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學年安徽省六安市舒城縣桃溪中學高三(下)開學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現(xiàn)代文閱讀(9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素食自古以來是中華文明的飲食傳統(tǒng),中國以及整個東亞,飲食皆以谷物和蔬菜為主,與西方以肉為主的飲食習慣是不同的。舌尖之上是對美的品味,舌尖之下是文化精神的傾向。
中國古代素食傳統(tǒng)有著深厚的國學蘊涵,飽含著動物關懷精神,包括愛惜、同情和敬畏。其中敬畏之心,是相對于現(xiàn)代動物倫理所獨有的精神特質(zhì)。“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將動物視為生活資源,但懷愛惜之情有節(jié)制地取用,是古代中國關懷動物的主流思想。熟知的典故,如成湯“網(wǎng)開一面,德至禽獸”、子曰“釣而不綱,弋不射宿”等,主張有節(jié)制地捕獵動物。愛惜動物是“仁心”的發(fā)露,為政者以愛惜動物作為施行仁政的表態(tài),在后世已成中國政治傳統(tǒng)。如北魏孝文帝“至十五,便不復殺生,射獵之事悉止”,唐文宗下《禁弋獵敕》“保茲懷生,下遂物性”。
從人類認識的進程來看,在認識到萬物與我是有區(qū)別的截然兩物之后,再認識到萬物與我的本原一體,是更深刻的認識。古代中國早有“泛愛萬物,天地一體也”(《莊子?天下》)的哲學命題。深切地從動物生命身上直接體認這種思想,以惻隱之心同情動物,《孟子》最初表達了這種思想:“君子之于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晚清康有為在《大同書》中指出,鳥獸與人同本而至親,“知識靈明,其去人蓋不遠矣,其知痛苦亦甚矣”,主張戒食動物,并預言未來世界一定是素食的社會。對動物的惻隱之心,是在思維深處對“渾然與物同體”的默會體認。在此意義上,同情是一種超越語言的直接認知,這在中國哲學中稱為“良知”,即一種不假思索的善意。
當代學者喬清舉創(chuàng)見性地將祥瑞動物列入動物生態(tài)倫理的范疇,以麟鳳龜龍四靈為例指出了“動物作為自然的神性標志的生態(tài)意義”。對中國思想有深切領悟的法國先賢史懷澤,曾提出“敬畏生命”的倫理思想,認為一切生命都是神圣的,包括那些從人的立場來看顯得低級的生命。不過,“敬畏生命”落實到動物后是同情,與古代中國對祥瑞動物的敬畏之心是有區(qū)別的。換言之,在史懷澤的思想中,動物并不具有神性。這不難理解,在西方的基督教文化傳統(tǒng)中,只有上帝才具有唯一的神性位格。
現(xiàn)代學界的動物關懷思想,大致有“動物權利說”和“動物福利說”兩種。動物權利說主張,動物有其不可替代的固有價值,應平等的考量而不應取用;動物福利說不反對取用動物,但人類有義務使動物避免痛苦并造就其康樂生活。以古代中國對于動物的同情、愛惜和敬畏這三重倫理維度來觀照,動物權利說的動機與同情之義相當,動物福利說的動機與愛惜之義相當。目前,源于西方的動物倫理學,始終在不懈地致力于、也局限于這兩種意義上的論述,而以敬畏之心對待動物的態(tài)度是不見的。敬畏是古代中國獨有的動物關懷精神。
(節(jié)選自《光明日報》2016年8月29日)
(1)下列關于原文內(nèi)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素食作為一種文化精神的傾向,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的一種飲食傳統(tǒng)。
B.與西方以肉為主的飲食習慣不同,素食的范圍包括中國以及整個東亞地區(qū)。
C.中國古代素食傳統(tǒng)有著深厚的國學底蘊,是相對于現(xiàn)代動物倫理所獨有的精神關懷。
D.素食作為一種飲食傳統(tǒng),是古代中國關懷動物主流思想的一種體現(xiàn)。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孔子認為,釣魚而不用大網(wǎng),射箭但不射殺幼鳥,主張有節(jié)制地捕獵動物,體現(xiàn)了對自然仁愛的態(tài)度。
