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0-2021學年江蘇省淮安市漣水一中高一(上)第二次段考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5/7/1 10:0:21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7分)(一)實用類文本閱讀(本題共1小題,21分)

  • 1.閱讀下文,完成各題。
    材料一:
          隨著我國城鎮(zhèn)化進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的總量也在不斷加大,部分城市在市郊露天堆放垃圾,對天氣、土壤、水的環(huán)境造成污染。大量餐廚垃圾與其他垃圾混合填埋或焚燒,產(chǎn)生有毒物質(zhì),威脅著居民健康,這種現(xiàn)象正在向農(nóng)村地區(qū)蔓延。
          垃圾分類作為垃圾處理的前端環(huán)節(jié),其作用早已得到世界的公認,分類收集不僅能大幅度減少垃圾給環(huán)境帶來的污染,節(jié)約垃圾無害化處理費用,更能使資源得到重復(fù)利用,有人將垃圾稱為“放錯了地方的資源”,據(jù)保守估計,我國城市每年丟棄的可回收垃圾價值在300億元左右。但我國的垃圾分類工作一直難以有效推進,相關(guān)調(diào)查顯示,約四分之一的受訪者認為垃圾分類效果不明顯或完全沒有效果。

    (摘編自《垃圾變資源!這不是魔法,而是垃圾分類》,2017年4月5日新華網(wǎng))材料二:
          筆者所在的小區(qū),居民樓前三個垃圾桶分別表示出應(yīng)放置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和餐廚垃圾??墒谴蠖鄶?shù)居民還是把垃圾混雜在一起,一扔了之。問及原因時,有人說:“我辛辛苦苦分了類,環(huán)衛(wèi)車輛卻混在一起運走了,分類還有什么意義?”
          這種現(xiàn)象可以說是屢見不鮮,垃圾分類處理是個復(fù)雜的系統(tǒng)工程,包括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各個環(huán)節(jié)必須配套銜接,才能高效運行。分類投放是居民的責任,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是政府的責任。分類投放的參與率和準確率較低,會影響垃圾分類制度的實施效果;而分類的目標和途徑不十分清晰,后端分類處理不到位、不完善,又影響前端居民分類的積極性。
          前不久,國務(wù)院辦公廳轉(zhuǎn)發(fā)國家發(fā)改委、住建部《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給出了我國推進垃圾分類的總體路線圖。但是,這一方案即使再科學合理,如果缺乏全民動員、全民參與,也難以由藍圖變?yōu)楝F(xiàn)實。我們應(yīng)當認識到,生活垃圾雖然有資源屬性,但污染屬性更不可忽視。不按要求扔垃圾,并不只是“把資源放錯了地方”而已,實際上,那就是隨意丟棄污染物、危害環(huán)境的行為。垃圾分類是我們作為“污染者”的基本責任,責無旁貸。當然,各地政府同樣不能以“居民沒有分類”“缺乏資金”等理由拖延、觀望,應(yīng)當落實政府主體責任,堅持政府主導(dǎo),根據(jù)本地特點,做好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設(shè)施體系建設(shè),同時制定完善的懲罰和獎勵的政策措施。
          隨著生態(tài)文明建設(shè)的持續(xù)推進、國民素質(zhì)的提升和垃圾處理設(shè)施的進步,普遍推行垃圾分類制度的條件已經(jīng)成熟。重要的是,居民和政府快把自家的“門前雪”打掃干凈吧!各負其責,各盡其力,形成合力,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目標一定能夠?qū)崿F(xiàn),垃圾分類前景可期。
    (摘編自劉毅《垃圾分類應(yīng)自掃門前雪》,2017年5月6日《人民日報》)
    (1)下列關(guān)于民眾對垃圾分類認知與實踐相關(guān)情況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大多數(shù)民眾都知道垃圾分類的概念,而50.9%的民眾“僅了解常見的可回收/不可回收垃圾”。
    B.民眾對垃圾分類的認知程度與實踐情況大致吻合,基本不了解和從未進行分類的都是少數(shù)。
    C.居民分類投放的參與率和準確率較低,是我國以往垃圾分類工作難以有效推進的主要原因。
    D.有些居民不是缺乏垃圾分類意識,而是后端分類處理不到位、不完善,挫傷了他們分類的積極性。
    (2)下列對材料相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評價,正確的一項是
     

