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江蘇省南京九中高一(上)學情調研歷史試卷(10月份)
發(fā)布:2024/9/9 17:0:8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
1.有學者研究發(fā)現(xiàn),在良渚文化遺址中,上層貴族葬在專門的墓地里,并發(fā)現(xiàn)有大量的宗教性玉器、祭壇和豪華的喪葬行為;至于一般的社會大眾的墓葬里,往往只有若干日常生活用具。這一發(fā)現(xiàn)這可以用于佐證當時( ?。?/h2>
組卷:7引用:11難度:0.6 -
2.2022年6月,四川廣漢三星堆8號“祭祀坑”新發(fā)現(xiàn)一件頂尊蛇身銅人像,與1986年出土的青銅鳥腳人像殘部拼對成功,專家將這件文物重新命名為鳥足曲身頂尊神像(如圖)。銅人像具有古蜀文明的特征,方座銅器是先周文化的代表,而尊是中原文化的代表。材料表明( ?。?br />?
組卷:5引用:6難度:0.5 -
3.商朝統(tǒng)治之下,商王與周邊的方國和部族不一定有血緣關系,但是方國和部族內的居民多是聚族而居,有血緣關系;西周的分封制中,諸侯的主體都與王室有血緣關系,而封國內民眾的血緣關系被打破。這一變化說明西周時期( ?。?/h2>
組卷:21引用:14難度:0.5 -
4.西周金文中的“伯”作為稱謂,主要有兩種含義:一是作為貴族男子的排行,與仲、叔、季經(jīng)常作為同家族內部兄弟之間的稱呼;二是作為諸侯或采邑主的爵稱。如圖是伯由“排行”到“爵稱”的大致軌跡。這過程體現(xiàn)了( ?。?br />
組卷:28引用:14難度:0.5 -
5.針對如何重建秩序,恢復社會生產,戰(zhàn)國有思想家認為:社會崩塌的原因是周禮過時了,現(xiàn)在該建立霸道,即建立以王權為核心的中央集權和王權獨裁社會。這一派的代表人物是( )
組卷:36引用:6難度:0.9 -
6.據(jù)考古報告,從分布在全國各地的數(shù)十處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墓葬中發(fā)現(xiàn)了一批鐵器實物。如圖是我國考古工作者發(fā)掘的戰(zhàn)國時期文物--鼻子套圓環(huán)的青銅牛尊和鐵鋤。據(jù)此推測( ?。?/h2>
組卷:52引用:16難度:0.7 -
7.春秋中期,晉政權逐漸為趙、韓、魏、知、范、中行氏等六卿控制。后來,韓、趙、魏、知四家聯(lián)合滅了范氏和中行氏,并瓜分了兩家的土地。公元前453年,韓、趙、魏三家又聯(lián)合滅了知氏并瓜分其土地。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正式承認三家為諸侯。由此說明,春秋戰(zhàn)國時期( ?。?/h2>
組卷:8引用:5難度:0.6 -
8.戰(zhàn)國時期,魏國李悝變法規(guī)定“食有勞而祿有功”;楚國吳起變法規(guī)定凡貴族封君的子孫,已傳到三代以上者收回爵祿;秦國商鞅變法規(guī)定貴族中凡沒有立軍功的人不得入貴族籍,不得授予軍功爵。出現(xiàn)這些規(guī)定的根源是( ?。?/h2>
組卷:14引用:6難度:0.6 -
9.公元前6世紀中期,楚國國君熊通攻占了陳國的-塊土地,按照周制,他應該把這塊新的土地分封給自己的叔伯兄弟,而他卻直接派自己人去開拓和經(jīng)營這塊土地。于是,這塊土地上的產出,便可以盡歸楚王所有。這塊沒有被分封出去的土地,便懸(古代通“縣”字)掛在了那里,稱之為“縣”??h的出現(xiàn)( ?。?/h2>
組卷:25引用:9難度:0.8 -
10.《云夢縣睡虎地秦簡》內容十分豐富,其中在保存糧食方面的律令規(guī)定:倉房門扇不緊密,谷物能從里面漏出,成例均應罰繳一副鎧甲;倉庫出現(xiàn)老鼠洞,要按照鼠洞的數(shù)目進行懲罰,如有鼠洞三個以上應罰一盾。這表明秦律( ?。?/h2>
組卷:5引用:11難度:0.7 -
