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西藏日喀則市齊魯高級中學高二(上)期中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10/23 1:0:2
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19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材料一:
如今,微信公眾號、微博等手機客戶端新媒體的崛起給年輕一代的閱讀和交流提供了更多可能,但由此而帶來的“碎片化”閱讀趨勢也越來越引起大眾的關注。身處其中的青年人應如何對待這樣的閱讀方式?
其實,“碎片化”閱讀作為一種快速閱讀方式,也并非全無是處。有人認為,“碎片化”閱讀可以使大量的信息和知識以概念和模塊的形式直接呈現(xiàn)出來,比如“知乎”等問答網站的興起,讓知識的獲取更加方便,大家可以迅速找到對自己的工作生活有現(xiàn)實指導性的建議,這種獲取信息的方式也不見得是壞事。
但另一個共識是,對于想要通過閱讀提高思維能力,獲取某個領域專業(yè)知識的人來說,“碎片化”閱讀顯然是不夠的。入職某金融公司不久的小楠就在努力抵抗“碎片化”閱讀對自己傳統(tǒng)閱讀方式的沖擊?!拔⑿派系膬热萏嗵s,但是時間太少了。如果有大段的時間,比如周末或者晚飯后,我還是愿意坐下來,有系統(tǒng)地閱讀,并做好讀書筆記?!彼f?!八槠遍喿x與傳統(tǒng)的閱讀方式孰優(yōu)孰劣?無法一概而論。其實一次閱讀是否深入有效,關鍵在于閱讀者對閱讀內容的選擇,而非閱讀方式的選擇。手捧暢銷的成功學書籍,和認真閱讀一些有含金量的微信推送文章,兩者高下,不言而喻。
(摘編自《如何做一個靠譜的閱讀者》)材料二:
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移動閱讀成為常態(tài),上下班通勤、等人排隊、出差途中,這些碎片化時間都可以成為閱讀時間。一篇篇微信、一條條微博、一段段抖音小視頻、一個個喜馬拉雅音頻,內容涵蓋時政新聞、明星八卦、育兒心得、心靈雞湯甚至廣告軟文……我們從早到晚看微信、刷微博,每天花費大量時間閱讀,仿佛天下事十之八九盡在胸中??蛇@種泛化閱讀并沒有帶來個人真正的成長,這是很多人共同的感覺。
這一方面與互聯(lián)網的內容呈現(xiàn)特點有關,跳躍式的非線性閱讀,使得人們的思維不斷被分散,注意力很難集中于某一個主題,結果閱讀變成瀏覽,知識的獲取變成了簡單的資訊檢索。另一方面,在眼球經濟時代,注意力成為稀缺資源,不少內容生產者熱衷于用聳人聽聞的標題或所謂爆款文章來吸引人們的關注,這些內容適合淺閱讀,迎合了大眾求新求異的心理需求,可閱讀者的思辨能力卻在逐漸退化。
因此,在這個“形散”已經不可避免的時代,要想保證“神不散”,讀者在閱讀活動過程中就要有明確的目的性。閱讀的時間可以碎片化,但閱讀的內容不能碎片化,即要形成知識系統(tǒng)。因為沒有目的的閱讀,就如同沒有購買需求的主婦進了熙熙攘攘的大集市,茫然不知所措。在碎片化時代進行閱讀,一定要珍惜自己的時間,集中注意力,并且要具備一定的判斷力,有針對性地選擇閱讀內容,這樣我們才不會成為被動的信息接收器,才能在信息泛濫的互聯(lián)網環(huán)境中,最大化地利用有限的時間和精力達到閱讀的目的。
日本龍谷大學經濟學部客座教授原尻淳一曾根據谷歌公司7:2:1的投資基準比,從閱讀時間分配上對讀者的知識結構的建構進行了規(guī)劃:70%的時間閱讀專業(yè)領域,20%的時間閱讀專業(yè)領域周邊,10%的時間看未知的領域。從“知道分子”到“知識分子”,從泛化閱讀到主題化閱讀,其實就是在明確了個人知識體系之后,根據體系內各方面的重要程度優(yōu)化時間和精力分配,采取苦讀、略讀、瀏覽等不同的閱讀方式,優(yōu)化自身知識結構的結果。
