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湘教版必修2《第1章 人口與環(huán)境 》2018年單元測試卷(湖南省長沙市天心區(qū)長郡中學)

發(fā)布:2025/1/6 11:0:3

一、單項選擇題(60分)

  • 1.如圖“某地人口出生率與死亡率變化狀況圖”,回答:圖中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四個階段中,人口總數最多的是( ?。?/h2>

    組卷:23難度:0.7
  • 2.如圖下面的人口再生產類型轉變示意圖,回答2~4題。

    現階段,我國人口再生產類型屬于下列哪種情況( ?。?/h2>

    組卷:1引用:0難度:0.90
  • 3.如圖下面的人口再生產類型轉變示意圖,回答2~4題。

    下列國家中,人口再生產類型處于圖中(2)階段的是( ?。?/h2>

    組卷:0難度:0.70
  • 4.如圖下面的人口再生產類型轉變示意圖,回答2~4題。

    圖中表現有老齡化趨向的階段是( ?。?/h2>

    組卷:0難度:0.70
  • 5.改革開放后,中國大批學生到歐美留學和大量民工涌向我國東南沿海大城市,兩者的共同之處是( ?。?/h2>

    組卷:99引用:5難度:0.9
  • 6.環(huán)境對人口數量變化的影響,主要是通過( ?。?/h2>

    組卷:19引用:1難度:0.5
  • 7.我國于 2016年1月1日起全面實施一對夫妻可生育兩個子女的政策。如圖為我國勞動適齡人口(15~64歲)比重和年增長率變化及預測圖。讀圖,回答7~8題。

    圖中信息反映( ?。?/h2>

    組卷:0引用:0難度:0.70

二、綜合題(共40分)

  • 33.閱讀下圖及材料,回答有關問題。
    材料一 1964-1965年,國家從戰(zhàn)略角度考慮,把沿海和內地密集的工業(yè)企業(yè)有計劃、有步驟地向西北、西南和中南地區(qū)轉移,開始了大規(guī)模的“三線”建設。
    材料二 改革開放后,越來越多的勞動力離開家鄉(xiāng),涌入經濟較為發(fā)達的東南沿海地帶謀求職業(yè),引發(fā)了規(guī)模日益擴大的勞動力跨區(qū)流動。每年春節(jié)前后,在各大中城市打工的農民返鄉(xiāng),形成所謂的“民工潮”,人數達5000萬~6000萬之多。
    材料三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我國逐步建立了經濟特區(qū)和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內地的一些知識分子、技術人員向東遷移,形成了“孔雀東南飛”的局面。
    (1)圖中所示的四條人口遷移路線中,與材料一的描述相符的是
     
    線,與材料二的描述相符的是
     
    線。
    (2)材料三中人口遷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對遷出地帶來的影響主要有哪些?
     
    。
    對遷入地帶來的影響主要有哪些?
     
    。

    組卷:11引用:1難度:0.3
  • 34.讀圖,分析并回答問題。
    (1)目前,我國以占世界
     
    %的耕地養(yǎng)活著占世界
     
    %的人口。
    (2)今后我國人口發(fā)展的可能趨勢是
     
    ,耕地發(fā)展的可能趨勢是
     
    。
    (3)我國耕地承載力所面臨的問題是
     
    。
    (4)目前國家為解決上述問題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是:
     
    ;
     
    。

    組卷:14引用:2難度:0.1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