    A.材料一揭示了垃圾分類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并對民眾的認知與實踐情況作了統(tǒng)計;材料二講了垃圾分類的意義,分析了垃圾分類難以有效推進的原因。
    B.生活垃圾既有資源屬性,可以回收再利用,但也有污染屬性,會對環(huán)境造成污染,所謂垃圾是“放錯了地方的資源”這類說法并不準確。
    C.針對一些地方政府常以各種理由對垃圾分類工作拖延、觀望的情況,《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制定了完善的懲罰和獎勵的政策措施。
    D.《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的發(fā)布,明確了我國推進垃圾分類工作的總體規(guī)劃,具有重要的新聞價值,受到主流媒體的關(guān)注。
    (3)怎樣才能有效推進我國的生活垃圾分類?請結(jié)合材料簡要概括。

    組卷:2引用:7難度:0.6

(二)文學類文本閱讀(16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家(節(jié)選)
    巴金
          祖父在床上呻吟著,奇怪的藥和藥引煎在藥罐里,成了一碗碗濃黑的苦水。然而祖父服了藥,病反而加重起來。祖父的病并沒有給這家庭帶來大的騷亂,人們依然在笑,在哭,在爭鬧,在爭斗。
          醫(yī)藥不能夠有大的效力,于是人們便開始求助于迷信。這全是由貧弱的腦筋里想出來,可如今卻由陳姨太發(fā)起而為那幾個所謂“熟讀圣賢書”的人所主持而奉行了。一個無知識的婦人居然成了一種支配的勢力,其結(jié)果便是一個鬼的世界代替了人的世界。
          最初是幾個道士在大廳上作法念咒。到了夜深人靜時,便由陳姨太一個人在天井里拜菩薩?!耙姽?”覺慧罵著,“你只配干這些事!”
          然而另一個花樣來了,這就是克明、克安、克定三弟兄的祭天。三人過于嚴肅以至成了滑稽的樣子。覺慧的批評也是同樣的:“見鬼!”幾個鐘頭以前,克安和克定還在打牌,喝酒,和女人調(diào)笑,現(xiàn)在卻跪在這里誦讀那愿意代替祖父死的禱告辭。
          在覺慧想著“你們的手段不過如此”的時候,新的花樣又來了。這一次不是“見鬼”,卻是“捉鬼”。傍晚,每個房間的門都緊閉著,霎時間全公館變成一個靜寂的世界,顯得很凄慘。不知從什么地方請來了一個尖臉的巫師,在院子里跑來跑去,做出種種凄慘駭人的怪叫和姿勢,把病人駭?shù)糜帽簧w蒙了頭而驚叫起來。滿屋是濃黑的煙,爆發(fā)的火光和松香的氣味,地板也燒焦了兩處。
          然而花樣又來了,據(jù)說這公館里到處都布滿著鬼。這說法也有些人不相信,可是沒有一個人敢出來反對。覺慧雖然有這勇氣,然而沒有人聽他的話。于是決定在第二天晚上舉行大掃除,要捉盡每個房間里的鬼,說是這樣祖父的病才可以痊愈。于是第二次的滑稽劇又在預(yù)定的時間開演了。
          有的人躲開了,小孩哭著,女人嘆息著。
          覺慧心里充滿了憤怒。他覺得身子被壓得不能動彈,周圍盡是黑暗。他想他不能屈服,不能讓這樣的事在他的眼前出現(xiàn)。
          不久那巫師走到了覺慧的房門口敲門。覺慧在里面大聲叫著:“我不開。我這里沒有鬼!”
          忽然有人在外面猛烈地插著門。他的憤怒被激動起來了:“你們究竟要做什么!”
    “慧侄,快開門,”是三叔克明的聲音,“你要明白事理,大家都希望著祖父病好,難道你一個人就不愿意?”
    “我不開!”他煩躁地在房里躺著,覺得頭腦快要爆裂了。
          三少爺,你不顧到你祖父的病嗎?你這樣不孝順!”
          覺慧注意到了一個熟悉的尖銳女音,這是他平日討厭聽的,這時卻挾著一種不可抗拒的力量向他打來。他的憤怒因此增加了。
    “三弟,快開門,我有話和你說?!边@是覺新的聲音。
