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湖北省咸寧市高一(下)期末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5/6/30 1:0:15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1小題,19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材料一:
語言是文學的載體。孫犁和同時代的許多作家一樣,也要在寫作中直接或間接地回應中國語言傳統(tǒng)的繼承和發(fā)展問題。他做了許多富于啟示性的工作,形成了獨特的語言風格。
“一切從事寫作的人,在語言上要做到這三面功夫:重視人民生活的語言,以它為源泉,為文學語言的主體;吸收中國舊白話文學上的和今天生活不隔絕的語言;從好的翻譯學習一些人民能接受的外國進步的語法、新字?!边@是孫犁式的融會貫通、雅俗兼顧。所以,一方面,婉約蘊藉、詩化語言是孫犁作品的重要特征,如研究者指出的“《白洋淀紀事》里的故事是詩的小說,小說的詩”;另一方面,口語和詩意并存、生活氣息和抒情性并存,他的作品沒有因為詩情畫意而脫離筆下普通勞動人民的生活。
雖然研究孫犁作品的人,都視語言為重要問題,但孫犁卻說,語言問題并不是頂重要的,誠意才是。他在《談修辭》中說:“通常一談到修辭,就是合乎語法,語言簡潔、漂亮、多變化等等,其實不得要領。修辭的目的,是為了立誠,立誠然后辭修。這是語言文字的靜證法?!痹趯O犁看來,不講“立誠”只講語言,是偏廢。文學就像明鏡和清泉,不能矯飾,“從事文學工作,欲求語言文字感人,必先從誠意做起”。孫犁作品能夠立得住,首先在于他的寫作是誠懇的、無藻飾的,貫注著創(chuàng)作者的真情實感。
風格從來不是單純形式的問題,它和作家的思想、作家的生活實踐密切相連。孫華語言風格從青年時期的“清荷”走到晚年時期的“淡莉”,這和他的人生經(jīng)歷分不開。晚年孫犁對人生的通達,化作文字上的老辣,亦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語言風格和審美特色,不僅成就了孫犁作品的有嚼頭、耐讀耐琢磨的特點,也使孫犁在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史上起到承前啟后的作用。上世紀 50年代,劉紹棠、韓映山、從維熙、房樹民等人學習孫犁,專寫農(nóng)村人物,注重優(yōu)美抒情,讓“荷花淀派”聲譽鵲起,使其成為當代文學的重要流派。上世紀80年代初期,鐵凝、莫言、賈平凹等寫作者初涉文壇,也都受到孫犁的影響。正如鐵凝在《懷念孫犁先生》中所說:“引我去探究文學的本質,去領悟小說審美層面的魅力,去琢磨語言的千錘百煉之后所呈現(xiàn)的潤澤、力量和奇異神采的,是孫犁和他的小說?!?br /> 孫犁在文學上寄托了自己的真誠追求,“小說是美育的一種”“文學必須取信于當時方能傳信于后世”。他是這樣思索的,也是這樣實踐的。光陰流轉,社會變遷,孫犁的作品價值和文學魅力長久地吸引人們去回味發(fā)掘。把目光投向人民生活的深處,寫出更多像白洋淀一樣的大地故事,展現(xiàn)時代新人的美與風采,傳承和創(chuàng)新中國文學的文脈,這是我們對前輩作家最好的紀念。
(摘編自劉衛(wèi)東《把目光投向人民生活的深處》)材料二:
孫犁是荷花淀派的代表作家和藝術旗幟。孫犁的小說和散文都極大的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作家。關于以孫犁為首的“荷花淀派”概念的提出,最早的代表論文是艾菲《論“荷花淀派”的藝術變遷》。大家對這一流派的真實存在表達了大致相同的看法,即“草色遙看近卻無”。大家的共識是中國文壇需要這個流派,這從一個側面肯定、強化了孫犁風格的文學史意義。袁振聲《論孫犁小說的抒情藝術》一文,在“詩的小說”的認識基礎上,進一步闡發(fā)了孫犁小說的抒情性特點,將這種抒情性歸結為:情真意切、情思細膩和情趣濃厚;在情與景的結合上追求一種繪畫美,在情與理的結合上追求一種理趣美。