此外,為了應對跳躍性的思維過程和欲罷不能的雞湯消費,讀者可能還需要在閱讀形式上進行某些妥協(xié),譬如每周抽取一定的時間脫離數字化環(huán)境,迫使自己在紙質的印刷文字上深耕。其實,許多圖書館、文化館、獨立書店已經推出了不少讀書日、讀書月活動,號召人們將深度閱讀作為放松身心的方式。
(摘編自《信息過量時代,如何克服閱讀焦慮》)材料三:
閱讀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影響思維方式。以互聯(lián)網和手機等新媒介為主導的閱讀方式,有可能趨向思維的碎片化、平面化、同質化,而在印刷時代形成的那種比較個性化的感知能力可能在降低。
信息時代的閱讀很方便,有以往閱讀方式所不具備的巨大潛能,當然要充分利用?,F(xiàn)今,進行科學研究已經離不開網絡資源。對于數字化新的閱讀形態(tài),只能主動跟進,而不能消極抵制。但要注意,新的閱讀形態(tài)可能有利有弊,不能完全取代傳統(tǒng)的閱讀方式。紙質閱讀和數字化閱讀可以并存,既讀書,也讀“網”。一般而言,讀“網”比較適合“淺閱讀”,了解新聞信息,也是上網比較方便。但讀紙質書更適合“深閱讀”。要想讀經典,最好還是讀紙質書。因為上網閱讀往往會受到其他推送信息的干擾,使這種本來“深閱讀”的思維與感受變?yōu)椤皽\閱讀”。
傳統(tǒng)的紙質書閱讀本身就是一個審美過程,裝幀、開本、版式、紙張,都可能含有獨特的美學意蘊,令人玩味不盡。每本書的流傳過程,它的來路,都可能帶有文化記憶。“坐擁書城”“有書卷氣”是說一種令人羨慕的氣質,這些在網絡和電子設備上是得不到的。讀書終究是一種生命體驗,更是一種生活方式。所以無論現(xiàn)代信息科技如何發(fā)達,不能也不應當完全取代傳統(tǒng)的閱讀。在信息時代,既要適應和利用網絡閱讀,又要警惕和盡可能減少網絡閱讀帶來的弊害。
(摘編自《信息時代的讀書生活》)(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新媒體的崛起給年輕一代的閱讀和交流帶來了好處,也帶來了弊端,這種獲取信息的方式可算是件壞事。
B.閱讀方式對人的思維能力產生影響,而“碎片化”閱讀的方式無法提高人們的思維能力,這是社會共識。
C.泛化閱讀導致讀者思維分散,是因為內容生產者用聳人聽聞的標題或所謂爆款文章來吸引人們的關注。
D.網絡閱讀無法培養(yǎng)出“有書卷氣”這樣的氣質,信息時代在有針對性地進行網絡閱讀的同時不能忽略傳統(tǒng)閱讀。
(2)根據材料,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瀏覽問答網站雖然屬于“碎片化”閱讀,但是讀者可以從中得到生活和工作的現(xiàn)實指導性建議。
B.閱讀的質量與數量并無關系,每天花費大量時間閱讀不一定能使人得到真正的收獲與成長。
C.閱讀方式的選擇相當重要,紙質書閱讀比互聯(lián)同閱讀更有利于培養(yǎng)讀者個性化的感知能力。
D.要想從“知道分子”變成“知識分子”,就不能“淺閱讀”,而要有目的性地對專業(yè)領域進行苦讀。
(3)下列說法中,不能作為論據來支撐材料二觀點的一項是
A.某人在瀏覽某博客文章后,在文后發(fā)表留言和作者進行互動。
B.某教師到網站上瀏覽與教育有關的書籍,提升自己的專業(yè)水平。
C.某同學想了解區(qū)塊鏈的有關知識,于是到網上搜集瀏覽大量有關的信息。
D.某同學每周末抽出一下午的時間到圖書館或者閱覽室閱讀自己喜歡的書目。
(4)材料一和材料三論述的內容都與閱讀有關,但論述上各有側重點,請簡要概括。
(5)材料二在論證上有哪些特點?請簡要說明。組卷:3難度:0.6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16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泥人
