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人教新版選修中外傳記作品選讀《第7課 沈從文:逆境也是生活的恩賜》2021年同步練習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現代文閱讀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詩經》原來是詩,不是“經”,這在咱們今天是很明確的。但在封建社會里,詩三百篇卻被尊為“經”,統治階級拿它來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從西周初期到春秋中葉,詩三百篇是一種配樂演唱的樂歌。這些樂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會和各種典禮,當作儀式的一部分或娛樂賓主的節(jié)目。另一方面則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會生活,當作表情達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語言差不多,當然它更加曲折動人。例如周代有一種“獻詩陳志”的做法,當一些人看到國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壞事,就做一首詩獻給他們,達到頌美或者諷諫的目的。還有人由于個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過詩來發(fā)泄和申訴。應該說明,“獻詩陳志”是要通過樂工的演唱來獻給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獻詩”總和“瞽獻曲”或“瞍賦”、“矇誦”并提。
          在人民群眾的生活里,詩歌也常用于表情達意,例如《詩經?邶風?新臺》和《詩經?秦風?黃鳥》等,都是針對具體的現實問題而發(fā)的。古代史傳中還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內的“徒歌”,例如《左傳?宣公二年》記載宋國將軍華元被鄭國人捉了去,后來逃回來,人民譏笑這位敗軍之將,做了一個歌兒對他唱。這樣的歌,從性質上說和“獻詩陳志”沒有什么分別。不過士大夫獻詩,是特地做了給樂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則先是在社會上流傳,給采訪詩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樂曲,傳到統治階級的耳中。
          在外交宴會等場合,賓主各方往往通過“賦詩”來表達愿望和態(tài)度?!百x詩”時點出現成的詩篇,叫樂工們演唱,通過詩歌的問答,了解彼此的立場,這就叫“賦詩言志”。這種“賦詩”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內容和意義,僅僅是把賦詩者的觀點和愿望寄托在詩中某幾句之上,來作比喻或暗示,所以是一種典型的斷章取義。《左傳?襄公二十六年》記晉侯為了衛(wèi)國一個叛臣的緣故,把衛(wèi)侯羈押起來,齊侯和鄭伯到晉國去說情,鄭國的子展就賦《詩經?鄭風?將仲子》一詩?!秾⒅僮印繁緛硎且皇讗矍樵?,這當中有“人之多言,亦可畏也”的話,是說女的愛著男的,又怕旁人說閑話;子展卻借用來說,晉侯縱然有理由,但“人言可畏”,別人看來總是為了一個叛臣。
          詩三百篇到了孔子的時代,由于新聲代替古樂,造成了詩與樂的分家,詩也就由樂歌逐漸變?yōu)榧兇獾恼Z言藝術了,“賦詩”“獻曲”也不大見到了。詩三百篇在社會上的實際用途縮小了,封建士大夫就逐漸把詩的意義和封建教化的原則聯系起來。比如公孫丑問,《伐檀》詩中,為什么君子不耕而食?孟子回答道:“國君用了他,就得到安富尊榮;子弟信從他,就學會孝悌忠信。君子不勞而食,還有誰比他功勞更大呢?”封建統治階級就是這樣“以意逆志”,最后把詩尊為“經”。直到五四運動以后,這部偉大的詩集才沖開了各種烏煙瘴氣,在思想和藝術上放射出奪目的光輝。
    (摘編自中華書局“知識叢書”金開誠《詩經》)
    (1)下列關于原文第1、2自然段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經》中的作品原來是普通的詩歌,并沒有深刻的含意,但是封建統治階級卻把它尊為經典,用它來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B.在春秋中葉以前,詩三百篇曾經作為一種配樂演唱的樂歌,成為祭祀、宴會和各種典禮的一部分儀式或娛樂賓主的節(jié)目。
    C.所謂“獻詩陳志”,一種情況是指卿士通過貢獻詩歌,向國君或同僚陳述自己的心意,以達到頌美或者諷諫的目的。
    D.在古籍記載中,卿士“獻詩”經常和“瞽獻曲”、“矇誦”等一起出現,是因為卿士做詩以后,總是通過樂工的演唱來呈獻。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宋國人民譏笑敗軍之將華元的詩歌,也是用來作為表情達意的工具,所以從性質上說,跟卿士的“獻詩陳志”沒有什么不同。
    B.古人在“賦詩言志”時所言的志,往往不為原詩所具有,而是賦詩者采用斷章取義的辦法,寄托在詩中某些句子之上的。
    C.子展借用《詩經?鄭風?將仲子》“人之多言,亦可畏也”一句話,他的意思是叛臣的一面之詞令人擔心,請晉侯不要聽信。
    D.到孔子時代,新音樂逐漸興起,古樂逐漸失傳,由此造成詩與樂分家,《詩經》也就變成純粹的語言文學作品,而與音樂無關了。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在西周初期到春秋中葉的政治、外交和其他社會生活中,《詩經》被當作表情達意的工具,往往能收到平常語言所無法達到的效果。
    B.上古時候,人民群眾的作品如果給采訪詩歌的人收集去了,就可能進入詩三百篇中,不然則仍是沒有曲調的“徒歌”。
    C.古人在“賦詩言志”時采用的都是現成的詩篇,其含意大家都清楚,所以能夠通過詩歌的來回問答,了解彼此的立場。
    D.孟子解釋《伐檀》說,君子使國君得到安富尊榮,使子弟學會孝悌忠信,所以君子可以不勞而食。這就曲解了《詩經》的原意。

