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山東省聊城市高考語文二模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1小題,19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材料一
孔子曾言“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并且孔子在描述自己的人生經(jīng)歷時說“五十而知天命”。可見孔子認(rèn)為“知天命”是成為君子的關(guān)鍵。
人在天之下,便有了天規(guī)定人的命,規(guī)定人的生死,這就是天命的必然性。它是一種人無法預(yù)料與控制的,甚至對于人生在世具有決定性的終結(jié)的力量。
但是天命對于人來說不僅有它的必然性,而且還有可能性。對于人來說天命也是所顯示出來的“有目的的力量”(馮友蘭),這種力量顯示出人在天命之內(nèi)所有的可能性。馮友蘭《中國哲學(xué)簡史》說:“所以我們能夠做的,莫過于一心一意地盡力去做我們知道是我們應(yīng)該做的事,而不計成敗。”這樣做,就是‘知命’,這里的“應(yīng)該做的事”,便是人知道了天命的可能性,而人認(rèn)識到自己可以去做這種可能性,使其可以“立”于命。也是孔子所說的“三十而立”的成人之道。這種“立”于命的力量,不是命的附屬品,而是與天共同生成的人的天命的實現(xiàn)。在此要避免天命與命定之事的區(qū)分,命定之事是一種迷信的說法,常常在民間流傳,其結(jié)果有無法改變性與消極的思考。而“天命”則不同于此,這是一種自我認(rèn)知的力量,發(fā)現(xiàn)了人的必然性與可能性,是一種積極的力量。
那么人是如何知道自己的“天命”,進而能夠在自己的“天命”中實現(xiàn)自己,獲得快樂呢?
知就是知道,知道“天命”的人,首先是一個“知者”?!爸卟换?,仁者不憂,勇者不懼?!本褪钦f智慧的人不疑惑,因為他懂得了人之為人的道理。仁愛的人不憂慮,因為他做到了“忠恕”,有著“盡己為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品質(zhì)。勇敢的人不畏懼,因為他知道了自己的“天命”,行必行之事,做符合“天命”的事情。而“知者”必定是一個有著“至德”的人,他除了擁有智慧,還必須同時兼具仁愛和勇敢,這樣的人被孔子稱為“君子”。
君子知天命亦需明道??鬃友?,“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知道天命的君子對待天命是敬畏的。對待大人,是保持謹(jǐn)慎的。對待圣人之言則保持警醒與反思。除此,君子知天命還需在社會中保持自身。君子在知天命的過程中不斷學(xué)習(xí),求仁,求真,從而能在自己的天命中,在知、言、行中獲得不斷前進的力量。而小人卻是相反的方向。因而“知天命”需要知道世間重要之事,時時保持反省。
另外,“天命”須是可知的。天命就是人在世間的命運,它不是鬼神所規(guī)定,也沒有一個外在的上帝所要求,它只存在于人的世界中。人可以“立”于世界之中的“知天命”就是人在時空中學(xué)習(xí)、實踐的過程。也是孔子說自己成為這樣一個“知天命”的人的過程:“吾十有五而志于學(xué),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睆娬{(diào)了自己的不斷學(xué)習(xí)的過程,以達到知天命的境界。
馮友蘭先生的“有目的的力量”正是這樣一種對于人自身無法拋棄的力量,唯有此,人才可以立于命,從而完成人作為人自身的使命。
(摘選自熊攀、向衛(wèi)《孔子“知天命”思想論析》)
材料二
