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2022學(xué)年浙江省綠谷高中聯(lián)盟高二(上)期中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現(xiàn)代文閱讀(2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1小題,10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
          中華是禮儀之邦,禮是中國文化之心。流傳至今的儒家“十三經(jīng)”中有三部禮學(xué)經(jīng)典,習稱“三禮”,一部是《儀禮》,記述周代冠、婚、喪、祭諸禮的儀式;另一部是《周禮》,記載理想國的官制體系;還有一部就是《禮記》,是孔門七十二子后學(xué)闡發(fā)禮義的文集,凡四十九篇,雖以思想雋永、說理宏通見長,但亦不乏細節(jié)描述?!抖Y記》全書主要有語錄、條記、議論等形式,內(nèi)容貼近生活,文字相對淺近。
          今人讀《禮記》,至少可以收獲禮儀規(guī)范。禮在社會生活層面屬于行為規(guī)范,因而具有鮮明的可操作性的特點。例如《禮記》提到禮儀場合中的儀容儀態(tài)時說:“足容重,手容恭,目容端,口容止,聲容靜,頭容直,氣容肅,色容莊?!备鞣N禮儀禁忌,如“毋嗷應(yīng)”,不要用號呼之聲回應(yīng)對方的呼喚;“坐毋箕”,坐著不可將雙腿向兩側(cè)張開;“暑毋褰裳”,即使是暑天,也不要將裳的下擺向上撩起;“毋側(cè)聽”就是不要耳朵貼墻偷聽別人談話,這樣做很不道德,可見古人把尊重他人隱私作為做人的原則。在先生身旁陪坐,“先生問焉,終則對”,先生有所詢問,要等先生說完后再回話,搶答是失禮的行為?!罢垬I(yè)則起,請益則起”,向先生請教學(xué)業(yè),或者沒聽懂,希望先生再說一遍,都要起身,不能坐著,以示尊師重道。這些都是文明時代民眾必備的知識。
    (節(jié)選自《光明日報》,有刪改)材料二:
          周朝初期的禮樂為氏族貴族所專有,禮樂傳授在官府,亦學(xué)在官府。到了春秋時代,這種禮不下庶人的制度逐步遭到破壞,即后人所說的禮樂崩壞,并由此引發(fā)春秋戰(zhàn)國時期禮樂文化思潮的興起。老子和孔子是推動春秋戰(zhàn)國時期禮樂文化思潮興起的主要代表。老子和孔子以后的莊子、孟子、墨子、荀子、韓非子等諸子百家,在禮樂文化的思潮中從各種不同角度反思周朝禮樂崩壞的深刻原因,并系統(tǒng)闡述禮樂文化的內(nèi)涵及其重大意義,史稱百家爭鳴,共同推動了禮樂文化的發(fā)展和禮樂制度的轉(zhuǎn)型。
          面對西周禮樂文化和禮樂制度的傳統(tǒng)以及春秋時期禮崩樂壞的局面,作為周朝守藏室之官的老子不能不對此進行深刻的反省和思考。他將禮樂的核心精神與其道論聯(lián)系起來,以其道論來解釋周朝禮樂的核心精神,同時又以禮樂的核心精神來解釋其道論的價值內(nèi)涵。具體來說,老子一方面繼承周朝禮的秩序和質(zhì)樸的精神,同時繼承樂的和諧和寧靜的特質(zhì),另一方面又以道來給予這種精神和特質(zhì)以新的解釋,因此,以道論來詮釋西周禮樂的核心精神,既有繼承也有創(chuàng)新。
          與老子同時代的孔子則從具體的禮樂規(guī)范中探尋和揭示蘊含于禮樂之中的內(nèi)在精神實質(zhì)以及它對于社會、政治和人生所具有的價值和意義。最終形成高于具體禮樂規(guī)范的仁道的思想體系,并將其作為禮樂的理論基礎(chǔ),使禮樂由政治上層的外在規(guī)定,變?yōu)榘檎咴趦?nèi)的所有人的自覺追求。他還刪述禮樂文化經(jīng)典,由此創(chuàng)立儒家學(xué)說,成為禮樂文化的集大成者。他不僅在理論上系統(tǒng)闡述禮樂文化,而且將他所闡述的禮樂文化普及于民眾。他開創(chuàng)學(xué)習禮樂文化的私學(xué)學(xué)派,并有弟子三千。他教弟子學(xué)習六藝,而以禮樂為先。
