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河南省平頂山市藍天高級中學高一(上)期末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6分)(一)論述類文本閱讀(本題共1小題,9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
拿來主義
魯迅 ①中國一向是所謂“閉關(guān)主義”,自己不去,別人也不許來。自從給槍炮打破了大門之后,又碰了一串釘子,到現(xiàn)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義”了。別的且不說罷,單是學藝上的東西,近來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覽。但終“不知后事如何”;還有幾位“大師”們捧著幾張古畫和新畫,在歐洲各國一路的掛過去,叫作“發(fā)揚國光”。聽說不遠還要送梅蘭芳博士到蘇聯(lián)去,以催進“象征主義”,此后是順便到歐洲傳道。我在這里不想討論梅博士演藝和象征主義的關(guān)系,總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說,也可以算得顯出一點進步了。
②但我們沒有人根據(jù)了“禮尚往來”的儀節(jié),說道:拿來!
③當然,能夠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壞事情,一者見得豐富,二者見得大度。尼采就自詡過他是太陽,光熱無窮,只是給與,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陽,他發(fā)了瘋。中國也不是,雖然有人說,掘起地下的煤來,就足夠全世界幾百年之用。但是,幾百年之后呢?幾百年之后,我們當然是化為魂靈,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獄,但我們的子孫是在的,所以還應(yīng)該給他們留下一點禮品。要不然,則當佳節(jié)大典之際,他們拿不出東西來。只好磕頭賀喜,討一點殘羹冷炙做獎賞。
④這種獎賞,不要誤解為“拋來”的東西,這是“拋給”的,說得冠冕些,可以稱之為“進來”,我在這里不想舉出實例。
⑤我在這里也并不想對于“送去”再說什么,否則太不“摩登”了,我只想鼓吹我們再吝嗇一點,“送去”之外,還得“拿來”,是為“拿來主義”。
⑥但我們被“送來”的東西嚇怕了。先有英國的鴉片,德國的廢槍炮,后有法國的香粉,美國的電影,日本的印著“完全國貨”的各種小東西。于是連清醒的青年們,也對于洋貨發(fā)生了恐怖。其實,這正是因為那是“送來”的,而不是“拿來”的緣故。
⑦所以我們要運用腦髓,放出眼光,自己來拿!
⑧譬如罷,我們之中的一個窮青年,因為祖上的陰功(姑且讓我這么說說罷)。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問他是騙來的,搶來的,或合法繼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換來的。那么,怎么辦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來”!但是,如果反時這宅子的舊主人,怕給他的東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進門,是孱頭;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燒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則是昏蛋。不過因為原是羨慕這宅子的舊主人的,而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是進臥室,大吸剩下的鴉片,那當然更是廢物?!澳脕碇髁x”者是全不這樣的。
⑨他占有,挑選。看見魚翅,并不就拋在路上以顯其“平民化”,只要有養(yǎng)料,也和朋友們像蘿卜白菜一樣的吃掉,只不用它來宴大賓;看見鴉片,也不當眾掉在毛廁里,以見其徹底革命,只送到藥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卻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虛,只有煙槍和煙燈,雖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刺伯的煙具都不同,確可以算是一種國粹,倘使背著周游世界,一定會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點進博物館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毀掉的了。還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請她們各自走散為是,要不然,“拿來主義”怕未免有些危機。
⑩總之,我們要拿來。我們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毀滅。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會成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這人沉著,勇猛,有辨別,不自私。沒有拿來的,人不能自成為新人,沒有拿來的,文藝不能自成為新文藝。
六月四日。(1)下列加點字的注音以及詞語的解釋,全都正確的一項是A.自詡(yǔ) 殘羹冷炙(zhì) 學藝,泛指學術(shù)文藝。 B.冠冕(guàn) 吝嗇(sè) 摩登,意思是現(xiàn)代的,時髦的。 C.腦髓(suǐ) 譬如(pì) 玄虛,指用來掩蓋真相,使人迷惑的手段。 D.徘徊(huái) 孱頭(chàn) 國粹,本意是我國固有文化中的糟粕,這里是反語。
A.諷刺尼采自詡為太陽,反對“送去主義”。
B.揭露“送去主義”自欺欺人的危害及實質(zhì)。
C.反對“送去主義”,主張“拿來主義”。
D.倡導(dǎo)“拿來主義”,反對不給子孫留點禮品。
(3)下列對文中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不恰當?shù)囊豁検?
