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dāng)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3-2024學(xué)年北京清華大學(xué)附中高三(上)月考語文試卷(10月份)

發(fā)布:2024/10/16 2:0:2

一、本大題共1小題,共18分。

  • 1.閱讀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
          盛世修典興藏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我國歷朝歷代都非常重視典籍的收藏保存,從而使得中華文明得以生生不息。
          早在周朝時,由朝廷設(shè)立的守藏室就保存著歷算、預(yù)測、謀略等方面的典籍,可謂是最早的“國家圖書館”。史料顯示,老子曾在周王朝擔(dān)任守藏室史,類似后來的圖書管理員。秦朝收藏各類典籍的地方被稱為“石室金匱”。金匱指用金屬封緘的柜子,石室即用石頭修筑的房子,這種封閉性好的空間用來儲藏典籍再合適不過了。但是,秦朝的焚書坑儒導(dǎo)致不少先秦典籍損毀,實在是遺憾。
          位于西安未央?yún)^(qū)的著名古跡天祿閣是漢朝廷御用收藏典籍和開展學(xué)術(shù)活動的地方,兼具圖書館和檔案館功能。西漢學(xué)者劉向就曾在這里編校圖書,搜集先秦典籍,為保存先秦文化做了大量工作。《戰(zhàn)國策》一書就是在這里輯錄完成的。
          唐朝廷在門下省設(shè)立修文館保藏典籍,后更名為弘文館。據(jù)記載,當(dāng)時的弘文館有藏書二十余萬卷,并有校書郎負責(zé)校理圖籍,勘正錯謬。宋代的崇文院是中央藏書之所,宋仁宗景祐年間,歐陽修、宋祁等人奉詔整理圖籍,編撰了《崇文總目》。此外,崇文院還主持編纂了四部叢書,即《太平御覽》《太平廣記》《文苑英華》《冊府元龜》,厥功至偉。
          蒙古族建立元朝后,積極學(xué)習(xí)漢文化。元文宗圖帖睦爾有較高的漢文化修養(yǎng),曾在京師創(chuàng)建奎章閣,以收藏各類經(jīng)史圖書。他還組織人員編修《經(jīng)世大典》,整理并保存了大量元代典籍。遺憾的是,這部圖書已經(jīng)散佚。
          明清時期的文淵閣是赫赫有名的皇家藏書場所。明朝時,一批飽學(xué)之士曾在此主持編修《永樂大典》,該書被稱為“世界上有史以來最大的百科全書”。清廷組織人員在此編修的《四庫全書》也頗為有名。因《四庫全書》規(guī)模宏大,為方便收藏,朝廷先后建造7座藏書樓,因此有“四庫七閣”之說。
          除了朝廷建造的藏書設(shè)施,中國古代還有一些著名的私人藏書樓,比如寧波范氏“天一閣”、蘇州顧氏“過云樓”等,它們在保存中華典籍方面也功不可沒。
           (取材于《海南日報》)材料二
          中國國家版本館由中央總館文瀚閣、西安分館文濟閣、杭州分館文潤閣、廣州分館文沁閣組成,四館分別選址北京燕山、西安秦嶺圭峰山、杭州良渚、廣州鳳凰山,保藏中華民族文化瑰寶,讓文化典籍“藏之名山、傳之后世”。2021年全國兩會把國家版本館等重大文化設(shè)施建設(shè)作為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fā)展工程重要內(nèi)容,正式列入國家“十四五”規(guī)劃和 2035年遠景目標(biāo)綱要。
          “版本”一詞起源于宋代。此后,“版本”的內(nèi)涵不斷演變、豐富。版本,最初指同一書籍的不同印本,后來又指同一類事物在不同介質(zhì)上的體現(xiàn)形態(tài),現(xiàn)在,古今中外一切載有文明印記的各類資源,都可以稱為版本。版本是文化的載體,是歷史的沉淀。版本作為一種文化載體,反映和見證著一個時代的文明成就,也推動和支撐著一個民族的發(fā)展進步。我們對歷史上文化盛世的認識,往往是從那個時代的典籍和版本入手的。站在新時代歷史起點上,建設(shè)國家版本館,彰顯了新時代的國力昌盛,昭示著中華民族偉大復(fù)興的壯闊前景。
          作為國家版本資源總庫和中華文化種子基因庫,中國國家版本館將永久保藏具有重要歷史文化傳承價值的各類版本資源?!耙豢?cè)帧彼酿^共同構(gòu)建了中華版本保藏傳承體系,各館既各有側(cè)重、各具特色,又遙相呼應(yīng)、渾然一體,中央總館是國家版本資源總庫,加掛副牌“國家版本數(shù)據(jù)中心”,將牽頭承擔(dān)國家版本資源規(guī)劃協(xié)調(diào)職能。三個分館是中央總館的異地災(zāi)備中心和區(qū)域性版本資源聚集中心。建設(shè)中國國家版本館,構(gòu)筑國家版本資源總庫,就是著眼于中華版本的永久安全保藏。
