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科版(2019)必修2《5.2 適應是自然選擇的結果》2020年同步練習卷(4)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共14小題,每小題7分,滿分100分)
-
1.下列關于生物進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h2>
A.出現(xiàn)生殖隔離是新物種形成的標志 B.種群中的個體是進化的基本單位 C.人工選擇是進化最重要的動力和機制 D.選擇是不定向的,會隨著環(huán)境的改變而改變 組卷:1引用:1難度:0.7 -
2.某一小島上的野兔原種種群由于某種原因造成部分個體分別遷移到了兩個其他的小島上.如圖表示野兔原種進化的過程,相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新物種1與新物種2可能是同一物種 B.由野兔原種形成新物種顯示了物種形成的一種方式,即經過地理隔離而達到生殖隔離 C.圖中X、Y分別表示突變和基因重組、自然選擇,Z僅表示自然選擇過程 D.在新物種形成的過程中一定存在種群基因頻率的定向改變 組卷:38引用:6難度:0.7 -
3.實驗室條件下可以研究細菌抗藥性形成的機理。野生型金黃色葡萄球菌對青霉素是敏感的,將它接種到青霉素濃度為0.1單位/cm3的培養(yǎng)基里,絕大多數(shù)細菌死亡,但有個別細菌能存活下來,并能進行繁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h2>
A.在青霉素的影響下,金黃色葡萄球菌種群抗青霉素的基因頻率降低 B.存活下來的個體通過繁殖導致金黃色葡萄球菌種群抗青霉素的基因頻率的提高 C.接觸青霉素之前金黃色葡萄球菌個體間已經產生了抗青霉素的差異 D.細菌抗藥性的產生是人工選擇的結果 組卷:53引用:7難度:0.7 -
4.下列有關生物進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通過一次有性生殖過程可以產生新物種 B.自然選擇對種群內的各種可遺傳變異均能發(fā)揮作用 C.使用抗生素過程中細菌抗藥性不斷增強屬于人工選擇 D.工業(yè)污染條件下樺尺蠖黑色個體增加的原因是黑色基因突變率上升 組卷:7引用:4難度:0.8
一、選擇題(共14小題,每小題7分,滿分100分)
-
13.DNA分析表明,白頭葉猴和金頭葉猴都是從黑頭葉猴進化而來的,為三個不同物種。以下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自然選擇的直接作用對象是種群中的等位基因 B.三個物種彼此之間可能能相互交配 C.自然選擇使黑頭葉猴不同種群朝不同方向進化 D.新物種的形成體現(xiàn)出自然選擇可提高生物多樣性 組卷:6引用:2難度:0.7 -
14.紐約哈的孫河的魚因通用電氣公司在1947年至1977年間排放的化學物質多氯聯(lián)苯而遭遇生存大危機,但近年來調查發(fā)現(xiàn)哈的孫河河底的鱈魚完全不受多氯聯(lián)苯的影響.對比來自加拿大的鱈魚發(fā)現(xiàn),哈的孫河的鱈魚都出現(xiàn)了AHR2基因.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h2>
A.排入哈的孫河的多氯聯(lián)苯誘導鱈魚發(fā)生基因突變,產生AHR2基因 B.加拿大的鱈魚與哈的孫河的鱈魚基因庫已經有明顯的差異,屬于不同的物種 C.AHR2基因的產生,改變了河底和鱈魚種群的基因頻率,對生物進化具有重要意義 D.若通過治理,消除多氯聯(lián)苯污染,哈的孫河鱈魚種群中AHR2基因頻率將會迅速降低 組卷:6引用:4難度: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