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河北省保定市高一(上)期末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近代以來,康德對德福關系問題進行了新的探討,他認為實踐理性的目標是追求道德,追求善。道德有二:一是以對象本身為決定原則的道德,二是以法則為決定原則的道德。前者不是真正的道德,只是他律道德,只有以法則為決定原則,才是真正的道德,即自律道德。僅僅如此還不夠,還必須在此基礎上讓道德配享幸福,最終達到最高的善。人不能缺少道德,更不能缺少幸福。道德不可缺少,是因為只有道德才能代表人的價值;幸福不可缺少,是因為如果有德之人總是得不到幸福,那么這種道德對人而言也難以接受。因此,必須想辦法把道德和幸福結(jié)合起來,兩個方面都照顧好。無條件的純善極善配享幸福,才是道德的最高目的,才是圓滿的。如何將純德之善與幸福聯(lián)系起來以這至圓滿,就成了康德思考的一個重要問題。正是在這個意義上,牟宗三將康德最高的善譯為圓善,取整全而圓滿之義。
          在牟宗三的《圓善論》看來,儒家有一“敬以直內(nèi),義以方外”的道德宗骨,這一道德宗骨就是孔子的仁,孟子的本心。無論是孔子的仁還是孟子的本心,都是道德的本體。這種道德本體有強烈的創(chuàng)生性,可以創(chuàng)生道德的存有。在創(chuàng)生道德存有過程中,道德之心可以將自己的價值和意義賦予宇宙萬物,同時也影響到對于成就道德過程中那些付出和犧牲的看法,使那些付出和犧牲隨心而轉(zhuǎn),轉(zhuǎn)化為內(nèi)心的滿足和愉悅,成為道德幸福。這樣一來,既有德,又有福,德福一致,圓善由此而成。
          但儒家并不關心康德意義的圓善問題,保證有德之人必有福,不打這個包票,是因為他們看得很清楚,道德與幸福并不是一碼事,一個在內(nèi),一個在外,分屬不同的領域,不能混在一起。這方面孟子講得最清楚:“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無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保ā睹献?盡心上》)道德的根據(jù)是在每個人內(nèi)心的,你好好去求,就能得到,你放棄,就會丟掉,因為這是“求在我者”??鬃拥牡茏硬2恍胰居袗杭玻鬃忧巴赐?,發(fā)出無可奈何的嘆息,感嘆這樣的人也會遭遇這種情況。這就說明,即使有德的人,也會罹患重病,也會短命夭折。
    (摘編自楊澤波《從德福關系看儒家的人文特質(zhì)》)材料二:
          儒家講求德性修為,首先考慮的不是能否由此獲致福報,而是本來就將修德作為主體的存在論基礎予以肯認。此第一層級的基礎義理??鬃又v“為仁由己、欲仁則仁至、憂道不憂貧”,孟子講“仁義禮智謂性不謂命、非由外鑠、天爵”,均以德性作為最根本的價值基礎。換句話說,作為最直接的主體義務,主體的德性修為及努力不過是主體自身目的性原則的展開進程。所謂德福一致與否,至多只能歸入第二義。如果因為德福相悖而對德性修為產(chǎn)生懷疑,那恰恰說明該德性修為在開始時就摻雜著功利的動機,這不符合儒家德性論的第一義諦。用康德的話說,這就不符合先天的道德法則,是不純粹的實踐理性。這樣看,儒家德福智慧與功利主義相關主張是明顯不同的,“功利主義學說主張幸福是值得欲求的目的,而且是唯一值得欲求的目的;其他事物如果說也值得欲求,那僅僅是因為它們可以作為達到幸福的手段”。功利主義以幸福為第一義諦,以幸福為目的來考量其他,包括道德。儒家的思路則與之迥異,乃是以道德為底色來衡量幸福。同理,儒家與幸福主義倫理學伊壁鳩魯派的主張“幸福就是整個至善,而德行只不過是謀求幸福這一準則的形式”也顯然殊異,而與斯多亞派的主張“德行就是整個至善,幸福只不過是對擁有德行的意識”則有思路契合的部分可能。
