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版八年級上冊《2.2 聲音的特性》2021年同步練習卷(5)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單選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
1.在如圖所示三支相同的試管中裝有質量不等的水,當用嘴從試管口吹響,與用小棒敲打試管壁,兩次不同的過程所發(fā)出的聲音的音調高低是( )
A.用嘴吹是甲的音調高,用棒子敲是甲音調高 B.用嘴吹是甲的音調高,用棒子敲是丙音調高 C.用嘴吹是丙的音調高,用棒子敲是甲音調高 D.用嘴吹是乙的音調高,用棒子敲是乙音調高 組卷:140引用:4難度:0.9 -
2.關于聲現(xiàn)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聞其聲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據(jù)音色來判斷的 B.吹奏笛子時,演奏者抬起壓在不同出氣孔上的手指,是為了改變發(fā)出聲音的響度 C.公共場合要“輕聲慢語”指的是減小聲音的音調 D.超聲波可以在真空中傳播 組卷:5696引用:63難度:0.9 -
3.如圖所示的古箏是我國古代的一種樂器,琴師要提高古箏的音調,應將( )
A.琴弦調緊一些 B.保持琴弦的松緊程度不變,使琴弦長一些 C.保持琴弦的松緊程度不變,換用較粗的琴弦 D.琴弦松緊不用調,用力拉弦 組卷:230引用:8難度:0.7 -
4.使用MP3時,調節(jié)音量按鈕是為了改變聲音的( ?。?/h2>
A.響度 B.音調 C.音色 D.頻率 組卷:428引用:116難度:0.9 -
5.關于聲現(xiàn)象,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h2>
A.“未見其人,先聞其聲”的主要判斷依據(jù)是個人不同的音色 B.“震耳欲聾”是指聲音的響度大 C.初中階段男生一般都要經(jīng)歷的“變聲期”是指音調發(fā)生了改變 D.“輕聲細語”指的是降低聲音的音調 組卷:1394引用:15難度:0.8 -
6.生活在海邊的漁民經(jīng)??匆娺@樣的情景:風和日麗,平靜的海面上出現(xiàn)一把一把小小的“降落傘”--水母,它們在近海處悠閑自得地升降、漂游。忽然【水母像受到什么命令似的,紛紛離開海岸】,游向大海。不一會兒,狂風呼嘯,波濤洶涌,風暴來臨了。就(【】括住的部分),以下解釋合理的是( )
A.水母接收到了次聲波 B.水母接收到了電磁波 C.水母感受到了溫度的突然變化 D.水母感受到了地磁場的變化 組卷:127引用:59難度:0.9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2小題,解答過程必修有必要的文字說明,公式和解題過程。
-
18.某研究小組利用一些長短、粗細和材料不同的琴弦,進行了探究音調和哪些因素有關的活動。他們選用的琴弦長度、材料在圖中已標出(其中琴弦的直徑關系:a=c=d<b),并且每根琴弦固定的松緊程度一致。
(1)若研究音調的高低與琴弦長度的關系,應該控制琴弦的粗細、和松緊程度相同,改變 ;應選擇琴弦 (選填符號a、b、c或d)。
(2)若選擇琴弦a和b,則是為了研究琴弦音調的高低與琴弦 的關系。
(3)若有同學選擇c和d進行研究,并推理得出:琴弦長度越長,振動越慢,音調就越低的結論。該同學探究過程中存在 的問題。
(4)他們還可以選擇琴弦 (選填符號)研究琴弦音調高低與材料的關系。組卷:368引用:4難度:0.5 -
19.閱讀下列短文,回答問題。
超聲波指紋識別技術
傳統(tǒng)指紋識別TouchID已成為智能手機的標配。隨著黑科技超聲波指紋識別技術SenseID的出現(xiàn),屏下指紋的全面屏手機變得越來越普及。與傳統(tǒng)指紋識別不同,超聲波指紋識別技術是通過發(fā)射超聲波掃描緊貼屏幕的指紋,并根據(jù)接收到的反射超聲波分析得出指紋的信息,進行比對解鎖。超聲波是頻率超過人類聽覺上限的聲波,具有較強的穿透能力,能夠穿透玻璃、鋁、不銹鋼、藍寶石或塑料等。此外,超聲波掃描能夠不受手指上可能存在的污物影響,例如汗水、護手霜或凝露等,從而提供一種更穩(wěn)定、更精確的認證方法。
(1)超聲波是指頻率高于 Hz的聲音,人耳通常 (選填“能”或“不能”)聽到超聲波。
(2)SenseID系統(tǒng)能置于手機內部,是因為超聲波具有 。
(3)SenseID系統(tǒng)利用了仿生學原理,它模仿了下列哪個選項的生物 。
A.蝙蝠B(yǎng).蜘蛛C.青蛙D.貓
(4)某手機利用SenseID,從發(fā)出超聲波到接收到指紋反射的超聲波,用時8×10-6s,可知SenseID系統(tǒng)到手機屏幕表面的距離為 mm。(超聲波傳播的速度取900m/s,不計SenseID系統(tǒng)的大?。?br />(5)SenseID系統(tǒng)向手指上若干個位置發(fā)射超聲波,檢測到被手指反射的信號時所需的時間隨位置的變化情況如圖1所示,由圖可知這些位置指紋的大致形狀,圖2選項最符合的是 。組卷:810引用:15難度: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