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2022學年陜西省西安市中鐵中學高一(上)第二次月考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5/6/29 22:0:15

一、現(xiàn)代文閱讀(一)論述類文本閱讀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保ā毒鸥琛罚┳詮那璩鲞@動人的詩句,“木葉”就突出地成為詩人們筆下鐘愛的形象。
    “木葉”是什么呢?按照字面的解釋,“木”就是“樹”,“木葉”也就是“樹葉”,可是我們在古代詩歌中為什么很少看見用“樹葉”呢?一般的情況,大概遇見“樹葉”的時候就都簡稱之為“葉”呢?這當然可以說是由于詩人們文字洗煉的緣故,可是這樣的解釋是并不解決問題的,因為一遇見“木葉”的時候,詩人們似乎都不再考慮文字洗煉的問題,而是盡量爭取通過“木葉”來寫出流傳人口的名句。例如:“亭皋木葉下,隴首秋云飛?!保鴲痢稉v衣詩》)“九月寒砧催木葉,十年征戍憶遼陽?!保ㄉ騺缙凇豆乓狻罚┛梢娤礋挷⒉荒茏鳛椤叭~”字獨用的理由,那么“樹葉”為什么從來就無人過問呢?事實正是這樣的,自從屈原以驚人的天才發(fā)現(xiàn)了“木葉”的奧妙,此后的詩人們也就再不肯輕易把它放過;于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而在詩歌的語言中,乃又不僅限于“木葉”一詞而已。例如杜甫有名的《登高》詩中說:“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边@是大家熟悉的名句,而這里的“落木”無疑的正是從屈原《九歌》中的“木葉”發(fā)展來的。按“落木蕭蕭下”的意思當然是說樹葉蕭蕭而下,說“無邊落葉蕭蕭下”豈不更為明白嗎?然而天才的杜甫卻寧愿省掉“木葉”之“葉”而不肯放棄“木葉”之“木”,這道理究竟是什么呢?
          從“木葉”發(fā)展到“落木”,其中關鍵顯然在“木”這一字,其與“樹葉”或“落葉”的不同,也正在此。從概念上說,“木葉”就是“樹葉”,原沒有什么可以辯論之處;可是到了詩歌的形象思維之中,后者則無人過問,前者則不斷發(fā)展。為什么呢?因為“樹”易讓人想到繁茂的枝葉,而“木”則易讓人想到樹葉脫落,也就是說,“木”本身仿佛就含有一個落葉的因素。
          要說明“木”何以會有這個特征,就不能不觸及詩歌語言中暗示性的問題。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們不留心就不會察覺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養(yǎng)的詩人們正在于能認識語言形象中一切潛在的力量,把潛在的力量與概念中的意義交織組合起來,于是成為豐富多彩、一言難盡的言說。它在不知不覺之中影響著我們,它之富于感染性啟發(fā)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言筌者也在此。而“木”作為“樹”的概念的同時,卻正是具有著一般“木頭”“木料”“木板”等的影子,這潛在的形象常常影響著我們會更多地想起樹干,而很少會想到葉子,因為葉子原不是屬于木質的,“葉”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這排斥也就是為什么會暗示著落葉的緣故。而“樹”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葉的,它與“葉”都帶有密密層層濃陰的聯(lián)想。所謂“午陰嘉樹清圓”(周邦彥《滿庭芳》),這里如果改用“木”字就缺少“午陰”更為真實的形象。然則“樹”與“葉”的形象之間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也正因為它們之間太多的一致,“樹葉”也就不會比一個單獨的“葉”字多帶來一些什么,在習于用單詞的古典詩歌中,也就從來很少見“樹葉”這個詞匯了。至于“木葉”呢,則全然不同。這里又還需要說到“木”在形象上的第二個藝術特征。