B.孟子的“不忍見其死”“不忍食其肉”是一種惻隱之心,體現(xiàn)了古代中國“泛愛萬物,天地一體也”的思想。
C.晚清康有為在《大同書》中主張戒食動物,并對未來世界的飲食習慣做出了某種預判。
D.對動物的惻隱之心是一種超越語言的直接認知,在中國哲學中被稱為“良知”,即一種不假思索的善意。
(3)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當代學者喬清舉創(chuàng)見性地將祥瑞動物列入動物生態(tài)倫理的范疇,以麟鳳龜龍四靈為例指出了“動物作為自然的神性標志的生態(tài)意義”。
B.在史懷澤的思想中,動物并不具有神性,這是因為,在西方的基督教文化傳統(tǒng)中,只有上帝才具有唯一的神性位格。
C.動物權利說認為,動物有其不可替代的固有價值,應平等的考量而不應取用,且人類有義務使動物避免痛苦并造就其康樂生活。
D.源于西方的動物倫理學一直以來堅持從愛惜、同情這兩個意義上對關懷動物進行相關論述,并取得一些成果。組卷:10引用:5難度:0.9
二、現(xiàn)代文閱讀(14分)
-
2.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追 蹤
彭育彩
雯雯的爸爸、媽媽,像魚兒一樣,在海水里暢游。
雯雯10歲了,她覺得自己長大了,不愿再與爸爸、媽媽粘在一起。她坐在柔軟的沙灘上,揉著細滑的沙子。偶爾有貝殼從沙子里濾出來,雯雯便開心得好像灰姑娘意外得到了王子的水晶鞋。
夕陽的余輝,斜照在海面上,搖曳著細碎的金光。一艘漁船像凱旋的勇士,奏著歡歌,靠了岸。
從船里走出一個男子,男子從艙里拖出一個黑黑的、厚厚的塑料水箱,水箱里有不少捕撈來的魚兒,魚兒活蹦亂跳的,把雯雯的目光吸引了過去。
雯雯好奇地圍在船邊,看男子清理船艙。
男子的手,甩出一圈漂亮的弧線。弧線消失的沙地上,躺著一棵美麗的海藻。海藻一尺來高,莖和根須是黑褐色的,泛著光澤,晶瑩透亮。葉子呈棗紅色,一看就讓人感受到海的氣息。雯雯把它撿起來,小心地洗凈海泥,拿在手中把玩。
忽然,男子發(fā)現(xiàn)了雯雯,他驚叫一聲,盯著雯雯,眼神怪怪的。
男子滿臉絡腮胡子,黝黑的膚色,乍看像個土匪頭子,他朝著雯雯大步走了過來,嘰里呱啦地說著一些雯雯聽不懂的話,讓雯雯緊張得不斷往后退,身子直打哆嗦。
附近有個茶座,有人登臺獻歌,圍觀的人很多,雯雯急忙混進了人群里。
當雯雯和爸爸、媽媽準備返回海邊度假屋的時候,男子正準備用三輪車將魚運回家里去,一瞅見雯雯,馬上開著三輪車朝雯雯這邊追了過來。雯雯眼尖,發(fā)現(xiàn)情形不妙,趕忙拉著媽媽的手撒腿就跑。
雯雯邊跑邊氣喘吁吁地說:“媽,有壞人!”
雯雯的媽媽回頭一望,果然,背后有一形跡可疑的男子急急追來。
聽說這里地痞流氓敲詐游客的事情,時有發(fā)生。難道這個男子就是來敲詐的?
容不得細想,一家三口,匆匆忙忙上了轎車,飛駛而去。
差不多到度假屋時,總算甩掉了那個男子。
夜里,雯雯全身起滿了紅疙瘩,星星點點,狀如麻疹。癢癢的,好像螞蟻鉆心。雯雯忍不住伸手去抓,結(jié)果,越抓越癢,越癢越抓,皮都破了,滲出的黃膿水淋淋漓漓地向周圍皮膚不斷擴散,黃膿水流到哪里,紅疙瘩就起到哪里。雯雯被折騰得哎喲哎喲地哭鬧,一家人一夜未合眼。
好不容易挨到天亮,去看醫(yī)生,醫(yī)生說,這是無名中毒。服了醫(yī)生給的藥,雯雯的紅疙瘩還是不見消隱。經(jīng)人介紹,雯雯一家準備登門拜訪當?shù)氐囊晃幻t(yī)。
剛出門,就遇見了上回的那個男子。
男子看見他們,又追了上來,厚厚的嘴唇不停地張合,嘰里呱啦地說著一些他們聽不懂的方言。
雯雯的爸爸擋在前面,男子跑上前來扯緊他的衣服,指著雯雯對他又比又畫。
好?。〔坏珦屽X,還想搶人?雯雯的爸爸氣得握緊了拳頭。
他對準男子的鼻孔,揮手就是狠狠的一拳。
雯雯的媽媽直奔門衛(wèi)室去叫保安。
保安來了,男子已躺倒在地上,鼻子被打得像飽脹的紅櫻桃,褲子被水泥地板蹭開了一條裂縫,嘴里不停地嘰里呱啦著什么。
保安扶起男子,男子用衣袖擦了擦鼻血,嘰里呱啦的聲音又響了起來。
保安告訴雯雯一家:“你們誤會了,他是來給孩子送藥的?!?br /> 雯雯的爸爸說:“他來送藥?他怎么知道我的小孩病了?”