          需要澄清的是,外在的善、?!安皇苤匾暋?,并不意味著儒家對其完全排斥,其實儒家同樣看重這些外在的物質(zhì)福報,只不過儒家采取了一種更為豁達的態(tài)度,即在實際生活中是否能夠獲得這些物質(zhì)福報,不甚重要。也就是說,儒家認為這些物質(zhì)福報可以有,甚至“應該”有,但對于是否必然可以得到,則不甚重視?!吨杏埂返谑哒掠醒裕骸按蟮卤氐闷湮唬氐闷涞?,必得其名,必得其壽?!币酝芏嘟忉尀榱嘶乇墁F(xiàn)實中常有“德福不一”之情形所造成的詰難,往往將此段解釋為“只是以舜的生平經(jīng)歷作為根據(jù)”,認為此論并不具有普遍性。其實不然。這是儒家表示“有德必有?!钡拿鞔_論斷。
    (摘編自程旺《從“困境轉(zhuǎn)化”重思儒家的德福之道與德福一貫》)(1)下列對材料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對于德福關系問題,康德提倡以法則為決定原則的道德,并在此基礎之上提出讓道德和幸福結(jié)合起來,最終達到圓滿。
    B.牟宗三認為孔子的仁、孟子的本心都是道德的本體。這種道德本體具有創(chuàng)生性,在創(chuàng)生過程中,可以賦予外物以價值和意義。
    C.儒家講求德性修為,肯定修德是主體的存在論基礎,這是第一層基礎義理。如果摻雜功利動機,就不符合先天的道德法則。
    D.斯多亞派認為德行就是整個至善,幸福是主體自覺的德行,伊壁鳩魯派認為幸福就是整個至善,德行是獲取幸福的形式。
    (2)根據(jù)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觀點,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牟宗三認為儒家的道德之心把付出和犧牲轉(zhuǎn)化為道德幸福,德福一致以達圓善。
    B.孟子認為德是“求在我者”,應該積極主動;福則是“求在外者”,不必強求。
    C.功利主義認為把幸福作為追求的第一義諦,道德雖也值得追求,但是次要目的。
    D.《中庸》說大德必得位、祿、名、壽,明確論證了儒家“有德必有?!钡挠^點。
    (3)下列各項中,不能作為論據(jù)來支撐材料一主要觀點的一項是
     

    A.子路為孔子的遭遇深感不平,認為“為善者天報之以福,為不善者天報之以禍”。
    B.顏淵德行很高,深受孔子的賞識,但是他也難免予窮居陋巷,簞食瓢飲的處境。
    C.善者吃虧,有德者生計堪憂,會動搖德性存在根基,引發(fā)“道德無用論”感慨。
    D.教師的幸福與道德緊密相關,教師應通過實踐在修身、敬業(yè)、創(chuàng)造中以德謀福。
    (4)兩則材料在進行論證時多有引用,請結(jié)合材料分析引用論證的作用。
    (5)在道德與幸福之間保持一定程度的正向一致,是任何一個正常社會得以良性運轉(zhuǎn)的基本條件。請你根據(jù)材料談談如何既能涵養(yǎng)道德又能保持幸福感。

    組卷:2引用:2難度:0.6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神話
    陳毓
          現(xiàn)在走來的是夸父。頎長、矯健的夸父。她長發(fā)、長腿、長手臂。她在大地上疾步如飛,風是她最親的旅伴。
          她的皮膚黑而結(jié)實,她顴骨上有太陽的紅。她是炎帝族的后裔,幽冥神的孫女。從小獲得的教化使她情感單純,愛得無保留,恨得不顧忌,歡喜與悲傷都如無云的天空一般真純坦蕩。
          夸父和她的族人住在荒寒之地,,惡劣的環(huán)境檢驗著生命的堅韌。她眼見著族人用藥酒和冰水給初生兒沐浴,在這冰與火的考驗中,體弱者在第一關就被拒于生門外,活下來的孩子生命強韌如淬火的鋼,足以抵擋明天的磨難。
          因為寒冷,他們生來崇拜太陽。他們寡言,卻喜歡用歌聲表達內(nèi)心。所以夸父族人的嘴唇唱歌多于他們說話。往往歌者聽見自己的歌聲被荒野回應,不覺陷入長久的冥想。
          夸父在這樣的群體里慢慢長大。
          現(xiàn)在她是美少女了。她喜歡奔走,似乎她熱切的情感只有在如風的行走中才能釋放,似乎只有奔走,才能叫她體驗到內(nèi)心像風一樣的快意與自由。
