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浙江省溫州市永嘉實驗中學九年級(上)月考語文試卷(A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日積月累,拋磚引玉。(共21分)
-
1.請?zhí)顚懸韵聝蓚€表格,并完成“輯錄心語”。
(1)文學鳴世,代不乏人。面臨危機,士人情懷更顯,請在橫線上填寫古詩文名句,在“士人情懷”欄【甲】處寫出對情懷的理解。危機狀況 古詩文名句 士人情懷
國家危機山河全非 餓死真吾志,① 以身許國,丹青留名 北方淪陷 中原亂,簪纓散,幾時收?②
(朱敦儒《相見歡》)傷感情深,遙想遠方
個人危機朝奏夕貶 欲為圣明除弊事,③
(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甲】 牢獄之災 ④
(譚嗣同《獄中題壁》)死無懼色,忠心可表 榜樣人物 精神或影響 古詩文出處 古詩文名句 鐘南山:84歲,義無反顧趕赴防疫第一線。 疫情越險,斗志越勇 《贈從弟》劉楨 風聲一何盛,① 高三追夢者小付在方艙醫(yī)院發(fā)奮讀書。 積極進取,追無止境 《行路難》李白 ② 所有盡一己之力為國為民做事的人。
行仁由己,不失本心
《論語?述而篇》仁遠乎哉,我欲仁,
③組卷:25引用:2難度:0.6 -
2.如圖是乘風組繪制的魯迅和艾青的足跡圖,并標注了對應作品。請參考圖片,完成問題。
(1)請你在A處填上對應的地點,B處填上對應的作品。
(2)組員在整理中發(fā)現(xiàn),行走的過程就是不斷認識自己的過程。請你從兩位人物中任選一位,結合人物的足跡和名著內(nèi)容,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組卷:36引用:4難度:0.4
三.博古通今,廣征博引。(共16分)
-
7.榕飛組選擇《問說》參加學?!爸腥A經(jīng)典”誦讀比賽,請你參加完成任務。
問說
[清]劉開 君子之學必好問。問與學,相輔而行者也。非學無以致疑,非問無以廣識;好學而不勤問,非真能好學者也。理明矣,而或不達①于事;識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細,舍問,其奚②決焉?
賢于己者,問焉以破其疑,所謂“就有道而正③”也。不如己者,問焉以求一得,所謂“以能問于不能,以多問于寡”也。等于己者,問焉以資切磋,所謂交相問難,審問而明辨之也?!稌凡辉坪??“好問則裕?!泵献诱摚骸扒蠓判摹保⒎Q曰“學問之道”,學即繼以問也。子思言“尊德性”,而歸于“道問學”,問且先于學也。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學有未達強以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則終身幾無可問之事。賢于己者,忌④之而不愿問焉;不如己者,輕之而不屑問焉;等于己者,狎⑤之而不甘問焉,如是,則天下幾無可問之人。
注釋:①達:達,通曉,通達。②奚:何,怎么。③正:匡正。④忌:妒忌。⑤狎(xiá):親近而不莊重。
(節(jié)選自《孟涂文集》)(1)你認為榕飛組選擇本文參加誦讀比賽是否合適?請結合你對選文的理解,并聯(lián)系自己的學習生活闡述你的看法。
(2)請為下面的句子劃分朗讀停頓,共三處。
學 有 未 達 強 以 為 知 理 有 未 安 妄 以 臆 度
(3)“舍問,其奚決焉?”開宗明義。你認為誦讀時重音應落在哪里?請闡述理由。
(4)文中反復出現(xiàn)的文言句式,如“……者……也”應如何朗讀?請結合下面的句子,闡述理由。
原文:
賢于己者,問焉以破其疑,所謂“就有道而正”也。
不如己者,問焉以求一得,所謂“以能問于不能,以多問于寡”也。
等于己者,問焉以資切磋,所謂交相問難,審問而明辨之也。組卷:19引用:2難度:0.5
四.輸出靈感,學會表達。(共60分)
-
8.寫作。
??伊塔洛?卡爾維諾說:“有時一個人自認不完整,只是他還年輕。我們都是由不完整在尋找自我完整的過程:最初的自我分裂——自我否定——自我斗爭,直到最后,自我調解,自我平和,這就是我們整個人生?!?br />??也有人說:“人生,是在不斷舍棄,不斷更新,又在不斷得到的過程。當你甘愿放棄原有的,堅守該有的,擁抱更新的,你才能獲得想擁有的。”
??對于以上兩段文字,你有何感悟和思考,請以“成長”為話題,寫一篇作文。
??要求:
①題目自擬,字數(shù)600字以上,體裁不限。
②不得套作、抄襲,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校名、人名。組卷:12引用:1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