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河北省石家莊二中實驗學校高一(上)學情監(jiān)測歷史試卷(12月份)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單選題(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將正確答案涂在答題卡相應位置。每題2分,共80分。)
-
1.商朝時期附屬國君長與商王很少有血緣姻親關系,但周朝分封的諸侯則大多數(shù)是同姓子弟,并且多被分封到重要的地區(qū)。這說明西周( )
組卷:0引用:5難度:0.6 -
2.春秋時期,楚國往往以蠻夷自居;到了戰(zhàn)國時期,楚國人也祭祀華夏族系的遠古神話人物祝融。這一變化說明戰(zhàn)國時期( ?。?/h2>
組卷:6引用:4難度:0.6 -
3.進入春秋以后,鄭國開墾了“蓬蒿藜藿”之地;晉國開墾了狐貍、豺狼所居的“南部之田”;宋、鄭之間的“隙地”逐漸得到了開墾。上述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根本原因是( ?。?/h2>
組卷:5引用:4難度:0.7 -
4.春秋戰(zhàn)國時期,儒家主張“仁政”“德治”,宣揚禮樂文明;法家希望通過法律的手段達到至德社會,強調君臣共同守法;道家則從“法自然”的角度反對戰(zhàn)爭。這反映了春秋戰(zhàn)國時期( ?。?/h2>
組卷:6引用:8難度:0.6 -
5.農(nóng)歷一月古時本來又叫“政月”,秦朝為了避秦始皇嬴政的諱,就把“政月”改為“正月”,“正”字的讀音也為“zhēng”了。這反映了( ?。?/h2>
組卷:16引用:7難度:0.7 -
6.漢武帝即位后,一方面通過親自過問政務,以切斷九卿及以下官吏與丞相的聯(lián)系;另一方面賢良文學上書言事,并在現(xiàn)任官吏中選拔出一批人作為自己的侍從和助手。這些做法( ?。?/h2>
組卷:17引用:17難度:0.7 -
7.據(jù)西晉的史料記載,內遷的少數(shù)民族認同中原地區(qū)的歷史和文化,如鮮卑族人說自己是黃帝之子的后裔,匈奴的鐵弗部自稱是大禹的后代。這種現(xiàn)象說明( ?。?/h2>
組卷:25引用:8難度:0.7 -
8.王夫之在《讀通鑒論》中指出:唐之舉進士,不以一日之詩賦,而以名望之吹噓,雖改九品中正之制,猶其遺意焉。宋以后,糊名易書(古代考生送給閱卷官員的試卷,并不是考生的原卷,而是經(jīng)過了謄抄過的,這叫糊名易書)以求之于聲寂影絕之內。科舉考試的這一變化( ?。?/h2>
組卷:1引用:4難度:0.6 -
9.唐朝租庸調制規(guī)定男子除租、調外,還可以納絹或布代役:兩稅法規(guī)定每戶按人丁和資產(chǎn)繳納戶稅,按田畝繳納地稅。這一變化反映了( ?。?/h2>
組卷:100引用:128難度:0.6 -
10.麥積山石窟始建于后秦時期,建造初期,石窟內雕塑在原偏祖袈裝基礎上加右肩搭一角,形成中國特色的半偏袒袈裝。隨后,洞窟佛像袈裳樣式逐漸由緊窄變得寬松,直至褒衣博帶的雙領下垂式,面容也漸變?yōu)橹袊?士形象的秀骨清像型。這反映了( ?。?/h2>
組卷:4引用:3難度:0.6 -
11.如圖反映了北宋時期禁軍人數(shù)和軍隊總數(shù)的變化。這些變化給北宋帶來的影響是( ?。?br />
組卷:15引用:26難度:0.6 -
12.(金太祖)在燕云地區(qū)設置漢官以統(tǒng)治聚居的漢人。在地方上,金在漢族和渤海地區(qū),設置州縣;在女真族地區(qū),保留猛安謀克官制。材料說明金朝的統(tǒng)治特點是( )
組卷:6引用:3難度:0.7 -
13.元朝統(tǒng)治者吸取了漢唐以來地方割據(jù)勢力據(jù)險對抗中央政府這一教訓,打破了自然的疆界,極力避免某一地區(qū)成為地方長官據(jù)險稱雄的國中之國。地方區(qū)劃的設置,人為地使自然區(qū)域割開,采取犬牙交錯的行政劃分方式。元代的做法( ?。?/h2>
組卷:12引用:3難度:0.5
一、單選題(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將正確答案涂在答題卡相應位置。每題2分,共80分。)
-
40.1901年之后,“外國公使成為中國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從而可以“任意斥責一切對待外國人不稱職的中國官吏”。材料說明的問題是( ?。?/h2>
組卷:0引用:7難度:0.6
二、材料分析題(20分)
-
41.中國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歷史,也是一部抗爭與探索的歷史。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1840年鴉片戰(zhàn)爭以后,西方列強在中華大地上恣意妄為,封建統(tǒng)治者孱弱無能,中國逐步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國家蒙辱、人民蒙難、文明蒙塵,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難。英雄的中國人民始終沒有屈服,在救亡圖存的道路上一次次抗爭、一次次求索,展現(xiàn)了不畏強暴、自強不息的頑強意志。
——習近平:《在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材料二:“能變則全,不變則亡;全變則強,小變仍亡?!边@段話出自康有為的《上清帝第六書》,代表了維新派的共識。最后兩句,批評了慘淡經(jīng)營30年的洋務運動;同時,又說明了近代社會演變過程中的質、量、度。洋務運動帶來的小變并不是壞東西,但那不過是一種量變。與這種“小變”不同的,是全變。
——陳旭麓:《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1)指出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期間材料一中“文明蒙塵”的典型例子。列舉1840-1900年間的重大史實(除洋務運動外),實證中國各階級“在救亡圖存的道路上一次次抗爭、一次次求索,展現(xiàn)了不畏強暴、自強不息的頑強意志?!?br />(2)列舉洋務派的兩個代表人物。結合所學知識,扼要分析材料二中的“洋務運動帶來的小變并不是壞東西,但那不過是一種量變”。組卷:0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