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浙江省寧波市北侖中學高二(上)開學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8/8 8:0:9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0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1小題,15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雖然在一部敘事作品中插入韻文往往具有華彩意味,但《紅樓夢》中的每一個華彩段落都蘊含著豐富的隱喻性和強烈的敘事性。當人們在傾聽莎士比亞戲劇中的大段大段人物獨白時,他們感受到的僅僅是人物的情感思想以及復雜的內心活動,但一旦進入《紅樓夢》詩詞曲賦的閱讀,人們就會發(fā)現(xiàn)他們所讀到的遠不啻是這些內涵。換句話說,如果刪去莎翁戲劇里的獨白部分,其所敘述的故事依然完整無缺,但如果抽掉《紅樓夢》中的所有韻文部分,那么敘事就會變得殘破不堪。韻文之于敘事的這種整體性,不僅在西方文學史上,即便在中國文學史上也是獨一無二的。同樣是韻文,在《三國演義》《西游記》或《金瓶梅》等小說中不過是人物形象、山川湖海或者云雨私情的渲染和描繪,而整個故事的敘述卻在這種當口停格,等到詩意揮發(fā)完畢,畫面才繼續(xù)流動?!都t樓夢》中這種韻文部分的獨特性在敘述韻文和人物韻文這兩個層面上同時展開。所謂敘述韻文指的是敘述者在敘述過程中所插入的一首首詩作,所謂人物韻文指的是小說中諸種人物所抒寫的一次次吟唱。相形之下,人物韻文的比重遠遠超過敘述韻文,不僅在數(shù)量上,而且在其隱喻意味和敘事功能上人物韻文在整個韻文部分中占據(jù)著主要的地位。
(李劫《歷史文化的全息圖像:論紅樓夢》,有刪改) 材料二:
《紅樓夢》里融入的詩詞抒情是一種浸潤了東方文化特質的詩情。在西方文學中,這種融入了強烈情感和生命哲學的小說作品,所見亦多。但不同的是,它們大多沒有《紅樓夢》那種含而不露、融化無跡和自然打動人心的藝術品質,也沒有曹雪芹在敘述過程中統(tǒng)一于顯揚和隱飾、熱烈和冷靜的藝術節(jié)制和游刃有余的藝術魄力,而多是在作品中加入大量的心理獨白一類抒情因素,提煉出一兩個思想主旨,讓它們成為主人公性格和靈魂的根源,并通過人物思想性格來推動故事發(fā)展,使故事達到高潮后再歸于無限的遐想與反思。與《紅樓夢》相比,西方的這類小說則顯出其藝術上的粗糙。
《紅樓夢》中的詩詞韻文是一些關聯(lián)敘事的整體,往往寓示著人物命運,能主動參與到小說故事的結撰中去,因而與敘事相融合。這種融詩入文的詩筆在西方小說中并不多見。西方小說中的“詩筆”其實不能算詩,它們只是用來渲染場景,烘托情節(jié)的抒情文字,用得不好則只能算作一種機械的文學手法。
在紅樓詩歌中,詩歌意象的功能被發(fā)揮到極致。如作者以“花”“竹”“淚”等意象比黛玉,以“石”“玉”比寶玉。而更妙的是,作者用一些意象來暗寓某些人物的關系。如寶玉“絳蕓軒”之“絳”“怡紅院”之“紅”,與黛玉“絳珠仙子”之“絳”及《葬花吟》“紅消香斷有誰憐”,《桃花行》里面桃花之“紅”都互相關聯(lián)映照,從而使物象帶上某種情思意蘊和寓意,融入小說整體中去。而中國自《周易》爻辭中的“龍”“枯楊”“鶴”而至《詩經》里的“雎鳩”“桃夭”“碩鼠”到屈原《離騷》中的“美人香草”,這種以物比興的手法就一直影響著中國詩歌意象系統(tǒng)的構建,使古典詩歌里的意象含有豐厚的文化意蘊,具有獨特的審美內涵和傳統(tǒng)的情思指向。西方小說在物與情的關系上就更談不上融合了。西方小說往往只是將物件賦以某種象征意義,然后將其貫穿于整個故事過程中,使其成為小說的線索,并且不斷地以它來提示文章的主題。比如福爾摩斯偵探小說中的黑貓的意象,還有一些小說中的鏡子的意象。
