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2022學(xué)年海南省儋州市川綿中學(xué)八年級(下)期中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積累與運用(共25分)

  • 1.下列詞語書寫無誤的一項是( ?。?/h2>

    組卷:4引用:1難度:0.8
  • 2.下列加點字的注音不正確的一項是( ?。?/h2>

    組卷:1引用:1難度:0.8
  • 3.下列這四個句子,沒有有語病的一項是( ?。?/h2>

    組卷:9引用:1難度:0.4
  • 4.對下列句子運用的修辭手法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br />①一堆堆烏云,像青色的火焰,在無底的大海上燃燒。
    ②波浪在憤怒的飛沫中呼叫,跟狂風爭鳴。
    ③它深信,烏云遮不住太陽,——是的,遮不住的!
    ④大海抓住閃電的箭光,把它們熄滅在自己的深淵里。

    組卷:118引用:3難度:0.8

四、現(xiàn)代文閱讀(26分)

  • 12.讀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題。
    漢文化與筷子
          ①重陽這天,大家都在吃重陽糕。有的用手拿著吃:有的用力切開,用叉子叉著吃:有的則用筷子吃。看到大家不同的進食方式,想起漢文化和筷子的關(guān)系問題。因此寫下這點文字。
          ②人類社會,共有三種進食方式。其一是用手。這是自然的進食方式,例如嬰兒,不須母親教導(dǎo),自然地會用手抓東西吃。其二是用刀又。這當然是在人類發(fā)明火和冶鐵之后,才會有的工具。人用刀叉獲得獵物之后,在火上烤熟,然后用叉叉著,用刀割來吃,這比用手抓已經(jīng)進了一步。其三是用筷子速食。這種進食用具是如何進化得來的,尚待考證??曜佑檬植僮鳎峙c大腦相連;有人說孩子學(xué)習(xí)使用筷子,可以促使腦的發(fā)育。筷子是漢文化的特征,只有愛漢文化影響的國家,才用筷子。
          ③在亞洲除了直接受漢文化影響的中國、日本、朝鮮、越南和新加坡外,其余均是用手進食的。中國還有部分兄弟民族,如維吾爾等也是用手進食的。非洲多是用手進食的,歐、美、澳洲白種人均用刀叉進食,有當?shù)赝林褡逵檬诌M食。
          ④筷子,原名“箸”。在我國現(xiàn)在還有地方將筷子仍叫箸。我們的祖先究竟從什么時代開始,放棄了用手和用刀又進食,我不知道。從書中查到,“封為象著,而其子唏”此話意思是說封王用象牙做備,算子感到很憂慮難過。本意是批判封王的奢侈。因此,我們從這話中得知在商代已經(jīng)使用箸了。但在這之前,究竟哪個年代開始使用箸,則尚待考證。
          ⑤既然稱箸,那么為什么現(xiàn)在大多數(shù)人都不稱箸而都叫它筷子呢?據(jù)說,這是由船民開始的。過去的船都是木料做的。在長江大河中行駛,不僅很慢而且危險,小時候常聽人說:“行船走馬三分險?!贝衩孕?,所以產(chǎn)生了一些忌諱。在行船時,如姓陳的,只許說耳東,不許說陳,因“陳”與“沉”同音,又在船上不能說翻身,只能說轉(zhuǎn)身,因船上忌“翻”字?!绑纭迸c“住”同音,船行要快,不能“住”,因此忌用“箸”。住的反義為快,船上就將“箸”改稱為快,但快是形容詞,因此造了一個“筷”字。為什么用竹字頭,因筷子是竹子做的。
          ⑥今日西餐桌上的刀叉,是過去刀叉的縮短。雖然在一些富豪餐桌上的刀叉,用金子或銀子,甚至鑲上寶石,經(jīng)過有名的藝匠精心做出來的,放在潔白的桌布上,熠熠發(fā)光,但它畢竟擺脫不了它原始的、野性的痕跡。而筷子則是手的延長,早從原始的野性中異化出來了。
    (1)第②段中,“有人說孩子學(xué)習(xí)使用筷子,可以促使腦的發(fā)育”,這句中“有人說”三字去掉行不行?為什么?
    (2)寫出本文②段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并分析它們作用。
    (3)用筷子與用刀叉,哪一種進食方式作者認為更加文明?結(jié)合文意,談?wù)勀愕睦斫狻?/h2>

    組卷:2引用:1難度:0.3

四、作文(共50分)

  • 13.題目:甜在心里的記憶
          作文要求:(1)要自由、有創(chuàng)意地表達出真情實感。(2)文體不限。(3)不少于500字。(4)文字和標點書寫規(guī)范、整潔。(5)文中不得出現(xiàn)考生姓名以及畢業(yè)學(xué)校名。(6)行款格式:標題居中,分段需另起一行,空兩格。

    組卷:1引用:2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yīng)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yīng)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wù)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