保安解釋說,雯雯那天在海邊撿到的海藻,是顆毒藻,人只要一接觸它,就會全身瘙癢,起滿紅疙瘩,如果不及時醫(yī)治,紅疙瘩潰爛流膿,將危及生命。
男子看見雯雯拿著那棵海藻,想叫雯雯丟掉它,然后用消毒水洗洗手。誰知幾次追來,都沒有追上。幾經(jīng)周折,才打聽到了雯雯的住處。
了解了事情的原委,雯雯的爸爸緊緊握住男子的手,說不出話來。
男子指著自己的上衣口袋又是一頓嘰里呱啦,一旁的保安翻譯說:“解毒藥在這里,一次一小包,一天三次。你們快給小女孩服藥吧!過了三天的期限,就來不及了!”
男子掏出一包藥,一瘸一拐地向雯雯走去。
他鼻孔里的淤血,滴在地上,散成一朵心形的紅花。
(1)下列對這篇小說思想內(nèi)容與藝術特色的分析與鑒賞,正確的兩項是
A.小說開頭以舒緩的語調(diào)描繪出一幅全家人出游時愜意歡快的畫面,暗示小女孩中毒后一定能得到解藥,從而形成大團圓的結(jié)局,使小說極富戲劇性。
B.男子初次登場,作者即對其外貌做了全面刻畫,勾勒出一個兇悍、粗獷的“土匪”形象,為后文即將發(fā)生的故事做鋪墊。
C.在家門口遇見追蹤而來的男子,雯雯爸爸“擋”“握”“揮”等動作充分流露出其護女心切的急迫,表現(xiàn)出他慈愛又有些魯莽的性格特征。
D.小說以淤血“滴在地上,散成一朵心形的紅花”作結(jié),既在意料之中,巧妙地造成了情節(jié)的逆轉(zhuǎn),頗具藝術匠心。
E.發(fā)生在男子與雯雯一家之間的故事非常感人,其中也蘊含著作者對當下社會品德風尚和信任危機的憂慮與反思,這是這篇小說的深刻之處。
(2)小說以“追蹤”為題有什么好處?請簡要分析。
(3)小說中多次寫到男子的“嘰里呱啦”,如此設置有何用意?請簡要分析。組卷:2引用:2難度:0.1
三、現(xiàn)代文閱讀(12分)
-
3.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王國維“道器合一”的文史治學
周傳家
20世紀初,隨著西學東漸,中國傳統(tǒng)文化受到?jīng)_擊,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革。早在1902年,梁啟超就發(fā)表文章批評舊史學的弊端,大聲疾呼號召“創(chuàng)新史學”。1919年,毛子水發(fā)表《國故與科學精神》,批評“國故”和舊史學,引起張煊的反駁,新舊兩派展開激烈交鋒。1923年,胡適在《國學季刊》“發(fā)刊宣言”中指出:“國故”即“國學”,涵蓋“一切過去的文化歷史”。他主張“打破一切的門戶成見,拿歷史的眼光來整統(tǒng)一切”,提出“研究問題,輸入學理,整理國故,再造文明”的口號。
王國維深受梁啟超新史學觀點及胡適“整理國故”口號的影響,堅持從歷史著眼,主張“欲知古人必先論其世,欲知后代必先求諸古”,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特別是他以專門史形式呈現(xiàn)出來的《宋元戲曲史》,“求事物變遷之跡而明其因果”,拓展了傳統(tǒng)歷史學的廣度和深度,不僅成為新史學的典范,而且是公認的中國戲曲史的開山之作,對后世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王國維治戲曲史,不僅堅持歷史的觀點,而且走的是“即器即道”的文化史路數(shù),從嚴密的考證出發(fā),用史料說話,絕非虛玄論道,同時也不停留于文化表象就事論事。他溯源探流,追求道器結(jié)合一一于形下之器透視形上之道,又讓形上之道坐實于形下之器,使戲曲這一中華元素從文化事象娓娓道來的展示中得以昭顯。
王國維治戲曲史,不僅有“史識”一一別具只眼,更重要的是有“史膽”一一良知和擔當。王國維幼年即喜讀《漢書》,早年的《詠史詩二十首》不局限于個體的人生感慨和悲歡心緒,總攬全局,分詠相對完整的“中國全史”,“議論新奇而正大”。處在大廈將傾、內(nèi)憂外患的歷史背景下,面對文物制度的崩潰、歷史延裂的殘酷現(xiàn)實,王國維“毋忘其天職,而失其獨立之位置”,懷著對中國文化滅絕的深度恐懼感,通過古器物、古文字以及古史研究,說明中國文物制度的真實性,表達中國文化復興的理想。