    “木”不但讓我們容易想起了樹干,而且還會帶來了“木”所暗示的顏色性。樹的顏色,即就樹干而論,一般乃是褐綠色,這與葉也還是比較相近的。至于“木”呢,那就說不定,它可能是透著黃色,而且在觸覺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濕潤的。我們所習見的門栓、棍子、桅桿等,就都是這個樣子;這里帶著“木”字的更為普遍的性格。盡管在這里“木”是作為“樹”這樣一個特殊概念而出現(xiàn)的,而“木”的更為普遍的潛在的暗示,卻依然左右著這個形象,于是“木葉”就自然而然有了落葉的微黃與干燥之感,它帶來了整個疏朗的清秋的氣息?!把U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边@落下的絕不是碧綠柔軟的葉子,而是窸窣飄零透些微黃的葉子,我們仿佛聽見了離人的嘆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這就是“木葉”的形象所以如此生動的緣故。它不同于“美女妖且閑,采桑歧路間。柔條紛冉冉,落葉何翩翩”(曹植《美女篇》)中的落葉,因為那是春夏之交飽含著水分的繁密的葉子。也不同于“靜夜四無鄰,荒居舊業(yè)貧;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司空曙《喜外弟盧綸見宿》)中的黃葉,因為那黃葉還是靜靜地長滿在一樹上,在那蒙蒙的雨中,它雖然是具有“木葉”微黃的顏色,卻沒有“木葉”的干燥之感,因此也就缺少那飄零之意,而且它的黃色由于雨的濕潤,也顯然是變得太黃了?!澳救~”所以是屬于風的而不是屬于雨的,屬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屬于沉沉的陰天,這是一個典型的清秋的性格。至于“落木”呢,則比“木葉”還更顯得空闊,它連“葉”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點綿密之意也洗凈了。所謂“日暮風吹,葉落依枝”(吳均《青溪小姑歌》)恰足以說明這“葉”的纏綿的一面。然則“木葉”與“落木”又還有著一定的距離,它乃是“木”與“葉”的統(tǒng)一,疏朗與綿密的交織,一個迢遠而情深的美麗的形象。這卻又正是那《九歌》中湘夫人的性格形象。
    “木葉”之與“樹葉”,不過是一字之差,“木”與“樹”在概念上原是相去無幾的,然而到了藝術形象的領域,這里的差別就幾乎是一字千金。
    (選自林庚《說“木葉”》,有刪改)(1)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古代詩歌中,遇見“樹葉”時一般都簡稱“葉”,這不僅僅與詩人們追求文字的洗煉有關。
    B.從概念上說,“木葉”與“落葉”意思相同,但在詩歌的形象思維中,兩者卻有較大區(qū)別。
    C.詩歌語言之所以不落于言筌且富于感染性啟發(fā)性,在于它既有概念的意義,又具有暗示性。
    D.古詩中的“木”是作為“樹”的特殊概念而出現(xiàn)的,樹的概念一直左右著“木葉”的形象。
    (2)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歌語言的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只有留心才能察覺它的存在。
    B.“木”有“樹”“木頭”等多重形象,影響著我們更多地想起了樹干,而很少會想到葉子。
    C.《九歌》中的“木葉”形象,不僅為后來詩人所鐘愛,而且能引發(fā)讀者豐富的聯(lián)想與想象。
    D.藝術形象領域里的一字之差幾乎是一字千金,這就需要我們在閱讀、鑒賞中去發(fā)現(xiàn)和品咂。
    (3)下列詩句中,不能作為論據支撐上文作者主要觀點的一項是
     