A.文章從批駁“閉關(guān)主義”“送去主義”,到確立“拿來主義”的觀點,先破后立,層層深入。
B.第⑩段劃線句使用比喻、對比、排比等手法,句式整齊,氣勢充足,總結(jié)了全文的觀點。
C.文章以“大宅子”為喻,通過魚翅、鴉片、煙槍和煙燈等形象,巧妙地闡釋了“拿來主義”。
D.本文集中體現(xiàn)了魯迅深刻透徹的思想和幽默犀利的語言,具有很強的藝術(shù)感染力。組卷:5引用:2難度:0.6
(二)、實用類文本閱讀(本題共1小題,12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
材料一:
禮是社會公認合式的行為規(guī)范。合于禮的就是說這些行為是做得對的,對是合式的意思。如果單從行為規(guī)范一點說,本和法律無異,法律也是一種行為規(guī)范。禮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維持規(guī)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國家的權(quán)力來推行的?!皣摇笔侵刚蔚臋?quán)力,在現(xiàn)代國家沒有形成前,部落也是政治權(quán)力。而禮卻不需要這有形的權(quán)力機構(gòu)來維持。維持禮這種規(guī)范的是傳統(tǒng)。
傳統(tǒng)是社會所累積的經(jīng)驗。行為規(guī)范的目的是在配合人們的行為以完成社會的任務(wù),社會的任務(wù)是在滿足社會中各分子的生活需要。人們要滿足需要必須相互合作,并且采取有效技術(shù),向環(huán)境獲取資源。這套方法并不是由每個人自行設(shè)計,或臨時聚集了若干人加以規(guī)劃的。人們有學習的能力,上一代所實驗出來有效的結(jié)果,可以教給下一代。這樣一代一代地累積出一套幫助人們生活的方法。從每個人說,在他出生之前,已經(jīng)有人替他準備下怎樣去應(yīng)付人生道上所可能發(fā)生的問題了。他只要“學而時習之”就可以享受滿足需要的愉快了。
文化本來就是傳統(tǒng),不論哪一個社會,絕不會沒有傳統(tǒng)的。衣食住行種種最基本的事務(wù),我們并不要事事費心思,那是因為我們托祖宗之福,——有著可以遵守的成法。但是在鄉(xiāng)土社會中,傳統(tǒng)的重要性比了現(xiàn)代社會更甚。那是因為在鄉(xiāng)土社會里傳統(tǒng)的效力更大。
鄉(xiāng)土社會是安土重遷的,生于斯、長于斯、死于斯的社會。不但是人口流動很小,而且人們所取給資源的土地也很少變動。在這種不分秦漢、代代如是的環(huán)境里,個人不但可以信任自己的經(jīng)驗,而且同樣可以信任若祖若父的經(jīng)驗。一個在鄉(xiāng)土社會里種田的老農(nóng)所遇著的只是四季的轉(zhuǎn)換,而不是時代變更。一年一度,周而復(fù)始。前人所用來解決生活問題的方案,盡可抄襲來作自己生活的指南。愈是經(jīng)過前代生活中證明有效的,也愈值得保守。于是“言必堯舜”,好古是生活的保障了。
我自己在抗戰(zhàn)時,疏散在昆明鄉(xiāng)下,初生的孩子,整天啼哭不定,找不到醫(yī)生,只有請教房東老太太。她一聽哭聲就知道牙根上生了“假牙”,是一種寄生菌,吃奶時就會發(fā)痛,不吃奶又餓。她不慌不忙地要我們用咸菜和藍青布去擦孩子的嘴腔。一兩天果然好了。這地方有這種病,每個孩子都發(fā)生,也因之每個母親都知道怎樣治,那是有效的經(jīng)驗。只要環(huán)境不變,沒有新的細菌侵入,這套不必講學理的應(yīng)付方法,總是有效的。既有效也就不必問理由了。
