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山東省煙臺市招遠市九年級(下)期中化學試卷(五四學制)

發(fā)布:2024/7/2 8:0:9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0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 1.二十大報告中,提出“推動綠色發(fā)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下列做法不符合這一理念的是(  )

    組卷:1引用:2難度:0.7
  • 2.甲流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下列防護措施中包含化學變化的是( ?。?/h2>

    組卷:30引用:2難度:0.9
  • 3.正確的化學實驗操作是實驗成功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保證。下列實驗操作中,錯誤的是( ?。?/h2>

    組卷:3引用:2難度:0.5
  • 4.下列關于水的說法正確的是( ?。?/h2>

    組卷:17引用:2難度:0.7
  • 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h2>

    組卷:2引用:2難度:0.5
  • 6.《西游記》中提到“雨、雪、霜、露”等自然形成的“無根水”,可以用來做藥引子治病。它本質(zhì)上是一種蒸餾水,當它落在地面流經(jīng)巖石層時,會溶解石灰質(zhì),成為“硬水”。以下選項正確的是( ?。?/h2>

    組卷:330引用:4難度:0.7
  • 7.中國古代詩句中蘊含很多化學原理,下列詩句所涉及的化學原理解釋錯誤的是( ?。?br />
    選項        詩句 化學知識
    A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落花的腐熟屬于緩慢氧化
    B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分子在不停地運動
    C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煅燒生石灰得到熟石灰
    D 何意百煉鋼,化為繞指柔 生鐵經(jīng)不斷煅燒捶打氧化,降低碳的含量變成鋼

    組卷:63引用:3難度:0.7
  • 8.布洛芬是一種非常常見的消炎止痛藥,其化學名稱為2-(4-異丁基苯基)丙酸,化學式為C13H18O2,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h2>

    組卷:20引用:3難度:0.6

四.實驗與探究(本題包括4個小題。共31分)

  • 23.某化學興趣小組為驗證硫酸的部分化學性質(zhì),使用氫氧化鈉、碳酸鈉、金屬鋁和另外一種不同類別的物質(zhì)A進行了相關實驗。

    (1)實驗時觀察到稀硫酸與A反應有藍色溶液生成,則A物質(zhì)是
     
    。
    (2)稀硫酸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時沒有明顯現(xiàn)象,為了證明二者發(fā)生了反應,該組同學設計了如圖一所示實驗,傳感器測定的pH和溫度隨溶液質(zhì)量變化的情況見圖二、圖三。則B溶液是
     
    溶液,圖三中的M與圖二中X、Y、Z中的
     
    數(shù)值相等。從微觀角度分析,氫氧化鈉溶液和稀硫酸反應的實質(zhì)是:
     

    (3)該化學興趣小組又做了如圖四所示實驗:
    【提出問題】②號試管中無色溶液的溶質(zhì)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一:硫酸鈉;猜想二:硫酸鈉、硫酸;猜想三:
     
    ;猜想四:硫酸鈉、硫酸、氫氧化鈉。興趣小組成員一致認為猜想四不合理,理由是
     
    。
    【實驗驗證】該小組同學用試管取適量②號試管中的無色溶液,加入一種試劑后,根據(jù)產(chǎn)生的現(xiàn)象推斷出了②號試管中溶質(zhì)的成分,該試劑是
     
    。
    【質(zhì)疑反思】甲同學認為猜想三不能成立,因為①②號試管中溶液混合后燒杯中沒有藍色沉淀生成。乙同學則認為猜想三是可以成立的,理由是
     
    。

    組卷:21引用:2難度:0.5

五、分析與計算(本題包括1個小題。共6分)

  • 24.向一定量的鹽酸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為10%的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質(zhì)量與加入NaOH溶液的質(zhì)量關系如圖所示?;卮鹣铝袉栴}:

    (1)當加入NaOH溶液的總質(zhì)量為mg時,溶液中含有的溶質(zhì)為
     
    (填化學式)。
    (2)混合溶液中鹽酸消耗的氫氧化鈉溶液的質(zhì)量為
     
    g。
    (3)當沉淀的質(zhì)量恰好達到最大值時,求反應中共需加入NaOH溶液的總質(zhì)量?(寫出計算過程)。

    組卷:15引用:2難度:0.4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