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第4章 多彩的光》2018年單元測試卷(1)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4分,共40分)
-
1.小明在一只空碗中放一枚硬幣,后退到某處眼睛剛好看不到它。另一位同學慢慢往碗中倒水時,小明在該處又看到硬幣。這種現(xiàn)象可以用下列哪個光路圖來解釋?( )
A. B. C. D. 組卷:7749引用:158難度:0.9 -
2.在風平浪靜、清澈見底的水里,很容易觀察到“水底的魚兒在白云中穿梭”的景象,而起風后,在水面不同的位置都會看到水面上到處是波光粼粼。對觀察到的“魚”、“白云”和“波光粼粼”三種現(xiàn)象的下面幾種解釋,正確的是( ?。?/h2>
A.魚和白云都是鏡面反射形成的,波光粼粼是漫反射形成的 B.魚是鏡面反射形成的,白云和波光粼粼是漫反射形成的 C.魚是折射形成的,白云是鏡面反射形成的,波光粼粼是鏡面反射形成的 D.魚和白云都是折射形成的,波光粼粼是漫反射形成的 組卷:8引用:19難度:0.9 -
3.如圖所示,一束光線,斜射入容器中,并在容器底形成一光斑,這時向容器中逐漸加水,則光斑的位置將( )
A.慢慢向右移動 B.慢慢向左移動 C.慢慢向上移動 D.仍在原來位置不動 組卷:197引用:32難度:0.9 -
4.大偉同學用點燃的蠟燭做小孔成像實驗時,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個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則它在半透明紙上看到的是( ?。?/h2>
A.蠟燭的正立像 B.蠟燭的倒立像 C.三角形光斑 D.圓形光斑 組卷:107引用:27難度:0.9 -
5.關(guān)于光,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h2>
A.太陽和月亮都屬于光源 B.光在同種均勻介質(zhì)中沿直線傳播 C.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是3×105 m/s D.折射角總是小于入射角 組卷:116引用:5難度:0.7 -
6.如圖所示,“我看不見美景”的原因是( ?。?br />
A.光的直線傳播 B.光的漫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鏡面反射 組卷:70引用:2難度:0.9 -
7.光線從水斜射入空氣中,若入射角為32°,則折射角可能為( ?。?/h2>
A.0° B.23° C.32° D.45° 組卷:1753引用:13難度:0.9
四、實驗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空2分,共20分)
-
20.為了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小明準備了圖甲所示的實驗器材:
(1)實驗時,小明應(yīng)選 (填字母)作為平面鏡,這樣選擇的目的是便于 。
(2)為了比較像與物的大小關(guān)系,小明應(yīng)選 兩支蠟燭(填字母)。
(3)實驗時鏡面與桌面必須 。
(4)實驗中小明把光屏放在燭焰所成像的位置上,他在光屏上并沒有看到燭焰的像,說明平面鏡所成的像是 像。
(5)實驗結(jié)束后,小明無意間從平面鏡中看到墻上的電子鐘的像如圖乙所示,這時的時間是 。組卷:521引用:64難度:0.5
六、綜合題(共6分)
-
2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光由真空進入空氣中時,傳播方向只有微小的變化。雖然如此,有時仍然不能不考慮空氣的折射效應(yīng)。
如圖所示,表示來自一個遙遠天體的光穿過地球大氣層時被折射的情景。覆蓋著地球表面的大氣,越接近地表越稠密,折射角也越小。
我們可以把地球表面上的大氣看作是由介質(zhì)不同的許多水平氣層組成的,星光從一個氣層進入下一個氣層時,要折向法線方向。因此,我們看到的這顆星星的位置,比它的實際位置要高一些,這種效應(yīng)越是接近地平線就越明顯。我們看到的靠近地平線的星星的位置,要比它的實際位置高37′.這種效應(yīng)叫作蒙氣差,是天文觀測中必須考慮的。
太陽光在大氣中也會發(fā)生折射。因此,當我們看到太陽從地平線上剛剛升起時,實際看到的是它處在地平線的下方時發(fā)出的光,只是由于空氣的折射,才看到太陽處于地平線的上方。
(1)材料中介紹的這種光現(xiàn)象是現(xiàn)象,它是由于。
(2)根據(jù)材料可判斷人們看到的星星和太陽(選填“是”或“不是”)真實的星星和太陽。原因是。組卷:9引用:1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