王國維具有扎實深厚的國學功底和嚴謹科學的治學態(tài)度,他在《殷虛書契考釋?后序》中指出:“我朝學術所以超絕前代者,小學而已?!彼赃@種具有科學性質(zhì)的小學工具來衡定歷史存在之真?zhèn)危刈C據(jù),重事實,不肯在沒有確鑿證據(jù)時亂下結(jié)論,更不會想當然地憑空捏造,欺世盜名。對于“不通字例、來習舊藝”之“俗儒鄙夫”的“肆其私臆,無所忌憚”,他深惡痛絕,譏之為“鬼魅之易畫”。但他不是迂腐學者、冬烘先生,他“取地下之實物,與紙上之遺文互相釋證;取異族之故書與吾國之舊籍互相補證;取外來之觀念與固有之材料互相參證”,從而“移一時之風氣,示來者以軌則”。這種采用古今中外結(jié)合的“古史新證”手段,對于今天的“古史研究”也頗有超越之處,因而成為王氏之學所具有的重要現(xiàn)代學術特征之一,開一代之學術和學風。
吳梅是南派昆曲的著名學者,其曲學研究涉及度曲、制曲、曲史等眾多領域,在曲學方面,錢基博先生甚至認為,吳梅代表著20世紀前半期昆曲曲學的最高成就。就治學而言,王國維和吳梅之間有許多共性,也各有其特色。兩者走的均是“即器即道”、道器兼容的路子,竊以為王氏更鐘情于“道”,而吳氏則偏重于器”。
(選自《中國社會科學報》有刪減)
相關鏈接:
《宋元戲曲史》中體現(xiàn)的研究方法,是王國維對戲曲研究的一個突出貢獻,被人評其為“轉(zhuǎn)移一時之風氣,而示來者以軌則”。王國維的胞弟王哲安將其兄的研究方法概括為:乾嘉學風的嚴密實證和西學的邏輯推演的相互制約和影響。
(1)下列對材料有關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shù)囊豁検?!--BA-->
A.隨著20世紀初西學東漸的風潮,中國傳統(tǒng)文化受到?jīng)_擊,新舊兩派展開激烈交鋒,其中梁啟超、毛子水、胡適處于同一陣營,觀點一致。
B.王國維修治的《宋元戲曲史》,是一部專門研究宋元戲曲發(fā)展脈絡及其演變邏輯的戲曲史專著,是新史學的典范,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C.王國維的學術研究具有重要現(xiàn)代學術特征,開一代之學術和學風,為后代的“古史研究”提供了示范和準則,即便在今天也不落后。
D.作者認為王國維偏重于“道”,而吳梅偏重于“器”,但后者曲學研究涉及眾多領域,代表著20世紀前半期昆曲曲學的最高成就。
(2)結(jié)合材料,具體闡釋“道器合一”的含義。
(3)結(jié)合材料,談談王國維在治學方法上有哪些獨到之處?組卷:4引用:3難度:0.7
四、古代詩文閱讀(35分)
-
4.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
楊存中,本名沂中,字正甫,紹興間賜名存中,代州崞縣人。存中魁梧沈鷙,少警敏,力能絕人??徽Z人曰:“大丈夫當以武功取富貴,焉用俯首為腐儒哉!”于是學孫、吳法,善射騎。靖康元年,金人再圍汴京,諸道兵勤王,上問將于俊,俊以存中對。劇賊李昱據(jù)任城,久不克,存中以數(shù)騎入,擊殺數(shù)百人。帝乘高望見,介胄盡赤,意其被重創(chuàng)。召視之,皆污賊血,壯之。
紹興元年,從俊討李成。諸將議,多欲分道進,存中曰:“賊勢如此,兵分則力弱,又諸將位均勢敵,非招討督之,必不相為用?!笨∪恢U娭猎フ?,存中率兵數(shù)千,賊驍將以眾十萬來援,夾河而營。存中謂俊曰:“彼眾我寡,擊之當用奇,愿以騎見屬,公以步兵居前。”俊從之。存中夜銜枚出西山,馳下?lián)糍\,俊以步兵夾攻,俘八千人。
二年春,進神武中軍統(tǒng)制,俊奏留存中軍中,上曰:“宿衛(wèi)乏帥,朕所選,為不可易也?!贝嬷幸喙剔o,且謂:“神武諸帥如韓世忠張俊皆貴擁旄鉞名望至重如臣么麼一旦位與之抗實不自安。”不許,遣中使宣押,乃視事。
十年,金人叛盟取河南,金人詭令來告敵騎數(shù)百屯柳子鎮(zhèn)。存中欲即擊之,或以為不可。自將五百騎夜襲柳子鎮(zhèn),黎明,不見敵而還。金人以精兵伏歸路,存中知之,遂橫奔而潰。朝廷震恐,于是有權宜退保之命。既而存中自壽春渡淮歸泗,人心始安。冬,引兵還行在。
