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北京市豐臺區(qū)高二(下)期中語文試卷(A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閱讀下面的兩則材料,完成下列小題。
-
1.材料一
2月10日,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順利實施火星捕捉制動,正式踏入環(huán)火軌道。所謂火星捕捉制動,就是指高速“行駛”的火星探測器在靠近火星時“踩一腳剎車”,在大速度增量減速后被火星的引力場捕獲,進入環(huán)火軌道。制動捕獲的機會是唯一的,所以如何實施近火制動以保證探測器被成功捕獲,是整個火星探測任務中技術風險最高、技術難度最大的環(huán)節(jié)之一,決定著整個探火任務的成敗。如何“踩好剎車”,大有學問。
首先,這腳“剎車”的力道大小是極為考究的:如果探測器“剎車”太輕,就會飛越火星繼續(xù)圍繞太陽公轉,耗費數(shù)年時間等待下一個“制動窗口”;如果探測器“剎車”太重,就有可能直接撞上火星。據(jù)公開資料顯示,蘇聯(lián)、美國、日本的火星探測任務都曾在“火星捕獲段”遭遇失敗。據(jù)了解,天問一號的目標軌道距離火星最近處僅400km,而此時它的速度已高達28km/s,想要成功實施近火捕捉制動,就必須在10分鐘內將它的速度降低到約1km/s,其難度可想而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的科研團隊攻堅克難、不畏艱辛,通過無數(shù)次仿真實驗和反復分析,最終確定為天問一號配置1臺3000N的軌道控制發(fā)動機,實現(xiàn)制動。
此外,“視覺盲區(qū)”也是天問一號踏入環(huán)火軌道面臨的巨大挑戰(zhàn)。這是因為天問一號在實施火星制動捕獲時,距離地球達1.92億公里,它將數(shù)據(jù)傳輸回地球需要10.7分鐘。如此漫長的通訊延時形成了一段“視覺盲區(qū)”,導致地球的工作人員無法對火星捕獲情況進行實時監(jiān)控。天問一號必須“自主”完成“踩一腳剎車”。為確保這一環(huán)節(jié)順利實施,科研團隊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攻關,在分析了近千種故障工況后,確定了關鍵參數(shù)及閾值,編寫了近兩百份故障預案,設計研發(fā)了器務自主管理器雙大腦、姿軌控計算機三核心、測控通信多通道切換策略等技術,確保天問一號在無法實時控制的情況下,對可能發(fā)生的情況進行準確的判斷和反應。
成功實施火星制動捕獲,標志著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繞、落、巡”三大目標中環(huán)繞目標的順利達成,為后續(xù)探測器著陸與巡視任務的順利實施奠定了基礎,充分展現(xiàn)了中國航天人的智慧,是我國航天事業(yè)自主創(chuàng)新、跨越發(fā)展的標志性成就。
(取材于趙竹青、章斐然等的文章)
材料二
1月28日,我國第五部航天白皮書——《2021中國的航天》正式發(fā)布。這是我國進入新發(fā)展階段、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新征程后的第一版白皮書,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白皮書總結了過去5年中國航天取得的進展。一是運載火箭發(fā)展迅猛:據(jù)統(tǒng)計,5年間,我國共實施207次火箭發(fā)射,長征運載火箭發(fā)射成功率為96.7%;以長征五號為代表的新一代無毒無污染運載火箭陸續(xù)投入使用;商業(yè)運載火箭不斷涌現(xiàn),形成陸地、海上多樣化的發(fā)射能力。二是中國空間站建造全面實施:6名航天員先后進駐中國空間站,開啟了中國長期駐留太空的時代。三是探月工程取得重大進展:“環(huán)繞、著陸、返回”三環(huán)節(jié)圓滿收官、“嫦娥四號”首次著陸月背巡視探測、“嫦娥五號”帶回1731克月壤。四是火星探測任務順利完成:“天問一號”實現(xiàn)從地月系到行星際探測的跨越,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國印跡。五是空間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北斗全球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建成開通、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tǒng)形成……
總體來看,航天技術的更新推動了新能源、新材料等大批新興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促進了智慧城市、無人駕駛汽車等新業(yè)態(tài)產(chǎn)業(yè)的興起,也為未來中國航空事業(yè)的發(fā)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白皮書更擘畫了未來5年中國的太空發(fā)展藍圖,明確未來5年中國航天的發(fā)展方向,并介紹了在“探月工程”“行星探測”和“深空探測”等方面的重點任務和重點工程。
