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xué)年吉林省長春外國語學(xué)校高二(上)開學(xué)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7/31 8:0:9
一、現(xiàn)代文閱讀(22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1小題,10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我們的文藝工作者需要做自己的文藝工作,但是這個了解人熟悉人的工作卻是第一位的工作。我們的文藝工作者對于這些,以前是一種什么情形呢?我說以前是不熟,不懂,英雄無用武之地。什么是不熟?人不熟。文藝工作者同自己的描寫對象和作品接受者不熟,或者簡直生疏得很。我們的文藝工作者不熟悉工人,不熟悉農(nóng)民,不熟悉士兵,也不熟悉他們的干部。什么是不懂?語言不懂。就是說,對于人民群眾的豐富的生動的語言,缺乏充分的知識。許多文藝工作者由于自己脫離群眾、生活空虛,當然也就不熟悉人民的語言,因此他們的作品不但顯得語言無味,而且里面常常夾著一些生造出來的和人民的語言相對立的不三不四的詞句。
一切種類的文學(xué)藝術(shù)的源泉究竟是從何而來的呢?作為觀念形態(tài)的文藝作品,都是一定的社會生活在人類頭腦中反映的產(chǎn)物。革命的文藝,則是人民生活在革命作家頭腦中反映的產(chǎn)物。人民生活中本來存在著文學(xué)藝術(shù)原料的礦藏,這是自然形態(tài)的東西,是粗糙的東西,但也是最生動、最豐富、最基本的東西。在這點上說,它們使一切文學(xué)藝術(shù)相形見絀,它們是一切文學(xué)藝術(shù)的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
(摘編自1942年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材料二:
文藝的一切創(chuàng)新,歸根到底都直接或間接來源于人民?!笆朗露疵鹘詫W(xué)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彼囆g(shù)可以放飛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腳踩堅實的大地。文藝創(chuàng)作方法有一百條、一千條,但最根本、最關(guān)鍵、最牢靠的辦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曹雪芹如果沒對當時的社會生活做過全景式的觀察和顯微鏡式的剖析,就不可能完成《紅樓夢》這種百科全書式巨著的寫作。魯迅如果不熟悉辛亥革命前后底層民眾的處境和心情,就不可能塑造出祥林嫂、閏土、阿Q、孔乙己等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
關(guān)在象牙塔里不會有持久的文藝靈感和創(chuàng)作激情。有一位蘇聯(lián)詩人形容作家坐在屋里挖空心思寫不出東西的窘態(tài)是“把手指甲都絞出了水來”。我們要走進生活深處,在人民中體悟生活本質(zhì)、吃透生活底蘊。只有把生活咀嚼透了,完全消化了,才能變成深刻的情節(jié)和動人的形象,創(chuàng)作出來的作品才能激蕩人心。正所謂“閉門覓句非詩法,只是征行自有詩”。一切創(chuàng)作技巧和手段最終都是為內(nèi)容服務(wù)的,都是為了更鮮明、更獨特、更透徹地說人說事說理。背離了這個原則,技巧和手段就毫無價值了,甚至還會產(chǎn)生負面效應(yīng)。
(摘編自2014年習(xí)近平《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材料三:
中國影視劇作品的美學(xué)變化呼應(yīng)著時代大潮,與共和國的發(fā)展階段密不可分。正如新中國的歷史以1978年為界,可以明確區(qū)分為改革開放前和改革開放后兩個階段,在美學(xué)上,前后兩個階段的差異也明確可感。其中前一階段,基本延續(xù)了新中國成立初期藝術(shù)家和理論家們反復(fù)摸索出來的“人民美學(xué)”范式。這個范式,是以“社會主義現(xiàn)實主義”創(chuàng)作方法為指導(dǎo)的,它在要求藝術(shù)家“真實地、歷史具體地”去描寫現(xiàn)實的同時,更要求“用社會主義精神從思想上改造和教育勞動人民”。因此,“人民美學(xué)”范式下的創(chuàng)作,以塑造英雄形象、先進人物形象為目標,以此作為教育和引導(dǎo)人民的模范。但是因為種種原因,這一范式一度走向了極端,削弱了現(xiàn)實主義靈魂的“真實性和歷史具體性”。
改革開放后,文藝創(chuàng)作恢復(fù)了對“人性、人情和人道主義”的描寫,但也隨著市場經(jīng)濟時代到來,文藝和知識界一度出現(xiàn)過“告別理想、躲避崇高”的極端之論。經(jīng)過1990年代“人文精神大討論”的反撥,容納娛樂和消費合理訴求,形成了由先進的“人民美學(xué)”和多元的“消費美學(xué)”共同構(gòu)成的、具有中國風(fēng)格和中國氣派的“共和國美學(xué)”。值得強調(diào)的是,在建黨百年之際,中國電視熒屏上出現(xiàn)了《覺醒年代》《跨過鴨綠江》《山海情》等一批讓人耳目一新的影視劇佳作。它們將鏡頭對準了工人、農(nóng)民、士兵和革命者,表現(xiàn)的重心也從都市日常生活和兒女情長轉(zhuǎn)移到工人、農(nóng)民、士兵和革命者們的生產(chǎn)、生活和斗爭。扭轉(zhuǎn)了塑造都市瑰麗新人物、平民小人物、世俗人物的潮流,轉(zhuǎn)而刻畫先進人物和英雄,展現(xiàn)他們的崇高美?!犊邕^鴨綠江》洋溢著革命的英雄主義、樂觀主義和大無畏的革命精神;《山海情》的扶貧干部們雖然面臨著艱苦的自然環(huán)境,但同樣有著必勝的信心;《覺醒年代》表現(xiàn)中共建黨的初心時刻,充滿革命激情和“社會主義絕不會欺騙中國”的必勝信念。這批作品在新時代中國取得偉大成就的背景下,顯示了中國風(fēng)格和中國氣派,是“共和國美學(xué)”的典型作品。
(摘編自劉海波《<覺醒年代>等熱播主旋律劇的啟示》,有刪改)(1)下列對材料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許多文藝工作者的作品語言無味,夾著一些不三不四的詞句,是因為他們脫離群眾,生活空虛,不熟悉人民的語言。
B.人民生活存在著最生動、最豐富、最基本的文學(xué)藝術(shù)原料,從這個角度來說,它們是一切文學(xué)藝術(shù)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
C.只有走進生活深處,在人民中深入體悟生活本質(zhì)、吃透生活底蘊,并完全消化了,文藝工作者才能創(chuàng)作出激蕩人心的作品。
D.“人民美學(xué)”范式在改革開放時期一度走向極端,主要表現(xiàn)在削弱了現(xiàn)實主義靈魂的“真實性和歷史具體性”。
(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了解人熟悉人是文藝工作者的首要工作,在此基礎(chǔ)上,他們才能做好自己的文藝工作。
B.從論證語言角度來看,材料一相對通俗易懂,平易近人;材料二相對典雅凝練,生動形象。
C.在“共和國美學(xué)”的范式下,刻畫先進人物和英雄的作品優(yōu)于塑造世俗人物的作品。
D.中國影視劇作品美學(xué)從“人民美學(xué)”到“共和國美學(xué)”的變化,與共和國的發(fā)展密切相關(guān)。
(3)下列選項,最符合改革開放前“人民美學(xué)”范式的一項是
A.老舍的長篇小說《駱駝祥子》。
B.陸柱國的長篇小說《上甘嶺》。
C.埃德加?斯諾的紀實文學(xué)《紅星照耀中國》。
D.鐵凝的短篇小說《哦,香雪》。