    A.秋月照層嶺,寒風掃高木。(吳均《答柳惲》)
    B.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王維《積雨輞川莊作》)
    C.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黃庭堅《登快閣》)
    D.一編蠹簡晴窗下,數(shù)卷疏籬落木中。(陸游《幽居》)
    (4)請根據文本,簡要概括“木”在形象上的藝術特征。
    (5)作為一篇文學論文,本文在論證上有哪些特點?請簡要分析。

    組卷:8引用:4難度:0.5

(二)文學類文本閱讀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
    家有門戶石
    吳昌勇
          漢江由陜入鄂前,在陜南白河環(huán)環(huán)繞繞,被兩岸青山攙著挽著。白河之所以得此名,是因為有條白石河,碎銀一樣的白火石鋪滿河床和河岸,太陽底下泛著銀光。和白石河齊名的,是縣里當做景區(qū)打造的紅石河。紅石河鋪滿赭紅色的卵石,大小不一,密密麻麻,遠看河水浸著石頭激起層層細浪,近看儼然石頭抬著河流一路歡歌。
          紅石河附近的村莊,百姓房前屋后盡是從河里撿回來的石頭,柴垛一樣碼著,各家各戶門前修著花壇,花壇四壁鑲嵌著核桃大小,或拳頭大小的石頭,看上去親切自然。稍大一點的石頭放在屋門口,當做凳子坐。到了夏季,在屋外乘涼,坐著石凳搖著蒲葉扇,神仙一樣快活自在。
          在紅石河中下游有個石梯村,一道名曰“陽坡梁子”的大山成為陜鄂分界線,山這邊是陜南白河,山那邊是湖北鄖縣。相對于其他村組,這是一個好不容易有個平坦處的小山村。鎮(zhèn)上干部想,既然村子是湖北的老鄉(xiāng)到了陜南的第一腳,就當做門臉一樣建設,村子里的屋舍整整齊齊地建在路旁,徽派民居的建筑格調,門前有花壇,屋后是紅石河,各家各戶房連房,小橋流水,鳥語花香,很安靜,也很悠然。
          房子建好后,鎮(zhèn)上想著得有點文化氣息,讓村子既有面子,也有里子。動腦一想,首先想到的是紅石河,以及紅石河里一窩一窩的石頭,于是就將重好幾噸的大石頭從河岸上搬進村子。很快,這個只有百十戶人家的石梯村,臥著的,躺著的,站著的,蹲著的,盡是各色各樣的石頭。和花花草草在一起,石頭就有了文化,也就成了一道自然景觀。老百姓都說,真真地沒有想到,這些普普通通的石頭也能為村子壯門面。
          日子一久,鎮(zhèn)上又生出新主意,能不能借助石頭把文化往家里送,讓河里的石頭學會說話,讓每家每戶都有一塊像樣子的門戶石,把核心價值觀鐫刻在石頭上,讓百姓出門進屋一眼就能看到石頭上的字。鎮(zhèn)上干部心存忐忑地進村開會征求意見,沒想到老百姓滿口答應,都說有了門戶石,我們就真的成了高門大戶的莊稼人,就真的有門戶了。
          群眾會前腳結束,村里的百姓后腳就到紅石河里選了稱心如意的石頭扛回來。石頭上刻啥字,百姓說了算。各家各戶晚上回家坐在一起好生商量,細細揣摩,像給初生的娃娃起名字一樣挖空心思,然后歸攏定奪。第二天師傅到家,要了字樣,按照各家意思一錘一鑿隸書刻字。石質堅硬,落錘下鑿火星四濺。