    (劉德喜《禮樂文化的形成及其歷史地位》,有刪改)材料三
          孔子說:“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边@三句話簡括地說出孔子的文化理想、社會政策和教育程序。詩和樂能直接打動人心,陶冶人的性靈人格。而“禮”卻在群體生活的和諧與節(jié)律中,養(yǎng)成文質(zhì)彬彬的動作、步調(diào)的整齊、意志的集中。
          禮和樂是中國社會的兩大柱石?!岸Y”構(gòu)成社會生活里的秩序條理?!皹贰焙瓭欀后w內(nèi)心的和諧與團結(jié)力。然而禮樂的最后根據(jù),在于形而上的天地境界?!抖Y記》上說:“禮者,天地之序也;樂者,天地之和也?!?br />      人生里面的禮樂負荷著形而上的光輝,使現(xiàn)實的人生啟示著深一層的意義和美。禮樂使生活上最實用的、最物質(zhì)的衣食住行及日用品,升華進端莊流麗的藝術(shù)領(lǐng)域。三代的各種玉器,是從石器時代的石斧石磬等,升華到圭璧等等的禮器樂器。三代的銅器,也是從銅器時代的烹調(diào)器及飲器等,升華到國家的至寶。而它們藝術(shù)上的形體之美、式樣之美、花紋之美、色澤之美、銘文之美,集合了畫家書家雕塑家的設(shè)計與模型,由冶鑄家的技巧,而終于在圓滿的器形上,表現(xiàn)出民族的宇宙意識(天地境界)、生命情調(diào),以至政治的權(quán)威、社會的親和力。中國人感到宇宙全體是大生命的流行,其本就是節(jié)奏與和諧。人類社會生活里的禮和樂,是反射著天地的節(jié)奏與和諧。
    (宗白華《藝術(shù)與中國社會》,有刪改)(1)下列對材料一與材料二相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與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禮記》是一部闡發(fā)禮義的文集,總共有四十九篇,都采用分條記述的語錄體形式,以議論為主要表達方式,內(nèi)容貼近生活,語言相對淺近。
    B.《禮記》記載了許多言談舉止方面的細節(jié),如何得體地與他人相處,在尊長身旁陪坐時的注意事項等,要求人們在禮儀場合要做到言行舉止端莊文明。
    C.春秋戰(zhàn)國時期禮樂文化思潮興起的主要原因是為氏族貴族所專有,傳授在官府,并學(xué)在官府的禮樂文化遭到破壞,推動此思潮興起的是老子和孔子。
    D.老子將禮樂的核心精神與“道”聯(lián)系起來,既繼承了樂的質(zhì)樸精神,又繼承了周朝禮的寧靜特質(zhì),并用道來給予二者以新的解釋,既有繼承也有創(chuàng)新。
    (2)下列對材料相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與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A.在中國古代文化中,禮的內(nèi)容是“序”,用來維護社會秩序、社會規(guī)范;樂的內(nèi)容是“和”,用來調(diào)和性情。中國人的禮樂文化傳統(tǒng),其實就是建立一個和諧世界秩序的傳統(tǒng)。
    B.禮樂使三代的石斧、石磬、烹調(diào)器及飲器這類最實用的日用品,升華進端莊流麗的藝術(shù)領(lǐng)域,表現(xiàn)出民族的宇宙意識、生命情調(diào)以至政治的權(quán)威和社會的親和力。
    C.孔子揭示了蘊含于禮樂之中的內(nèi)在精神實質(zhì)以及它對于社會、政治和人生所具有的價值和意義,形成了仁道的思想體系,儒家的禮樂思想主要反映在《論語》中。
    D.春秋以來,禮樂文化思潮和百家爭鳴現(xiàn)象改變了禮不下庶人的局面,并且經(jīng)過老子、孔子等諸子百家的爭鳴和解釋,禮樂文化的內(nèi)涵和精髓進一步為廣大人民群眾所掌握。
    (3)結(jié)合材料內(nèi)容,談?wù)劧Y樂文化在當下社會的價值與意義。

