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江蘇省南京二十九中高考生物三模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解答題(共18小題,滿分36分)
-
1.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h2>
組卷:11引用:3難度:0.7 -
2.某興趣小組探究土壤濕度對植物凈光合速率的影響。對照組正常澆水,實驗組不澆水,結果如圖。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br />
組卷:27引用:6難度:0.7 -
3.細胞呼吸過程中葡萄糖和水分子脫去的氫可與氧化型輔酶Ⅰ(NAD+)結合形成還原型輔酶Ⅰ(NADH)。細胞外煙酰胺磷酸核糖轉移酶(eNAMPT)的催化產(chǎn)物NMN是合成NAD+的原料。研究發(fā)現(xiàn),人和哺乳動物的衰老過程與組織中 NAD+水平的下降直接相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h2>
組卷:106引用:10難度:0.7 -
4.科學研究發(fā)現(xiàn),在人類腫瘤細胞中發(fā)現(xiàn)大量如“甜甜圈“般的獨立于染色體存在的環(huán)狀DNA(簡稱ecDNA)。在人類健康的細胞中幾乎看不到ecDNA的痕跡,而在將近一半的人類癌細胞中,都可以觀察到它,且其上普遍帶有癌基因。癌細胞能夠熟練地使用ecDNA,啟動大量癌基因表達,幫助它們快速生長,并對環(huán)境快速做出反應。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 )
組卷:19引用:6難度:0.7 -
5.真核細胞的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有很多相似之處。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70引用:6難度:0.7 -
6.1977年,英國科學家桑格在測定噬菌體ΦX174中的單鏈環(huán)狀DNA的核苷酸序列時,發(fā)現(xiàn)基因D(編碼152個氨基酸)中包含著基因E(編碼90個氨基酸),他將這種基因稱為重疊基因(如圖所示)。下列相關說法錯誤的是( ?。?br />
組卷:57引用:5難度:0.7 -
7.遺傳密碼的破譯是生物學發(fā)展史上一個偉大的里程碑。1961年,克里克用實驗證明遺傳密碼中3個堿基編碼1個氨基酸;同年,尼倫伯格和馬太采用蛋白質的體外合成技術,用人工合成的多聚尿嘧啶核苷酸作為翻譯模板,證明UUU為苯丙氨酸的密碼子。1966年,霍拉納以人工合成的ACACAC……(簡寫為(AC)n,以下同)作為體外翻譯模板,得到了蘇氨酸和組氨酸的多聚體(實驗一);而以(CAA)n作為模板,則分別得到了谷氨酰胺、天冬酰胺和蘇氨酸的多聚體(實驗二),由此得出了蘇氨酸的密碼子。據(jù)此分析,下列相關說法錯誤的是( ?。?/h2>
組卷:32引用:5難度:0.7 -
8.果蠅的兩條X染色體可以連在一起,成為一條并聯(lián)的X染色體,帶有一條并聯(lián)X染色體和一條Y染色體的果蠅(品系C)表現(xiàn)為雌性可育,帶有一條并聯(lián)X染色體和一條正常X染色體的果蠅是致死的,沒有X染色體的果蠅也是致死的。用化學誘變劑誘導正常的野生型雄果蠅,然后讓該雄果蠅和品系C進行雜交,以下對雜交結果分析正確的是( )
組卷:97引用:15難度:0.6 -
9.小兒急性支氣管類容易引起發(fā)熱、乏力、干咳等癥狀。機體發(fā)熱是生物體受到病原體感染,產(chǎn)生損傷或炎癥后的復雜生理應激反應,在發(fā)熱過程中,機體溫度上升與生物體對病原體的清除和生存率的提高密切相關,利于機體快速清除病原體以維持機體的穩(wěn)態(tài)。下列關于穩(wěn)態(tài)調節(jié)的敘述,錯誤的是( ?。?/h2>
組卷:35引用:6難度:0.7
三、非選擇題:本部分包括6題,共計52分
-
27.吳茱萸是一種中藥,其主要成分為吳茱萸堿(EVO)。為研究EVO對人胃癌細胞增殖的影響及作用機制,科研人員做了以下實驗。請回答問題:
(1)檢測EVO對胃癌細胞BGC-823增殖的影響。
①用含動物血清的DME/F-12培養(yǎng)基置于恒溫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BGC-823,動物血清的作用是
②取出上述培養(yǎng)的細胞,加入胰蛋白酶制成
③EVO對BGC-823細胞增殖影響的實驗結果如圖1.實驗結果表明
(2)檢測EVO對BGC-823細胞周期的影響,結果如下表。
細胞周期中各期的細胞比例組別 G0/G1期(%) S期(%) G2/M期(%) 對照組 42.62 17.65 23.37 EVO組 8.57 19.30 54.13
(3)檢測EVO對BGC-823細胞周期和細胞凋亡相關蛋白表達的影響,結果如圖2。
①根據(jù)上述實驗,可判斷
②細胞凋亡蛋白Caspase-3表達量
(4)綜上所述,推測EVO對人胃癌細胞的作用機制是組卷:80引用:4難度:0.5 -
28.鴨喙具有黑、黃、花三種顏色,為探索鴨喙顏色表型的遺傳規(guī)律,研究人員利用兩個家系(甲和乙)中的黑喙鴨與某純種黃喙鴨(無色素)為材料設計不同的雜交組合,為鴨的育種提供理論依據(jù)。
組別 親本雜交組合 后代表現(xiàn)型及比例 第一組 家系甲(黑喙)×純種黃喙鴨 F1中多數(shù)為黑喙鴨、少數(shù)為黃喙鴨 第二組 家系乙(黑喙)×純種黃喙鴨 F1中多數(shù)為黑喙鴨、少數(shù)為花喙鴨 第三組 第一組F1中黑喙鴨×F1中黑喙鴨 黑喙鴨:花喙鴨:黃喙鴨=9:3:4 第四組 第一組F1中黑喙鴨×F1中黃喙鴨 黑喙鴨:花喙鴨:黃喙鴨=3:1:4
(2)若控制鴨喙色性狀的兩對基因中A基因控制黑色素的生成,B基因可以使黑色素在整個喙部沉積,則第四組親本的基因型為
(3)綜合上述信息可知,第一、二組雜交結果的出現(xiàn)可能與家系甲、乙種混有不同基因型的個體有關。據(jù)此分析一、二組結果出現(xiàn)的具體原因是:家系甲
(4)研究人員研究了黑色素形成的機制,發(fā)現(xiàn)機體內促黑素激素可與黑色素細胞表面相應受體結合,最終激活酪氨酸酶,組卷:9引用:3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