          半個月之后,村子里家家戶戶有了刻上字的門戶石,有刻上厚道的,有刻上平安的,有刻上和諧美滿的,也有刻上勤勞致富、誠實守信的……嵌進石身的字體遒勁有力,后經紅漆統(tǒng)一上色,喜慶且規(guī)整。百姓每天早起灑掃庭院,非要用濕抹布擦去石身上的灰塵,他們笑著說,門戶石就是門臉,不洗把臉咋能成。鎮(zhèn)上干部走村入戶提醒百姓,要按照門戶石上刻的字興家立業(yè),睦鄰和諧,教育子女,不能冷落石頭上的字。
          村里有個姓寇的中年婦女,門戶石上刻著“富宅”二字,想來想去拿不定發(fā)家致富的門道,就到鎮(zhèn)上討主意。鎮(zhèn)上干部到她家一看,房屋寬敞通透,灶臺收拾得干凈利落,就問她炒菜做飯的手藝如何。她呵呵一笑,家常飯菜倒是拿得出手。鄰居搭話,她的幾個菜弄得有滋有味,逢年過節(jié),我們都嘗過,一點兒也不比城里館子里炒的菜差。鎮(zhèn)上干部遂建議她開辦農家樂,日后村子來游客觀光賞景,起碼能有口熱飯菜嘛。
    “行不行?”寇姓主婦是個急性子。
    “保準行!”鎮(zhèn)上干部打了包票。
    “得起個響亮點的名字?”女主人笑吟吟地望著干部。
    “‘女人不是月亮’咋樣?你的事業(yè)像日頭一樣才美氣哩?!?br />      女主人再笑,“是不是月亮,得先試試喲?!?br />      寇姓婦女在村里第一個開起了農家樂,如今生意紅火,成了遠近聞名的致富能手。她逢人便說,多虧了這面門戶石,多虧了鎮(zhèn)上干部的好點子。
          這之后,門戶石就成了百姓心里的一面鏡子,百姓時時處處端己正身,走正道,干正事,生怕怠慢門戶石,怠慢好日子。見到或高或矮,或胖或瘦,或粗或細的門戶石,心里安穩(wěn),也暖和。門戶石不再是一塊石頭,是家里的長者,像早前村里教書的先生,一直站在那里,一聲不吭,但所有的語言都寫在臉上。門戶石提起村里的精氣神,也讓傳統(tǒng)文化和核心價值有了鄉(xiāng)村表達。紅石河里的石頭也一下子成了寶貝,外地游客到白河,都要到村里走走看看,看刻字的石頭如何種子一般播撒在人心。
          臨別時,都到河里撿一塊石頭帶著。村里人說,紅石河里的石頭是最好的禮物。游客笑道,我們帶走的不是石頭,是一位會講故事的朋友。
    (摘編自《人民日報》)
    (1)下列對文章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開頭第一段的景物描寫,運用擬人的手法,生動傳神地寫出了紅石河的特點,為全文奠定了歡快明朗的感情基調。
    B.第二段交代紅石的用途,體現(xiàn)了村民對紅石的喜愛,為下文他們接受鎮(zhèn)干部的建議,用刻有核心價值觀的石頭做門戶石作鋪墊。
    C.“笑吟吟”和“再笑”是神態(tài)描寫,文中描寫寇姓主婦的兩次笑,體現(xiàn)了她對鎮(zhèn)上干部建議他開辦農家樂的信任和感激之情。
    D.文章風格明快,語言樸實,雖無跌宕起伏的情節(jié),卻讓讀者感受干部和村民火熱的情懷,展示了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蓬勃發(fā)展。
    (2)如何理解“游客笑道,我們帶走的不是石頭,是一位會講故事的朋友”?請結合文章加以分析。
    (3)文章以“家有門戶石”為題有何作用?請結合作品進行賞析。