十一年,兀術恥順昌之敗,復謀來侵。金人以拐子馬翼進,存中曰:“敵恃弓矢,吾有以屈之。”使萬人操長斧,如墻而進,諸軍鼓噪奮擊,金人大敗,退屯紫金山。
存中在殿凡二十五載,權寵日盛,太常寺主簿李浩、敕令所刪定官陸游、司封員外郎王十朋、殿中侍御史陳俊卿相繼以為言。三十一年,罷為太傅、醴泉觀使,進封同安郡王,賜玉帶,朝朔望。時興屯田,存中獻私田在楚州者三萬九千畝。二年,卒,年六十五。以太師致仕,追封和王,謚武恭。存中天資忠孝敢勇,大小二百余戰(zhàn),身被五十余創(chuàng)。孝宗以為舊臣,尤禮異之,常呼郡王而不名。 (選自《宋史史?卷三百六十七》,有刪改)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神武諸帥/如韓世忠張俊/皆貴/擁旄鉞/名望至重/如臣么麼/一旦/位與之抗/實不自安
B.抻武諾帥如韓世忠/張俊/皆貴擁旄鉞/名望至重/如臣么麼/一旦位與之抗/實不自安
C.神武諾帥/如韓世忠張俊/皆貴擁旄鉞/名望至重/如臣么麼/一旦/位與之抗/實不自安
D.神武諸帥如韓世忠/張俊/皆貴/擁旄鉞/名望至重/如臣么麼/一旦位與之抗/實不自安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道作為一種行政區(qū)劃始創(chuàng)于中國,道在秦朝開始出現(xiàn),起初跟縣同級別,專門使用于少數(shù)民族聚居的偏遠地區(qū),后來州縣增多之后逐漸成為實質(zhì)性的一級行政區(qū),在州之上。
B.朔是指月球與太陽的地心黃經(jīng)相同的時刻。望是指月球與太陽的地心黃經(jīng)相差180°的時刻。在古代即為農(nóng)歷每月的十五和月末最后一天。
C.古代官員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還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稱,蓋指官員辭職歸家。源于周代,漢以后形成制度,古代一般致仕的年齡為七十歲。
D.謚號是古代帝王、諸侯、高官大臣等人死后,朝廷根據(jù)他們的生平行為給予褒貶善惡的一種稱號。一般是死者生前事述和品德的概括。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楊存中身材魁梧,年輕時就很機敏,力氣超人。學習《孫子兵法》《吳子兵法》,擅長騎馬射箭。
B.楊存中作戰(zhàn)勇敢,平定李顯叛亂時,率領數(shù)騎擊殺數(shù)百敵人,自己也受了重傷,皇帝認為他是壯士。
C.楊存中曾打敗仗,率領五百騎兵夜襲柳子鎮(zhèn),結(jié)果在歸途遭遇金兵重兵伏擊,損兵折將,從壽春渡河而歸。
D.楊存中忠于朝廷,臨死前,曾把自己在楚州的三萬九千畝私田獻給國家,響應朝廷屯田政策的需要。
(4)把文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彼眾我寡,擊之當用奇,愿以騎見屬,公以步兵居前。
②金人以拐子馬翼進,存中曰:“敵恃弓矢,吾有以屈之”。組卷:0引用:3難度:0.6
-
11.某市為創(chuàng)建“文明城市”,組織人員進入企業(yè)進行安全檢查,下面是“安全監(jiān)督檢查流程圖”,請介紹該圖的基本內(nèi)容。要求內(nèi)容完整,表述準確,語言簡明,語句連貫。以“檢查人員”開頭,不超過120個字。
組卷:1引用:3難度:0.6
六、寫作(60分)
-
1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只有這個辦法能讓他走出家門了
要求:結(jié)合材料的寓意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題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襲。組卷:0引用:2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