          這不,長發(fā)飄揚的夸父迎面走來了。你看她長腿、長臂,她投在大地上的影子也是頎長美麗的。她耳朵上有兩條黃蛇當耳環(huán),雙腕上套兩條黃蛇當手鐲。蛇身上的金環(huán)反射著太陽光,那光又照亮夸父的臉。她的臉,那么美麗、生動、妖冶。
          你看,萬物仰首,是太陽來了。其實最早感受到太陽的是夸父美麗的大眼睛,但夸父看不見自己的眼睛,她只看見她手臂上的黃蛇,一點點亮麗起來,那明亮會使看它的人驚訝與快樂。它總是用驚人的妖艷迎接太陽。耳邊黃蛇晃蕩出的光暈使夸父臉上的太陽色又深了一層。她知道,太陽來了,她的太陽來了。
          從春天開始,夸父就和太陽在一起了,他們在沼澤邊的矮樹林中相遇,那時夸父剛剛在林中發(fā)現(xiàn)了一眼溫泉,她在里面沐浴、游憩。等她光艷地從水中站起時,她身上的晶瑩水珠先自預報了太陽的到來。在巨大的照亮整個天空的光明中,夸父整個跌進泉水中,泉水因為太陽的入住而像水晶一樣光明通透,又像沸了似的高高地激蕩而起。如果有人目睹了這場愛戀,可能會用驚天動地來給以形容。
          這是夸父的春天。泉邊蒼樸的桃樹在春風里脫胎換骨,大地彌漫著桃花的香氣。東山周圍荒蕪千里,唯有夸父棲息的東山之巔,是大漠中的綠洲。
          在與太陽相處的日子,太陽溫暖了夸父,照亮了夸父,她依賴他的溫暖饋贈,但太陽總要在路上,總渴望把他的光熱灑向世間萬物,他說那是他的事業(yè),是他看作和生命一樣重要的事情。他一年只能對她親近一次,剩下的日子,夸父只有別離和等待。這是夸父不能忍受的,她渴望隨時沐浴在太陽的光焰與溫暖中,她愛他,愛他贈給她的太陽紅。她不知道,雖然她離不開太陽,但太陽可以離開她,他們的愛是不等量的。
          她要追隨太陽。她只能追趕。她用盡一個女子所有的執(zhí)著與陰柔,以及隱約的反叛,追趕太陽。那是她的生命,是她的全部。她不明白天為什么要黑,現(xiàn)在,沒有什么比黑暗更使她無法忍受。沒有太陽的日子,活著比死去更為不堪。她只能往前趕,往前,就有她的溫暖,她的光明。她有時候覺得離太陽很近了,近到她伸出手臂就能碰觸到的距離,但是眼前突然黑了。黑暗使恐懼、寒冷、絕望嚴實地罩住她。
          她取火取暖,在取火的過程里她流失了水,焦渴催逼著她,她喝干了一條河,又喝干了一條河。可清涼的河水無濟于她的焦渴。巨大的恐懼襲來,她呼喚太陽,向太陽求救。她的呼喚從她無汁的嗓子里冒出來,像煙一般無力飄散。絕望中,她看見太陽的金斗篷在大澤邊一閃,她看見大澤發(fā)出幸福的戰(zhàn)栗,把太陽卷進澤的激情里。黑暗嚴絲合縫,只有風從曠野深處走過,發(fā)出深沉的嘆息。她喝下的那些水變成了眼淚,眼淚流成了河。這個從來不知疲憊的女子疲憊了,她的頭在黑暗中無力地低垂,她匍匐在地,她的長睫毛如兩道柵欄,鎖住她眼里最后的不堪。
          她耳朵上的黃蛇、手臂上的黃蛇脫落下來,鉆進泥土里去了,她芬芳的桃木手杖壓在她的身子底下,夸父無聲,她死了。
          后來有人路過這里,看見托舉過夸父身體的那片土地長出了茂密的桃林,綿延幾千里。每當春天到來,桃花盛開,那場面,真是壯觀無比啊。
    (有刪改)
    (1)下列對文本相關內(nèi)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第二段至第四段交代了夸父的出身性情、生長環(huán)境和族人的習俗,為下文寫夸父愛戀追逐太陽的情節(jié)做了鋪墊。
    B.小說語言具有散文化特點,樸素平實,不事雕琢,“這不,長發(fā)飄揚的夸父迎面走來了”等語句飽含深摯的感情。
    C.“只有風從曠野深處走過,發(fā)出深沉的嘆息”運用擬人手法,表現(xiàn)了夸父悲情的形象,含有作者深深的同情與悲哀。
    D.結(jié)尾寫夸父死后手中的桃木手杖變成大片盛開的桃林,場面非常壯觀,在悲劇之中又給讀者以深深的震撼與感動。
    (2)關于文中夸父長大后愛上太陽、逐日而死的部分,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第二人稱“你”顯得親切,便于抒情,第三人稱“她”便于全面描寫人物,文中交替使用,行文富有變化。