    組卷:65引用:29難度:0.7

二、文言文閱讀

  • 2.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
          宋汝為,字師禹,豐縣人。靖康元年,金人犯京師,闔門遇害,汝為思報國家及父兄之仇。建炎三年,金人再至,謁部使者陳邊事,遣對行在。高宗嘉納,特補修武郎,奉國書副京東運判杜時亮使金。
          時劉豫節(jié)制東平,丞相呂頤浩因致書豫。汝為行次壽春,遇完顏宗弼軍,不克與時亮會,獨馳入其壁,將上國書。宗弼盛怒,劫而縛之,欲加僇辱。汝為一無懼色,宗弼顧汝為不屈,遂解縛延之曰:“此山東忠義之士也。”命往見豫,汝為曰:“愿伏劍為南朝鬼,豈忍背主不忠于所事。”力拒不行,乃至京師,瀕死者數四。
          豫僭號汝為持頤浩書與之,開陳禍福,勉以忠義,使歸朝廷。豫悚而立曰:“使人!使人!使豫自新南歸,人誰直我,獨不見張邦昌之事乎?業(yè)已至此,夫復何言?!奔淳辛羧隇?。然以汝為儒士,乃授通直郎、同知曹州以誘之,固辭。
          紹興十三年,汝為亡歸,作《恢復方略》獻于朝,且曰:“今和好雖定,計必背盟,不可遽馳?!睍r秦檜當國,置不復問。高宗憶其忠,特轉通直郎。
          久之,有告汝為于金人以蠟書言其機事者,大索不獲,尋知南歸。檜將械送金人,汝為變姓名為趙復,徒步入蜀。汝為身長七尺疏眉秀目望之如神仙楊企道者遇之溪上企道曰必奇士也。款留之,見其議論英發(fā),洞貫古今,靖康間離亂事歷歷言之,企道益驚,遂定交,假僧舍居之。
          檜死,汝為曰:“朝廷除此巨蠹,中原恢復有日矣。”企道勸其理前事,汝為慨然太息曰:“吾結發(fā)讀書,奮身一出,志在為國復仇,收還土宇,頗為諸公所知,命繆數奇,軋于權臣,今老矣,新進貴人,無知我者?!比隇樯袣夤?jié),博物洽聞,飲酒至斗余,未嘗見其醉,或歌或哭,涕淚俱下。
    (選自《宋史?宋汝為傳》,有刪節(jié))注:①行在:指天子所在的地方。②完顏宗弼:金兀術。③僇(lù)辱:羞辱。④僭號:冒用帝王稱號。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金人犯京師,闔門遇害  闔門:全家
    B.時秦檜當國  當國:主持國事
    C.見其議論英發(fā)  英發(fā):抒發(fā)
    D.靖康間離亂事歷歷言之  歷歷:清晰準確的樣子
    (2)下列各項中,對文中畫波浪線的語句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汝為身長七尺/疏眉/秀目望之/如神仙/楊企道者/遇之溪上/企道曰/必奇士也
    B.汝為身長七尺/疏眉秀目/望之如神仙/楊企道者/遇之溪上/企道曰/必奇士也
    C.汝為身長/七尺疏眉/秀目望之/如神仙/楊企道者遇之/溪上企道曰/必奇士也
    D.汝為身/長七尺/疏眉秀目/望之/如神仙/楊企道者遇/之溪上/企道曰/必奇士也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宋汝為在壽春單獨將國書交給宗弼,宗弼盛怒,宋汝為臨危不懼;見到劉豫后多次面臨死亡危險,后到了京師。
    B.宋汝為先向高宗皇帝面陳邊事,得到贊許;宋汝為逃回南宋后向朝廷獻《恢復方略》,當時秦檜掌管國事,《恢復方略》被擱置不問。
    C.秦檜下令捉拿宋汝為,宋汝為得到消息后改名換姓,徒步入蜀,與楊企道結為至交;秦檜死后,楊企道勸他回朝廷被他婉拒。
    D.家仇國恨集于一身,宋汝為立志復仇報國,只是命運多舛,均無法實現,時而借酒澆愁,以淚洗面。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愿伏劍為南朝鬼,豈忍背主不忠于所事。
    ②汝為持頤浩書與之,開陳禍福,勉以忠義,使歸朝廷。