    組卷:1引用:1難度:0.6

(二)現(xiàn)代文閱讀II(本題共1小題,15分)

  • 2.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各題。
    近視眼的故事
    【意大利】卡爾維諾
          艾米卡還很年輕,也不缺錢,看上去沒什么能阻止他享受生活。但是這些天來,他慢慢有種感覺,那就是他有點對生活提不起興趣了。比如,以前他會貪婪地注視大街上的姑娘,但現(xiàn)在她們激不起他的任何反應(yīng),好像她們只是匆匆經(jīng)過身邊的一陣風。有一陣子,陌生的城市會讓他振奮——他是商人,經(jīng)常旅行——現(xiàn)在他只感到惱火和困惑,找不到方向。
          最終,他找到原因了。原來他近視了。眼科醫(yī)生為他配了一副眼鏡。從此他的生活改變了,變得比以前有趣一百倍。
          每次他戴上眼鏡,心里總是有點發(fā)抖的。比如他不戴眼鏡在電車站的時候,看到周圍的一切,人和物都是那樣模糊、平庸、陳腐不堪,他就感到非常悲觀,仿佛自己正身處一個不斷崩潰的世界中,需要摸索前進,身邊是快完全腐爛的物體和色彩。但是,當他戴上眼鏡,辨認開來的電車的號碼時,一切都變了。觀察成了一種樂趣、一道風景;樂趣并不來自特定的目標,單單是“看”這種行為本身就足夠了。他看到的東西太多了,到最后就像什么也沒看到一樣。
          眼鏡為他打開的最新奇的世界還是在夜晚。以前被黑暗和各色光暈籠罩的城市,現(xiàn)在表現(xiàn)出了精確的方位、深淺和遠近,以前模糊一團的氖光燈現(xiàn)在可以按字母拼出來。滿足的心理永遠趕不上對未知的貪婪,黑暗是種無底的腐殖質(zhì),他永遠不會倦于挖掘。他發(fā)現(xiàn)星星并非像雞蛋殼上的破洞那樣散布在天幕,而是發(fā)出尖利的光束打開它們周圍無限的空間。
          眼鏡的使用激勵他去關(guān)注外部現(xiàn)實,同時也使他對自身產(chǎn)生了疑問。比如說,某個不認識你的人描述你,首先會說“他戴眼鏡”。這個兩星期前還根本與你無關(guān)的小小的零部件,現(xiàn)在反倒成了你的主要特征,用來鑒別你的存在。對艾米卡來說,突然變成別人嘴里的“四眼”可真有點接受不了。因此艾米卡挑選鏡架的時候,本能的選了一副極其簡單的。但只過了一會,他就高興不起來了:他對自己的臉產(chǎn)生一種劇烈的厭惡,仿佛這不是他的臉,而是典型的某類人的臉。正是這些精巧輕盈的鏡片,使他看上去比任何時候都更像一個“四眼”,一個工業(yè)產(chǎn)品和一個大自然產(chǎn)物就這樣融合在一起。
          他又買了一副。這次他來了個逆向選擇:他挑了一副眼鏡遮住了半個臉,簡直是一種變相的面具。但在這樣的眼鏡后面,他才感覺找回了自己:現(xiàn)在毫無疑問,眼鏡是眼鏡,他是他,兩者涇渭分明。想到這里,他又一次變得開心了。