孫犁一直以小說、散文并重。進入新時期以來,孫犁以寫散文為主,先后出版了《晚華集》《秀露袋》等,以其內容的豐富和文體的多樣,對當時的散文觀念形成了沖擊,博得評論界的高度關注。事實上,《曉華集》既保持了原有的清新明麗、行云流水的藝術風格,又有了新的探索和突破。孫華的散文所顯示的是一種平易自然的美,樸素深沉的美,是一種猶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美,有著獨特的色調和情韻:畫面恬淡如水墨畫,情真意切如抒情詩,語言清新如朝生秀露,思想渾厚如陳年純釀。
苗雨時先生在《荷花淀派綜論》中,結合生活與藝術的關系、典型塑造的“景物一體”和優(yōu)美洗練的話語形態(tài)等,高度概括荷花淀派的精髓——廣泛地觀察現(xiàn)實生活,了解和思考人類的生存狀態(tài),帶著希望改變世界的偉大理想;在作品中,通過對社會生活的刻畫、對典型人物的塑造,表現(xiàn)出對人的命運的終極關懷。孫犁及其荷花淀派的優(yōu)秀作品,就具有這種穿越時空的高遠精神境界和永恒藝術魅力。
(摘編自周紀鴻《孫犁和“荷花淀派”的永恒魅力》)(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孫犁主張寫作要以人民的生活語言為主,適當吸收舊白話文學語言、外國語法新字。
B.孫犁反對單從語法等語言形式方面談修辭,認為立誠然后辭修是語言文字的辯證法。
C.孫犁提出“荷花淀派”概念之后,研究界形成了中國文壇需要這個文學流派的共識。
D.孫犁是“荷花淀派”代表作家和藝術旗幟,其小說和散文極大影響著中國后代作家。
(2)根據(jù)材料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婉約蘊藉、詩化語言是孫犁作品重要特征,這是他體驗生活而又掙脫生活的結果。
B.從青年時期“清荷”到晚年時期“淡菊”,孫犁語言風格變化與其生活經(jīng)歷相關。
C.散文《晚華集》與小說《白洋淀紀事》相比,藝術風格變?yōu)榍逍旅鼷悺⑿性屏魉?br />D.荷花淀派的高遠精神境界和永恒藝術魅力,可以用對人的命運的終極關懷來概括。
(3)下列選項不能作為孫犁在文學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論據(jù)的一項是
A.上世紀50年代,劉紹棠、韓映山等學習孫犁,“荷花淀派”成為當代文學的重要流派。
B.上世紀80年代初期,鐵凝、莫言、賈平凹等作家初涉文壇,他們都受到了孫犁的影響。
C.孫犁創(chuàng)作追求真誠,他認為小說是美育的一種,文學必須取倍于當時方能傳信于后世。
D.進入新時期以來,孫犁散文以其內容豐富和文體多樣,對當時的散文觀念形成了沖擊。
(4)結合材料一內容,概括孫犁語言風格形成的原因。
(5)材料一與材料二的寫作目的有何不同?請簡要說明。組卷:6引用:1難度:0.6
(二)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1小題,16分)
-
2.閱讀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題。
文本一:
秋天的梨花
趙淑萍 她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也是最受父母寵愛的孩子。
那一年,一個秋日的黃昏,難得度假的父母在老家的田野里散步。突然,母親看到梨樹上有幾朵梨花開著,潔白無瑕的小花在綠葉間,如此清新,如此明媚。怎么秋天也會有梨花開呢?打小在城里長大的母親覺得很新奇。父親說,十月小陽春,天氣和暖,所以有梨花開。就是那個假期后,母親粘酸嗜醋,懷上了她。此時母親已年近五十,親友們都建議她不要這個孩子了。
