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3-2024學年江蘇省鹽城市建湖高級中學高三(上)學情檢測語文試卷(一)

發(fā)布:2024/9/8 3:0:9

一、現(xiàn)代文閱讀(共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1小題,17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江南”是一個歷史形成的復(fù)雜概念,不同時代、不同人群對江南的地理內(nèi)涵與文化意義都有不同的理解與闡釋。從歷史上看,“江南”這個詞至少包括四個方面的含義:即地理江南、政區(qū)江南、經(jīng)濟江南與文化江南。
          首先是地理的江南,唐代以前,古人對江南的看法基本上是地理意義上的。先秦及秦人眼中的“江南”,主要指長江中游以南的地區(qū),即楚地(今湖南、湖北)。漢人眼中的“江南”包括的地域更有擴大,指長江以南除四川盆地之外的廣大地區(qū),實際就是字面意義的“長江之南”。晉室南渡以后,“江南”地理概念所指的中心,逐漸由西向東,向長江中下游地區(qū)轉(zhuǎn)移。其次是政區(qū)的江南,從唐代開始,江南逐漸演變?yōu)橐粋€行政區(qū)。安史之亂之后,作為監(jiān)察專區(qū)的“道”逐步實體化,成為州縣之上的行政區(qū)。宋代改道為路,設(shè)有江南東、西路。元代之后,江南主要是作為經(jīng)濟區(qū)的江南。明清之后,環(huán)太湖地區(qū)的東南區(qū)域成為備受國家倚重的經(jīng)濟區(qū),所指就是“八府一州”之地,即當時最為富庶的蘇南、浙西地區(qū)。
          三國孫吳立國,特別是永嘉南渡之后,作為一個文化“區(qū)域”的江南漸次形成。周振鶴在《釋江南》中指出,江南具有地域、經(jīng)濟和文化三層內(nèi)涵。如果說地理、政區(qū)、經(jīng)濟的“江南”,其核心在物理空間、經(jīng)濟產(chǎn)業(yè)與政治運作體系,是對“何處是江南”的探求;那么想要理解“文化江南”,似乎更應(yīng)當去關(guān)注人們在何種意義或期待上去看待江南,也就是“江南是什么”。
          歷史地理學家張偉然先生認為在唐人心目中,江南已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文化區(qū)。作為獨特的文化區(qū)域,“江南”是“佳麗地”,是“好山水”,江南的山、水、特有的物產(chǎn)植被以及經(jīng)濟地位是形成其特有文化品格的重要因素,也是唐代人心目中這個文化區(qū)域所獨有的特點。美學研究者劉士林先生則認為“詩情”與“審美”是江南文化的本質(zhì)特征。筆者認為,“文化江南”應(yīng)當由山、水、詩、書四個維度構(gòu)成。這里的“詩”是指廣義的文學,“”則是指與書籍撰寫、制作、流通、存藏有關(guān)的技術(shù)、產(chǎn)業(yè)與運作制度。
          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文化江南”的形成過程,就是江南山、水不斷對象化、審美化、人文化的過程。在此過程中,“詩”與“書”是山、水審美化、人文化的重要推動力;與此同時,作為審美對象與自然稟賦的山水,也為江南文學的發(fā)展與書籍產(chǎn)業(yè)的勃興提供了滋養(yǎng)與資源。山水與詩書互相形塑,造就了風格獨特的“文化江南”。作為客體的自然山、水與作為主體創(chuàng)造物的文學、書籍互相成就,互相促進,而作為主體人的實踐活動即是這種互相交融的原動力?!拔幕稀钡男纬蛇^程是作為主體的人發(fā)現(xiàn)、創(chuàng)造江南的山、水、詩、書的過程,也是江南山、水、詩、書滋養(yǎng)、形塑“人”的過程。
          晉室南渡之后,陶淵明在九江發(fā)現(xiàn)了田園;謝靈運、孫綽則在浙東發(fā)現(xiàn)了山水的價值。“莊老告退,山水方滋”,詩人將山水客體化為認識的對象,發(fā)現(xiàn)了山水的價值,而山水融入了主體,成為詩人生命的一部分。宋代詞人辛棄疾在信州所寫“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亦如是”,則更是將山水主體化,讓人處于客體的位置,人成了山水的對象。
          對于山水與詩(文學)的關(guān)系,劉勰《文心雕龍》提出文學“得江山之助”的命題。中古以降的詩人文士對此多有闡發(fā),認為山、水不僅提供了文學創(chuàng)作的素材,也形成了文人獨有的風格特征。浙江省近年也提出“以詩(詩詞曲賦)串文”“以路(水系古道)串帶”,分別繪就浙東唐詩之路、大運河詩路、錢塘江詩路、甌江山水詩路“四條詩路”,正是走在歷史的延長線上。這一計劃為文化浙江,也為文化江南提供了經(jīng)濟一體化之外的文化一體化的嘗試。然而,作為重要文化符號的“書”的研究與開發(fā),還有不小的空間。