李澤厚在對“知天命”的體認(rèn)上超越古人,是最值得贊賞的。他說:“最難解的是‘知天命’,似可解釋到五十歲,自己對這偶然性的一生,算是有了個來龍去脈的理解和認(rèn)同,一方面明確了自己的有限性,另一方面明確了自己的可能性。不再是青少年時代的前景茫茫,也不再是那種不自量力的空洞抱負(fù)了?!崩顫珊竦呢暙I在于使人們回過頭來看自己,進行自我認(rèn)識。事實上,這種認(rèn)識眼光的回轉(zhuǎn),正是學(xué)習(xí)者進取的標(biāo)志。李澤厚的深刻性還在于對自知者的“知”的態(tài)度的確認(rèn),即“有限性”和“可能性”,“知天命”也就是作為一個五十歲的“我”對自己科學(xué)而又客觀的定位。通常講“命”,就是講非人力所能主宰,多采取聽順的態(tài)度,多打上悲觀的底色。但思想者的深刻性就在于對人自身的把握。王船山說:“凡舉瑣屑固然之事而皆言命,且以未死之生,未富貴之貧賤統(tǒng)付之命,必盡廢人為而以人之可致者為莫之致,不亦舛乎?故士之貧賤,天無所奪,人之不死,國之不亡,天無所予,乃當(dāng)致人力之地,不可歸之于天?!保ā蹲x四書大全說》)王船山的這個觀點真正接通了孔子“知天命”的內(nèi)涵。
(摘選自陳軍《<論語>教育思想今繹》)
(1)下列對材料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知天命”是一個人不斷學(xué)習(xí)、成長,不斷求仁、求真的過程,從“知天命”到“立于命”,完成人作為人自身的使命。
B.在天命面前,人無法預(yù)料與控制自己的生死,這體現(xiàn)了天命的必然性,具有宿命意識,有消極傾向。
C.馮友蘭所說的“有目的的力量”是一種積極的力量,要求我們盡全力去做我們應(yīng)該做的事,從而完成上天賦予我們的使命。
D.“知天命”是人生的一種高境界,但“天命”并非人人可知,只有集智慧、仁愛、勇敢于一身的君子,才可以知道天命。
(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材料一認(rèn)為天命具有必然性,不同的是,李澤厚認(rèn)為人在天命面前具有有限性;而在天命的可能性上兩者是一致的。
B.對天命、大人和圣人之言的敬畏,使君子在知天命的過程中獲得不斷前行的力量,從而在社會中更好地保持自身。
C.李澤厚認(rèn)為“知天命”是對自己一生的理解和認(rèn)同,并且他認(rèn)為這種自我認(rèn)知是學(xué)習(xí)者進取的標(biāo)志。
D.對于“知天命”的理解,王船山與李澤厚都強調(diào)自我認(rèn)知的重要性,并且反對人的命運由上天決定。
(3)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各項中屬于李澤厚天命論的一項是
A.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B.天下事舍我其誰
C.一飲一啄莫非前定
D.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4)請簡要梳理材料一的寫作思路。
(5)根據(jù)兩則材料,說一說作為青少年的我們?nèi)绾文茏龅讲弧扒熬懊C!?,不再有“不自量力的空洞抱?fù)”。組卷:20引用:2難度:0.4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1小題,16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大漠走筆
郭保林
黃,無邊無際殘秋的黃,落日的黃,銹銅的黃,杏黃橙黃檸檬黃,獅黃蟹黃象牙黃,鋪天蓋地驚心動魄的黃,雄雄烈烈赫赫荒荒的黃,張牙舞爪撲來,劈頭蓋臉壓來,嚇得我直打趔趄。這漫漫黃沙把天空、把風(fēng)、把過路的時間都染黃了,我真想大喊一聲:“沙漠,沙漠,這就是你嗎?”
話到嘴邊,我惶然變得無力,我難以掙脫黃沙的樊籬。我遙居?xùn)|海之濱,一提起沙漠,便覺得那是遙遠(yuǎn)的傳說,神秘而古老的童話,而現(xiàn)在我就困在茫茫沙海之中了。
橫在我眼前的就是塔克拉瑪干大沙漠。
那翻滾的沙濤,那高聳的沙山,仿佛在無聲地宣布:“這是生命的禁區(qū)!”
我向大漠深處走去。
啊,雄性的大漠,野性的大漠。你這天地間雄渾的史卷,到底記錄著什么?洶涌澎湃的內(nèi)容里包含著什么偉大深邃的哲理和詩情?
雄沉。蒼茫。博大。曠達。每一頁沙濤,每一疊沙浪,每一尊沙峰,都展示了大漠狂傲不羈的風(fēng)采,展示了大漠恢宏不凡的氣度,這里有李太白的千古遺風(fēng),有蘇東坡的大江東韻,也有貝多芬狂飆般的激情,還有三閭大夫的悲壯蒼涼!