像這一類的傳統(tǒng),不必知之,只要照辦,生活就能得到保障的辦法,自然會隨之發(fā)生一套價值。我們說“靈驗”,就是說含有一種不可知的魔力在后面。依照著做就有福,不依照了就會出毛病。于是人們對于傳統(tǒng)有了敬畏之感了。
如果我們在行為和目的之間的關(guān)系不加推究,只按著規(guī)定的方法做,而且對于規(guī)定的方法帶著不這樣做就會有不幸的信念時,這套行為也就成了我們普通所謂“儀式”了。禮是按著儀式做的意思。禮字本來是從豊從示。豊是一種祭器,示是指一種儀式。
禮并不是靠一個外在的權(quán)力來推行的,而是從教化中養(yǎng)成了個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禮是主動的。
(節(jié)選自費孝通《鄉(xiāng)土中國》) 材料二:
中國的一個個村莊無論在實體上還是精神上都是一個固定物。假想一個人能夠反觀五百年前的景象,追溯現(xiàn)代歷史延展的開端,他一定會發(fā)現(xiàn)過去與現(xiàn)在相比幾無差異。眼前矗立著的住宅建筑物確實沒有五百年的歷史,但它們與五百年前原址上的建筑物并無二致。一些家庭原來居住在草頂土墻之中,如今則在瓦頂磚墻的房屋里繁衍,而另一些家庭卻已經(jīng)消亡。不時會有新的家庭出現(xiàn),但這只是不規(guī)則和不尋常的現(xiàn)象,那些在大片的土建房屋中生活的人們,正是哥倫布發(fā)現(xiàn)美洲大陸時土著居民的后裔,他們重復(fù)做著祖先曾做過的事,不多不少,也無不同。他們以同樣的方式耕種著同一片土地(盡管一些莊稼已換成了新品種);他們以一種不變的次序去趕同樣的集市;買賣并消費著同樣的物品;按照同一種模式男娶女嫁。
一位哲人有過這么一句明智的告誡:“如果我們想要了解一個民族,我們就應(yīng)當注意他們認可何種事物?!币粋€中國村民的向往與其或遠或近的祖先的向往是一致的,所以在中國鄉(xiāng)村中不存在理智的生活。即使偶爾有幾個文化人生活在村莊里,他們往往形成自己的小圈子,而不與其他鄰居有什么往來,與自己的親戚也沒有什么往來,正如有句老話所言:“學究論書,屠夫說豬?!?br />(摘自[美]明恩溥《中國的鄉(xiāng)村生活》,1899.陳午晴、唐軍譯) 材料三:
作為傳教士中的元老級人物,北京的丁韙良博士在古老的東方工作60個年頭之后得出這樣的看法,那就是,當這個古老的“中央王國”還處于成長期時,中國先人們具有的創(chuàng)造性和發(fā)明才能是令人贊嘆的,而這樣的創(chuàng)新性在現(xiàn)代中國人身上已經(jīng)很難再找到了。事實上,當代中國人創(chuàng)造智慧的消退更像是社會意識形態(tài)造成的,而并非是教育體制的原因。
毋庸置疑,中國的文化發(fā)展確實在某些階段出現(xiàn)了停滯不前的情況。中國社會出現(xiàn)的集體思想停滯并非是因為國民懶惰,而是由于盲信于某些教條。由于人們在實踐活動中按照這些信條去做總是能夠獲得成功,因此對這些觀念深信不疑。在這些信條的指導(dǎo)下,人們基本能夠保持秩序的穩(wěn)定,并獲得一種安全感和一定程度的幸福感。直到最近,這些舊觀念的權(quán)威地位才受到了挑戰(zhàn),而之前,這些觀念的影響范圍一直在不斷擴大,并且從未遇到過能夠與之抗衡的新思想體系。中國文化的波及面不斷擴大,以至于整個東亞都受到了它的潤澤。