    組卷:0引用:1難度:0.6

三、情景默寫

  • 3.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曾對“學”與“思”二者的關系作過辯證論述,他說:“
     
    ,
     
    ?!?br />(2)《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寫沙漠冰封,愁云慘淡的景象的詩句是:“
     
     
    。”
    (3)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寫琵琶女出場的詩句是:“
     
    ,
     
    。”

    組卷:0難度:0.9

四、選擇題

  •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組是( ?。?br />      天鵝悠閑自在、無拘無束,它時而在水上遨游,                          它似乎是很喜歡接近人的,只要它覺得我們不會傷害它。
    ①時而沿著水邊,②回到有人的地方,③時而到岸旁嬉戲,④享受著與人相處的樂趣,⑤時而離開它的幽居,⑥藏到燈芯草叢中。

    組卷:40難度:0.9
  • 5.下列句子中,標點符號的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h2>

    組卷:4引用:1難度:0.5
  • 6.下列各句中有語病的一句是(  )

    組卷:1引用:1難度:0.8

六、語言表達

  • 19.認真觀察下面一幅漫畫,用簡潔的語言介紹畫面的內容,然后用一句話揭示漫畫的寓意。內容:(70字左右)寓意:(不超過8個字)

    答:
     

    組卷:10引用:3難度:0.8

七、材料作文

  • 20.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寫作文。
          2015年4月14日早晨,一封辭職信引發(fā)熱評,辭職的理由僅有10個字:“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網友評這是“史上最具情懷的辭職信,沒有之一”。經采訪得知,作者為2004年7月入職河南省實驗中學的一名女心理教師,已經任職11年之久?!笆澜缒敲创?,我想去看看”寥寥10個字,看似任性但又頗具情懷的辭職理由讓人感慨良多。
          請根據你對材料的理解,任選一個角度,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明確立意,文體特征突出,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組卷:0引用:2難度:0.7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