11.《睡虎地秦墓竹簡》記載:“有事請毆(也),必以書,毋口請,毋羈請。”“行命書及書署急者,輒行之;不急,日觱(畢),勿敢留。留者以律論之。”這反映了秦朝( ?。?/h2>
組卷:16引用:4難度:0.7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40分。
-
32.制度創(chuàng)新是人類社會發(fā)展進步的重要體現(xiàn)。我國古代政治制度的創(chuàng)新,反映了中華民族管理國家的智慧。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郡縣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結果就是貴族制讓位于官僚制。官僚制是順應中央集權和皇權制的需要而產生的一種新的組織形式和管理體制……在官僚制時代,不管是舊貴族、新貴族,還是新興的士人階層,都必須通過任命,轉化為官僚,然后才能成為政體的直接參與者。
——《文史縱橫》2009年第3期材料二 漢初制度大多不切實際,要求制度變革的呼聲甚高,卻無法得以實施。直到武帝時期,才大刀闊斧地推行了制度變革。這是一個事功顯赫的時代,也是一個垂范立制的時代,在協(xié)調地方與中央的關系、解決皇權與相權矛盾、強化對官僚隊伍的管理、確立新的經(jīng)濟政策等重大領域,漢武帝都進行了制度創(chuàng)新和變革。
——摘編自孫家洲、王文濤《制度變革與漢武帝盛世的造就》材料三 凡有政事,先由中書取旨撰擬詔敕,付門下審覆,再下尚書施行;……惟是事權分立,往往發(fā)生流弊,尤以中書門下兩省,或論難往來,各逞意氣。太宗深察其弊,乃令三省長官合署辦公,是謂政事堂,此實唐代宰相制度之一進步也。
——嚴耕望《唐代文化約論》請回答:
(1)根據(jù)材料一,指出郡縣制取代分封制的實質,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秦推行郡縣制的影響。
(2)根據(jù)材料二和所學知識,指出漢武帝時期“制度創(chuàng)新和變革”的表現(xiàn)。
(3)指出唐代中央官制的名稱,并據(jù)材料三概括指出唐初宰相制的弊端,唐太宗對宰相制進行了怎樣的改進?組卷:12引用:8難度:0.5 -
33.多元起源的中華民族,幾千年來不斷向一體化邁進,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伴隨著多種形式,成為歷史發(fā)展的主流。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魏晉南北朝時期人口的流動,既有居住在邊地的少數(shù)民族向中原地區(qū)流徙,也有中原地區(qū)的漢族人口紛紛外遷。史書中關于“百官流亡者十八九”和“中州士女避亂江左者十六七”的記載很多,十六國以來,許多少數(shù)民族在中原與漢族雜居,一遇變亂,同樣成為流動人口。波瀾壯闊的人口大流動,從短時態(tài)來看是加劇了社會動亂,但它也對社會的久遠進步,開辟了道路。
——摘編自曹文柱等《乾坤眾生》
材料二 從官軍干部檢之,高仙芝、王思禮均為高麗人,哥舒翰,突騎施人,與郭子儀齊名的李光弼,契丹人。
一一岑仲勉《隋唐史》
材料三 為了正確地引導和管理互市活動,保障正常、公正的貿易秩序,唐政府專門設置了“互市監(jiān)”,“掌諸蕃交易之事”。唐朝的最高學府“國子學”允許少數(shù)民族首領子弟入學就讀。地方上,郡學招收少數(shù)民族子弟入學,由官府提供“稟給”。
——摘編自楊華雙《唐朝開明民族政策述略》
(1)據(jù)材料一,舉出魏晉南北朝時期人口遷徙的兩種類型,并概括其主要原因。
(2)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魏晉南北朝時期人口流動的影響。
(3)據(jù)材料二、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唐朝開明民族政策的具體表現(xiàn)及其意義。組卷:25引用:7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