          覺慧痛苦地想著:“你也這樣說!你自己做了懦夫還不夠!”他覺得他的心也快要炸裂了?!昂?,我給你們開罷?!彼@樣自語著,門一開,立刻現(xiàn)出了一些帶怒容的、漲紅的臉,責備的話語要從這臉上爬出來,像蛇要爬出洞那樣。憤怒占有著他,熱情鼓舞著他。他完全忘卻這些人是他的長輩。他憤怒地輕視地問道:“你們究竟要做什么?”他憎恨的眼光強烈地在眾人的臉上掃。
          眾人呆著了??嗣鳌⒂X新這些人無論如何是沒有臉說出“捉鬼”兩個字來,他們知道自己究竟還有一點知識,而且他們根本上就不相信捉鬼的辦法。
    “給你祖父捉鬼?!标愐烫烤褂赂叶嗔耍ι沓鰜碚f。
    “捉鬼?你倒見鬼!”覺慧把這句話向她的臉上吐去,“你們不是要捉鬼,你們是把祖父活活地鬧死!”
    “你——”克明的臉氣得變成了青色。
    “三弟!”覺新要來阻止覺慧。
    “你還好意思說話,你不害羞嗎?”覺慧把眼光定在哥哥的臉上,“你也算讀了十幾年書,料不到你竟然沒有知識到這樣程度!呸,你們會孝順祖父,笑話!我昨晚親眼看見祖父被那巫師嚇成了那樣子。我一定要看你們怎樣謀殺祖父,誰敢進這房里來,我就打他的嘴巴!”
          平時這樣的話也許會給他招來一些麻煩,這時反而因了語氣太重的緣故,他倒占了上風了。他站在門口,身子立得非常堅定,面貌異常嚴肅,眼光十分驕傲。他覺得自己理直氣壯,完全不把他們放在眼里。
          克明第一個羞愧地低了頭,他感到一陣劇烈的痛悔。覺新又是氣,又是悔,眼淚流在臉上也不去揩拭。陳姨太平日總是仗著別人的威勢,看見克明一走,便好像失了靠山似的,連一句話也不敢說了,敷衍般地罵了覺慧幾句,就帶著滿面羞容扭著身子走開了。
          陳姨太一走,其余的人也就一哄而散了。雖然娘姨中間有人暗暗發(fā)了不滿意覺慧的議論,然而這一次覺慧是大獲全勝了,這是完全出乎他意料之外的。
    (選自《巴金全集》,有刪改)(1)下列對本文相關(guān)內(nèi)容和思想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中反復(fù)說“花樣又來了”,凸顯出荒誕的迷信鬧劇逐層加深,最終將情節(jié)推至“捉鬼”的高潮,同時又表現(xiàn)出覺慧強烈的諷刺和憤怒之情。
    B.克明教訓覺慧“你要明白事理”,將“迷信”和“事理”畫上等號,深刻地揭示出克明篤信封建迷信的糊涂、麻木、可笑,富有諷刺意味。
    C.面對理直氣壯的覺慧,陳姨太無力反駁,“敷衍般地”“滿面羞容”寫出她極力維護長輩尊嚴的困窘,“扭著身子”傳神地刻畫出“姨太太”的特點。
    D.覺慧怒斥覺新是本文深刻的矛盾沖突,同樣接受過新思潮的影響,覺新卻怯于反抗,在守舊的長輩與激進的弟弟之間的夾縫中,承受著巨大的痛苦。
    (2)下列對本文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文的語言沒有過多華麗的辭藻,但是生動活潑、簡潔明了、通俗易懂,給人以強烈的沖擊和震撼,深入人心、撼動人生,體現(xiàn)了巴金高水平的語言表現(xiàn)能力。
    B.次要人物是小說不可缺少的部分,本文通過對克明和姨太太二人的語言、動作、心理描寫,襯托出主人公覺慧對新思想的追求,對封建思想的堅決抵制。
    C.本文與《祝?!废啾容^,作者都運用了以小見大的手法,以小群體的不幸切入,折射出大社會、大背景的苦難源頭,表達出作者對封建思想和制度的批判。
    D.矛盾沖突是小說和戲劇情節(jié)安排中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本文作者安排覺慧與他人產(chǎn)生尖銳的矛盾沖突來揭示寫作意圖,此舉與《雷雨》在表達思想方面有相近之處。
    (3)本文結(jié)尾為什么說覺慧的勝利是一次“出乎他意料之外”的“大獲全勝”?請結(jié)合原文簡要分析。
    (4)巴金在《<家>初版代序》中說:“封建大家庭制度必然崩潰的這個信念鼓舞我寫出這部封建大家庭的歷史?!闭埥Y(jié)合本文中三代人的表現(xiàn),分析小說中“家”崩潰的必然性。