只是沙。沙丘沙嶺,連嶂競起,疊疊重重,蜿蜿蟠蟠,地平線時而被拉得很近很近,時而又被推得很遠(yuǎn)很遠(yuǎn),眩人眼眸的赫赫煌煌,仿佛是哪個巨盜大俠把世界的黃金偷來,又研成齏粉,他要干什么?
仰天不見飛鳥,低首不見綠茵。七月流火,沙礫灼人。我被黃沙煮熟了,渾身癱軟下來。這時,我感到故鄉(xiāng)煙雨霏霏、柳絲裊裊、粉荷亭亭、游魚唼喋的大明湖,倒是一個虛幻,一個遙遠(yuǎn)的夢。
那沙丘、沙梁、沙凹,都是一堆堆排列整齊的象形文字,它記錄著一部瀚海雄奇的變遷史——也許這是古代海底的升降,也許是風(fēng)雨和山巖搏斗的結(jié)局。以前的高山被時間磨碎了,殘留的沙粒把命運交給大風(fēng)——這個極不負(fù)責(zé)任的惡魔。不管命運如何,大漠你仍是宇宙大廈的支柱。你的存在乃是不可磨滅的象征。
掬一捧沙粒,就像捧起一個斯芬可斯之謎。
我在沙漠中蹣跚地行走。大漠板著一幅黃褐欲赤的面容,冷漠而嚴(yán)肅。那一峰峰沙丘,僵坐在那里,沉默著,木然著,接受著同樣沉默的陽光。
沙漠是生命的禁區(qū)嗎?不,在這蒼涼的畫卷上,也偶爾點綴著星星點點的灰綠,那是沙蒿、沙蓬、沙棘和駱駝草,它們是來粉飾干旱和荒涼的嗎?有一朵小花很瀟灑,很風(fēng)流,亭亭在荒沙上,這彩色的生命時而面對藍天和太陽搖曳、微笑,袒露著它的情懷,它的思想,它的喜歡,它的詩;時而凝眉沉思,仿佛一個少女等待著黃昏,等待著一片美好的憧憬。它并不感到和這背景極不和諧。我彎下腰撫摸著它們,無意中發(fā)現(xiàn)它的根系如此發(fā)達,我想,正是這發(fā)達的根系支撐了這尊傲然、瀟灑的生命。
誰說大漠是僵化和凝固的象征?不,大漠是有靈性的,每一粒沙都是一個細(xì)胞,它有自身的律動。它平靜時,明朗曠達;它發(fā)怒時,咆哮乳嘯;它性情曠達而浮躁,雄沉而激昂。當(dāng)風(fēng)暴到來時,大漠復(fù)活了,生命開始騷動了,那是一幅多么雄悍壯偉的景觀??!當(dāng)風(fēng)暴停息之后,這時,一種大寧靜便洶涌澎湃地彌漫開來,意識會逐漸消融。此刻,你會聽到太陽金錘敲擊天庭的雄韻,甚至?xí)牭椒撕团畫z在天庭勞作的吭唷之聲。
在夜晚,看白蒼蒼的一丸明月,緩緩升上碧澄澄的天空,惟有這月光給大漠帶來溫柔和溫馨。月光是那樣純凈、童貞,夜氣也是那樣清新、沁人。時而會聽到高空灑落的雁鳴,四處寂寂無聲,看到這景觀,你會感到一陣陣蒼涼。痛飲幾杯蒼涼,也許使你的思想變得雄沉,變得深邃,能感悟到許多繁囂的燈紅酒綠的場面所不能體味的人生哲理。一切欲念立刻冷卻,沾在心靈上的塵埃,在這清冷和孤寂中得到清除和洗滌,恢復(fù)清醒和澄明,使人真正進入了一種“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的境界。
我依然漫步在大漠里,我成了大漠孤旅。在這瀚海中漫游,穹廬之下,蒼漠之上,只有我和我的影子,“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首先感到的是寂寞,蒼涼上摞著寂寞,寂寞上又壓著空曠,如何不使人感到沉重呢?