          書籍是中華文明的載體。中國的書籍不斷向東亞與世界傳播,對世界文明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江南自中古以降即是書籍生產(chǎn)、流通、存藏的重要區(qū)域,造紙、制墨、制筆以及活字印刷、饾版工藝的產(chǎn)生與改進皆與江南地區(qū)緊密相連。從這個意義上說,“書”又是長三角一體化的重要文化元素,對推動長三角一體化具有重要的意義。
          江南地區(qū)與書籍生產(chǎn)的相關(guān)行業(yè)及書籍行業(yè)至遲在南朝就非常發(fā)達。為何江南書籍業(yè)如此繁盛?當然也與江南的山、水、詩有關(guān)。一方面,書籍生產(chǎn)依賴于造紙,江南繁茂的竹、木、藤為造紙業(yè)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材料,江南的水資源也是造紙、印刷業(yè)所必需;另一方面,文化、文學創(chuàng)作的繁榮也為書籍業(yè)的發(fā)展提供了文化資源。
          同時,書籍業(yè)的勃興也造就了大量的文化人與文化世家,江南地區(qū)也成為藏書之地,文獻鄉(xiāng)邦。乾隆年間,四庫七閣,江南獨有其三,既是朝廷對文化江南的肯定與表彰,同時也刺激了江南文化的發(fā)展。除此之外,江南還是書籍東傳的重要樞紐。我國的書籍通過江南這個區(qū)域向整個東亞傳播,遠傳日本、韓國,形成了王勇先生所說的“東亞書籍之路”。
          唐代詩人殷文圭《題吳中陸龜蒙山齋》:“萬卷圖書千戶貴,十洲煙景四時和。花心露洗猩猩血,水面風披瑟瑟羅?!闭f明在唐代人眼中,江南吳中的代表元素便是“萬卷圖書”與“十洲煙景”。乾隆年間朱象賢《聞見偶錄》云:“專以鬻書為業(yè)者謂之書坊,江南、江西、浙江省有之,他處則無,偶有店鋪,亦此三省人也。”此皆足以說明,無論是實際的情形,還是在人們的認知與期待中,“書”都是“文化江南”的組成元素與重要表征。
    (摘編自馮國棟《江南的山水與詩書》)(1)下列對材料加點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江南”是一個歷史形成的包含地理、政區(qū)、經(jīng)濟、文化等多方面含義的復(fù)雜概念。
    B.“書”在文中是構(gòu)成文化江南的一個維度,是與書籍相關(guān)的技術(shù)、產(chǎn)業(yè)與運作制度。
    C.“闡發(fā)”指中古后的詩人文士在劉勰之后對山水與文學的關(guān)系做出的進一步的闡釋。
    D.“嘗試”在文中指浙江省“以詩串文”“以路串帶”,繪就“四條詩路”的實際做法。
    (2)下列對材料相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漢人眼中的“江南”包括長江以南除四川盆地以外的廣大地區(qū),就是字面意義上的江南,但是地域要比先秦、秦人眼中的大。
    B.文化江南在孫吳立國、永嘉南渡后漸次形成,其過程一定程度上可以說就是江南山、水不斷對象化、審美化、人文化的過程。
    C.辛棄疾說“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亦如是”,這里他把山水當成了客體,而人仍然是主體,但人成為了山水的對象。
    D.從書籍與文明的關(guān)系以及江南與“書”的關(guān)系看,“書”是長三角一體化的重要文化元素,對推動長三角一體化有重要意義。
    (3)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理解“文化江南”首先要探求“何處是江南”,然后再去關(guān)注人們在何種意義或期待上去看待江南,也就是“江南是什么”。
    B.在介紹了歷史地理學家張偉然和美學研究者劉士林的觀點之后,作者對文化江南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且觀點與兩人毫無二致。
    C.如果陶淵明沒有發(fā)現(xiàn)田園,謝靈運、孫綽沒有發(fā)現(xiàn)山水的價值,山水有可能融入不了主體,也就不能成為詩人生命的一部分。
    D.唐代詩人殷文圭《題吳中陸龜蒙山齋》一詩可說明,在人們的認知與期待中,“書”是“文化江南”的組成元素與重要表征。
    (4)江南為什么會成為“書籍東傳的重要樞紐”?請結(jié)合文本簡要分析。
    (5)本文是一篇社科類學術(shù)文章,請簡要分析本文的論證特點。