    組卷:12引用:4難度:0.5

二、古代詩文閱讀(34分)(一)文言文閱讀(19分)

  • 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題目。
          方欲發(fā)使送武等,會緱王與長水虞常等謀反匈奴中。緱王者,昆邪王姊子也,與昆邪王俱降漢,后隨浞野侯沒胡中。及衛(wèi)律所將降者,陰相與謀劫單于母閼氏歸漢。會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漢時,素與副張勝相知,私候勝曰:“聞漢天子甚怨衛(wèi)律,常能為漢伏弩射殺之。吾母與弟在漢,幸蒙其賞賜?!睆垊僭S之,以貨物與常。
          后月余,單于出獵,獨閼氏子弟在。虞常等七十余人欲發(fā),其一人夜亡,告之。單于子弟發(fā)兵與戰(zhàn)。緱王等皆死,虞常生得。單于使衛(wèi)律治其事。張勝聞之,恐前語發(fā),以狀語武。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見犯乃死,重負國。”欲自殺,勝、惠共止之。虞常果引張勝。單于怒,召諸貴人議,欲殺漢使者。左伊秩訾曰:“即謀單于,何以復(fù)加?宜皆降之?!?br />      單于使衛(wèi)律召武受辭,武謂惠等:“屈節(jié)辱命,雖生,何面目以歸漢!”引佩刀自刺。衛(wèi)律驚,自抱持武,馳召醫(yī)。鑿地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氣絕,半日復(fù)息?;莸瓤蓿洑w營。單于壯其節(jié),朝夕遣人候問武,而收系張勝。
          武益愈,單于使使曉武,會論虞常,欲因此時降武。劍斬虞常已,律曰:“漢使張勝謀殺單于近臣,當死;單于募降者赦罪”。舉劍欲擊之,勝請降。律謂武曰:“副有罪,當相坐。”武曰:“本無謀,又非親屬,謂相坐?”復(fù)舉劍擬之,武不動。律曰:“蘇君,律前負漢歸匈奴,幸蒙大恩,賜號稱王。擁眾數(shù)萬,馬畜彌山,富貴如此!蘇君今日降,明日復(fù)然???bdo class="mathjye-underpoint">以身膏草野,誰復(fù)知之!”武不應(yīng)。律曰:“君因我降與君為兄弟今不聽吾計后復(fù)欲見我尚可得乎”武罵律曰:“汝為人臣子,不顧恩義,畔主背親,為降虜于蠻夷,何以汝為見?且單于信汝,使決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兩主,觀禍敗。若知我不降明,欲令兩國相攻,匈奴禍,從我始矣?!?br />節(jié)選自《蘇武傳》(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君因我\降與君為兄弟\今不聽\吾計后雖復(fù)欲見\我尚可得乎
    B.君因我降\與君為兄\弟今不聽吾計\后雖復(fù)欲見我\尚可得乎
    C.君因我降\與君為兄弟\今不聽吾計\后雖復(fù)欲見我\尚可得乎
    D.君因我降與君\為兄弟今不聽吾計\后雖復(fù)欲見\我尚可得乎
    (2)對下列各句中加點虛詞意義和用法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
    A.謂相坐 何:副詞  多么
    B.空身膏草野 以:介詞  憑借
    C.后欲復(fù)見我 雖:連詞  即使
    D.匈奴 之:助詞,取消句子獨立性
    (3)下列對原文的敘述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第一、二段寫由于蘇武副使張勝的唆使,匈奴產(chǎn)生內(nèi)訌,從而也累及蘇武。
    B.蘇武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他的精神深深地感動了匈奴的所有人,連單于也對他佩服不已。
    C.從文章內(nèi)容看,衛(wèi)律原是漢朝官員,后投降匈奴,但一直有歸漢之心。
    D.本文主要敘述蘇武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的經(jīng)過,通過人物的行動和語言來刻畫蘇武的浩然正氣。
    (4)把文中劃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事如此,此必及我。見犯乃死,重負國。
    ②單于使使曉武,會論虞常,欲因此時降武。
    (5)選文第一段插敘了幾件事情?請予以概括。