《紅樓夢》中以詩歌為載體進行的抒情寄托委婉含蓄,繼承了中國詩歌“哀而不傷”“怨而不怒”的傳統(tǒng)。石頭偈語“無材可去補蒼天,枉入紅塵若許年。此系身前身后事,請誰記去作奇?zhèn)鳌币约镑煊瘛对峄ㄒ鳌贰短贫嗔睢返?,無不體現(xiàn)了婉約之美。同時,因為紅樓詩歌意象“比”的運用,使得詩歌的指寓性很強,幾乎大多數(shù)的詩都是言在此而意在彼。在這點上,太虛幻境中上演的寓言人物命運的《紅樓夢》十二支曲可說是其典范。西方敘事文學中的抒情則直白而且強烈。其中多是大篇幅的心理獨白,如《哈姆雷特》中主人公的自白;或者是作者自己直接進入文中去進行議論或者抒情,如《安娜?卡列尼娜》中一直都貫穿著主人公列文的思想情感發(fā)展歷程這條主線,小說中有很多以列文自己的身份而發(fā)的抒情或者議論。
(何躍《<紅樓夢>敘事中的詩詞運用》) 材料三:
《終身誤》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嘆人間,美中不足今方信。
縱然是齊眉舉案,到底意難平。(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如果刪除莎士比亞戲劇中大段大段的人物獨白,并不會影響所敘述故事的完整性,也不影響讀者的閱讀體驗。
B.《三國演義》《西游記》中的韻文對人物形象、山川湖海等進行描繪和渲染,使故事敘述充滿詩意,畫面具有流動感。
C.《紅樓夢》追求含而不露、融化無跡和自然打動人心的藝術品質,沒有融入西方文學那種強烈情感和生命哲學。
D.相較于西方敘事文學的抒情直白與強烈,《紅樓夢》的韻文“哀而不傷”“怨而不怒”,大多指寓性較強,言在此而意在彼。
(2)根據(jù)材料,下列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針對《紅樓夢》韻文的特點,材料一運用對比論證論述它的敘事性,材料二運用舉例論證論述它的隱喻(指寓)性。
B.《紅樓夢》常借助人物韻文表現(xiàn)該人物的情感與思想,顯得含蓄委婉,不同于莎翁戲劇采用直接顯豁的內心獨白方式。
C.《紅樓夢》韻文的“意象”蘊意豐富,與西方小說中的“物象”相似,都貫穿于整個故事中,提示小說的主題。
D.《紅樓夢》韻文形式多樣,人物韻文貼合其性格特質,顯示出作者曹雪芹深厚的古典文學功底和高超的藝術創(chuàng)造力。
(3)根據(jù)材料,下列對《紅樓夢》韻文的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A.《聰明累》:“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靈……”(人物韻文)
B.《葬花吟》:“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敘述韻文)
C.《西江月》:“無故尋愁覓恨,有時似傻如狂??v然生得好皮囊,腹內原來草莽?!保ㄈ宋镯嵨模?br />D.《詠白海棠》:“淡極始知花更艷,愁多焉得玉無痕。欲償白帝宜清潔,不語婷婷日又昏。”(人物韻文)
(4)根據(jù)材料二和你閱讀《紅樓夢》的體驗,分析《終身誤》“豐富的隱喻性”。組卷:12引用:2難度:0.5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1小題,15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浣衣母
廢 名 自從李媽的離奇消息傳出之后,這條街上,每到散在門口的雞都回進廚房的一角漆黑的窠里,年老的婆子們,按著平素的交情,自然的聚成許多小堆;詫異,嘆惜而又有點愉快的擺著頭:“從那里說起!”