可是,母親想起了三十年前的春天。那時,日寇入侵,精通醫(yī)術的父親參加抗日救衛(wèi)隊去了。父親在戰(zhàn)場上救死扶傷,母親則腆著個大肚子,在父親的老家,一個小山村待產(chǎn)。母親生下一個白白胖胖的女孩??墒?,孩子出生不久就身體泛紫,嘴唇發(fā)烏,面色蒼白。母親首次生產(chǎn),毫無經(jīng)驗。旁邊人也不懂,不知道這是新生兒窒息,應該采取急救措施,還在一旁搖晃、安撫,就這樣,孩子夭亡了。當時,母親記得,春天下了一場雨,屋外的梨花,一朵朵都含著淚。母親的淚,也像雨一樣,不住地流。
后來,戰(zhàn)爭結束了,父親和母親團聚了。再后來,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了,父親和他的同仁們一起創(chuàng)建了市中醫(yī)院,在她之前,父母已有了五個孩子。想起盛開在秋日黃昏的梨花和那個多難的春天,母親有種預感,是不是三十年前的那個孩子又回來了,于是,不顧勸阻,母親執(zhí)意要生下這個孩子。也許是出于對第一個孩子的負疚,父親有生以來第一次接生,他親自把這個小女兒迎接到了這個世界上。
她來到這世上,享盡了父母和哥哥姐姐們的寵愛,哥哥姐姐們個個都跟著父親學醫(yī),很小的時候就背《湯頭歌》,抄方子,而她不喜歡,她喜歡背唐詩宋詞。破天荒的,父親允許這個最小的女兒不學醫(yī),由著她的興趣。最后,她成了一名出色的圖書編輯?!斑@樣也好,我們負責給患者診治,你就負責給一本本書把脈?!备赣H說。
三十多歲時,她一次外出采風回來,突發(fā)惡性瘧疾,劇烈頭病、嘔吐,有性命之虞。平時對她視若珍寶的父親,這次狠心開了足夠劑量的砒霜。這砒霜的量,令從醫(yī)的哥哥姐姐們都咋舌。結果,把她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這讓父親在中醫(yī)界的聲譽達到了頂峰?!岸舅幟蛣┥破鸪琉?,蟲類搜剔能療痼疾?!备赣H的用方讓同行嘆服。
退休后父親仍然被聘為中醫(yī)院的顧問,每星期還去坐堂。為了中醫(yī)院遷址重建,父親多方呼吁,四處奔走,而新的中醫(yī)院大樓落成的那天,父親病倒了。
連日來,他高熱不退,嘴里又說著“黃芪”“白術”“當歸”等。每次,父親發(fā)高熱,不說胡話,只喊藥名。他們多希望、95歲的父親,能夠再次扛過去。可是這次,卻扛不去了。
那天,父親清醒后,把他們都叫到床前,吩咐后事。最后,把她單獨留下。
“孩子你知道嗎,爸爸一生行醫(yī),救活人無數(shù),但是,難免有疏漏誤診的時候。還記得那次我給你看病嗎?在你之前,也有一個姑娘,我太謹慎,用的砒霜劑量不夠,最后,沒能挽回她的生命。到了你這里,我糾正了,所以,把你從死亡線上拉回來了。爸爸這些年,把自己誤診的病例都寫下來,結集成冊,希望你給我編輯出版?!备赣H讓母親從抽屜里捧出一沓稿紙。
她沉默了,她明白,以父親的聲望和地位,出版這本書,會給他帶來什么,但是,出版這本書,對中醫(yī)界來說,卻是一種福澤。父親看著她,父親的眼神,如此明亮,如此堅定,容不得她猶豫,她點點頭。
《誤診記》出版了,她和哥哥姐姐們校了又校。封面上,夕陽中一枝梨花,潔白無瑕。
文本二:
馮驥才先生曾經(jīng)說過,一個人自由自在地走在路上,那就是散文;一個人忽然被推到水里,那就是小說。那么我想,他怎么會被推到水里的呢?掉到水里面后,他的反應如何呢?別人又對他做了些什么呢?然后這個故事就可以展開,你如果把這些寫的細致傳神,那你就成功啦。
接下去我要講一講人物。小說就是要刻畫典型環(huán)境中的典型人物。我覺得小說還有一點就是它偏愛小人物和邊緣人物。還有一點呢,我要說這個文學當中的人物,你一定要把他刻畫得非常生動。至于他到底是好人壞人,你不要去糾結這個。我覺得作家的,使命就在于把人物刻畫得栩栩如生,極鮮活,這就可以了。至于讀者怎么去看,那是讀者的事情,作家給讀者留下的空間越大,說明他的小說越是成功。如果說他寫的這個人,符合以上特點并且能夠引發(fā)一場爭議的話,說明他這個小說人物塑造是最到位的。
——(摘編自尹燕忠《作家趙淑萍老師談小小說的創(chuàng)作》)(1)下列對文本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開頭寫“她”最小也最受父母寵愛;中間寫她成了一名圖書編輯,生??;最后寫她為父親出版《誤診記》:她是線索人物。
