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第5章 化學方程式》2019年單元測試卷(甘肅省慶陽市鎮(zhèn)原縣)(2)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2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
-
1.為了能及時發(fā)現煤氣泄漏,常在煤氣中加入少量有特殊氣味的乙硫醇(C2H5SH),乙硫醇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2C2H5SH+9O2
4CO2+2X+6H2O,則X的化學式為( ?。?/h2>點燃組卷:628引用:9難度:0.6 -
2.在反應A+B→C+D中,A與B參加反應的質量比為4:3,生成的C和D的質量和為2.8g,則參加反應的B的質量為( ?。?/h2>
組卷:43引用:13難度:0.7 -
3.在反應3A+B═2C+3D中,8.4 g A和16 g B恰好完全反應生成11.2 g C,已知D的相對分子質量為44,則A的相對分子質量為( ?。?/h2>
組卷:54難度:0.5 -
4.物質發(fā)生化學變化時,反應前后一定發(fā)生變化的是( )
組卷:62引用:38難度:0.9 -
5.下列關于化學方程式:2H2+O2
2H2O的讀法中不正確的是( ?。?/h2>點燃組卷:336難度:0.9 -
6.AgNO3固體見光或受熱易分解,故保存在棕色瓶中,AgNO3見光分解時產生一種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該氣體可能是( ?。?/h2>
組卷:713引用:38難度:0.7
三、實驗探究題(共18分)
-
19.為探究化學反應前后反應物與生成物之間的質量關系,三位同學分別做了下列三個實驗:
實驗一:稱量鎂條,點燃,待反應結束后再稱量。
實驗二:將裝有稀鹽酸的小試管放入裝有鋅粒的燒杯中稱量,然后將鹽酸與鋅粒接觸,過一會兒再稱量。
實驗三:將裝有氫氧化鈉溶液的試管放入盛有硫酸銅溶液的燒杯中,稱量,然后設法將兩種溶液接觸,過一會兒再稱量。
數據見下表[鋅與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Zn+2HCl═ZnCl2+H2↑;氫氧化鈉溶液與硫酸銅溶液混合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OH+CuSO4═Cu(OH)2↓+Na2SO4]:編號 實驗一 實驗二 實驗三 變化前 4.8g 112.6g 118.4g 變化后 8.0g 112.4g 118.4g
(2)這三個實驗中,是否有不遵循質量守恒定律的反應?
(3)從不能正確反映反應物和生成物之間質量關系的實驗中,選一例提出改進思路:
(4)由此可以得出,探究有氣體參加或生成的化學反應前后反應物與生成物質量關系的實驗,必須在組卷:113引用:3難度:0.3
四、計算題(共9分)
-
20.為了測定氯酸鉀樣品中氯酸鉀的質量分數,某學習小組取 2.5g 該樣品與 0.8g 二氧化錳混合。加熱該混合物 t1 時間后(假設雜質不參加反應)冷卻,稱量剩余固體質 量。重復以上操作,依次稱得加熱 t1、t2、t3、t4 時間后剩余固體的質量,記錄數據如下表:
加熱時間 t1 t2 t3 t4 剩余固體質量/g 2.48 2.41 2.34 2.34
(1)完全反應后產生氧氣的質量為
(2)求該樣品中氯酸鉀的質量分數。(計算結果精確到 1%)
(3)如圖表示一定質量的氯酸鉀和二氧化錳固體混合物受熱過程中,某變量 y 隨受熱 時間的變化趨勢,縱坐標表示的是
A.固體中鉀元素的質量
B.生成氧氣的質量
C.固體中氧元素的質量
D.固體中二氧化錳的質量分數組卷:78引用:2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