李媽今年五十歲,一對紙扎的玩具似的腳,慢慢把日子一個個走過去。祖父們常說李媽曾經住過高大的瓦屋,李媽的李爺,是一個酒鬼。當李媽還年輕,家運剛轉到蹇滯的時候,確乎到什么地方做鬼去了,留給李媽的:兩個哥兒,一個駝背姑娘,另外便是這間茅草房。
這茅草房建筑在沙灘的一個土坡上,背后是城墻,左是沙灘,右是通到城門的一條大路,前面流著包圍縣城的小河,河的兩岸連著一座石橋。李媽利用這天然形勢,包洗城里幾家太太的衣服。孩子都還小,自己生來又是小姐般的斯文,吃不上三碗就飽了:太太們也不像打發(fā)別的粗糙的婆子,逢著送來衣服的時候,總是很客氣的留著,非待用過飯,不讓回去:所以李媽并沒實在感到窮的苦處。朝前望,又滿布著歡喜:將來兒子成立……
城里太太們的孩子,起初偶然跟著自己的媽媽出城游玩一兩趟,后來也舍不得這新辟的自由世界了。李媽的荷包,從沒有空過,加以善于鑒別糖果的可吃與不可吃,母親們更是放心。太太們的姑娘,吃過晚飯,偶然也下河洗衣,首先央求李媽在河的上流陽光射不到的地方尋覓最是清流的一角——洗衣在她們是一種游戲,好像久在樊籠,突然飛進樹林的雀子。
李媽這時剛從街上回來,坐在門口,很慈悲的張視他們;他們有了這公共的母親,越發(fā)顯得活潑而且近于神圣了。姑娘們回家去便是晚了一點,說聲李媽也就抵得許多責備了。傍晚,賣柴的鄉(xiāng)人歇下?lián)釉跇蝾^一棵楊柳樹下乘涼,也時常意外地得到李媽的一大杯涼茶,他們漸漸也帶點自己田地里產出的豌豆、芋頭之類作報酬。
李媽的哥兒長大了,酒鬼父親的模樣,也漸漸顯得沒有一點差訛了。李媽咒罵他們死;一個終于死了,那一個逃到什么地方當兵。
人都歸咎李媽:早年不到幼嬰堂抱養(yǎng)女孩給孩子做媳婦,有了媳婦是不會流蕩的。李媽也深悔自己的失計。但是,高大的瓦屋,消滅于丈夫之手,不也可以希望兒子重新恢復嗎?李媽憤恨而悵惘了。
守城的兵士,漸漸同李媽認識。駝背姑娘起初躲避他們的親近,后來也同伴耍小孩一樣,真誠而更加同情了。李媽的名字遍知于全營,有兩個很帶著孩子氣的,簡直用了媽媽的稱呼;
從別處訛索來的蔬菜同魚肉,都拿到李媽家,自己烹煮,客一般的款待李媽;衣服請李媽洗,有點破敝的地方,又很頑皮的要求縫補;李媽的柴木快要燒完了,趁著李媽不在家,站在橋頭勒買幾擔,李媽回來,很窘的叫怨,他們便一溜煙跑了。李媽用了寂寞的眼光望著他們跑,隨又默默的坐在板凳上了。
李媽的不可挽救的命運到了——駝背姑娘死了。這小小的死,牽動了全城的吊唁:祖父們從門口,小孩們從壁縫;太太用食點,同行當?shù)钠抛佑冒г~。李媽只是沉沉的想,抬頭的勇氣,大約也沒有了。
今年夏天來了一個單身漢,年紀三十歲上下,一向覓著孤婆婆家寄住,背地里時常奇怪李媽的哥兒:有娘不知道孝敬。一日想到,在李媽門口樹蔭下設茶座,生意必定很好,跑去跟李媽商量;自然,李媽是無有不行方便的。
人們不像從前吝惜了,用的是雙銅子,每碗掏兩枚,值得四十文;水不花本錢,除償茶葉同柴炭,可以賺米半升。那漢子苦央著李媽不再洗衣服:“到了死的日子還是跪!”李媽也就過著未曾經歷過的安逸了。然而寂寞!疑心這不是事實:成天閑著。王媽帶著孫兒來談天:“老來的好緣法!”李媽也陪笑,然而不像王媽笑的自然。
富人的驕傲,窮人的委隨,競爭者的嫉視,失望者的喪氣,統(tǒng)行湊合一起。
每天,那漢子提著銅壺忙出忙進,然而李媽并不顯得幾大的歡欣,照例招呼一聲罷了。晚上,漢子進城備辦明天的茶葉,門口錯綜的桌椅當中,坐著李媽一人;除掉遠方的行人從橋上彳于過來,只有楊柳樹上的蟬鳴。朝南望去,遠遠一帶山坡,山巔黑簇簇,好像正在操演的兵隊,然而李媽知道這是松林;還有層層疊疊被青草覆蓋著的地方,比河邊荒地更是冷靜。
謠言哄動了全城,都說是王媽親眼撞見的。王媽很不安:“我只私地向三太太講過,三太太最是愛護李媽的,而且本家!”李媽這幾日來往三太太很密,反復說著:“人很好,比大冤家只大四歲?!?,享不到自己兒的福,靠人的!”三太太失了往日的殷勤,無精打采的答著。李媽也只有無精打采的回去了。
姑娘們美麗而輕便的衣籃,好久沒有放在李媽的茅草房當前。年輕的母親們,苦拉著孩子吃奶:“城外有老虎,你不怕,我怕!”只有城門口面店的小家伙,同驢子貪戀河邊的青草一樣,時時刻刻跑到土坡;然而李媽似乎看不見這爬來爬去的小蟲,荷包里雖然有銅子,糖果是不再買的了。
