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人教五四版九年級下冊《第18課 大道之行也》2018年同步練習卷(2)

發(fā)布:2024/12/11 19:0:1

一.了解文章來源.

  • 1.孔子,
     
    時期的思想家,教育家。

    組卷:43引用:1難度:0.8
  • 2.本文《大道之行也》選自《
     
    》。禮運,《禮記》
     
    名,大約是戰(zhàn)國末年或秦漢之際儒家學者托名
     
    的著作。

    組卷:100引用:1難度:0.8
  • 3.《禮記》,儒家經(jīng)典之一,
     
    (朝代)
     
    (編者)對秦漢以前各種禮儀論著加以輯錄、編纂而成,共49 篇。你知道的儒家經(jīng)典著作有
     
    。

    組卷:120引用:1難度:0.8

二.教師范讀.學生初步感知課文.

  • 4.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與能
     
     
    矜寡
     
     
     
    其棄于地也
     
     

    組卷:39引用:1難度:0.9
  • 5.你感覺本文《大道之行也》所描述的理想社會可能是一個什么樣子?(用自己的話)

    組卷:57引用:1難度:0.8

三.多種方式朗讀.然后學生疏通課文.

  • 6.對照注解獨立解決以下詞語的意思。(橫線前的詞或加橫線的詞語)
    A.大道
     
    之行
     

    B.選賢與
     

    C.講信修睦
     

    D.故
     
    人不獨親
     
    其親
    E.矜
     

    F.皆有所養(yǎng)
     

    G.男有分
     

    H.貨惡
     
    其棄于地也
    I.不必藏
     
    于己
    J.謀閉
     
    而不興
     

    K.盜竊亂賊
     
    而不作
     

    L.故外戶而不閉
     

    組卷:47引用:1難度:0.8
  • 7.翻譯下列語句。
    (1)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
    (2)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3)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

    組卷:51引用:1難度:0.8

三.讀下列語段,回答問題:

  • 20.怪哉      漢武帝幸甘泉,馳道中有蟲,赤色,頭牙齒耳鼻盡具,觀者莫識。帝乃使東方朔視之。還對曰:“此蟲名怪哉。昔時拘系無辜,眾庶愁怨,咸仰首嘆曰:“‘怪哉!怪哉’蓋感動上天,憤所生也,故名怪哉。此地必秦之獄處。”即按地圖,信如其言。上又曰:“何以去蟲?”朔曰:“尺。憂者,得酒而解。以酒灌,當消。”于是使人取蟲置酒下,須臾糜散。
    (選自《太平廣記?昆蟲一》)【注釋】①幸:臨幸,古代皇帝到某地稱為“幸”②拘系:拘押,關(guān)押③庶:庶民,百姓④按:察看⑤信:的確,確實
    (1)解釋加點詞語。
    ①觀者莫
     

    ②還
     

    仰首嘆曰
     

    如其言
     

    ⑤何去蟲
     

    ⑥以酒
     

    (2)翻譯句子。
    ①此地必秦之獄處。
    ②于是使人取蟲置酒下,須臾糜散。
    (3)《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寫到,魯迅小時候曾經(jīng)問他的先生:“怪戰(zhàn)這蟲是怎么一回事?”先生不予回答。你能根據(jù)本文作出回答嗎?
    (4)東方朔對“怪哉”的解說,是否含有更深的意味?

    組卷:110引用:2難度:0.7
  • 21.閱讀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
          老人引楊氏入山之大穴。雞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至一家,老人謂曰:“此公欲來,能相容否?”對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則必賢者矣。吾此間凡衣服、飲食、牛畜、絲纊、麻枲(枲,麻)之屬,皆不私藏,與眾共之,故可同處。子果來,忽攜金珠錦繡珍異等物,所享者惟薪米魚肉,此殊不缺也。惟計口授地,以耕以蠶,不可取食于人耳?!睏钪x而從之。又戒曰:“子來或遲,則封穴矣?!逼饶?,與老人同出。
    (1)下面句中“此”字分別指代什么:
    ①此公欲來。指代
     

    ②老人肯相引之此。指代
     

    ③此殊不缺也。指代
     

    (2)下面各組詞義相同的一組是
     

    A、落:落英繽紛   居民之大聚落也
    B、果:未果,尋病終   子果來
    C、屬: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吾此間凡衣服、飲食……之屬
    D、處:處處志之   故可同處
    (3)補出下面句子中的主語:
     
    又戒曰:“子來或遲,則封穴矣?!逼饶?,
     
    與老人出。
    (4)對短文內(nèi)容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文中穴中人與桃花源中人一樣過著與世隔絕、自給自足、怡然自得的生活。
    B、《桃花源記》中是漁人自己偶然發(fā)現(xiàn)了桃花源,而短文中楊氏是經(jīng)一老人引導才進入大山之穴。
    C、穴中人告訴楊氏,穴中是按人口分給土地,然后自己來耕種養(yǎng)蠶,不能向別不求取食物。
    D、楊氏聽了穴中人的話后,不愿意留在洞中,所以,臨近傍晚又與老人一同出穴。
    (5)翻譯下列句子:
    ①此公欲來,能相容否?
    ②老人肯相引至此,則必賢者矣。

    組卷:99引用:3難度:0.7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