          在這期間,他碰巧去V城出差。V城是艾米卡的出生地,他在那里度過了少年時光。十年前,他離開那里;距離上一次回去,已經(jīng)過去好幾年了。你知道離開一個你長久生活的地方是怎么一回事嗎?隔了很長時間再回去,你會感到陌生;那些人行道、舊相識你已不再能加入它們了;一想到故地重游,就會有精神壓力,你必須驅(qū)散它們。
          所以,艾米卡漸漸地就不再想回V城了,既然現(xiàn)在,眼鏡使他重新認識了自己,那么去V城的機會一出現(xiàn),他立刻就抓住了它,他要去那里。
          V城和他前幾次去時已完全不同了。由于戴了眼鏡,他看見了許多無用的細節(jié),比如說某一扇窗戶,某一段扶手;而在過去他只是看到它們而已?,F(xiàn)在,他感到又回到了從前,甚至比從前還要激動,走在老位置上,看著迎面走來的所有人。
          艾米卡意識到?jīng)]有人會認出他。眼鏡使他能夠看清世界,但又黑又大的鏡架使別人看不到他的真面目。當貝蒂出現(xiàn)的時候,他還對這種想法抱著一絲僥幸。艾米卡擋住了她的去路,剛想喊,貝蒂卻用胳膊肘把他推到旁邊,揚長而去。
          貝蒂也沒有認出他。他突然明白了他回來的唯一原因就是因為她,就像他決定離開V城一樣;每件事,他生命里的每件事,都只有這一個原因?,F(xiàn)在他終于又遇見她了,他們目光相對,她卻沒有認出他。
          艾米卡取下了眼鏡。世界又一次變得模模糊糊,他睜大了眼睛摸索著前進,什么也看不清。有人點頭,有人揮手;也許這是在向他打招呼,但艾米卡不能分辨對方是誰。艾米卡在人行道上一會戴上眼鏡,一會又取下,一會向每個人打招呼,一會又收到那些朦朧的、無法辨認的鬼魂般的人影的致意。
          散步的道路走到頭后,大街還在向前延伸,并且很快超出了城市的邊界。路的盡頭有樹林、溝渠、籬笆和田野。以前,你可以摟著女朋友,夜晚到這里來,前提是如果你有女朋友的話;不然,你一個人來這里,坐在長椅上,聽著蟋蟀的鳴叫,你會變得更加孤獨。艾米卡往這個方向走著,和以前一樣,這里依然有長椅、溝渠、蟋蟀。黑暗中,四周只看得清一排排的陰影。在這里,戴不戴眼鏡都一個樣。艾米卡意識到,他的新眼鏡給他帶來的激動是他生命中最后一個高潮,現(xiàn)在它已經(jīng)過去了。
    (有刪改)(1)下列對文本相關(guān)內(nèi)容和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艾米卡每次戴上眼鏡心里總有點發(fā)抖,是因為他擔心戴上眼鏡后的世界會如往常一樣平庸陳腐而毫無生氣。
    B.文中對選鏡架與買眼鏡的細節(jié)描寫,突出了艾米卡希望被別人認出而不想被當成千遍一律的“面具”的心理。
    C.小說以時間為順序,沒有激烈的矛盾沖突,敘述客觀冷靜,講述了近視眼艾米爾戴上眼鏡前后的一系列遭遇。
    D.小說敘述視角多樣,以第三人稱為主,并加入第二人稱,使敘述具有雙向交流的對話性質(zhì),增加了讀者的代入感。
    (2)結(jié)合選文,概括畫線句中“有趣”的具體表現(xiàn)。
    (3)請?zhí)骄课闹小把坨R”的多重意蘊。