    B.“在巨大的照亮整個天空的光明中,夸父整個跌進泉水中”寫出了這場戀愛的轟轟烈烈與夸父的全情投入。
    C.“這是夸父的春天”一語雙關,既照應前文自然界美好的春天,也突出夸父尋到愛情后的無比喜悅之情。
    D.夸父是一個嫵媚多情、至純至性、對愛執(zhí)著的女子。文章表現(xiàn)出對夸父愛情悲劇的同情和對負心人的批判。
    (3)文中多次出現(xiàn)黃蛇形象,請結(jié)合文中相關部分簡要分析黃蛇的作用。
    (4)本篇小說大膽突破傳統(tǒng)思維,在神話“夸父逐日”的基礎上進行故事新編,可謂構思奇特、想象瑰麗。請你結(jié)合文本內(nèi)容簡要分析。

    組卷:5引用:2難度:0.5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 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葡萄營養(yǎng)價值豐富,是一種滋補性很強的水果。葡萄皮可充當膳食纖維重要來源,葡萄皮中,花色素有延緩衰老、抗氧化功效,白藜蘆醇具有降血脂、抗血栓、預防動脈硬化的作用,單寧具有抗過敏的功效。因此建議,  ①,但在吃葡萄之前一定要認真清洗。
          現(xiàn)在市場上出現(xiàn)了很多無籽葡萄,有傳言說無籽葡萄是用了轉(zhuǎn)基因技術,食用后可能會使人出現(xiàn)變異。那么,  ②?事實是,現(xiàn)在的葡萄還沒有運用轉(zhuǎn)基因技術,無籽葡萄很正常,也很安全。目前常見的無籽葡萄有“無核翠寶”“夏黑”“陽光玫瑰”等。
          在我國古代,不同的水果被賦予了不同的寓意,皆代表人們美好的意愿。葡萄有很多美好的寓意。葡萄因其成串且多籽,作為裝飾放在家里,   ③,是比較傳統(tǒng)的吉祥象征。除此之外,葡萄還寓意做事情能事半功倍。在國畫創(chuàng)作中,葡萄代表著豐收、富裕、高貴,成串的葡萄,寓意多多益善、果實累累。一株葡萄能結(jié)出串串葡萄果實,還有一本萬利的寓意,希望事業(yè)成功,祝愿財源滾滾和生意興隆。葡萄樹生命力頑強,也意味著自強、堅信和自信。
    (1)下列句子中的引號與文中畫線句的引號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茌這樣一個“白夜”里來攻擊,有多困難,要付出多大的代價??!
    B.他身材高大,頭發(fā)烏黑,說一口漂亮的普通話,姑娘們私下都叫他“北京話”。
    C.鐘揚的“暖”是有目共睹的,這更體現(xiàn)在他對學生的關愛上。
    D.還有幾位“大師”們捧著幾張古畫和新畫,在歐洲各國一路的掛過去。
    (2)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

    組卷:8引用:3難度:0.5

四、寫作(60分)

  • 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當今時代,一些青少年視奢侈為“時尚”,視享受為“潮流”,盲目攀富比闊,肆意揮霍浪費,助長了社會不良風氣。其實,無論社會如何變化,勤儉精神都不可丟。李商隱曾有詩云:“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黨的二十大報告再次強調(diào):在全社會弘揚勤儉節(jié)約精神,培育時代新風新貌。
          育才中學高一年級要召開“家教家風建設主題班會”,請結(jié)合上述材料和自己的經(jīng)歷,以“弘揚勤儉節(jié)約精神”為主題,寫一篇發(fā)言稿,展示自己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組卷:6引用:2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