    組卷:12引用:4難度:0.6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1小題,9分)

  • 4.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回答下列各題。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辛棄疾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1)對下列詞句中運用典故的作用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借宋文帝劉義隆不做充分準備,倉促北伐招致失敗的事實,警告南宋朝廷統(tǒng)治者,表明自己的抗金主張)
    B.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自比廉頗,表達自己壯心不已的豪情和報國無門的悲憤)
    C.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贊揚當年孫仲謀北伐的英雄氣概)
    D.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慨嘆江山依舊,像當年“坐斷東南戰(zhàn)未休”的孫仲謀那樣的人物卻已無處尋覓了)
    (2)對“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一句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作者懷念廉頗,感痛今天再也找不到廉頗那樣的名將了。
    B.作者以廉頗自比,表達了恢復(fù)中原的熱切愿望,抒發(fā)了不被朝廷重用、壯志難酬的憤懣之情。
    C.作者懷念廉頗,用追述趙國不重用廉頗而加速滅亡的事實來影響南宋統(tǒng)治者。
    D.作者以廉頗自比,指出朝廷若不重用主戰(zhàn)的將領(lǐng),必將重蹈歷史上趙國滅亡的覆轍。
    (3)對詞的上闋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千古”兩句既有寫實,又有懷古,是即景生情的聯(lián)想。
    B.“舞榭”兩句用語雙關(guān),揭示了歷史規(guī)律,充滿了滄桑感。
    C.“斜陽”三句用對偶手法寫眼前景象,懷古中感慨萬分。
    D.“想當年”三句運用了多種修辭手法,借代、比喻和夸張。

    組卷:6引用:2難度:0.7

(三)名篇名句默寫(6分每題2分)

  • 5.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選3小題)
    (1)
     
    ,
     
    ;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勸學》)
    (2)
     
    ,渺滄海之一粟。
     
    ,羨長江之無窮。(《赤壁賦》)
    (3)有如此之勢,
     
    ,
     
    ,以趨于亡。(《六國論》)
    (4)元嘉草草,
     
    ,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5)聞道有先后,
     
    ,如是而已。(韓愈《師說》)

    組卷:1引用:1難度:0.9

三、語言文字運用(19分)

  • 6.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許多家長認為孩子戴眼鏡后眼睛會變形,近視度數(shù)會越來越深。而事實上,近視眼看東西時,物像落在視網(wǎng)膜前面,就像照相機對焦錯誤導(dǎo)致相片模糊一樣,①
     
    。如果不戴眼鏡,那么孩子的本能反應(yīng)就是②
     
    。而瞇眼就像針孔鏡一樣,( ?。?。
          但養(yǎng)成瞇眼看東西的習慣后,會影響眼睛的正常狀態(tài)和臉部的美觀。更嚴重的是,還可能導(dǎo)致上下眼瞼長期壓迫眼球,而且眼睛的外直肌過度牽拉拉長眼球前后徑,③
     
    。用力瞇眼看東西,還可能引起調(diào)節(jié)痙攣,使晶狀體凸度變大、眼軸變長,也會使度數(shù)加深。
    (1)下列填入文中括號內(nèi)的語句,銜接最恰當?shù)囊豁検?
     