(摘自[美]E?A?羅斯《變化中的中國人》,1911.李上譯)(1)根據(jù)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鄉(xiāng)土社會是安土重遷的,人們生于斯、長于斯、死于斯,重復(fù)做著祖先曾做過的事。
B.材料一和材料二在論述觀點時,都用到了舉例論證、引用論證和對比論證的方法。
C.昆明鄉(xiāng)下人知道怎樣治初生孩子生“假牙”難受啼哭的病癥,這個事例說明了在環(huán)境不變的情況下既有經(jīng)驗的有效。
D.偶爾幾個文化人生活在村莊里,往往形成自己的小圈子而不與其他鄰居或親戚往來,也反映了中國鄉(xiāng)村在精神上是一個固定物。
(2)下列內(nèi)容,不能用來印證材料三的觀點的一項是
A.用青蒿來治療瘧疾在中國有悠久的傳統(tǒng),早在東晉葛洪的《肘后備急方》中就有記載,屠呦呦從中得到啟發(fā),研究發(fā)現(xiàn)了青蒿素。
B.生辰八字,簡稱八字,是指一個人出生時的干支歷日期。人們根據(jù)生辰八字取名,推算人的命運、婚姻事業(yè)等。
C.魯迅小說《祝?!分?,魯鎮(zhèn)的百姓每年年終都要置辦“福禮”,致敬盡禮,迎接福神,年年如此,家家如此。
D.《阿長與<山海經(jīng)>》中,長媽媽要“我”在正月初一早晨說恭喜的話,吃福橘,這樣就能保佑一年順順溜溜。
(3)材料二認為“在中國鄉(xiāng)村中不存在理智的生活”,請結(jié)合材料三的觀點,分析這種情況給中國文化帶來了什么影響。組卷:9引用:2難度:0.5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本題共1小題,15分)
-
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
百合花(節(jié)選)
茹志鵑 天黑了,天邊涌起一輪滿月。我們的總攻還沒發(fā)起。敵人照例是忌怕夜晚的,在地上燒起一堆堆的野火,又盲目地轟炸,照明彈也一個接一個地升起,好像在月亮下面點了無數(shù)盞的汽油燈,把地面的一切都赤裸裸地暴露出來了。在這樣一個“白夜”里來攻擊,有多困難,要付出多大的代價啊!我連那一輪皎潔的月亮,也憎惡起來了。
鄉(xiāng)干部又來了,慰勞了我們幾個家做的干菜月餅。原來今天是中秋節(jié)了。
??!中秋節(jié),在我的故鄉(xiāng),現(xiàn)在一定又是家家門前放一張竹茶幾,上面供一副香燭,幾碟瓜果月餅。孩子們急切地盼那炷香快些焚盡,好早些分攤給月亮娘娘享用過的東西,他們在茶幾旁邊跳著唱著:“月亮堂堂,敲鑼買糖……”或是唱著:“月亮嬤嬤,照你照我……”我想到這里,又想起我那個小同鄉(xiāng),那個拖毛竹的小伙,也許,幾年以前,他還唱過這些歌吧!……我咬了一口美味的家做月餅,想起那個小同鄉(xiāng)大概現(xiàn)在正趴在工事里,也許在團指揮所,或者是在那些彎彎曲曲的交通溝里走著哩!……
一會兒,我們的炮響了,天空劃過幾顆紅色的信號彈,攻擊開始了。不久,斷斷續(xù)續(xù)地有幾個傷員下來,包扎所的空氣立即緊張起來。
我拿著小本子,去登記他們的姓名、單位,輕傷的問問,重傷的就得拉開他們的符號,或是翻看他們的衣襟。我拉開一個重彩號的符號時,“通訊員”三個字使我突然打了個寒戰(zhàn),心跳起來。我定了下神才看到符號上寫著×營的字樣。??!不是,我的同鄉(xiāng)他是團部的通訊員。但我又莫名其妙地想問問誰,戰(zhàn)地上會不會漏掉傷員。通訊員在戰(zhàn)斗時,除了送信,還干什么——我不知道自己為什么要問這些沒意思的問題。