          國家版本館全面征集保藏古今中外載有中華文明印記的中華版本資源。新中國成立以來各類出版物版本全部入藏中央總館,同時吸納具有歷史文化傳承價值的中華古籍、革命文獻、宗教文獻、雕版拓片、碑帖家譜、錢幣郵票、影視劇數(shù)字版和外國精品版本等。從陶石獸骨到金屬竹木,從實物的紙張到虛擬的數(shù)字,版本的載體千變?nèi)f化、繽紛多樣,它們承載著知識與思想,延續(xù)著古老的文明。
          版本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我們首先要注重研究中國版本對世界的影響,包括傳播途徑、歷史演變、交融作用等。同時還要研究世界版本對中國的影響,包括國外各類版本的傳入、借鑒、吸納、融合。國家版本館為世界讀懂中國打開了又一扇文化之窗,從版本文化的獨特視角,著力講好中國故事、講好中國共產(chǎn)黨的故事,促進文化交流和文明對話,從而廣泛宣介中國主張、中國智慧、中國方案,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
           (取材于《光明日報》)材料三
          沿北京中軸線一路向北,燕山腳下,青山懷抱間,一組中式建筑群坐北朝南、依山而上,典雅瑰瑋。這里是中國國家版本館中央總館,落成一年有余,1600余萬冊(件)版本資源入藏這座國家級文化殿堂,依托現(xiàn)代科技力量,浩瀚中華文明基因得以保護、賡續(xù)。
          國家版本館系列展覽的序廳——文興樓內(nèi),“版本工藝”“中國郵票”“中國貨幣”3個專題展覽率先亮相,分別展示新石器時代至近現(xiàn)代的版本工藝、中國郵票和中國歷代貨幣的發(fā)展變遷,從不同角度展現(xiàn)豐富厚重的中華文明遺產(chǎn)。展廳里,每一件展品的來頭都不小。其中一冊西夏時期的《吉祥遍至口和本續(xù)》,是現(xiàn)存最早的木活字印本,被列入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展覽的64件文物。它是西夏文字、吐蕃文化和中原印刷術(shù)三種文化完美結(jié)合的載體。
          步入主建筑文華堂,中央挑空兩層高13米、面積1350平方米的國家書房讓人眼前一亮——仰觀穹頂,取自宋代石刻天文圖的滿天星宿點綴其中,寓意中華文明如星空般浩瀚璀璨;環(huán)視四周,15組書柜、3萬余冊古今經(jīng)典匯成文山字海,彰顯厚重文化底蘊。
          圍繞國家書房,基本陳列“見證偉業(yè)——中華民族復(fù)興版本展”和“斯文在茲——中華古代文明版本展”中,以陶器、甲骨、青銅、簡牘、絲帛、紙張等為載體的中華文明印記貫穿展線,其中不乏最早記錄“中國”一詞的青銅器——何尊,宋人書、宋人刻、宋人拓的孤本《西樓蘇帖》,唯一一尊未經(jīng)人工修復(fù)的兵馬俑等重磅文物。泱泱中華文化,在亙古歲月中薪火相傳。專題展覽“版本琳瑯——中國當(dāng)代出版精品與特色版本展”里,不同版本的《新華字典》、新中國成立后人教版前4套全國通用中小學(xué)教材、深受海外讀者歡迎的多語種《紅樓夢》繪畫本等,銘刻歲月印記、富有時代特色,展現(xiàn)了新中國文化建設(shè)的繁榮景象。挖掘版本文化內(nèi)涵,推動版本文化交流,開拓版本學(xué)術(shù)視野,不斷鑄造和提升版本事業(yè)的發(fā)展平臺,是社會對國家版本館的期待。
          登上建筑群的制高點——國家版本館的核心建筑文瀚閣,主題展覽“真理之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經(jīng)典版本展”匯集2000余件經(jīng)典著作、手稿手跡、檔案資料,僅《共產(chǎn)黨宣言》就有來自全球各語種的300多個不同版本。閣內(nèi)文瀚廳,集中陳列展示珍貴古籍出版物,包括《永樂大典》《四庫全書》《中華再造善本》等原大仿真影印本、古籍影印本和原雕版刷印本。版本是傳統(tǒng)的,也是現(xiàn)代的,國家版本館是貫通古今版本的文化長廊。
          目前,總館已入藏版本1600余萬冊(件),加上三個分館,入藏版本已超過2500萬冊(件)。這是全國近900家收藏單位、580余家圖書出版社、1萬余家報刊社及無數(shù)民間藏家共襄盛舉的成果。
          收百世之闕文,采千載之遺韻,重要的是讓這些中華文明“金種子”得到更好的保護,傳之后世。國家版本館蘭臺洞庫內(nèi),昔日文淵閣、文溯閣、文津閣、文瀾閣四閣的《四庫全書》古籍真本和仿真影印版本首次同臺合璧。天然山體開鑿改造的洞庫內(nèi),運用現(xiàn)代科技手段,更多沉睡千年的珍貴古籍得以保藏,重?zé)ㄉ鷻C。
           (取材于《北京日報》)(1)根據(jù)材料一,下列理解與推斷正確的一項是
     