尹葛亮
過年的時候,整理舊物。母親發(fā)現(xiàn)一團蒙了灰的東西,用棉紙層層包裹著。打開來,是一只泥老虎。顏色斑駁,脊背上也已干裂出一道曲折的紋路。唯獨面目還是勇猛凌厲的。
這是尹師傅的作品,說起來,真已經有十幾年沒見過了。
尹師傅是個泥塑藝人。
第一次買下了尹師傅的作品,是一只“大阿?!薄_@也是尹師傅做得最多的一種娃娃。其實是一種兒童樣貌的神,很碩大。尹師傅做這類泥人兒,真是得心應手。因為他有個一分為二的木頭模具,將泥填實,倒出來就是個胖大的兒童的雛形。尹師傅先給它刷上粉嫩的顏色,然后寥寥幾筆勾出眉眼,腮上潤上胭脂,濃墨重彩地涂上肚兜、長命鎖或者金元寶,就算是完工了。
這只“大阿?!笔俏覍σ鼛煾蹈信d趣的開始。尹師傅并不是南京人。老家是江蘇無錫。無錫附近靠常熟有個地方叫惠山,出產著一門手藝,就是泥人兒。其中最著名的是袁、朱、錢這幾家專業(yè)作坊。尹師傅的師承,就是這朱家。捏泥人是尹師傅的事業(yè),其實在他手中也分著層次。比方說“大阿福”,這種泥人雖然喜慶,但近乎批量生產,尹師傅說叫作“耍貨”,是為討生計而做,不入流的。而作為一個創(chuàng)作型的藝人,其實高下在于能不能做“細貨”。這“細貨”按傳統(tǒng)應取材于昆山一帶的戲曲。泥塑并非南京的特產,這就使得他的本事在一眾藝人中顯得特立獨行。加上他又總是很寡言,即使在一群年幼的擁躉注目之下,也依然是很安靜地做手邊的事情。由于他嚴肅的神情和沉默的態(tài)度,往往磨蝕了孩子們的好奇心,漸漸對他失去了興味。當然他也不為所動,一如既往做他的事情。但是也有一些例外,我便是其中的一個。而時間久了,尹師傅也終于認識了眼前的小朋友。有一天,我一針見血地指出,他做的東西,有點兒老土。并拿了附近剪紙藝人的“森林大帝”作為輔證,說明他不夠與時俱進。尹師傅扶了扶眼鏡,很認真地看了我一眼,依然沒有說話。但我不知道,我的話卻在將來造成了他手藝的改革。
以后的某一天,我發(fā)現(xiàn)尹師傅終于開始因人制宜,作品中出現(xiàn)了孩子們喜聞樂見的人物。比如一休和尚、藍精靈等,都是熱播卡通片里的,做得惟妙惟肖。神情間的活潑,很難想象是出自嚴肅的尹師傅之手。
出于友誼與感謝,尹師傅曾經為我專門做了一個鐵臂阿童木。這時候,我們家里其實已經擺滿他的作品了。
及至我上了中學,朝天宮一帶其實有了很大的變化。什么都在變,不變的大約只有尹師傅的泥人攤。生意沒有更好,但也沒有壞下去。顧客還是孩子們,一些長大了,不再來了,便有一些更小的接續(xù)上來。
有一天,爸爸一回家來,臉上是很興奮的神情。回房間翻了一陣,翻出許久不用的照相機。爸爸對我說:“毛果,我們去找尹伯伯?!?br /> 我們到的時候,夕陽西斜,尹師傅正袖著手打盹兒。耳朵上夾著一支煙,人也有些佝僂。這中年人,這時候便顯出了老相來。爸爸沒有驚動他,只是拿著照相機,對著攤上的泥人拍了一陣。尹師傅醒過來,眼神有些發(fā)木。
爸爸高興地對他說:“老尹,你的玩意兒,遇到懂的人了?!?br /> 尹師傅的嘴角便揚揚,說:“先生又玩笑,怕是沒有比你更懂得。”
爸爸搖搖頭,說:“你可記得上次送我的那只泥老虎,我擺在辦公室里,有個英國人見了,愛得不行。聊起來,原來他是倫敦大學亞非學院的客座教授,專門研究亞非文化的。他說難得見這樣地道的民間藝術品,想要看你更多的作品。”
尹師傅囁嚅了一下,說:“是個洋先生嗎?”
爸爸說:“洋人也沒什么,藝術無國界。只要是好東西,就應該讓更多的人知道。”
后來,我目睹了這個叫凱文的英國教授,在看到這些泥人時的反應。這間十多平方的斗室,是尹師傅的家,簡樸到只有一張床和一個立柜。其余的地方,滿當當地擺著泥人。有的上了彩,有的還是素坯。因為太多,色彩又繁盛,任是誰都眼花繚亂。凱文輕輕撫摸其中一只“殺鬼鐘馗”,眼里是一種疼惜的目光,仿佛對著初生的嬰兒。他回過頭來,用清晰的漢語對我們說:“這才是中國的!”