探月工程方面,中國政府批準了三次登月任務,計劃在月球南極建立月球基地:擬定2024年發(fā)射“嫦娥七號”對月球南極進行詳細勘測,繪制月球南極陰影隕石坑中冰的分布圖;預計2030年發(fā)射“嫦娥八號”,測試載人國際月球科研站的“核心技術”;計劃在2025年以后在月球上建立國際月球科研站等。行星探測方面,主要包括兩項內容:一是計劃在2024年發(fā)射首顆小行星探測器,名為“鄭和”,它將對近地小行星進行采樣并研究具有類似小行星軌道的冰凍彗星;二是計劃在2028年完成火星采樣返回任務,完成木星系探測等關鍵技術的攻關等。深空探測方面,計劃于2024年發(fā)射“巡天”太空望遠鏡,它具有與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哈勃太空望遠鏡(世界上現(xiàn)用最偉大的望遠鏡)相同的波長,堪與其媲美。在未來5年發(fā)展的基礎上,還計劃于21世紀30年代初發(fā)射“太極”天基引力波探測器,以便觀測到頻率更低的波,從而將有效提升探測極端天體和極端事件發(fā)生幾率的能力。
白皮書還指出,中國始終把發(fā)展航天事業(yè)作為國家整體發(fā)展戰(zhàn)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始終堅持為了和平目的探索,不斷拓展外層空間,這中間飽含著一代又一代航天人艱苦奮斗的心血與汗水。我國偉大的航天人創(chuàng)造了以“兩彈一星”、載人航天、月球探測為代表的輝煌成就,走出了一條自力更生、自主創(chuàng)新的發(fā)展道路,體現(xiàn)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
(取材于王帝元、謝龍、趙竹青、初梓瑞等的文章)
(1)根據(jù)材料一,下列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A.火星捕捉制動,是指通過“踩一腳剎車”,使探測器被火星的引力場捕獲。
B.火星制動捕獲的力道大小極為考究,太輕會與火星相撞,太重會飛離火星。
C.“視覺盲區(qū)”導致天問一號無法對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作出恰當?shù)呐袛嗪头磻?br />D.天問一號的成功,標志著中國火星探測任務完成“繞、落、巡”三大目標。
(2)根據(jù)材料二,下列對中國航天事業(yè)取得的成就及未來規(guī)劃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中國空間站建造全面實施,開啟了中國長期駐留太空的時代。
B.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推動了航天技術的更新。
C.“嫦娥七號”計劃繪制月球南極陰影隕石坑中冰的分布圖。
D.即將發(fā)射的“巡天”可與NASA的哈勃太空望遠鏡相媲美。
(3)根據(jù)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2月10日,天問一號探測器“剎車”順利,完成火星捕獲,正式踏入環(huán)火軌道。
B.天問一號將數(shù)據(jù)傳輸回地球需要10.7分鐘,漫長的通訊延時被稱為“視覺盲區(qū)”。
C.“鄭和”小行星探測器將于2024年發(fā)射,研究具有類似小行星軌道的冰凍彗星。
D.未來5年,將發(fā)射“太極”天基引力波探測器,能有效提升探測極端天體的能力。
(4)根據(jù)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與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A.天問一號探測器是中國航天首次從地月系到行星際探測的有效嘗試。
B.未來中國對木星系的探測,同樣可能面臨如何踩好“剎車”的問題。
C.未來5年,對小行星、火星、木星的探索將是航天工作的重中之重。
D.以天問一號等為代表的航天工程凝聚了航天人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
(5)請結合以上兩則材料,簡要說明我國航天事業(yè)獲得快速發(fā)展的原因。組卷:1引用:1難度:0.5 -
2.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
事有出于千世之前,圣賢辯之甚詳而明,然后世不深考之,因以偏見獨識,遂以為說,既失其本,而學士大夫共守之不為變者,蓋有之矣,伯夷是已。
夫伯夷,古之論有孔子、孟子焉。以孔、孟之可信而又辯之反復不一,是愈益可信也??鬃釉唬骸安荒钆f惡,求仁而得仁,餓于首陽之下,逸民也?!泵献釉唬骸安姆瞧渚皇拢涣喝酥?,避紂居北海之濱,目不視惡色,不事不肖,百世之師也。”故孔、孟皆以伯夷遭紂之惡,不念以怨,不忍事之,以求其仁,餓而避,不自降辱,以待天下之清,而號為圣人耳。然則司馬遷以為武王伐紂,伯夷叩馬而諫,天下宗周,而恥之,義不食周粟而為《采薇》之歌。韓子①因之,亦為之頌,以為“微二子②,亂臣賊子接跡于后世”。是大不然也。
夫商衰而紂以不仁殘?zhí)煜?,天下孰?bdo class="mathjye-underpoint">病紂?而尤者,伯夷也。嘗與太公③聞西伯④善養(yǎng)老,則往歸焉。當是之時,欲夷紂者,二人之心豈有異邪?及武王一奮,太公相之,遂出元元⑤于涂炭之中,伯夷乃不與,何哉?蓋二老,所謂天下之大老,行年八十馀,而春秋固已高矣。自海濱而趨文王之都,計亦數(shù)千里之遠,文王之興以至武王之世,歲亦不下十數(shù),豈伯夷欲歸西伯而志不遂,乃死于北海邪?抑來而死于道路邪?抑其至文王之都而不足以及武王之世而死邪?如是而言伯夷,其亦理有不存者也。
且武王倡大義于天下,太公相而成之,而獨以為非,豈伯夷乎?天下之道二,仁與不仁也。紂之為君,不仁也;武王之為君,仁也。伯夷固不事不仁之紂,以待仁而后出。武王之仁焉,又不事之,則伯夷何處乎?余故曰:圣賢辯之甚明,而后世偏見獨識者之失其本也。嗚呼,使伯夷之不死,以及武王之時,其烈豈減太公哉!