B.小說中父親形象感人至深。日寇入侵,他參加抗日救衛(wèi)隊,救死扶傷;新中國成立后,他繼續(xù)奮斗在中醫(yī)院,鞠躬盡瘁。
C.小說里僅僅是微小的用藥劑量的差異,卻給兩個病人帶來截然不同的治療效果,作者由此慨嘆傳統(tǒng)中醫(yī)的博大與玄妙。
D.這篇小說將平常人、尋常事當作描述的主體,從看似不經(jīng)意之處,探求人生真諦,挖掘出尋常之中隱匿的價值。
(2)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第二段交代了故事的緣起,照應題目,借父親之口解說了秋天梨花盛開的原因,為后文小女兒的出生做鋪墊。
B.小說運用插敘手法寫母親回憶往事,第一個孩子不幸夭亡的原因是當時父親不在身邊,而母親和旁人也沒有相關經(jīng)驗。
C.小說語言風格典雅華麗,多用短句,意蘊豐富??陀^的敘述背后包含著深沉的情感,給讀者留下回味咀嚼的余地。
D.趙淑萍認為作家的使命就在于把人物刻畫得栩栩如生,作家給讀者留下的空間越大,說明作家的小說越是成功。
(3)仔細研讀全文,探究小說標題“秋天的梨花”的豐富的內涵。
(4)在文本二的第一段中,趙淑萍老師借馮驥才先生的話引出小說創(chuàng)作的兩個要素,請指出要素內容結合文本一加以分析。組卷:10引用:1難度:0.5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1小題,20分)
-
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陳情表(節(jié)選)
(甲)李密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猶蒙矜育,況臣孤苦,特為尤甚。且臣少仕偽朝,歷職郎署,本圖宦達,不矜名節(jié)。今臣亡國賤俘,至微至陋,過蒙拔擢,寵命優(yōu)渥,豈敢盤桓,有所希冀。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母、孫二人,更相為命,是以區(qū)區(qū)不能廢遠。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盡節(jié)于陛下之日長,報養(yǎng)劉之日短也。烏鳥私情,愿乞終養(yǎng)。臣之辛苦,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皇天后土實所共鑒。愿陛下矜憫愚誠,聽臣微志,庶劉僥幸,保卒余年。臣生當隕首,死當結草。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謹拜表以聞。
與山巨源絕交書(節(jié)選)
(乙)嵇康① 吾新失母兄之歡,意常凄切。女年十三,男年八歲,未及成人,況復多病。顧此恨恨②,如何可言!今但愿守陋巷,教養(yǎng)子孫,時與親舊敘離闊,陳說平生,濁酒一杯,彈琴一曲,志愿畢矣。足下若嬲③之不置,不過欲為官得人,以益時用耳。足下舊知吾潦倒粗疏,不切事情,自惟亦皆不如今日之賢能也。若以俗人皆喜榮華,獨能離之,以此為快;此最近之,可得言耳。然使長才廣度,無所不淹,而能不營,乃可貴耳。若吾多病困,欲離事自全,以保余年,此真所乏耳,豈可見黃門④而稱貞哉!若趣⑤欲共登王途,期于相致,時為歡益,一旦迫之,必發(fā)狂疾。自非重怨,不至于此也。野人有快炙背而美芹子者欲獻之至尊雖有區(qū)區(qū)之意亦已⑥矣愿足下勿似之。其意如此,既以解足下,并以為別。嵇康白。
【注】①嵇康,魏晉著名思想家、音樂家、文學家。山巨源,名濤,嵇康的朋友,后投靠朝廷。二人均為“竹林七賢”之一。②恨恨:悲恨。③嬲:糾纏。④黃門:宦官。⑤趣(cù):急于。⑥疏:不切合事理。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最恰當?shù)囊豁検?