    組卷:5引用:1難度:0.7

二、古代詩文閱讀(40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1小題,23分)

  • 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第十一章)
          企者不立,跨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其在道也,曰余食贅行,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第二十四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不亡者壽。(第三十三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為者敗之,執(zhí)者失之。是以圣人無為,故無??;無執(zhí),故無失。民之從事,常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貴難得貨。學(xué)不學(xué),復(fù)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第六十四章)
    (節(jié)選自《老子》)      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順流東行,至于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曰:“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且夫我嘗聞仲尼之聞而輕伯夷義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于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
          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語于海,拘于虛也;夏蟲不可以語于冰者,于時也;曲士不可以語于道者,束于教也。今爾出于崖涘,觀于大海,乃知爾丑,爾將可與語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海,萬川歸之,不知何時止而不盈;尾閭泄之,不知何時已而不虛;春秋不變,水旱不知。此其過江河之流不可為量數(shù)而吾未嘗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氣于陰陽吾在天地之間猶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見少,又奚以自多!”
    (節(jié)選自莊子《秋水》)【注】①涇流:無阻的水流。②涘:岸。③河伯:河神。④若:海神的名字。⑤虛:同“墟”。⑥尾閭:泄海水之所。
    (1)對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自者無功 伐:夸耀
    B.復(fù)眾人之所過 復(fù):彌補
    C.我嘗聞仲尼之聞 少:小看
    D.于時也 篤:深厚
    (2)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不貴難得 而輕伯夷義者
    B.跨不行 井蛙不可以語于海
    C.常幾成而敗之 天下之水,莫大
    D.死不亡者壽 順流東行
    (3)下列對相關(guān)文化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時期楚國人,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哲學(xué)家、文學(xué)家和史學(xué)家,道家學(xué)派創(chuàng)始人,被道教尊為始祖,稱“太上老君”。
    B.《老子》又名《南華經(jīng)》,全書的思想結(jié)構(gòu):道是德的“體”,德是道的“用”。老子政治上主張無為而治,權(quán)術(shù)上講究物極必反,修身上力求性命雙修。
    C.莊子是道家學(xué)派代表人物之一,創(chuàng)立了哲學(xué)學(xué)派“莊學(xué)”。他一生貧困,卻鄙棄榮華富貴、權(quán)勢名利,力圖在亂世保持獨立的人格,追求精神自由。
    D.莊子的文章,富有想象力,文筆變化多端,具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其超常的想象和變幻莫測的寓言故事,構(gòu)成了莊子奇特的形象世界。
    (4)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此其過江河之流/不可為量數(shù)/而吾未嘗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氣/于陰陽吾在天地之間/猶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B.此其過江河之流不可/為量數(shù)/而吾未嘗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氣于陰陽/吾在天地之間猶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C.此其過江河之流/不可為量數(shù)/而吾未嘗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氣于陰陽/吾在天地之間/猶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D.此其過江河之流不可/為量數(shù)/而吾未嘗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氣/于陰陽吾在天地之間/猶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5)下列對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老子》運用三個例子來說明“有”和“無”的關(guān)系,并認為“無用”才是最大的“用”,正是因為有了“無”,“有”才能發(fā)揮作用。
    B.《老子》認為自以為是的人不能明辨是非,自我夸耀的人不能成就大功。認為“自知”比“知人”更加重要,“自勝”比“勝人”更加難得。
    C.《秋水》寫了河神小卻自以為大,海神大卻自以為小,說明了事物認知的相對性,批駁了河神在自滿后不能自我反省,反而沾沾自喜。
    D.《秋水》里的寓言是莊子虛構(gòu)的,宣揚了莊子的認識無止境的哲學(xué)思想。文中的河伯被設(shè)為莊子思想的對立面,北海若則是莊子自己的化身。
    (6)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其在道也,曰余食贅行,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②今吾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于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

    組卷:22引用:2難度:0.6

四、經(jīng)典閱讀(本題共3小題,10分)

  • 10.閱讀下面一段文字,回答問題。
          林黛玉正心里盤算這事,忽見寶玉問他,便笑道:“我心里想著瀟湘館好,愛那幾竿竹子隱著一道曲欄,比別處更覺幽靜。”
    《紅樓夢》中“瀟湘館”名稱有著怎樣的內(nèi)涵?

    組卷:1引用:1難度:0.7

五、寫作(60分)

  • 11.閱讀下面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
          孤獨,是憂愁的伴侶,也是精神活動的密友。——紀伯倫
          孤獨帶給人的不僅是痛苦,它還使人變得深刻。——李澤厚
          針對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感想和思考?請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得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組卷:2引用:2難度:0.7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yīng)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yīng)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wù)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