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15-2016學年吉林省長春十一高高一(上)入學化學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每小題3分,共60分)

  • 1.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危險品標志,裝運乙醇的包裝箱應(yīng)貼的標志是( ?。?/h2>

    組卷:67引用:32難度:0.9
  • 2.下列實驗操作中錯誤的是( ?。?/h2>

    組卷:6引用:3難度:0.9
  • 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 />①1mol氧氣分子   
    ②0.5mol Al3+
    ③0.2mol 氫原子  
    ④氨的摩爾質(zhì)量是17g/mol
    ⑤1mol水分子中含有10mol質(zhì)子和10NA個電子
    ⑥0.5mol 氦氣在標準狀況下體積約為11.2升.

    組卷:42引用:5難度:0.9
  • 4.下列有關(guān)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NA)的說法錯誤的是( ?。?/h2>

    組卷:17引用:5難度:0.9
  • 5.在相同的溫度和壓強下,二氧化碳和笑氣(化學式為N2O)的體積相同,則下列它們的( ?。┮欢ㄏ嗤?br />(1)分子數(shù) (2)原子數(shù) (3)密度 (4)質(zhì)量 (5)物質(zhì)的量.

    組卷:66引用:11難度:0.9
  • 6.下列溶液中的氯離子數(shù)目與50mL 1mol?L-1的FeCl3溶液中氯離子數(shù)目相等( ?。?/h2>

    組卷:13引用:3難度:0.7
  • 7.實驗室中需要0.2mol/L的NaOH溶液65mL,配制該溶液時應(yīng)選用的容量瓶的規(guī)格和稱取的NaOH質(zhì)量分別是(  )

    組卷:59引用:7難度:0.9
  • 8.膠體區(qū)別于其它分散系的實質(zhì)是( ?。?/h2>

    組卷:30引用:8難度:0.9
  • 9.碳酸鈉俗名純堿,下面是對純堿采用不同分類法的分類,其中正確的是( ?。?br />(1)堿    (2)含氧酸鹽    (3)鈉鹽    (4)碳酸鹽.

    組卷:35引用:9難度:0.9

三、實驗題:(每空1分,共16分)

  • 27.實驗室用 98%、密度為1.84g/cm3的濃硫酸配制0.2mol/L的 H2SO4溶液1000mL.
    (1)需要使用的主要儀器有量筒、燒杯、玻璃棒、
     

    (2)其操作步驟可分解為以下幾步:
    A.用量筒量取
     
    mL濃硫酸,緩緩注入裝有約50mL蒸餾水的燒杯里,
    并用玻璃棒攪拌.
    B.用適量蒸餾水分三次洗滌燒杯和玻璃棒,將每次的洗液都移入容量瓶里.
    C.將稀釋后的硫酸小心地用玻璃棒引流容量瓶里.
    D.檢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E.將蒸餾水直接加入容量瓶,至液面接近刻度線1~2cm處.
    F.蓋緊瓶塞,反復(fù)顛倒振蕩,搖勻溶液.
    G.用膠頭滴管向容量瓶里逐滴加入蒸餾水,到液面最低點恰好與刻線相切.
    請據(jù)此填寫:
    ①完成上述步驟中的空白處.
    ②補充完成正確的操作順序(用字母填寫):
    ( D )→( A )→
     
     
     
     
    →( F ).
    ③將濃硫酸在燒杯中稀釋后移入容量瓶時,必須
     
    方可移液.
    (3)試分析下列操作對所配溶液的濃度有何影響
    ①量取濃硫酸時眼睛俯視刻度線,會導(dǎo)致所配溶液濃度會
     
    ;(填:偏高、偏低、或無影響,下同)
    ②定容時,眼睛俯視刻度線,所配溶液濃度會
     

    ③定容后,加蓋倒轉(zhuǎn)搖勻后,發(fā)現(xiàn)溶面低于刻度線,又滴加蒸餾水至刻度.所配溶液濃度會
     

    組卷:223引用:2難度:0.3

四、附加題:(10分)

  • 28.有Na2SO4和Na2CO3混和溶液10.0毫升,加入足量BaCl2溶液,充分反應(yīng)后,經(jīng)過濾、洗滌和烘干,得到白色沉淀1.451克.將沉淀與過量鹽酸反應(yīng),得到112毫升CO2氣體(標準狀況).求原混和溶液中Na2SO4和Na2CO3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

    組卷:18引用:7難度:0.3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yīng)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yīng)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wù)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