(4)材料二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請簡要分析。組卷:5引用:2難度:0.5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1小題,12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狩獵
阿來 軍分區(qū)的偵察參謀,銀巴;農(nóng)牧局的小車司機,秦克明;我呢,專業(yè)給文工團歌手填寫歌詞。我們是偶然湊在一起的狩獵伙伴,因為大家的身份脾氣極不相同,更何況因為野生動物保護法,幾乎我們渴望到手的飛禽走獸都受到法律保護了。
我們沿著小徑向深山里進發(fā)。四周一片靜謐,在樹林變得稀疏的地方,出現(xiàn)了黑色圓潤的新鮮獐子糞便。再后來,就看到了那個棚寮,那個以前許多獵手相繼過夜,相繼修繕過的棚寮。
我們坐下來歇氣,突然,一只獐子從棚子里飛躥而出,連銀巴也來不及舉槍就躥下山坡了。它站在對面一座孤立的小山岡上向我們瞭望,距離太遠了,超過了槍的射程。
天很快就黑了。還有只獐子在周圍逡巡不去,一直弄出許多聲響。銀巴說:“要出來你就出來吧?!辈痪茫氢庸痪蛷囊粓F灌木后探出了腦袋,雙眼十分明亮。我端起小口徑運動步槍,瞄準致命的額頭的中央。勾動槍機,一聲槍響,獐子縱身一躍,黑暗中傳來一串樹枝搖動的聲音。
“是只母獐?!鼻乜嗣骱苡邪盐盏卣f。
“算了,睡吧?!蔽姨缮狭说醮?,秦克明裹件大衣半倚在底下藏過獐子的松枝上,銀巴鉆進了睡袋。
睡著一陣,醒來。天上的星光消失了,下雨了,只聽到樹葉在雨聲中沙沙作響?;秀敝校疫€看到了霧氣從谷底慢慢升向我們過夜的這個地方。
轟然一聲槍響,把我從似夢似醒的狀態(tài)中徹底震醒了?!镑晗悖 便y巴端起槍大叫,顯出一副極不平靜的樣子:“我都看到它的獠牙了!”
“公獐子都有獠牙,它們的肚臍眼就是價比黃金的麝香?!蔽矣X得他大驚小怪。
而經(jīng)常為一點小事神經(jīng)過敏的秦克明這時倒過分平靜了。
他們兩人重新?lián)苋蓟?,默無聲響地喝起酒來了。
我的吊床在輕輕地左右搖晃。他們好像有心事。而我能深入他們的內(nèi)心嗎?我們只是在狩獵時建立起一種短暫的伙伴關(guān)系……
終于,那些松雞嘎嘎地叫開了,天就要亮了。雨仍然下著,雨水漸漸被天色照亮,被雨水淋濕的樹葉也被漸漸照亮了,那是一種柔和、純粹、圣潔的光亮,竟然令人產(chǎn)生置身于仙境的感覺。
我們附近的潮濕的泥地里,一夜之間長出了蘑菇!銀巴說:“我打個賭,你吃不完這些蘑菇?!闭f完,他就提槍鉆進了樹林。果然,周圍地上,那些被松針覆蓋的土正被一點點拱起,開裂,最多半個來小時,一群蘑菇又破土而出了。
我們背后突然傳來羊子似的哀叫聲。
一聲,兩聲,焦灼、悲哀、凄涼。那羊子似的叫聲漸漸近了。終于一只母獐子從雨水中走了出來,它被雨水完全淋濕了,豐滿的乳房里奶水自己滲漏出來。看來,它很久沒有給幼獐喂奶了。
棚寮深處的干枯松枝底下傳出了一個幼獐的聲音,它和我們悄然過了一夜而我們竟然毫無知覺。我們兩人同時躍起撲向那堆松枝,底下傳來一聲慘叫。我們抱出那只哆嗦不已的幼獐,它的一只腿在我們的撲擊下折斷了。那只母獐仍然在前后左右奔竄跳躍,用越來越凄涼的叫聲攪得我們心煩意亂。秦克明端起了他的大口徑雙筒獵槍,子彈射到獐子的腳下,掀翻了一大片泥土,獐子也被翻了個肚子朝天,滾下了山坡。
我們兩個一人削好一個樺木片,再把這木片當成夾板固定到幼獐的斷腿上,用不久就會腐爛的棉布條扎好。棉布條用去了我內(nèi)衣上的兩個袖口。
也就是這個時候,雨水漸漸停了。一抹陽光終于鉆破了云層,照亮了我們,照亮了周圍的景物。
銀巴回來了。他遇見一只狼,它吃掉了昨晚那頭麝香,他又打死了那頭狼。他把那只麝香搗出來,放在我們面前,他想我們會吃驚的。后來倒是他吃驚地看到我們把餅干泡軟一點點喂那只小獐,呆立一陣,從我手中接過茶缸細心地喂了起來。
小獐子像小羊一樣叫了一聲,真像是小小羔羊的聲音。我禁不住也學(xué)叫了兩聲?!安灰辛耍鼻乜嗣髡f,“母獐子就要來了?!蔽液豌y巴大笑起來。說話間,母獐真就來了,我們聽見它穿過樹林時一路碰掉露水的聲音,很快就出現(xiàn)在我們眼前。我一伸手摸槍,它就跳開了。