    A.中國歷朝歷代都修建了專門的建筑來收藏保存典籍文獻。
    B.秦代修建了“石室金匱”,收藏條件不好導(dǎo)致典籍損毀。
    C.劉向輯錄的《戰(zhàn)國策》是漢代收集保存先秦文化的代表。
    D.從藏書建筑可推斷,《四庫全書》規(guī)模超過《永樂大典》。
    (2)根據(jù)材料之,下列對“版本”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從宋代以后,“版本”一詞被用來代表國家的修典興藏。
    B.版本館的收藏品是能夠反映、見證文明成就的文化載體。
    C.版本的載體包括了陶石獸骨,金屬絲竹以及紙張與數(shù)字。
    D.“版本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因此要研究世界版本。
    (3)根據(jù)材料三,下列對國家版本館中央總館的展品理解與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A.《吉祥遍至口和本續(xù)》能從一個側(cè)面印證我國宋代就有了活字印刷術(shù)。
    B.青銅器何尊的銘文證實了把“中國”作為國家名稱使用有悠久的歷史。
    C.《新華字典》是當(dāng)代出版精品,是新中國文化建設(shè)成就中的一個代表。
    D.展出的《共產(chǎn)黨宣言》300多個不同版本中,有來自國外的精品版本。
    (4)根據(jù)上涉材料,下列對國家版木本館的理解不是正確的一項是
     

    A.“藏之名山、傳之后世”對國家版本館的建設(shè)有指導(dǎo)意義。
    B.國家版本館的建筑命名參考了歷朝歷代對同類建筑的命名。
    C.國家版本館的藏品是全國各家單位與民間人士共同提供的。
    D.國家版本館將《四庫全書》四庫七樓古籍真本匯聚于總館。
    (5)根據(jù)上面的三則材料,分條列舉建設(shè)國家版本館的意義。