A.野人有快/炙背而美芹子者/欲獻之至/尊雖有區(qū)區(qū)之意/亦已矣
B.野人有快/炙背而美芹子者/欲獻之至/尊雖有區(qū)區(qū)/之意亦已矣
C.野人有快炙背而美芹子者/欲獻之至尊/雖有區(qū)區(qū)之意/亦已矣
D.野人有快炙背而美芹子者/欲獻之至尊/雖有區(qū)區(qū)/之意亦已矣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有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郎署,郎官的衙署。李密在蜀漢曾任郎中和尚書郎。
B.擢,調動官職。右擢是升官,但左擢則是貶官。
C.病,比疾更加嚴重。《說文解字》:“病,疾加也。”
D.足下,古時交際用于,下稱上或同輩相稱的敬辭。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陳情表》是三國兩晉時期文學家李密寫給晉武帝的奏章,辭意懇切,真情流露,語言簡潔,委婉暢達。
B.李密在表中寫出了祖孫二人相依為命的真摯感情,委婉地說明了辭不就辭的原因,表達出自己希望供養(yǎng)祖母的決心。
C.嵇康稱像他這樣經(jīng)常生病犯困,想遠離世事以求保全自己余年的人,常出于對政事疲乏的狀態(tài)。
D.嵇康在信中拒絕了朋友山濤的薦引,指出人的秉性各有所好,申明他自己放任散漫,不通事理,不可加以勉強。
(4)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猶蒙矜育,況臣孤苦,特為尤甚。
②寧赴常流而葬乎江魚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溫蠖乎?
(5)甲、乙兩段材料寫作背景、寫作時間接近,寫作目的也有相似之處,兩位作者作為前朝舊臣,都拒絕出仕,想遠離殘暴血腥的司馬氏政權,以保持自己的志節(jié)。但這兩篇文章的語言表達方式卻迥然不同,請根據(jù)材料分析相異之處。組卷:6引用:3難度:0.6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1小題,9分)
-
4.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完成下面小題。
秋晚登城北門①
陸游
幅巾②藜杖北城頭,卷地西風滿眼愁。
一點烽傳散關信,兩行雁帶杜陵③秋。
山河興廢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樓。
橫槊賦詩非復昔,夢魂猶繞古梁州④.【注】①城北門:成都城北門。②幅巾:當時讀書人閑居時的一種裝束。③杜陵:在今陜西省西安市東南。詩中用杜陵借指長安,暗喻故都汴京。④梁州:古梁州州治在漢中,南宋西北邊境上的重要關塞,南鄭、大散關皆在此地,詩人過去曾在這里駐守。
(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句描繪詩人裝束和出游地點,緊扣詩題,寫出了詩人閑散的生活和日趨衰頹的狀況。
B.頷聯(lián)巧用“杜陵秋”暗指宋朝故都汴京,寄寓著詩人對已逝美好生活的深情留戀。
C.“搔首”“倚樓”的描寫,表現(xiàn)詩人心憂國家安危,感嘆命途未卜,抒發(fā)了憂國深情。
D.尾聯(lián)“橫槊賦詩”借指詩人戎馬生涯,“非復昔”包含著對戎馬生涯已成往事的感慨。
(2)詩人的“愁”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請簡要分析。組卷:25引用:9難度:0.6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
5.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人常以琵琶訴衷情。白居易以“
(2)《陋室銘》中形容陋室不陋,來訪者高風亮節(jié),借以顯示作者身份高貴和性情高雅的句子是“
(3)一旦嚴寒時節(jié)來臨,其它花木都隨之凋零衰敗,只有松柏還能卓然挺立,孔子就有感而發(fā),說“組卷:3引用:2難度:0.8