    組卷:1引用:1難度:0.6

二、古代詩文閱讀(一)文言文閱讀

  • 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
          陳禾,字秀實,明州鄞縣人。舉元符三年進士。累遷辟雍博士。
          天下久平,武備寬弛,東南尤甚。禾請增戍、繕城壁,以戒不虞?;蛑笧樯?,格不下。其后盜起,人服其先見。遷左正言,俄除給事中。
          時童貫權益張,與黃經臣用事,御史中丞盧航表里為奸,搢紳側目。禾曰:“此國家安危之本也。吾位言責,此而不言,一遷給事中,則非其職矣?!蔽窗菝卓?bdo class="mathjye-underpoint">疏劾貫。復劾經臣:“怙寵弄權,夸炫朝列。每云詔令皆出其手,言上將用某人,舉某事,已而詔下,悉如其言。夫發(fā)號施令國之重事黜幽陟明天子大權奈何使宦寺得與臣之所憂不獨經臣此途一開類進者眾國之禍有不可遏愿亟竄之遠方。
          論奏未終,上拂衣起。禾引上衣,請畢其說。衣裾落,上曰:“正言碎朕衣矣。”禾言:“陛下不惜碎衣,臣豈惜碎首以報陛下?此曹今日受富貴之利,陛下他日受危亡之禍。”言愈切,上變色曰:“卿能如此,朕復何憂?”內侍請上易衣,上卻之曰:“留以旌直臣?!币钊?,貫等相率前訴,謂國家極治,安得此不祥語。盧航奏禾狂妄,謫監(jiān)信州酒。遇赦,得自便還里。
          初,陳瓘歸自嶺外,居于鄞,與禾相好,遣其子正匯從學。后正匯告京罪,執(zhí)詣闕,瓘亦就逮。經臣蒞其獄,檄禾取證,禾答以事有之,罪不敢逃。或謂其失對,禾曰:“禍福死生,命也,豈可以死易不義耶?愿得分賢者罪?!彼熳忺h停官。
          遇赦,復起知廣德軍,移知和州。尋母憂,服除,知秀州。王黼新得政,禾曰:“安能出黼門下?”力辭,改汝州。辭益堅,曰:“寧餓死。”黼聞而銜之。禾兄秉時為壽春府教授,禾侍兄官居。適童貫領兵道府下,謁不得入,饋之不受。貫怒,歸而譖之,上曰:“此人素如此,汝不能容邪?”久之,知舒州,命下而卒,贈中大夫,謚文介。
    (節(jié)選自《宋史?陳禾傳》)注①蔡京是北宋神宗、哲宗、徽宗“三朝元老”,先后四任宰相,長達十七年之久。②王黼是北宋末年大臣、宰相。才智出眾但無學識,善于巧言獻媚,攬權斂財。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夫發(fā)號施令/國之重/事黜幽陟/明天子大權/奈何使宦寺得與/臣之所憂/不獨經臣/此途一開/類進者眾/國之禍/有不可/遏愿亟竄之遠方
    B.夫發(fā)號施令/國之重事/黜幽陟明/天子大權/奈何使宦寺得與/臣之所憂/不獨經臣/此途一開/類進者眾/國之禍/有不可遏/愿亟竄之遠方
    C.夫發(fā)號施令/國之重/事黜幽陟/明天子大權/奈何使宦寺得與/臣之所憂/不獨經臣/此途一開/類進者/眾國之禍/有不可遏/愿亟竄之遠方
    D.夫發(fā)號施令/國之重事/黜幽陟明/天子大權/奈何使宦寺得/與臣之所憂/不獨經臣/此途一開/類進者眾/國之禍/有不可遏愿/亟竄之遠方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搢紳,同“縉紳”,插笏于腰帶,可以代指有官職的或做過官的人。
    B.疏,一種文體,屬古文體的奏議類,用來陳述表白,公開指責別人的過失。
    C.詣闕,到天子的宮闕。謂赴朝堂,又指赴京都。文中指被押送到朝廷。
    D.蒞其獄,指黃經臣親自審理陳瓘的案件。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陳禾所奏切中時弊,有先見之明。他看到軍備松弛,指出應增加守軍、修補城墻,用來防備不測,后來果然發(fā)生了盜賊鬧事。
    B.陳禾盡職盡責,剛直敢言。他在由左正言升任給事中后,還彈劾童貫和黃經臣等玩弄權術,盡管皇帝一開始不愛聽,他還是冒死進諫,再加上盧航的詆毀,最后他被貶謫到外地。
    C.陳禾不畏強權,堅持正義。面對蔡京案的調查取證,他堅持自己的觀點,并愿舍生取義,最后他被誣陷為陳瓘的同黨而獲罪免官。
    D.陳禾為人清高,不同流合污。王黼剛剛執(zhí)掌大權時,陳禾對他十分鄙視,于是一再堅決要求辭官,王黼聽說后對他懷恨在心。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禾引上衣,請畢其說。衣裾落,上曰:“正言碎朕衣矣?!?br />②適童貫領兵道府下,謁不得入,饋之不受。貫怒,歸而譖之。
    (5)陳禾的進諫方式與《鄒忌諷齊王納諫》中鄒忌的進諫方式有何不同?你更贊同哪一種?請簡述理由。