    組卷:8引用:1難度:0.5

二、本大題共1小題,共19分。

  • 2.閱讀下列文字,回答下列各題。
    外大母趙太夫人行狀      天乎,天乎!何乃遽吾外大母逝耶!悲哉:不肖宗道,稚年喪母,外大母每見不肖,輒淚涔涔下,且泣且樹曰:“兒饑否?將無寒乎?”輒取衣食衣食之。故不肖即然弱子乎,無殊乎在母膝下也。今壯矣,而外大母在耶?悲哉,悲哉!
          太夫人姓趙氏,其先江陵人,景泰間徙公安,遂占籍。四傳為處士文深,贈中憲東谷公與處士同里用,相歡也,因太夫人勤慎狀,曰:“是真我家婦?!彼烀讲菅伞Y浿袘椆允蕊?,日偕諸酒人游,顧以生計蕭疏,不無阻酣暢也。自有婦卜太夫人,而甘滑盈幾,取辦咄嗟。諸故酒人驚相語:“前從夫夫飲,且少鮮菜耳,今突致此銜者?”遍視其困筐而索然若故,后乃知太夫人音腹龜手適舅姑,心力竭矣。無何,姑錢恭人疾且巫,則盡斥擎理授方伯公,俾迎醫(yī),醫(yī)無問遐近。恭人不食,外大母亦絕嗽。恭人不起,而太夫人哀可知也。即逮今五十余年,語及輒涕。居嘗語子:吾今裕,故能施耳,不若先姑貧好施也。若所以有茲日,微先姑之德不及此,子孫無忘先姑哉!
          乙卯,方伯公領(lǐng)鄉(xiāng)書,丙辰成進士,己未官比部郎。太夫人相從京師,為置側(cè)室高,禮訓(xùn)慈育,閨內(nèi)穆如。居四年,不置一鮮麗服。丙寅,方伯公金憲江西,時長憲者喜敲撲,公庭號楚聲不絕。太夫人聞之,戚然曰:“彼盛怒易解耳,而生命難續(xù),且若之何以人灼骨之痛,博已一快也?”方伯公為之改容曰:“請佩此言當(dāng)韋。”戊寅,方伯公以大參備兵通、泰,尋由河工超遷河南右轄。未幾,轉(zhuǎn)左。日夜期會薄書間,力漸耗。太夫人時時風(fēng)方伯公:“且休矣!即不能蒸琴蟠鶴以飽,夫豈其無雙田之毛,東湖之水?”方伯公曰:“所謂拂衣者難妻摯也,汝若是又奚難!”而癸未需次調(diào)補,竟請告歸,從太夫人意也。居嘗語諸子曰:“爾父累俸,稍拓田廬,然不盡與爾曹,而推以贍族,亦惟是念祖父之余,不可專食也。爾當(dāng)識此意附譜后,絕孫曾他腸,令吾族人得世世食此土,不亦美乎!”其平居語識大義類若此。
          不肖宗道,甥也,義不敢飾吾外大母之行,亦不敢隱也。惟慨惠之銘,以肉百年骨,則家舅氏厚幸,宗道厚幸。
    (選自《白蘇齋類集》,有刪節(jié))(1)對下列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故不肖即然弱子乎 煢:孤獨
    B.相歡也 雅:高雅
    C.因太夫人勤慎狀 悉:知曉
    D.姑錢恭人疾且亟 嬰:被……纏繞
    (2)下列各組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何乃遽吾外大母逝耶 方伯公大參備兵通、泰
    B.而外大母在耶哪里 突致此衎衎者
    C.語及輒涕 不若先姑貧好施也
    D.后乃知太夫人嗇腹龜手適舅姑 亦不敢隱也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袁宗道很小就失去了母親,幸賴外祖母的呵護,母愛的缺失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彌補。
    B.趙太夫人年輕時,因家境困難賣掉自己的首飾,換來美酒佳肴,款待丈夫的朋友。
    C.袁宗道的外祖父在河南做官時,困于公務(wù)繁雜,后順從妻子的意愿而選擇辭官歸里。
    D.作為外孫,撰寫外祖母的行狀,袁宗道既不敢虛美外祖母,也不愿隱瞞外祖母的美德。
    (4)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彼盛怒易解耳,而生命難續(xù),且若之何以人灼骨之痛,博己一快也?
    (5)趙太夫人被認為是“敦親睦族”的典范,有哪些表現(xiàn)?請簡要概括。

