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上冊《5.4.4 細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2020年同步練習(xí)卷(3)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
-
1.細菌將動植物遺體中的有機物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這一生理過程屬于( ?。?/h2>
A.光合作用 B.蒸騰作用 C.呼吸作用 D.吸收作用 組卷:86引用:159難度:0.7 -
2.下列生物中的細菌或真菌,能作為分解者參與物質(zhì)循環(huán)的是( ?。?/h2>
A.豆科植物的根瘤菌 B.使小麥得葉銹病的真菌 C.健康人腸道中的大腸桿菌 D.死亡樹木上的木耳 組卷:6引用:2難度:0.4 -
3.下列有關(guān)細菌、真菌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酵母菌只能生活在有氧的環(huán)境中 B.霉菌都是對人體不利的,如黃曲霉還可能致癌 C.細菌和真菌都是單細胞生物 D.腐生細菌能分解枯枝敗葉,有利于自然界中的物質(zhì)循環(huán) 組卷:14引用:7難度:0.7
二、解答題
-
8.為了探究“細菌對植物遺體具有分解作用”,某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xué)設(shè)計了如下兩套實驗方案:
方案一:將同一樹的部分落葉進行滅菌處理后,平均分成甲、乙兩組,甲組接種細菌,乙組不接種細菌,兩組都放在無菌環(huán)境中,實驗過程中都添加蒸餾水,使樹葉保持濕潤。
方案二:取兩種樹的等量落葉,分別標為丙組和丁組,將兩組落葉進行滅菌處理后,丙組接種細菌,丁組不接種細菌,兩組都放在無菌環(huán)境中,實驗過程中都添加蒸餾水,使樹葉保持濕潤。
請根據(jù)上述實驗方案,回答下列問題:
(1)比較上述兩套實驗方案,你認為較科學(xué)的是方案
(2)該探究實驗提出的假設(shè)是
(3)方案一中的實驗變量是
(4)實驗過程中要添加蒸餾水,使樹葉保持濕潤,這樣做的目的是為細菌生長、繁殖提供適宜的條件,除此之外,細菌的生長還需要組卷:20引用:2難度:0.5 -
9.如圖表示細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組成植物體和兔、鹿等動物體的有機物最終來源于綠色植物的
(2)從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組成上看,細菌屬于
(3)生物遺體通過圖中的
(4)圖中,生產(chǎn)者是組卷:4引用:1難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