    A.周圍雜亂的光線不能進入眼內(nèi),中央的少量光線可直接在視網(wǎng)膜上成像,所以瞇眼會看得清楚一些
    B.所以瞇眼會看得清楚一些,周圍雜亂的光線不能進入眼內(nèi),中央的少量光線可直接在視網(wǎng)膜上成像
    C.中央的少量光線可直接在視網(wǎng)膜上成像,周圍雜亂的光線不能進入眼內(nèi),所以瞇眼會看得清楚一些
    D.所以瞇眼會看得清楚一些,中央的少量光線可直接在視網(wǎng)膜上成像,周圍雜亂的光線不能進入眼內(nèi)
    (2)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2個字。

    組卷:3引用:4難度:0.7
  • 7.閱讀下列文字,回答下列各題。
          小時候,每年秋收后,生產(chǎn)隊里總有一萬幾千畝的地塊,翻耕后就閑在那里,而且一直“晾”到開春。農(nóng)人說這是讓地歇歇。幾千年來的農(nóng)耕實踐,讓一代代農(nóng)人懂得,種莊稼不僅消耗人力、畜力,還消耗地力。①
     
    ,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才能馳而不息。地力一旦衰竭,我們賴以生存的命根子就危在旦夕了,祖先正是通過這種方式,保住了地力,養(yǎng)活了一代代人——這就是我們的農(nóng)耕文明。
          對于土地,②
     
    ,還要養(yǎng)。正如《呂氏春秋》中《任地》篇所云:“凡耕之大方,力者欲柔,柔者欲力;息者欲勞,勞者欲息。”今天,對于我們這樣一個有著近14億人口的發(fā)展中大國,保住18億畝的耕地紅線,不僅是要保住面積,③
     
    。我們再也不能以所謂的“現(xiàn)代化”農(nóng)業(yè)增產(chǎn)增收手段,透支地力,否則,就是竭澤而漁。
          讓早已疲憊不堪的耕地喘口氣,為她卸載減負,讓她休養(yǎng)生息,實現(xiàn)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如今,這樣的道理不言而喻。不過,“讓地歇歇”,喚起了我欽佩先輩農(nóng)耕智慧,也讓我為作出國家耕地休耕輪作的重大決策部署備感欣喜。
    (1)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shù)囊豁検?
     

    A.“讓地歇歇”,我喚起了對先輩農(nóng)耕智慧的欽佩,也為國家制定耕地休耕輪作的重大決策部署備感欣喜。
    B.“讓地歇歇”,我喚起了對先輩農(nóng)耕智慧的欽佩,也為作出國家耕地休耕輪作的重大決策部署備感欣喜。
    C.“讓地歇歇”,讓我為國家制定耕地休耕輪作的重大決策部署備感欣喜,也喚起了我對先輩農(nóng)耕智慧的欽佩。
    D.“讓地歇歇”,喚起了我對先輩農(nóng)耕智慧的欽佩,讓我為國家作出耕地休耕輪作的重大決策部署備感欣喜。
    (2)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

    組卷:2引用:3難度:0.7
  • 8.根據(jù)如圖的圖表回答問題。

    (1)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上海市民對于共享單車的態(tài)度,不超過36個字。
    (2)請就表格反映的問題,向單車企業(yè)、監(jiān)管部門或其他相關(guān)方就共享單車的良性發(fā)展提出兩條具體可行的建議:
     

     

    組卷:4引用:3難度:0.6

四、寫作(60分)

  • 9.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歐陽修在《古瓦硯》中闡述用人之道時寫道:“金非不為寶,玉豈不為堅。用之以發(fā)墨,不及瓦礫頑?!币馑际墙鹱硬荒苷f不寶貴,玉石難道不更加潤堅?用這兩件東西來磨墨,反不如這瓦礫方便。
          小到某個企業(yè)、社會團體等的發(fā)展,大到社會治理、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fù)興,都離不開正確使用人才。請整體把握材料的含意,寫一篇文章,反映你的認識與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組卷:1引用:1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yīng)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yīng)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wù)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