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學年上海市浦東新區(qū)建平中學高三(上)開學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11/13 23:30:2
-
1.按要求填空。
(1)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
(2)是處紅衰翠減,
(3)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中與“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意思相近的詩句的是“組卷:0引用:1難度:0.9
2.按要求選擇
-
2.下列用來稱贊魯迅文章精當?shù)某烧Z中最合適的一項是( ?。?/h2>
組卷:1引用:2難度:0.7 -
3.下列新詩,橫線上依次填入詞語最合適的一項是( )
甲:這樣/我是唯一的人/擁有這聲車鳴/它在深山 /喚醒一兩位敏感的山民/并得到隱約的回聲(海子《小站--畢業(yè)歌》)
乙:鳥聲在漢城各座宮殿庭院內(nèi) /如密密雨點落在鬼面上/一處處都是回響(蓉子《古典留我》)
丙:大麗花/開在后院里/月亮 籬笆時,順手帶走一絲春天殘余的香氣(洛夫《花落無聲》)組卷:2引用:2難度:0.7
-
8.閱讀下文,完成各小題。
余問養(yǎng)生于吳子。得二言______:曰和,曰安。
何謂和?曰:子不見天地之為寒暑乎?寒暑之極,至為折膠流金而物不以為病。其變者微也,寒暑之變。晝與日俱逝,夜與月并馳。俯仰之間屢變,而人不知者。微之至,和之極也。使此二極者相尋而狎至,則人之死久矣。
何謂安?曰:吾嘗自牢山,浮赫達于淮,遇大風焉,舟中之人,如附于桔槔。而與之上下,如蹈車輪而行。反逆眩亂不可止,而吾飲食起居如他日,吾非有異術(shù)也。惟莫與之爭,而聽其所為。顧凡病我者舉非物也。食中有蛆,人之見者必嘔也。其不見而食者,未嘗嘔也。請察其所從生。論八珍者必咽言糞穢者必唾,二者未嘗與我接也。唾與咽何從生哉?果生于我乎?知其生于我也。則雖與之接而不變安之至也。
安則物之感我者輕,和則我之應物者順。外輕內(nèi)順,而生理備矣。
吳子,古之靜者也,其觀于物也審矣,是以私識其言,而時省觀焉!
(1)可填入第一段橫線處的虛詞是
A.矣
B.焉
C.也
D.哉
(2)對第三段所論“安”的含義理解不當?shù)囊豁検?!--BA-->
A.不與外物相爭,順其自然,淡然自安。
B.不受外物影響,聽從內(nèi)心的主觀感受。
C.不畏人生艱險,安于貧賤,超然物外。
D.不因外物變化而改變自我,處變不驚。
(3)對第④段畫線句理解最準確的一項是
A.對外物的感受輕微,內(nèi)心和順,因而養(yǎng)生的道理就具備了。
B.在外事物變化輕微,在內(nèi)心情順暢,進而養(yǎng)生的道理就完備了。
C.在外對事物的感受細微,在內(nèi)心情順暢,進而養(yǎng)生的道理就完備了。
D.外物帶來的感受細微,內(nèi)心對外物的感應順遂,因而養(yǎng)生的道理就具備了。
(4)吳子深得養(yǎng)生之道的根本原因在于
(5)本文在說理上頗具特色,試從形式和內(nèi)容兩方面加以賞析。組卷:1引用:1難度:0.5 -
9.作文。
尼采說:“要真正體驗生命,你必須站在生命之上!為此,要學會向高處攀登!為此,要學會俯視下方!”
對此,你有什么感悟和思考?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能寫成詩歌)組卷:0引用:1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