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五四版七年級下冊《第6課 口技》2018年同步練習(xí)卷(5)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基礎(chǔ)測試
-
1.《口技》的作者是
組卷:9引用:3難度:0.8 -
2.《口技》文對聲音的描述可謂惟妙惟肖。
(1)描述一家四口深夜被犬吠驚醒之后,各種聲音有
(2)描述突遭大火時“百千齊作”的聲音有組卷:6引用:2難度:0.8 -
3.《口技》中有三處描寫了聽眾的神情動作。
(1)在口技人摹擬四口之家的生活圖景時,聽眾表現(xiàn)出全神貫注并聽得細(xì)致入微的樣子:
(2)在表演者摹擬一家人醒而復(fù)睡以后的情形時,聽眾的神情動作的變化是:
(3)在表演者摹擬火災(zāi)時,聽眾“如臨其境”,其表現(xiàn)為:組卷:5引用:3難度:0.8 -
4.解釋下列句子中的詞語。
(1)京中有善口技者 善: (2)會賓客大宴 會: (3)施八尺屏障 施: (4)眾賓團(tuán)坐 團(tuán): (5)婦拍而嗚之 嗚: (6)奮袖出臂 奮: (7)兩股戰(zhàn)戰(zhàn),幾欲先走 幾: 組卷:11引用:1難度:0.9
-
12.閱讀下面文字,回答各題。
昔有人持匹帛命成衣者裁剪。遂詢主人之性情、年紀(jì)、狀貌并何年得科第,而獨不言尺寸。其人怪之。成衣者曰:“少年科第者,其性傲,胸必挺,需前長而后短;老年科第者,其心慵,背必傴,需前短而后長。肥者其腰寬,瘦者其身仄。性之急者宜衣短,性之緩者宜衣長。至于尺寸,成法也,何必問耶!”
余謂斯匠可與言成衣矣。今之成衣者,輒以舊衣定尺寸,以新樣為時尚,不知短長之理,先蓄覬覦之心。不論男女衣裳,要如杜少陵詩所謂“穩(wěn)稱身”者,實難其人焉。
(1)解釋下列句子中詞語。
①昔有人持匹帛命成衣者裁剪 (匹帛:
②老年科第者,其心慵,背必傴(慵:
③肥者其腰寬,瘦者其身仄(仄:
④性之緩者宜衣長(緩者:
⑤不知短長之理,先蓄覬覦之心(蓄:
(2)翻譯句子。
①昔有人持匹帛命成衣者裁剪。
②余謂斯匠可與言成衣矣。
③今之成衣者,輒以舊衣定尺寸,以新樣為時尚,不知短長之理,先蓄覬覦之心。
(3)這是一則寓言,說明了什么道理?
(4)文章中采用了什么修辭方法,舉例說明。組卷:6引用:1難度:0.7 -
13.閱讀下面文字,回答各題。
遙聞深巷中犬吠,便有婦人驚覺欠伸,其夫囈語。既而兒醒,大啼。夫亦醒。婦撫兒乳,兒含乳啼,婦拍而嗚之。又一大兒醒,絮絮不止。當(dāng)是時,婦手拍兒聲,口中嗚聲,兒含乳啼聲,大兒初醒聲,夫叱大兒聲,一時齊發(fā),眾妙畢備。滿坐賓客無不伸頸,側(cè)目,微笑,默嘆,以為妙絕。
未幾,夫齁聲起,婦拍兒亦漸拍漸止。微聞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傾側(cè),婦夢中咳嗽。賓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婦亦起大呼。兩兒齊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兒哭,百千犬吠。中間力拉崩倒之聲,火爆聲,呼呼風(fēng)聲,百千齊作;又夾百千求救聲,曳屋許許聲,搶奪聲,潑水聲。凡所應(yīng)有,無所不有。雖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處也。于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zhàn)戰(zhàn),幾欲先走。
(1)翻譯下列句子。
①賓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②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兒哭,百千犬吠。
③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處
(2)按要求摘出原句。
①對聲音作概括描寫的句子:
②文中議論的句子:
(3)將選文第三段劃分層次,并簡要說明理由。
(4)作者在選文第一段中怎樣表現(xiàn)口技之“善”的?
(5)你認(rèn)為口技人的表演“妙”在何處?組卷:7引用:1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