這年的年尾,尹師傅的泥人,出現(xiàn)在了英國的《新世紀藝術年鑒》上。尹師傅婉拒了倫敦藝術雙年展的邀請。他說:“我是登不上臺面的,就是個手藝人。況且,生意走不開。還有,我兒子?!?br /> 凱文再次找到他,是在第一年的秋天。凱文對爸爸說,他想和尹師傅談談生意的事。他說,他的弟弟開了一個工藝品公司,希望尹師傅能成為他們的合作伙伴。他們會為他在中國安排專門的工作室,以后他的所有作品會直銷海外。
尹師傅搖搖頭,說:“離開了朝天宮,我就什么都不是?!?br /> 凱文說:“您是個值得尊敬的藝術家,理應過上更好的生活。”
尹師傅眼角低垂,說:“窮則獨善其身。”
(有刪改)(1)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粉嫩胖大、戴著長命鎖或者金元寶的“大阿福”是尹師傅做得最多的一種娃娃,寄托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樸素向往。
B.尹師傅囁嚅著問“是個洋先生嗎”,通過神態(tài)描寫刻畫了尹師傅的自卑心理,暗示他對自己的作品走出國門沒有信心。
C.小說聚焦手藝人尹師傅,敘寫手法自然、樸素,語言質樸而顯疏朗,真誠而有力量,能引起讀者共鳴,讓讀者產生共情。
D.尹師傅家中簡樸的家具擺設與琳瑯滿目、色彩斑斕的泥人擺件形成鮮明的對比,突出了尹師傅對泥塑的熱愛與執(zhí)著。
(2)下列關于人物對話的解讀,不正確的一項是
A.“先生又玩笑,怕是沒有比你更懂的”道出傳統(tǒng)匠人的手藝不被大多數人了解,缺乏市場,其藝術價值得不到體現(xiàn)的困境。
B.“只要是好東西,就應該讓更多的人知道”暗示想要改變傳統(tǒng)匠人的現(xiàn)狀,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將傳統(tǒng)文化發(fā)揚光大。
C.“離開了朝天宮,我就什么都不是”說明傳統(tǒng)匠人受地域影響明顯,生存空間受限,離開了該地域就失去了生存的土壤。
D.“窮則獨善其身”道出了像尹師傅這樣的匠人在經濟大潮中仍守著自己心中的一方凈土,沒有因名利而放棄傳統(tǒng)堅守。
(3)葛亮在多部作品中都表達了他對“匠人”的理解:除了專注、打磨、任性,匠人還象征了一種文化傳統(tǒng)。請結合選文中相關內容簡要分析尹師傅身上所體現(xiàn)的“匠人精神”。
(4)有位讀者認為,小說中“我”這一角色完全可以隱去,用第三人稱視角對這些人物展開平實的敘述,并不影響小說的質量。作者并不認同這種觀點,請你替作者說服這位讀者。組卷:14引用:3難度:0.5
七、語言文字應用Ⅱ
-
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費孝通先生曾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br /> 在我們的生活時空里,美和美的藝術是如此豐富著人們的心靈:在面對( ?。┑淖匀黄婢皶r,我們常常會有一種( ?。┑恼鸷场T诖笞匀坏模ā 。┟媲?,一切描摹的語言都是蒼白無力的;而當我們在美術家們所創(chuàng)造的藝術天地徜徉流連時,同樣也會有一種直指人心的感動,似乎連一聲驚嘆都會是一種打擾和褻瀆。
對美的向往和追求,是眾多美術家們窮其一生所冀望達成的藝術使命。他們將這種追求在美術作品中表達出來,使得蕓蕓眾生能夠欣賞到美和美的藝術,便是對“美美與共”一詞的最好闡釋。而對于我這樣的文字工作者,能夠身體力行實踐“美美與共”的精神,我想,應該就是以文字記錄美術家們對于美的追求歷程,以文字分享美術家們對于美的表達和闡釋,以此來傳遞美的精神。作家和美術家的勞動雖然有異,但是,操筆為鋤,耕耘出一片屬于自己的山水領域,乃是大家的共同目標。
(1)下列引號的用法與文中第一句的引號作用相同的是
A.“救場如救火”,他二話不說,包上頭就扮戲。
B.這樣的“聰明人”還是少一點好。
C.“戴車匠”在我們這不但是一個人,一間小店,還是一個地名。
D.那樣的“看”根本就不能算是看,頂多只能算是一種感覺而已。
(2)在文中的括號內填上恰當的成語。
(3)文中畫橫線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請簡要分析其表達效果。組卷:4引用:2難度:0.5
八、材料作文(60分)
-
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2021年9月6日,清華大學開學典禮上,清華教授梅賜琪把失敗演繹出了人生中的另一種可能,他說:我發(fā)現(xiàn),真正伴隨著我們成長的,一直都是對于失敗的恐懼或者失敗本身。我特別想跟各位同學分享的是失敗在大學生活中可能發(fā)揮的幾個功能:首先,失敗會讓你看見自己能力的邊界。你們應該會愿意,在更廣闊的知識空間里和更充裕的自主時間里,試探一下失敗何時到來。第二,失敗會讓你看到輸贏之外的風景。第三,失敗很有可能讓你看到個人以外的世界。
讀了以上材料,觸發(fā)了你怎樣的思考?請據此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組卷:2引用:5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