秦克明說:“叫它來吧,沒聽說過哪個真正的獵手要殺喂奶的東西?!蔽液豌y巴又笑,聽從他的吩咐放下了槍。
我們躲到低處的一個山洼里,并肩在溫煦的陽光中坐了下來,等那只母獐來領(lǐng)走它的孩子。突然,秦克明說:“看吶!”我們抬頭仰望,先看到山包上棚寮的剪影,繼而看到那頭母獐正在給受傷的小獐子哺乳。此情此景確實有些令人胸口發(fā)緊發(fā)熱。
銀巴對獐子揮揮手,說:“回你家里去吧。我們也要走了。”
一路上,我們不斷回頭,望到的都只是滿眼夕陽下熠熠生輝的綠樹的不可思議的光芒。
(選自《阿來作品集》,有刪改)(1)下列對小說思想內(nèi)容的分析與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天黑之后,母獐之所以在我們周圍“逡巡不去,一直弄出許多聲響”,是因為幼獐就在附近,母獐不忍離去。
B.天快亮的時候,銀巴提槍鉆進樹林去了,“我”和秦克明呆在原處,后來就聽到了幼獐“羊子似的哀叫聲”。
C.銀巴看到“我”和秦克明用餅干喂幼獐,雖有些吃驚,但也很快理解并接納了我們的做法,并加入到我們的行列中。
D.當我們看到母獐給幼獐哺乳的情景后,感到“胸口發(fā)緊發(fā)熱”,說明我們被動物間的母子之情深深地打動了。
(2)下列對小說藝術(shù)特點的理解與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注重伏筆、照應(yīng)。如開頭交代“我們是偶然湊在一起的狩獵伙伴”,后文寫發(fā)現(xiàn)公獐時三人分別“極不平靜”“覺得他大驚小怪”“過分平靜”,具有邏輯合理性。
B.小說略寫公獐,詳寫母獐;寫母獐,略述天黑時在棚子周圍逡巡不去的情形,詳寫天亮后在雨中哀叫著接近幼獐的樣貌。這樣處理,各得其宜、各盡其妙。
C.銀巴是軍分區(qū)的偵察參謀,打死了吃掉公獐的狼;“我”是文藝工作者,秦克明是小車司機,槍法都不夠好,不能命中,母獐兩次逃生。這樣寫,切合人物的身份。
D.小說語言自然而不求絢麗,簡約、樸素而充滿藝術(shù)魅力。如寫蘑菇雨后生長,“那些被松針覆蓋的土正被一點點拱起,開裂”,描寫細微、妥帖,富有動作性。
(3)從三次開槍射擊獐子到放下槍,狩獵者經(jīng)歷了什么樣的心理變化?請結(jié)合文本簡要分析。
(4)小說圍繞“狩獵”設(shè)置三人狩獵經(jīng)過和獐子命運變化兩條線索,使作品主題意蘊豐厚。請結(jié)合作品簡要分析。組卷:16引用:6難度:0.5
二、古代詩文閱讀(68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1小題,18分)
-
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
(甲文)蘇洵《六國論》(節(jié)選)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zhàn)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
或曰:六國互喪,率賂秦耶?曰: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故曰:弊在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則獲邑,大則得城。較秦之所得,與戰(zhàn)勝而得者,其實百倍;諸侯之所亡,與戰(zhàn)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則秦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戰(zhàn)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如棄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故不戰(zhàn)而強弱勝負已判矣。至于顛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此言得之。