戰(zhàn)斗開始后的幾十分鐘里,一切順利,傷員一次次帶下來的消息,都是我們突破第一道鹿寨,第二道鐵絲網(wǎng),占領(lǐng)敵人前沿工事打進街了。但到這里,消息忽然停頓了,下來的傷員,只是簡單地回答說:“在打”,或是“在巷戰(zhàn)”。但從他們滿身泥濘、極度疲乏的神色上,甚至從那些似乎剛從泥里掘出來的擔架上,大家明白,前面在進行著一場什么樣的戰(zhàn)斗。
包扎所的擔架不夠了,好幾個重彩號不能及時送后方醫(yī)院,耽擱下來。我不能解除他們?nèi)魏瓮纯?,只得帶著那些婦女,給他們拭臉洗手,能吃得的喂他們吃一點,帶著背包的,就給他們換一件干凈衣裳,有些還得解開他們的衣服,給他們拭洗身上的污泥血跡。
做這種工作,我當然沒什么,可那些婦女又羞又怕,就是放不開手來,大家都要搶著去燒鍋,特別是那新媳婦。我跟她說了半天,她才紅了臉,同意了,不過只答應(yīng)做我的下手。
前面的槍聲,已響得稀落了。感覺上似乎天快亮了,其實還只是半夜。外邊月亮很明,也比平日懸得高。前面又下來一個重傷員。屋里鋪位都滿了,我就把這位重傷員安排在屋檐下的那塊門板上。擔架員把傷員抬上門板,但還圍在床邊不肯走。一個上了年紀的擔架員,大概把我當做醫(yī)生了,一把抓住我的膀子說:“大夫,你可無論如何要想辦法治好這位同志呀!你治好他,我……我們?nèi)w擔架隊員給你掛匾!……”他說話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其他的幾個擔架員也都睜大了眼盯著我,似乎我點一點頭,這傷員就立即會好了似的。我心想給他們解釋一下,只見新媳婦端著水站在床前,短促地“啊”了一聲。我急撥開他們上前一看,我看見了一張十分年輕稚氣的圓臉,原來棕紅的臉色,現(xiàn)已變得灰黃。他安詳?shù)睾现?,軍裝的肩頭上露著那個大洞,一片布還掛在那里。
“這都是為了我們……”那個擔架員負罪地說道,“我們十多副擔架擠在一個小巷子里,準備往前運動,這位同志走在我們后面,可誰知道反動派不知從哪個屋頂上撂下顆手榴彈來,手榴彈就在我們?nèi)丝p里冒著煙亂轉(zhuǎn),這時這位同志叫我們快趴下,他自己就一下?lián)湓谀莻€東西上了……”
新媳婦又短促地“啊”了一聲。我強忍著眼淚,給那些擔架員說了些話,打發(fā)他們走了。我回轉(zhuǎn)身看見新媳婦已輕輕移過一盞油燈,解開他的衣服,她剛才那種忸怩羞澀已經(jīng)完全消失,只是莊嚴而虔誠地給他拭著身子,這位高大而又年輕的小通訊員無聲地躺在那里……我猛然醒悟地跳起身,磕磕絆絆地跑去找醫(yī)生。等我和醫(yī)生拿了針藥趕來,新媳婦正側(cè)著身子坐在他旁邊。
她低著頭,正一針一針地在縫他衣肩上那個破洞。醫(yī)生聽了聽通訊員的心臟,默默地站起身說:“不用打針了?!蔽疫^去一摸,果然手都冰冷了。新媳婦卻像什么也沒看見,什么也沒聽到,依然拿著針,細細地、密密地縫著那個破洞。我實在看不下去了,低聲地說:“不要縫了?!?br /> 她卻對我異樣地瞟了一眼,低下頭,還是一針一針地縫。我想拉開她,我想推開這沉重的氛圍,我想看見他坐起來,看見他羞澀的笑。但我無意中碰到了身邊一個什么東西,伸手一摸,是他給我開的飯,兩個干硬的饅頭……
衛(wèi)生員讓人抬了一口棺材來,動手揭掉他身上的被子,要把他放進棺材去。新媳婦這時臉發(fā)白,劈手奪過被子,狠狠地瞪了他們一眼。自己動手把半條被子平展展地鋪在棺材底,半條蓋在他身上。衛(wèi)生員為難地說:“被子……是借老百姓的?!?br />“是我的——”她氣洶洶地嚷了半句,就扭過臉去。在月光下,我看見她眼里晶瑩發(fā)亮,我也看見那條棗紅底色上灑滿白色百合花的被子,這象征純潔與感情的花,蓋上了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臉。
