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江蘇省高郵市高三(下)期初化學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單項選擇題:共14題,每小題3分,共42分。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
-
1.化學與生產、生活、科技等方面密切相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41引用:7難度:0.6 -
2.鈦有“二十一世紀的金屬”、“全能金屬”、“現代金屬”的美稱。鎂與熔融的四氯化鈦反應可制取鈦:2Mg+TiCl4
2MgCl2+Ti。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h2>高溫組卷:11引用:1難度:0.7 -
3.下列有關物質性質與用途具有對應關系的是( )
組卷:21引用:5難度:0.7 -
4.實驗室可用反應2CuSO4+2KI+SO2+2H2O═2CuI↓+2H2SO4+K2SO4來制備CuI(CuI受熱易被氧化)。下列實驗裝置和操作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br />
組卷:84引用:11難度:0.5 -
5.短周期主族元素 X、Y、Z、W原子序數依次增大,基態(tài)時X原子2p軌道上有3個電子,Y位于ⅡA族,X與Z處于同一主族,W的單質常溫下是一種黃綠色氣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8引用:1難度:0.6
二、非選擇題:共4題,共58分。
-
17.以硫鐵礦(主要成分是FeS2,含少量Al2O3、SiO2和Fe3O4)為原料制備磷酸鐵(FePO4)。
(1)酸浸。將一定量焙燒后的硫鐵礦粉末加入到三頸瓶中,恒溫50~60℃加熱(裝置如圖1),通過滴液漏斗緩慢滴加一定濃度的稀硫酸,充分反應,過濾。溫度不宜過高的原因是
(2)還原。向濾液中加入FeS固體,充分攪拌至溶液中Fe3+全部被還原。檢驗Fe3+全部被還原的實驗方法是
(3)除鋁。向還原后的溶液中加入FeO固體,不斷攪拌,使Al3+完全轉化為Al(OH)3,過濾,得FeSO4溶液。加入FeO后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4)制備Na2HPO4。在攪拌下向100mL1mol?L?1H3PO4溶液中緩慢滴加1mol?L?1NaOH溶液,至溶液的pH約為10即可得到Na2HPO4溶液。需加入NaOH溶液的體積約為
(5)制備FePO4。反應原理為Fe2(SO4)3+2Na2HPO4=2FePO4↓+2Na2SO4+H2SO4,純凈的FePO4為白色沉淀,不同pH對磷酸鐵沉淀的影響如圖2所示。為了得到較純凈的FePO4,請補充完整以除鋁后的FeSO4溶液制備FePO4的實驗方案:取一定量除鋁后的FeSO4溶液,組卷:14引用:3難度:0.5 -
18.有效去除大氣中的NOx和水體中的氮是環(huán)境保護的重要課題。
(1)已知:①2CO(g)+O2(g)═2CO2(g)ΔH1=-566.0kJ?mol-1
②N2(g)+2O2(g)═2NO2(g)ΔH2=+64kJ?mol-1
反應2NO2(g)+4CO(g)═N2(g)+4CO2(g)ΔH3=
(2)磷酸銨鎂(MgNH4PO4)沉淀法可去除水體中的氨氮(和NH3)。實驗室中模擬氨氮處理:1L的模擬氨氮廢水(主要含NH+4),置于攪拌器上,設定反應溫度為25℃。先后加入MgCl2和Na2HPO4溶液,用NaOH調節(jié)反應pH,投加絮凝劑;開始攪拌,反應30min后,取液面下2cm處清液測定氨氮質量濃度。NH+4
①生成磷酸銨鎂沉淀的離子反應方程式為
②測得反應pH對氨氮去除率的影響如圖1所示,當pH從7.5增至9.0的過程中,水中氨氮的去除率明顯增加,原因是
③當反應pH為9.0時,該沉淀法對氨氮的去除率達到最高,當pH繼續(xù)增至10.0時,氨氮的去除率下降,原因是
(3)納米零價鐵(NZVI)/BC與(CuPd)/BC聯合作用可去除水體中的硝態(tài)氮。
在NZVI/BC和(CuPd)/BC復合材料聯合作用的體系中,生物炭(BC)作為NZVI、Cu、Pb的載體且減少了納米零價鐵的團聚,納米零價鐵作為主要還原劑,Cu和Pd作為催化劑且參與吸附活性H。
①NZVI/BC和(CuPd)/BC復合材料還原硝酸鹽的反應機理如圖2所示,轉化為N2或NO-3的過程可描述為NH+4
②實驗測得體系初始pH對去除率的影響如圖3,前200min內,pH=9.88時的去除率遠低于pH=4.05時,其可能的原因是NO-3組卷:71引用:7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