    組卷:5引用:3難度:0.6

(二)古代詩歌閱讀

  • 4.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列各題。
    曲江二首(其一)
    杜甫
    一片花飛減卻春,風飄萬點正愁人。
    且看欲盡花經眼,莫厭傷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苑邊高家臥麒麟。
    細推物理須行樂,何用浮名絆此身。
    [注]:①這首詩作于唐肅宗乾元元年(758),唐軍暫時擊退叛軍收復長安后。杜甫時任左拾遺,因屢次諫言,被皇帝疏遠冷落,瀕遭貶官。曲江:唐朝長安城南的一處游賞勝地。②經眼:從眼前經過。③翡翠:翡翠鳥。④麒麟:麒麟狀的石雕墓飾。
    (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從花瓣飄飛的景象落筆,描繪出“風飄萬點”的暮春圖景,“落花時節(jié)”所牽動的也不僅是詩人的傷春之愁,而且有對國家大難未靖、自己忠而見棄的哀愁。
    B.“一片花飛減卻春”表現(xiàn)出詩人非同尋常的敏銳感覺,美好事物的一點點缺憾都引起詩人的惆悵,“一片花飛”與成語“一葉知秋”有異曲同工之妙。
    C.頷聯(lián)寫趁花還未落盡,趕快欣賞,不怕酒多會傷身,開懷暢飲。兩句對仗工整,“且”“莫”“欲”等虛字的大量運用,更利于傳達豐富的意蘊。
    D.頸聯(lián)“江上小堂巢翡翠,苑邊高家臥麒麟”通過以小見大的手法,在荒涼破敗之景中寄寓了作者慨嘆盛衰興亡、物是人非的傷感。
    (2)尾聯(lián)中的“物理”指事物變化的規(guī)律。詩中作者“細推”的有哪些“物理”?體現(xiàn)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組卷:8引用:5難度:0.4

(三)名篇名句默寫

  • 5.課內情境默寫。
    (1)荀子的《勸學》中,作者通過“
     
    ,
     
    ”的對比,親身驗證了“站得高,見得遠”的道理。
    (2)《勸學》中“
     
     
    ”這兩句從反面說明要想到達千里之外的地方,就必須一步一步地積累。
    (3)《勸學》中用好馬與劣馬對比,強調學習必須持之以恒,其中表示劣馬堅持不懈的句子是“
     
    ,
     
    ”。
    (4)中國是一個有著尊師傳統(tǒng)的國家,韓愈在《師說》中闡明老師的作用的句子是“
     
    ,
     
    ”。
    (5)《師說》中強調了從師是為了學道,和他人的年齡大小無關的兩句是“
     
    ,
     
    ”。
    (6)韓愈在《師說》中表達寫作目的的兩句是“
     
    ,
     
    ”,可見他對年輕好學者的扶掖之心。

    組卷:93引用:2難度:0.8

三、課內知識考查

  • 6.下列加點的“師”與“曰,曰弟子云者”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

    組卷:7引用:2難度:0.7
  • 7.下列句中加點詞全都屬于古今異義詞的一項是( ?。?br />①臣侍湯藥
    ②舉臣秀才
    ③豈敢盤桓
    ④室僅方丈,可容一人居
    ⑤臣欲奉詔奔馳
    ⑥吾從板外相為應答
    ⑦則告訴不許
    ⑧內外多置小門墻,往往而是

    組卷:2引用:1難度:0.9
  • 8.下列各項加點詞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項是(  )

    組卷:4引用:1難度:0.5
  • 9.下列各句中,沒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h2>

    組卷:5引用:1難度:0.8
  • 10.下列各項中,詞語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h2>

    組卷:1引用:2難度:0.8

四、語言文字運用

  • 11.下面一封邀請函中,有五處用語不得體,請找出來并予以改正。
    邀請函尊敬的×××教授:
          您好!
          本協(xié)會擬于×月×日在××市××賓館舉辦作品研討會,特邀您作為協(xié)會顧問出席,為我會青年作者的成長多多進言?,F(xiàn)隨函寄贈會員的大作數(shù)本,望您撥冗拜讀,以便您在會上拋磚引玉。未詳事宜,敬請垂詢。懇請及時到會。
    ××市寫作愛好者協(xié)會
    ×月×日