(取材于《王安石文集卷六十三伯夷》
【注】:①韓子:指韓愈。作《伯夷頌》。②二子:指伯夷、叔齊。③太公:指姜子牙。④西伯:指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發(fā)的父親。⑤元元:平民百姓。
(1)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韓子因之 因:沿襲 B.天下孰不病紂 ?。杭膊?/td> C.欲夷紂者 夷:推翻 D.則伯夷何處乎 處:存在、置身 A.求仁而得仁 而春秋固已高矣 B.餓于首陽之下 二人之心豈有異邪 C.故孔、孟皆以伯夷遭紂之惡 以求其仁 D 而尤者,伯夷也 欲夷紂者
A.目不視惡色,不事不肖
眼睛不看丑陋的顏色,不侍奉沒有才德的人
B.伯夷叩馬而諫,天下宗周,而恥之
伯夷攔著馬頭勸阻,天下歸周后,(伯夷)感到恥辱
C.及武王一奮,太公相之
等到武王起事,姜太公輔佐他
D.其烈豈減太公哉
他的剛烈又怎會少于姜太公呢
(4)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A.王安石認為孔子、孟子對伯夷的事反復辨說,加之二者身份,認為他們的話是可信的。
B.王安石駁斥了司馬遷的記載,他認為《史記》中記述的“不食周粟”的情節(jié)是不合理的。
C.王安石認為伯夷不依附文王,原因是伯夷年紀大,從他的居住地到文王都城路途遙遠。
D.本文根據(jù)“圣人”的記敘,舊時的傳說,以及合理的推論,證明司馬遷之說不可靠。
(5)王安石認為是什么原因導致后世對伯夷的錯誤認識?請結合文章內容具體說明。組卷:3引用:1難度:0.6 -
3.閱讀下面《論語》中的文字,回答問題。
(1)孔子謂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2)季氏旅于泰山。子謂冉有曰:“女弗能救與?”對曰:“不能?!弊釉唬骸皢韬?!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乎?”
(3)“然則管仲知禮乎?”曰:“邦君樹塞門,管氏亦樹塞門;邦君為兩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禮,孰不知禮?”
(4)子曰:“居上不寬,為禮不敬,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
(1)翻譯劃線句子。
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2)孔子認為“無禮”行為有哪些表現(xiàn)?請結合四則材料分別加以概括。組卷:2引用:1難度:0.6 -
4.閱讀下面唐詩,完成下列小題。
閣夜①
杜甫
歲暮陰陽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宵。
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
野哭千家聞戰(zhàn)伐,夷歌數(shù)處起漁樵。
臥龍躍馬②終黃土,人事音書漫③寂寥。
【注釋】:①夔州西閣的夜中。此前四川地區(qū)一直處在混戰(zhàn)之中,他的好友李白、嚴武等都已離世。②臥龍:指諸葛亮。躍馬:指公孫述。字子陽,扶風人。二人在夔州都有祠廟。③漫:徒然、白白地。
(1)下列對本詩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句中一個“催”字,形象地表達出夜長晝短,使人覺得光陰荏苒,歲月逼人。
B.第四句說仰視銀河群星,星光黯淡,幽靜怡人,與上句中的“聲悲壯”相照應。
C.第五句說戰(zhàn)亂的消息傳來,千家萬戶的哭聲響徹四野,暗示了戰(zhàn)事的慘烈。
D.第六句“夷歌”指少數(shù)民族歌謠,作者多處聽到漁夫樵子唱的“夷歌”。
(2)詩中“天涯”含有漂泊異鄉(xiāng)之意。下列詩句中“天涯”用意不同的一項是
A.故鄉(xiāng)何處天涯遠,黃粱夢斷行云斷。(唐?無名氏《木蘭花?春日述懷》)
B.天涯流落歲將殘,望斷故園心眼。(唐?無名氏《西江月?登城晚望》)
C.宜富貴,逞奢華。一團和氣遍天涯。(唐?無名氏《鷓鴣天》)
D.江上昔年同出處,天涯今日共風塵。(唐?靈一《送明素上人歸楚覲省》)
(3)本詩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組卷:5引用:1難度:0.2
一、閱讀下面的兩則材料,完成下列小題。
-
12.按要求作答。
反思,意思是“回頭、反過來思考”,常用來指對行為或思想等進行分析總結。有人這樣提煉反思,它是對認識的再認識,對思想的再思想;也有人說反思是指對人對事持有理性思考和獨立精神……
你對“反思”有怎樣的理解和認識?請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議論文。
要求:觀點明確,符合邏輯。組卷:0引用:1難度:0.7 -
13.按要求作答。
生活中,某個人、某件事、某種場景、某些物件、某部作品……經(jīng)常會喚醒我們的記憶、引起我們的聯(lián)想和思考。
請以“喚醒”為題,寫一篇記敘文。要求:有細節(jié),有描寫。組卷:3引用:1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