那漢子不能不走。李媽在這世界上唯一的希望,是她的逃到什么地方的兒子,倘若他沒有吃子彈,倘若他的脾氣改過來。
(有刪改)(1)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段“詫異”“嘆惜”“愉快”三詞,表現(xiàn)了婆子們因李媽沒有恪守婦道而震驚、感慨,又因此有了談資而興奮的心理。
B.李媽在酒鬼丈夫死后能受到人們禮遇和關照,因為她善良慈愛,像“公共的母親”,更主要的,她是傳統(tǒng)秩序的遵循者和維護者。
C.王媽造謠李媽和年輕漢子有“出格舉動”,導致“三太太失了往日的殷勤”“漢子不能不走”,這正是李媽悲劇命運的根本原因。
D.小說淡化對李媽悲苦命運的正面描寫,人物的悲劇性生活事件只散落在情節(jié)或畫面的縫隙處,敘述者也自始至終未表露自己的態(tài)度。
(2)畫線的句子有怎樣的意蘊?在小說中起什么作用?
(3)有人說廢名的小說是對“人情美的哀悼”,你是否認同?請結合本文簡要分析。組卷:5引用:3難度:0.5
三、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1小題,7分)
-
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1934年8月,沈忠芳出生在上海,曾經歷過戰(zhàn)斗最慘烈的淞滬會戰(zhàn)。從他記事起,生活就籠罩在日軍飛機的轟炸掃射之中。在① 的年代,沈忠芳斷斷續(xù)續(xù)才讀完小學課程。沈忠芳認為,“如果我們也能擁有自己的飛機,一定要打得他們② ?!庇谑?,1953年高中畢業(yè)時,看到報考目錄有北京航空學院,沈忠芳就毫不猶豫地選擇了飛機設計專業(yè)。直到學校成立了火箭導彈專業(yè),這讓一直把飛機制造作為目標的沈忠芳產生了投身導彈研發(fā)事業(yè)的想法。僅僅有厲害的飛機是不夠的,還需要有厲害的導彈才能真正保衛(wèi)國家。
沈忠芳三次擔任導彈研發(fā)任務的總指揮。面對關乎國家未來的大事,敢于拍板做決定的人③ 。沈忠芳每次都能夠在看清風險后,理智做出決定并將責任扛在自己肩頭?!俺晒α耸羌w的,失敗了我個人負責。”沈忠芳的“一肩挑”讓團隊成員們看到了責任與擔當,有這樣的領頭羊,路又怎么會走歪呢?
2009年國慶,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統(tǒng)亮相閱兵式,觀禮臺上的沈忠芳熱淚盈眶,他完成了自己的使命,那就是用自己的力量來強大我們的民族。
(1)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shù)某烧Z。
(2)文中畫橫線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辭?請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其表達效果。組卷:5引用:1難度:0.5
五、寫作(60分)
-
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五一假期,高一學生小楊放假在家。父親老楊對小楊說:“今天我們去親戚家喝喜酒?!毙钫f:“我不去了,我要和好朋友聚會?!备赣H有點生氣地說:“像你這樣,連喜酒都不去喝,親戚都要斷了?!毙钫f:“斷就斷唄,反正也不熟悉,平時也不往來?!备赣H說:“親戚往來是必須的禮節(jié)。萬一哪天有事,我們還要靠親戚幫忙呢!”小楊說:“這種禮節(jié)最煩了,有事我找朋友?!备缸觽z不歡而散。
生活中不乏與材料相類似的現(xiàn)象。請結合材料寫一篇文章,體現(xiàn)你的感悟與思考。
【要求】①明確文體,不得寫成詩歌。②立意自定,題目自擬。③不得套作抄襲。④不少于800字。組卷:21引用:6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