    組卷:23引用:6難度:0.5

(二)現(xiàn)代文閱讀II(本題共1小題,18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文本一:跑警報宗璞      弗之進了教室,站在教桌前,慢慢解開包袱,把《中國通史》的講義拿出來。這一學期弗之開了兩門課,繼續(xù)講通史,增加了斷代史。
          凄厲的汽笛聲響了,是空襲警報。“今天接得這么緊!”有人低聲說。
          汽笛聲從低到高,然后從高處降低下來,好像力量不夠了似的,稍停一下又從低到高。弗之抬抬手臂,表示不上課了,慢慢地放好講義,包起藍花布。學生們也陸續(xù)向外走。最初有警報時人們很慌亂,有人真的拔腳飛奔,成為名副其實的跑警報。后來習慣了,都悠閑起來,似乎是到郊外散一次步。
          弗之和人群的走向相逆,盡量靠邊?!案ブ阃刈??”忽聽見招呼,見莊鹵辰老師夾在人群中匆匆走來,遂立住腳說:“你走得快,肯定不是跑警報?!?br />      “當然不是?!丙u辰穿一件深色大衣,拿著手杖,眼光還是那樣天真清澈,臉上卻添了許多皺紋,大概皺紋里裝了不少時事報告。他指一指幾排房屋后面的實驗室:“老地方?!?br />      弗之知道,每有警報,鹵辰都到實驗室守護,怕電器著火,怕儀器失竊。他覺得對實驗室的惦記比對警報的恐懼還難受,還不如在實驗室守著,炸彈來了也知道是怎么掉下來的。鹵辰也知道,有警報時,弗之的習慣是回家坐在臘梅林里。有些文章便是那時構(gòu)思的。
          “我還有個防空洞,緊急警報來了可以鉆進去?!薄拔矣需F皮屋頂呀?!眱扇诵π?,各奔前程。
          弗之進了臘梅林,緩步而行,欣賞著陣陣幽香。走到門前,見門上掛著鎖,知碧初等已往防空洞去了,遂也往城墻走來。
          汽笛猛然尖銳地響起來,一聲緊接一聲,聲音凄厲。緊急警報!
          弗之走進洞去。他只是想和妻兒在一起。離洞口幾步處有一個木柵欄,欄內(nèi)黑壓壓地坐著許多人。逃、躲、藏,這就是我們能做的嗎?
          “爹爹!爹爹來了!”清脆稚嫩的聲音劃破了黑暗。
          “莫吵嘛,莫吵?!彪s貨店羅老板不滿地輕聲說,意思是怕敵機聽見。
          碧初和三個孩子擠得緊緊的,給弗之騰出地方。弗之擠過去,挨著坐下了,另一邊是羅老板?!懊舷壬绷_老板還是小聲說,“你說,今天飛機可會來?”“已經(jīng)拉了緊急警報,照說敵機已經(jīng)到昆明上空了?!备ブf。眾人都不說話,注意傾聽飛機的聲音。黑駿駿的洞里聲息皆無。
          半晌,小娃忍不住了,小聲說:“講個故事吧?!薄澳?,莫要響!”羅老板干涉。這時忽然一聲貓叫,“喵——”聲音很好聽。貓不愿待在籃子里,更大聲地叫起來。羅老板喝道:“不聽話!等著掐死你!”就在貓叫人呼中,遠處傳來“轟隆轟隆”的沉重的聲音,大家,連那只貓忽然都靜了下來。敵機來了。
          剛剛傾聽了飛機的聲音,現(xiàn)在得注意炸彈的聲音了,下一秒鐘這一群人不知還在不在人世。飛機響了一陣,聲音漸漸遠去?!斑鳌必垉河执蠼衅饋?。眾人都舒了一口氣,想著今天不會扔炸彈了。
          忽然飛機聲又響起來,愈來愈近,似乎來到頭頂上了。真像貓玩老鼠一樣啊,讓老鼠松一口氣,再把它捺到爪子底下!貓兒配合飛機,又大聲叫了,聲音不那么好聽了,有點像緊急警報。過了一陣,飛機聲又愈來愈輕,終于消失了。
          約過了一頓飯時刻,解除警報響了。一聲聲拉得很長,沒有高低?!敖獬?!解除了!”大家愣了幾秒鐘才紛紛站起。羅老板大聲說著順口溜:“預(yù)行警報穿衣戴帽,空襲警報又哭又叫,緊急警報閻王掛號,解除警報哈哈大笑。”“哈哈大笑啰!哈哈大笑啰!”別人應(yīng)和著向外走。他們出了防空洞,見天空還是那樣藍,云彩還是那樣飄逸,臘梅還是那樣馥郁。
