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年山東省臨沂市蒙陰縣岱崮中學中考地理模擬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第Ⅰ卷為選擇題。在每題所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 1.如圖示意我國東南部某山區(qū)地形分布。為發(fā)展旅游業(yè),在圖中河流a~e段開設漂流活動項目。讀圖回答1~2題。
    a~e河段落差可能為( ?。?/h2>

    組卷:5引用:0難度:0.50
  • 2.如圖示意我國東南部某山區(qū)地形分布。為發(fā)展旅游業(yè),在圖中河流a~e段開設漂流活動項目。讀圖回答1~2題。
    最驚險刺激的漂流河段是( ?。?/h2>

    組卷:5引用:0難度:0.60
  • 3.如圖示意世界六大板塊分布,讀圖完成3~5題。

    甲處為大洲分界線,該界線是( ?。?/h2>

    組卷:3引用:0難度:0.70
  • 4.如圖示意世界六大板塊分布,讀圖完成3~5題。

    乙處所在的國家是( ?。?/h2>

    組卷:2引用:0難度:0.70
  • 5.如圖示意世界六大板塊分布,讀圖完成3~5題。

    丙地的經(jīng)緯度位置是(  )

    組卷:3引用:0難度:0.60
  • 6.氣溫和降水是氣候的兩大要素。下列關于某地氣溫和降水統(tǒng)計圖(如圖)的說法,正確的是( ?。?br />

    組卷:274引用:16難度:0.5

二、綜合題

  • 29.地理探究: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的地理知識。
    我國古詩詞和諺語等傳統(tǒng)文化蘊含了豐富的地理知識。我省鄱陽湖平原上某中學一學習小組對此進行探究,圖1、圖2和表是他們探究過程中所搜集到的部分材料。完成下列探究。

    詩詞 諺語
    ①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②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③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④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①天無三日晴,地無三尺平
    ②一年四季無寒暑,一雨便成秋
    ③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
    ④一場春雨一場暖,一場秋雨一場寒
    (1)詩句“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反映出我國
     
    高原的景觀。
    (2)寫出表中反映鄱陽湖平原地理環(huán)境特征的詩詞和諺語(各一句,填序號)。
    詩詞:
     
    ;
    諺語:
     

    (3)探究圖2中“山寺桃花”四月“始盛開”的原因。

    組卷:108引用:10難度:0.3
  • 30.請結合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暑期,小華去觀光旅游,他事先做了一些準備工作,之后踏上旅途。具體活動如下
    【設計線路】圖1

    (1)從蕪湖出發(fā)到重慶,途中游覽三峽風光,他選擇了
     
    (運輸方式)。
    (2)請閱讀圖1,從重慶到拉薩,他選擇了坐火車,依次經(jīng)過的鐵路線有成渝線、寶成線、A
     
    線、蘭青線和青藏線。
    【準備行裝】
    (3)請閱讀圖2,比較成都和拉薩的氣溫曲線,發(fā)現(xiàn)拉薩的氣溫比成都的氣溫要
     
    ,其原因是
     
    。
    (4)從下列物件中選出小華在拉薩時需要的行裝是
     
    。
    ①雨衣②氧氣袋③冰糕④防寒服裝⑤防曬物品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②⑧③④
    D.①④⑤
    【踏上旅途】
    (5)圖3是小華在青藏地區(qū)旅游中拍攝的照片,請結合照片完成問題。
    青藏地區(qū)位于
     
    (地形區(qū)),本區(qū)特有的、被稱為“高原之舟”的畜種是
     

    藏袍是藏族的傳統(tǒng)服飾,早晚時藏民可以將雙手藏在藏袍袖中,中午則可以脫下一只袖子或脫下兩只袖子系在腰間。藏袍一天中不同的穿戴方式,反映了當?shù)貧鉁鼐哂?
     
    特點。
    (6)下列這句話是小華在旅游至圖1的B處時了解到的知識,在她的描述中有一處錯誤之處,請用直線畫出并改正。
    小華:“這里有我國最大的高原濕地,生活在這里的人們有的住在用厚重的牛毛氈搭成的帳篷中,有的住碉房,限制當?shù)剞r業(yè)生產的主要因素是水源?!?/h2>

    組卷:19引用:3難度:0.3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