姓,戰(zhàn)豐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為國家長久計,其道何如?”普曰:“……此非他故,方鎮(zhèn)太重,君弱臣強而已。今所以治之,亦無他奇巧,惟稍奪其權,制其錢谷,收其精兵,則天下自安矣?!?br />——《續(xù)資治通鑒長編》材料二:罷丞相不設,析中書省政要歸六部,以尚書任天下事……而殿閣大學士只備顧問。帝方自操權柄,學士鮮所參決。
——摘自《職官志》材料三:軍機處之所以創(chuàng)立,部分是由于雍正帝需要一個聯(lián)系緊密的助手小班子幫助他起草敕令;部分則由于它是一種避開權勢顯赫的親王,從而進一步鞏固皇帝權力和提高效率的手段。軍機大臣與皇上商討國事,并就一些皇上還來批閱的奏折提出對策建議,以及盡力記下皇上的旨意,然后回去起草諭旨。
——摘編自徐中約《中國近代史:1600-2000中國的奮斗》(1)根據(jù)材料一指出,趙普認為唐末以來政局動蕩的原因是什么?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宋太祖在中央是如何“稍奪其權”的?
(2)材料二記載的是我國哪一朝代官制的變化?材料二中“帝方自操權柄”體現(xiàn)出該措施有什么作用?
(3)根據(jù)材料三,歸納雍正帝設立軍機處的原因。
(4)以上材料反映了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什么趨勢?組卷:4引用:2難度:0.3 -
28.某校七年級的歷史興趣小組圍繞“中國古代的對外交往”這一主題展開探究活動,請閱讀材料并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唐代中國,是世界文化的中心,是世界歷史演進的總動脈。融合域外文化的唐文化成了世界性文化,深為當時世界各國人民所向往。……他們把域外文化帶入唐土,又把唐文化傳播四方,促進了中外文化大交流。
——摘自王介南《中外文化交流史》材料二:宋代貿易港口的數(shù)量、繁榮程度和管理制度都超過前代。北自京東路,南至海南島,港口已十數(shù),數(shù)量有明顯增長。由于造船技術的進步和航道的改善,中國商船開始了向阿拉伯海西岸及更廣范圍航行,與紅海沿岸及非洲東海岸也展開了直接貿易。與中國有貿易往來的國家和地區(qū)至少在六十個以上,宋代進出口商品種類明顯增加。
——摘編自曲金良《中國海洋文化史長編(宋元卷)》材料三:明朝中期的中國,是一個綜合實力走在世界前列的強國。但中國人沒有恃強凌弱,鄭和下西洋是世界上公認的和平之旅;28年間,鄭和船隊始終奉行“共享太平之?!钡膶ν庹?,發(fā)展了與各國的友好關系,在中國與亞非國家之間架起了友誼的橋梁,進一步樹立了中國的和平友好形象。
——《中國水運報》材料四:故步自封是清朝對外政策的基本特征。自清中葉開始,清朝實行限制貿易政策,在海上只有廣州一口對外通商……限制貿易政策的實施,給中國社會帶來了很大的消極作用。它不僅沒有起到民族自衛(wèi)和抵制侵略的作用,反而使中國失去對外貿易的主動權和機遇,使中國人眼光受到局限,中外經濟文化的交流基本斷絕,拉大了中國與世界的距離。
——《中國歷史十五講》(1)結合材料一和所學知識,列舉唐代“把域外文化帶入唐土”和“把唐文化傳播四方”的史實各一例。
(2)根據(jù)材料二指出,宋朝時中國商船能夠遠航的原因是什么?宋朝海外貿易最遠到達哪里?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宋朝設置了哪個機構管理海外貿易?
(3)根據(jù)材料三指出,鄭和下西洋過程中在對外交往方面有什么特點?根據(jù)材料三和所學知識,概括鄭和下西洋產生了什么影響?
(4)根據(jù)材料四指出清朝對外政策的基本特征是什么?“限制貿易政策”指的是清朝實行的什么政策?根據(jù)材料四和所學知識,分析該政策對中國社會發(fā)展產生的消極影響是什么?
(5)綜合上述材料和問題,你從我國古代對外交往中得到什么啟示?組卷:19引用:3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