    (節(jié)選自《東藏記》,有刪改)文本二:跑警報汪曾祺      我剛到昆明的頭二年,三天兩頭有警報。一有警報,別無他法,大家就都往郊外跑,叫做“跑警報”。也有叫“逃警報”或“躲警報”的,都不如“跑警報”準確。“躲”,太消極:“逃”又太狼狽。唯有這個“跑”字于緊張中透出從容,最有風度,也最能表達豐富生動的內(nèi)容。
          聯(lián)大的學生見到預(yù)行警報,一般是不跑的,都要等聽到空襲警報:汽笛聲一短一長,才動身。新校舍北邊圍墻上有一個后門,出了門,過鐵道(這條鐵道不知起訖地點,從來也沒見有火車通過),就是山野了。要走,完全來得及?!岳紫壬艜f“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空襲警報”。只有預(yù)行警報,聯(lián)大師生一般都是照常上課的。
          跑警報,大都要把一點值錢的東西帶在身邊。最方便的是金子,——金戒指。有一位哲學系的研究生曾經(jīng)作了這樣的邏輯推理:有人帶金子,必有人會丟掉金子,有人丟金子,就會有人撿到金子,我是人,故我可以撿到金子。因此,他跑警報時,特別是解除警報以后,他每次都很留心地巡視路面。他當真兩次撿到過金戒指!邏輯推理有此妙用,大概是教邏輯學的金岳霖先生所未料到的。
          聯(lián)大同學也有不跑警報的,據(jù)我所知,就有兩人。一個是女同學,姓羅。一有警報,她就洗頭。別人都走了,鍋爐房的熱水沒人用,她可以敞開來洗,要多少水有多少水!另一個是一位廣東同學,姓鄭。
          他愛吃蓮子。一有警報,他就用一個大漱口缸到鍋爐火口上去煮蓮子。警報解除了,他的蓮子也爛了。
          抗戰(zhàn)期間,昆明有過多少次警報,日本飛機來過多少次,無法統(tǒng)計。自然也死了一些人,毀了一些房屋。就我的記憶,大東門外,有一次日本飛機機槍掃射,田地里死的人較多。大西門外小樹林里曾炸死了好幾匹馱木柴的馬。
          日本人派飛機來轟炸昆明,其實沒有什么實際的軍事意義,用意不過是嚇唬嚇唬昆明人,施加威脅,使人產(chǎn)生恐懼。他們不知道中國人的心理是有很大的彈性的,不那么容易被嚇得魂不附體。我們這個民族,長期以來,生于憂患,已經(jīng)很“皮實”了,對于任何猝然而來的災(zāi)難,都用一種“儒道互補”的精神對待之。這種“儒道互補”的真髓,即“不在乎”。這種“不在乎”精神,是永遠征不服的。
    (有刪改)一九八四年十二月六日(1)關(guān)于文本一“防空洞”的場景部分,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弗之進入防空洞后審視著洞內(nèi),洞內(nèi)的各種聲音表現(xiàn)了人們在戰(zhàn)火中的生存處境以及心理狀態(tài)。
    B.羅老板唯恐小孩出聲引來敵機,缺乏常識,令人啼笑皆非,真實反映出了一部分人的恐懼心理。
    C.把防空洞里的人們比作被貓玩弄的老鼠,輕松詼諧,寫出在長期的斗爭中,躲警報變成一件有趣的事。
    D.警報解除,人們走出防空洞。文末對天空、云彩、臘梅的描寫,頗有古典詩詞“以景結(jié)情”的意味。
    (2)下列對本文相關(guān)內(nèi)容和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本一通過場景推動故事,圍繞弗之在校上課、躲進防空洞展開敘述,勾連人物故事,人、事、境融為一體。
    B.文本一中莊鹵辰覺得“對實驗室的惦記比對警報的恐懼還難受”,體現(xiàn)了一個知識分子于亂世中的堅守。
    C.文本二作者將“跑”警報之“跑”與“躲”“逃”相比,認為“跑”字更從容、有風度,但略帶諷刺之意。
    D.文本二重點刻畫了人們在戰(zhàn)爭中依然保持積極樂觀,但讀者能感受到文字背后現(xiàn)實中被轟炸的痛苦和煎熬。
    (3)請結(jié)合文本分析西南聯(lián)大學生“跑警報”有哪些特點。
    (4)有人認為,宗璞和汪曾祺的同名作品《跑警報》雖然選材相同,但文體不同,藝術(shù)表現(xiàn)不同,主旨不同。請結(jié)合文本談?wù)勀銓@句話的理解。

