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dāng)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上冊《第11課 短文二篇》2023年同步練習(xí)卷

發(fā)布:2024/9/27 9:0:1

一、選擇題

  • 1.下列加點字的注音不正確的一項是( ?。?/h2>

    組卷:105引用:2難度:0.8
  • 2.下列句中加點詞意義或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h2>

    組卷:172引用:3難度:0.6
  • 3.給下列句子排列順序,最恰當(dāng)?shù)囊豁検牵ā 。?br />①清風(fēng)徐徐,樹枝搖曳,斑駁的光影灑落在地上和小狗身上。
    ②綠陰下是一間小小的柴房。
    ③這就構(gòu)成一幅盛夏城郊小院圖,生動而又富有情趣。
    ④柴房前,主人在吸著煙斗,一只小狗閑適地躺在一旁。
    ⑤窗前一片濃濃的綠陰。

    組卷:116引用:14難度:0.9

五、文言文閱讀

  • 8.閱讀文章,回答各題。
    答謝中書書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fù)有能與其奇者。
    (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答謝中書 乃丹帛曰:“陳勝王”
    B、未復(fù)有能與其奇 所識窮乏得我與
    C、實欲界之仙都 進亦憂,退亦憂
    D、四時俱備 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
    (2)與“實是欲界之仙都”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B.輟耕之壟上
    C.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D.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曰
    (3)把下面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夕日欲頹,沉鱗競躍。
    (4)本文寫景的語言精練且生動,試以“高峰入云,清流見底”為例,說說該句是如何體現(xiàn)此特點的。

    組卷:73引用:2難度:0.7
  • 9.對比閱讀甲乙兩文,回答問題。
    【甲】記承天寺夜游
    【乙】喜雨亭記
    蘇 軾
          亭以雨名,志喜也。
          予至扶風(fēng)之明年,始治官舍。為亭于堂之北,而鑿池其南,引流種木,以為休息之所。是歲之春,雨麥于岐山之陽,其占為有年.既而彌月不雨,民方以為憂。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與慶于庭,商賈相與歌于市,農(nóng)夫相與忭于野,憂者以樂,病者以愈,而吾亭適成。
          于是舉酒于亭上,以屬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則無麥。”“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則無禾?!薄盁o麥無禾,歲且薦饑,獄訟繁興,而盜賊滋熾。則吾與二三子,雖欲優(yōu)游以樂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遺斯民,始旱而賜之以雨。使吾與二三子得相與優(yōu)游以樂于此亭者,皆雨之賜也。其又可忘耶?”
    (此文難度超過課內(nèi)文言文。)【注釋】①]扶風(fēng),即鳳翔府,今陜西鳳翔府。蘇軾時任鳳翔府判官,于嘉佑六年(公元1061年)到任。 ②雨麥,上天下麥子。岐山,今陜西岐山縣。占,占卦。年,年成。有年,指豐收。人們不知道雨麥?zhǔn)遣皇恰跋槿稹保哉钾浴?nbsp;③彌,滿。彌月,整月。雨,下雨(動詞)。 ④乙卯,四月初二日;甲子,四月十一日;丁卯,四月十四日。 ⑤屬,酌。屬客,指斟酒給客人喝。 ⑥薦,重。薦饑,重復(fù)地遭到饑荒。 ⑦優(yōu)游,疊韻連綿字,從容不迫的樣子。
    (1)解釋
    ①念無與為樂者 念:
     
    ②懷民亦未寢 寢:
     
    ③志喜也 志:
     
    ④雨麥于岐山之陽 陽:
     
    (2)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官吏相與慶于庭,商賈相與歌于市,農(nóng)夫相與忭于野。
    (3)【甲】文沒有直接寫友情,但可從字里行間看出。請你找出相關(guān)句子并作簡要說明
    句子:
     

    理由:
     

    (4)
    ①貫穿【甲】文的線索是
     

    ②【乙】文的題眼是
     

    (5)【甲】【乙】兩文表達(dá)的感情有何不同?

    組卷:121引用:2難度:0.7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yīng)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yīng)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wù)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