三、語言文宇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1小題,11分)
-
6.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魯迅的文學觀是“為人生”的,但他的文學表達從來不是單一乏味、 的。1918年5月魯迅發(fā)表《狂人日記》,( ?。r隔百年再讀這部小說,其價值絕不只是表現(xiàn)在藝術形式的 ,還在于作品對現(xiàn)實的傾情關注。《狂人日記》將現(xiàn)實與藝術完美地結合,表達了那一代人對當時中國社會的憂思?;赝斞傅摹秴群啊贰夺葆濉?,無不是針對現(xiàn)實而寫就的,無不呈現(xiàn)出一個作家對于現(xiàn)實的深度關懷。《故鄉(xiāng)》,寫“我”與閏土從 到形同陌路,也正像茅盾所言,“是悲哀那人與人中間的不了解,隔膜。造成不了解的原因是歷史遺傳的階級觀念”?!栋正傳》生動描繪了舊式農(nóng)民的兩重性格及國民的“精神勝利法”?!蹲8!犯菍懗隽伺栽凇胺驒唷薄白鍣唷钡蔫滂粝聦τ谧晕异`魂無所依歸的恐懼?!犊滓壹骸泛汀豆陋氄摺穼懗隽伺f式文人、新知識分子的無路可走與精神沉淪。魯迅的“開創(chuàng)性”價值,正在于他對現(xiàn)實的介入之深?!胺沧鱾魇乐恼?,必先有可傳世之心?!蔽乃囍緩膩砭褪侨松尽C恳粋€時代的作家藝術家最大的挑戰(zhàn)、最大的財富,正是他所處的時代。當代中國正經(jīng)歷著激動人心的深刻變革,正進行著令世界矚目的偉大實踐, 、英雄輩出的新時代,為文學藝術的創(chuàng)造提供了強大的動力和廣闊的空間。時代是出卷人,作家藝術家會將一張張壯麗卷軸已經(jīng)鋪開,等著作家藝術家們給出答案。
(1)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成語,全都恰當?shù)囊豁検?A.墨守成規(guī) 絕世獨立 青梅竹馬 同舟共濟 B.故步自封 獨一無二 親密無間 風云際會 C.墨守成規(guī) 獨一無二 親密無間 同舟共濟 D.故步自封 絕世獨立 青梅竹馬 風云際會
A.作為中國第一部現(xiàn)代意義的白話小說問世,新文化運動文學實踐的大幕被拉開了
B.拉開了新文化運動文學實踐的大幕,該小說成為中國第一部現(xiàn)代意義的白話小說
C.以第一部現(xiàn)代意義白話小說問世為標志,拉開了新文化運動文學實踐的大幕
D.新文化運動文學實踐的大幕被拉開了,我國第一部現(xiàn)代意義白話小說問世
(3)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一項是
A.一張張壯麗卷軸已被卷起,留待作家藝術家們給出答案。
B.一張張壯麗卷軸已經(jīng)鋪開,等待作家藝術家們給出答案。
C.鋪開一張張壯麗卷軸,等待作家藝術家們完成并給出答案。
D.等著作家藝術家們給出答案,一張張壯麗卷軸已經(jīng)鋪開。組卷:21引用:4難度:0.9
(二)語言文字運用II(本題共1小題,9分)
-
7.系統(tǒng)找不到該試題
四、寫作(60分)
-
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在高二年級的“今天,我們要做怎樣的青年”主題班會上,老師提出的問題讓你陷入沉思:為什么許多青年有了一點成績便自高自大,遇到一點困難又習慣性躺平?如何才能擺脫糾結,奮力前行?
那段時間你正好在讀朱光潛先生寫的《給青年的十二封信》,你對其中一段話印象深刻:“在見道者的高瞻遠矚中,‘我’可以縮到無限小,也可以放到無限大。在把‘我’放到無限大時,他們見出人性的尊嚴;在把‘我’縮到無限小時,他們見出人性在自己身上所實現(xiàn)的仍非常有限……意識到人性的尊嚴而自尊,意識到自我的渺小而自謙,自尊與自謙合一,于是法天行健,自強不息?!?br /> 你從朱光潛先生的諄諄教誨中找到了答案,給高一學弟學妹寫一封信。
要求:結合材料,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格式正確;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組卷:0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