    組卷:12引用:1難度:0.6

三、本大題共1小題,共20分。

  • 3.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下列各題。
    月夜聽盧子順彈琴
    李白
    閑夜坐明月,幽人彈素琴。忽聞悲風(fēng)調(diào),宛若寒松吟。
    白雪亂纖手,綠水清虛心。鐘期久已沒,世上無知音。
    聽蜀僧濬彈琴
    李白
    蜀僧抱綠綺,西下峨眉峰。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響入霜鐘。不覺碧山暮,秋云暗幾重。
    【注釋】
    ①本詩作于詩人被“賜金放還”之后。②幽人:幽居之士,詩中指盧子順。③《悲風(fēng)》《寒松》《白雪》《綠水》都是琴曲名。④綠綺:古琴名。⑤有《風(fēng)入松》琴曲名。
    (1)下列對兩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第一首描繪了李白月下聽琴,友人琴藝高超動人,但不免有孤寂落寞之感。
    B.第二首描繪了蜀僧為李白撫琴,琴音與自然相融,勾起了作者的復(fù)雜情思。
    C.兩首詩均可見李白對琴曲的諳熟,同時也體現(xiàn)出了他與友人之間的情誼。
    D.兩首詩有敘有議,有景有情,充分激活了讀者的想象,具有強烈的感染力。
    (2)兩首詩都表達了詩人聽琴受到內(nèi)心的洗滌,下面詩句中含此意的一項是
     

    A.古調(diào)雖自愛,今人多不彈。(劉長卿《聽彈琴》)
    B.西窗竹陰下,竟日有余清。(白居易《聽彈古淥水》)
    C.余意在山水,聞之諧夙心。(孟浩然《聽鄭五愔彈琴》)
    D.穎乎爾誠能,無以冰炭置我腸。(韓愈《聽穎師彈琴》)
    (3)一語雙關(guān),即一句話包含了多層的含義。本題兩首詩多處使用此手法,請分別結(jié)合畫線句,談?wù)勂潆p關(guān)的內(nèi)涵。

    組卷:18引用:1難度:0.6

  • 4.在橫線處填寫作品原句。
    (1)白居易的《琵琶行》在描摹音樂的變化時使用了一連串比喻:“嘈嘈切切錯雜彈,
     
    。
     
    ,幽咽泉流冰下難?!?br />(2)《答司馬諫議書》中,王安石以盤庚之例表明自己堅持變法的決心的句子是:
     
     
    ,是而不見可悔故也。
    (3)《夢游天姥吟留別》中表現(xiàn)詩人蔑視權(quán)貴的句子是:“
     
    ,
     
    ?”
    (4)《阿房宮賦》中“
     
    ,
     
    ,棄擲邐迤”三句,寫秦國統(tǒng)治者將剽掠而來的寶貝當(dāng)做沙石,扔得到處都是,極其奢侈。

    組卷:0引用:1難度:0.6

八.作文(50分)從下面兩個題目中任選一題,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 11.世界經(jīng)濟開放則興,封閉則衰,高水平的對外開放是擴展中國式現(xiàn)代化發(fā)展空間的重要著力點。對于個人來說,學(xué)業(yè)發(fā)展,事業(yè)進步,也是如此。請以“談開放”為題,聯(lián)系現(xiàn)實,寫一篇議論文。
          要求:觀點明確,論證合理,論據(jù)充實,書寫清晰。

    組卷:7引用:1難度:0.5
  • 12.請以“知道答案”為題,寫一篇記敘文。
          要求:思想健康,內(nèi)容合理充實,有細節(jié)描寫;語言流暢,書寫清晰。

    組卷:4引用:1難度:0.7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yīng)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yīng)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wù)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