至于那些沙丘們,它們自己并不感到寂寞。你看,它們摟抱得多么緊密,你箍著我的腰,我拽著你的腿,滾在一起,似乎可聞到那種追逐嬉戲的取鬧聲。而那些突兀的沙山卻顯示著莊嚴(yán)和沉默,面容古樸,表情淡漠,仿佛思索著宇宙和生命的玄學(xué)。陽光為它沐浴,風(fēng)為它紋身,一切都是啞劇,只有過路的飛鳥,還有我這沙漠的匆匆過客是它們的觀眾。
當(dāng)你疲累了,只要躺在沙灘上,肌膚觸及沙粒,你會感到猶如躺在母親的懷抱,溫暖而幸福,那是天空和大漠傳導(dǎo)而來。風(fēng)帶著大漠干燥的芬芳和粗蠻的愛,輕輕地?fù)崦阋活w錯位的靈魂,頗有那種“俯仰即宇宙”的快感。這時,你會感到你微小的身軀也溶化在這無垠和浩瀚之中,化為一粒沙,在大自然面前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人吶,原來是一粒沙,一粒微不足道的沙子。
(有刪節(jié))
(1)下列對本文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開篇通過對沙漠的根本顏色“黃”的獨特詮釋,使色彩獲得一種生命的活力,顯示了沙漠的雄渾壯闊之美。
B.作者兩副筆墨并用,情感收放自如,描摹出了沙漠粗獷而細(xì)膩,野蠻而文靜,暴戾而溫柔,貪婪而保守的雙重特征。
C.身處在荒漠中作者,感到故鄉(xiāng)的大明湖“倒是一個虛幻,一個遙遠(yuǎn)的夢”,表明作者對家鄉(xiāng)留戀和思念。
D.本文以史詩的形式,構(gòu)成了汪洋恣肆、激越奔騰的藝術(shù)氣勢和意象迭起、氣象變幻的詩情畫意。
(2)下列對本文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文夸張、擬人、比喻、排比、反問、通感多種修辭手法并用,思維強健,聯(lián)想豐富,打破了時間與空間、自然與人文的界限。
B.“雄沉。蒼茫。博大。曠大?!彼脑~用句號隔開,消除了逗號所產(chǎn)生的單向、平面的感覺,更加展現(xiàn)了沙漠立體式的蔚然壯觀。
C.作者寫景具有極強的主觀色彩,深沉的情思與自然的圖景結(jié)合,景隨意設(shè),情易景遷,情景交融,幻化出一幅幅的絢麗迷人的意境。
D.本文行文思路貌似散亂無拘,其實以“我”的行進為線索,以感想為導(dǎo)引,前后照應(yīng),自然流暢,渾然一體。
(3)概括塔克拉瑪干沙漠給了作者哪些人生啟示。
(4)校園廣播站“聲音中的經(jīng)典”欄目征稿,若你推薦此文,請從誦讀的角度談?wù)勍扑]理由。組卷:25引用:2難度:0.3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1小題,11分)
-
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悲劇是一種獨特的審美范疇。悲劇理論認(rèn)為,悲劇主體在面對死亡、苦難和外界壓力時,顯示出強烈的不可遏制的超越動機。他們能按自己的意志去付諸行動。他們即使陷入毀滅的境況,也會拼死抗?fàn)?。這種精神就是所謂的悲劇性。王國維認(rèn)為悲劇是人的欲望的沖動和這個沖動不可能實現(xiàn)的矛盾。魯迅認(rèn)為悲劇即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從而激起觀眾的悲憤及崇敬,達到提高思想情操的目的。
更多時候,人們往往怕看真正的悲劇,都希望看到一個大團圓的結(jié)局,以博得情緒的安慰,心理的滿足。不過,很多偉大的作家不想大團圓。屈原不想大團圓,于是憂愁幽思作《離騷》,表達著絕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清白;①老舍不想大團圓,
(1)請結(jié)合語段給“悲劇性”下一個定義。
(2)仿照波浪線句子,在空白處補寫恰當(dāng)?shù)恼Z句。組卷:9引用:1難度:0.7
四、寫作(60分)
-
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人類用各種方式記錄生活和歷史,如結(jié)繩、圖畫、文字等?,F(xiàn)在,更直觀的視頻成為民眾普遍用來觀察世界、記錄生活的手段。世界之奇妙、生活之多彩、時代之變遷,有很多值得你記錄的東西。請以“我要拍這樣一個視頻”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價值觀正確,文體不限,題目自擬,不少于800字。組卷:12引用:1難度: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