(1)下列對小說思想內(nèi)容的分析與概括,正確的一項是
A.“鄉(xiāng)干部又來了”看似不經(jīng)意的一句話,卻展現(xiàn)了軍民一家、干群團結(jié)的一面。
B.寫“我”看到“通訊員”不是那個通訊員時,心情釋然,說明“我”輕視傷員。
C.“‘是我的——’她氣洶洶地嚷了半句”,這里展示了新媳婦性格暴躁的一面。
D.節(jié)選的這部分小說并沒有表現(xiàn)戰(zhàn)爭的殘酷,但卻充分表現(xiàn)了新媳婦人性的善良。
(2)對通訊員衣服上破洞的描寫,小說中前后出現(xiàn)了四次,這種寫法有何作用?請簡要分析。
(3)著名作家茅盾說這篇小說是“最使我感動的一篇”,請你結(jié)合文本,簡要分析新媳婦這一形象身上所體現(xiàn)的感人之處。組卷:5引用:2難度:0.5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1小題,11分)
-
8.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科學家推測, 。“但由于沒有像地球那樣的主磁場,火星大氣暴露在太陽風中,其大氣成分被太陽紫外線電離后,成為帶電的分子或原子。太陽風的電場加速這些帶電粒子,向著太陽的反方向逃逸?!敝袊茖W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研究員李磊表示,這些粒子在逃逸過程中,很可能撞到火衛(wèi)一上,被火衛(wèi)一的風化層吸收,從而保留了下來。
那么,科學家是如何判斷出火衛(wèi)一軌道附近的粒子來源于火星大氣層呢?李磊表示,火星附近空間的主要粒子源只有2個,一個是火星大氣,另一個是太陽風,這兩者的成分不同、能量不同,比較容易區(qū)分。當然,不排除行星際空間中還有其他來源的粒子,但 ,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此外,火星大氣中的帶電粒子經(jīng)過太陽風加速后,進入探測器時會產(chǎn)生電信號,通過測量電信號,就可以反推出粒子的速度、方向、成分等參數(shù)。李磊表示,這些粒子是從一定的方向進入探測器的,根據(jù)這個方向也可以判斷其是否來自火星。
(1)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
(2)請用一個反問句概括第三小節(jié)的內(nèi)容。組卷:4引用:5難度:0.6
四、寫作(60分)
-
9.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當下,純粹靠顏值、話題炒作而成名的流量明星已風光不再,年輕人越來越青睞那些擁有精神象征和價值內(nèi)涵的偶像。深藏功名、永葆本色的戰(zhàn)斗英雄張富清,磨練硬功、飛而不止的航天英雄王亞平,堅持夢想、挑戰(zhàn)自我的“中國飛人”蘇炳添,學貫中西、情牽華夏的詩詞女兒葉嘉瑩……他們都讓公眾汲取到向上的力量,新的偶像審美觀正悄然重構(gòu)。
上述現(xiàn)象引發(fā)你怎樣的感受和思考?請結(jié)合材料寫一篇文章,體現(xiàn)你的感悟與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組卷:4引用:2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