    組卷:27引用:4難度:0.5

(二)語言文字運用II(本題共1小題,9分)

  • 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冬練三九,夏練三伏”。研究表明,夏天進行體育鍛煉,能增加身體消耗,增強消化、呼吸、內(nèi)分泌系統(tǒng)功能。但是,①                。比如,有人認為“不出汗等于沒鍛煉”,還有人認為“多出汗才能更好達到健身目的”。而夏季氣溫較高,人體水分流失較快,過度運動更有中暑風險,容易使人疲勞,甚至發(fā)生運動損傷。
          對此,專家提出:你在夏日參與健身鍛煉,享受運動樂趣的同時,②                ,才能收獲鍛煉身體、愉悅身心的效果。比如,進行短暫、低量的運動,讓身體逐漸適應(yīng)炎熱的天氣;避免在陽光強烈的時段進行戶外運動;全日健身計劃可分段、多次累計完成;鍛煉前后注意熱身和補水……
          諸多注意事項,既需要健身者加強自身防護意識,③                。一些地方和部門在此方面進行了多方面探索。江蘇省體育局和江蘇省體科所推出的系列健身短視頻《科學健身100期》《科學健身周周練》,一年多來累計點擊量已達8000萬次;北京市社會體育管理中心推出系列科學健身線上指導(dǎo),課程觀看量累計近430萬次;由國家體育總局群眾體育司牽頭的全國智慧社區(qū)AI健身大會6月10日啟動,推出脊柱與視力健康親子操等強調(diào)科學健身的6個線上項目。
    (1)下列句子中的“你”和文中畫橫線處的“你”,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你需要認真審視自己的錯誤,采取正確的措施解決問題?!蓖趵蠋煂π∶髡f。
    B.蘇翊鳴在“雪長城”賽道上一鳴驚人,不得不令你為他高喊:“蘇翊鳴最棒!”
    C.士兵們聽完這首歌曲后,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淚。
    D.請你作為班級代表參加學校十月份舉行的“我的青春,我代言”演講比賽。
    (2)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

    組卷:0引用:4難度:0.5

四、作文(共60分)

  • 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現(xiàn)實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間隔著湍急的河流,行動則是架在川上的橋梁。平庸與卓越之間,有時只隔了一個立即開始。沒有行動,理想再美也只是遠方的風景。
          以上材料引發(fā)了你怎樣的聯(lián)想和思考?請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組卷:4引用:7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yīng)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yīng)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wù)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