(乙文)李楨《六國論》(節(jié)選) 宋二蘇氏論六國徒事割地賂秦,自弱、取夷滅,不知堅守縱約;齊、楚、燕、趙不知佐韓、魏以擯秦:以為必如是,而后秦患可紓。
夫后世之所以惡秦者,豈非以其暴邪?以余觀之,彼六國者皆欲為秦所為,未可專以罪秦也。當是時,東諸侯之六國也,未有能愈于秦者也;其溺于攻伐,習(xí)于虞詐,強食而弱肉者,視秦?zé)o異也。兵連禍結(jié),曾無虛歲。向使有擅形便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復(fù)增一秦也。惟其終不克為秦之所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滅。
所以然者何也則以誤于欲為秦之所為也六國皆欲為秦之所為而秦獨為之而遂焉者所謂得天助云爾嗟夫!自春秋以來,兵禍日熾;迄乎戰(zhàn)國,而生民之荼毒,有不忍言者。天之愛民甚矣,豈其使六七君者,肆于人上,日驅(qū)無辜之民,胼手胝足、暴骸中野,以終刈①于虐乎?其必不爾矣!是故秦不極強,不能滅六國而帝,不帝,則其惡未極,其惡未盈,亦不能以速亡。
凡此者,皆天也,亦秦與六國之自為之也。后之論者,何厚于六國,而必為之圖存也哉!
曰:“若是,則六國無術(shù)以自存乎?”曰:奚為其無術(shù)也。焉獨存,雖王可也。孟子嘗以仁義說梁、齊之君矣,而彼不用也,可慨也夫!
【注】①刈:殺戮。
(1)下列句子中,加點的字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六國互喪,率賂秦耶 率:都 B.思厥先祖父 厥:相當于“其”,他們 C.兵連禍結(jié),曾無虛歲 曾:曾經(jīng) D.而彼不用也 彼:他們
A.所以然者/何也/則以誤于欲為秦之所為也/六國皆欲為秦之所為/而秦獨為之/而遂焉者/所謂得天助云爾
B.所以/然者何也/則以誤于欲為秦之所為也/六國皆欲為秦之所為/而秦獨為之而/遂焉者/所謂得天助云爾
C.所以/然者何也/則以誤于欲/為秦之所為也/六國皆欲為秦之所為/而秦獨為之/而遂焉者/所謂得天助云爾
D.所以然者/何也/則以誤于欲為秦之所為也/六國皆欲為秦之所為/而秦獨為之而/遂焉者/所謂得天助云爾
(3)下列對甲乙兩文內(nèi)容的概括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蘇洵《六國論》第一節(jié)直截了當提出論點:“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zhàn)不善,弊在賂秦。”先否定而后肯定,從正反兩面作判斷,以加強語言力量。
B.蘇洵的《六國論》主要運用了對比論證和引用論證來闡述觀點;李楨的《六國論》主要運用了概括性的事例來論證,無對比論證和引用論證的手法。
C.蘇洵的《六國論》開門見山提出自己的中心觀點;李楨的《六國論》在開頭引述宋二蘇的觀點作為發(fā)端,認為二者都是厚六國二薄秦的偏頗之論。
D.李楨認為秦國之所以能夠一統(tǒng)天下,除了其本身實力比較強以外,還有擁有有利的地理和得天助兩個重要的因素。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
②以余觀之,彼六國者皆欲為秦所為,未可專以罪秦也。
(5)從文中看,蘇洵和李楨認為六國滅亡的原因分別是什么(用自己的話概括)?組卷:18引用:5難度:0.9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1小題,10分)
-
4.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下面小題。
籌筆驛①
[唐]李商隱
猿鳥猶疑畏簡書②,風(fēng)云常為護儲胥③。
徒令上將④揮神筆,終見降王⑤走傳車⑥。
管樂有才真不忝,關(guān)張無命欲何如?