    組卷:26引用:19難度:0.7
  • 12.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
          前人有詩說: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句便工。此語當然有理,不過,在過去的時代里,不僅是國家不幸,
     
    ,才能寫出血淚交迸與蒼生息息相通的詩文。如果屈原得意于廟堂之上,李白淪為供奉之臣,杜甫也居畫屋高樓,
     
    ,如同夜空最燦爛的星辰宣告缺席。柳宗元在政治上失敗,生活也坎坷困頓,但為他的政敵所始料不及的是,他們把他拋向了生活的底層,陷阱與荊棘造就的,卻是中唐第一流的哲學家、思想家、散文家和詩人。在“永貞革新”中,柳宗元是敗軍之將;但在精神領域,
     
    ,特別是中國的詩歌史與散文史,他都擁有黃金鑄就的一章。

    組卷:56引用:73難度:0.5
  • 1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詞語曜黨,文章華國。毛澤東,作為中共最有原創(chuàng)性的思想家和立言者,創(chuàng)造了一個宏大的革命話語系統(tǒng)。“毛氏詞語”在歷史的巖石上留下深深劃痕,革命隊伍掀起了語言風暴凝集革命者,擊敗中間派,贏得敵對者。
          他“率領”一群洶涌的革命詞語,____,無往而不勝。他創(chuàng)造的新詞匯,建立起共產黨文化的核心概念?!罢L”是他為黨鑄魂的_____,是“改造思想”之大舉。在共產黨即將取得勝利、走向執(zhí)政的紅地毯時,他創(chuàng)造出“糖衣炮彈”,警示和教導黨內同志要抵制誘惑,不要被敵人_____。1946 年,他在接受美國記者采訪時說:“原子彈是美國反動派用來嚇人的一只紙老虎。”此論斷,打破了“恐美癥”“恐核癥”,將其有力地推向全國乃至英語世界。
    “毛氏文章”中,創(chuàng)新的思想、獨特的詞語、豐富的意象,構成絕妙語錄,使人過目難忘,_____。這些語錄,有的是精研細磨的雕章琢句,一字不可更改;有的是脫口而成的蓮花,不經意為之,卻猶如神助。
    (1)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全都恰當?shù)囊豁検?
     

    A.望風披靡 神來之筆 拖后腿 依依不舍
    B.攻城略地 生花妙筆 拉下水 依依不舍
    C.望風披靡 生花妙筆 拖后腿 流連忘返
    D.攻城略地 神來之筆 拉下水 流連忘返
    (2)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shù)囊豁検?
     

    A.“毛氏詞語”在歷史的巖石上留下深深劃痕,革命隊伍掀起了語言風暴,凝聚了革命者,擊敗了中間派,贏得了敵對者。
    B.“毛氏詞語”在歷史的巖石上留下深深劃痕,革命隊伍掀起了語言風暴,凝集了革命者,贏得了中間派,擊敗了敵對者。
    C.“毛氏詞語”在歷史的巖石上留下深深劃痕,在革命隊伍中掀起語言風暴,凝聚了革命者,贏得了中間派,擊敗了敵對者。
    D.“毛氏詞語”在歷史的巖石上留下深深劃痕,在革命隊伍中掀起語言風暴,凝集了革命者,擊敗了中間派,贏得了敵對者。
    (3)文中畫橫線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請簡要分析其表達效果。

    組卷:26引用:4難度:0.7

四、作文

  • 14.學者許衡一次外出辦事,途中口渴難忍。路邊莊園近處有幾株梨樹,其他行人紛紛摘梨解渴,唯獨許衡不去摘。有人對他說:“此梨無主,何不摘而止渴?”許衡答道:“梨雖無主,我心有主?!?br />      請以“我心有主”為題目,文體不限,詩歌除外,寫一篇不少于700字的作文。

    組卷:0引用:1難度:0.7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