他年錦里⑦經(jīng)祠廟,梁父吟成恨有余。【注】①籌筆驛:舊址在今四川省廣元北。相傳諸葛亮出兵攻魏,在這里籌劃軍事。大中九年(855)冬,李商隱罷梓州幕隨柳仲郢回長安,途經(jīng)籌筆驛,創(chuàng)作此詩。②簡書:軍令。③儲胥:軍用的籬柵。④上將:諸葛亮。⑤降王:后主劉禪。⑥傳車:古代驛站的專用車輛。⑦錦里:在成都城南,有武侯祠。
(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把猿鳥、風(fēng)云比作諸葛亮的敵人,說他們至今還畏懼諸葛亮治軍的神明,以此襯托諸葛亮的軍事才能,為下文做鋪墊。
B.頷聯(lián)采用對比手法,說明諸葛亮盡管有運籌帷幄之才,但還是無法挽救蜀國的敗亡,不爭氣的后主劉禪最終還是投降做了俘虜。
C.頸聯(lián)分析蜀國敗亡的原因——盡管諸葛亮才比管仲和樂毅,但無奈大將關(guān)羽和張飛命短,只憑諸葛亮一人之力,也無法力挽狂瀾。
D.尾聯(lián)交代寫作緣由,作者往年經(jīng)過錦里諸葛武侯廟時,觸景生情,吟誦起諸葛亮的《梁父吟》,頓時覺得遺恨無窮。
(2)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運用襯托的藝術(shù)手法,通過對猿鳥和風(fēng)云的描寫,顯示出諸葛亮治軍有方。
B.頷聯(lián)肯定了諸葛亮指揮若定的軍事才能,在他的指揮之下,敵人最終投降歸順。
C.本詩打破時空界限,既凸顯了諸葛亮的才能堪比管仲、樂毅,又交代了蜀國敗亡的原因。
D.作者懷古詠史,借諸葛亮抒發(fā)了自己憂國憂民的政治情懷和懷才不遇的悲憤心情。
(3)最后一句中“恨有余”的“恨”包含了作者哪些感情?除了“恨”,該詩還寄寓了作者怎樣的感情?組卷:4引用:2難度:0.5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2小題,30分)
-
5.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必修上)。
(1)陶淵明《歸園田居》中,妙用疊詞,描寫鄉(xiāng)村尋常景象,展現(xiàn)寧靜、平和的田園生活狀態(tài)的兩句是:
(2)如果說陶淵明《歸園田居》中的“誤落塵網(wǎng)中”和“
(3)白居易《琵琶行》中的“
(4)杜甫《登高》中的“
(5)蘇軾《赤壁賦》中一句“
(6)李清照《聲聲慢》的開頭三句連用七組疊詞,不僅使詩詞的音律和諧,還恰到好處地表達出作者的心境。這三句中的后兩句是:
(7)辛棄疾在《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運用典故痛惜北方淪陷區(qū)的宋朝百姓,已經(jīng)安于北方統(tǒng)治的兩句是:
(8)《登泰山記》中描寫剛登上山頂時看到的冰雪覆蓋、雪光耀眼的景象的兩句是:組卷:8引用:2難度:0.8
(四)基礎(chǔ)知識考察(本題共10小題,10分)
-
16.下列選項有關(guān)《共產(chǎn)黨宣言》的說法錯誤的一項是( )
組卷:2引用:2難度:0.5
三、作文(60分)
-
17.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苦海中翻騰,未嘗不是人生極樂——抗倭名將任環(huán)。
在漫長的人生中,我們也許會經(jīng)歷許多苦處和不幸。個人的苦痛和挫敗已經(jīng)讓人失意,難過和悲傷。但在華夏的漫長歲月中,無數(shù)仁人志士把個人的得失榮辱置之度外,他們是“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是“待從頭,收拾舊山河”的岳飛,是“茍利國家生死以”的林則徐,是“愿得此身長報國”的陳京瑩……他們的“苦”和民族國家的命運緊緊相連,他們的“苦”深深打上了中華兒女家國大義的清晰烙印。
請就材料中的“苦”談?wù)勀愕乃伎己透形颉?br />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組卷:2引用: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