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貴州省貴陽市三新改革聯(lián)盟校高一(下)聯(lián)考語文試卷(4月份)
發(fā)布:2024/7/19 8:0:9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1小題,19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材料一:
由于民族精神的差異性,中國古典悲劇的美學品格和西方悲劇存在著鮮明的區(qū)別,這種區(qū)別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這里僅以悲劇性戲曲為例)
第一,中國古典悲劇沒有也不可能擺脫封建儒家思想觀念的影響,因而多數(shù)作品中的悲劇人物被束縛在現(xiàn)存總體秩序的羅網中而無法游離,從而損失個體自主意識和對命運的反抗精神。而西方悲劇中的多數(shù)主人公總是和現(xiàn)存的總體秩序處于不可調和的對立狀態(tài),他們總是以掙脫現(xiàn)存秩序的束縛,否定現(xiàn)存秩序的合理性為自己行動的最終目的。
第二,中國古典美學強調“中和之美”,在悲劇創(chuàng)作中則表現(xiàn)為“哀而不傷”。中國古典悲劇中的許多作品都具有“悲歡離合”的情節(jié)特征和苦樂相錯的表現(xiàn)手法,有的作品還有一個“歡樂的尾巴”,以“團圓”結局。如《竇娥冤》《趙氏孤兒》《嬌紅記》等等,都程度不同地滲透著喜劇的因素。而西方悲劇,特別是古希臘悲劇,則強調“莊嚴的風格”在悲劇作品中的統(tǒng)一性,傾向于情節(jié)的發(fā)展要一悲到底,并往往以主人公毀滅而告終,從而在死亡中給悲劇蓋上真實性的最后印記。哈姆雷特“生存還是毀滅”這一著名的內心獨白,就道出了西方悲劇沖突的嚴峻、殘酷和不可調和的特征。
第三,與西方以帝王貴族為主人公來揭開悲劇的歷史不同,中國古典悲劇在早期就表現(xiàn)出貧民化的傾向,“偏于瑣屑中傳出苦情”構成中國早期悲劇創(chuàng)作中的一個重要特點。貧民化傾向在后來的《竇娥冤》《琵琶記》和《桃花扇》等優(yōu)秀的戲劇作品中,都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亞里士多德作為西方悲劇的開山者所界定的悲劇都是“英雄悲劇”,悲劇主人公必須是名聲顯赫、超越常人的“著名人物”。古希臘悲劇中的主角都是神化的英雄,而莎士比亞筆下的悲劇角色,也都出于名門望族。在西方的一些戲劇理論家看來,悲劇和喜劇的根本區(qū)別就在于前者模仿帝王貴人的行動,而后者是模仿卑微小民的行動。
(選自趙凱《悲劇與人類意識》,有刪改)材料二:
西方戲劇的觀念與中國戲曲的觀念,是迥然有別的。
古希臘亞里士多德對戲劇進行了理論總結,寫下了著名的《詩學》。他說:“悲劇是對于一個嚴肅、完整、有一定長度的行動的摹仿。悲劇最重要的是情節(jié),即事件的安排……”
悲劇中沒有行動,則不成為悲劇,但沒有性格,仍然不失為悲劇。中國的戲曲理論,無論是明代的湯顯祖還是清代的李漁,闡述的重點都是在演員的演技和唱腔方面,劇本的故事無不處于次要的位置。
這種理論上的差異,自然造就了舞臺演出的分疆。
西方的戲劇注重情節(jié),強調客觀真實性。演員的演出力圖逼真。蘇聯(lián)時期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要求演員在演出中放棄自我本性完全投入到角色中去,以期最大程度地符合劇情的客觀真實性。他在排演莎士比亞的《奧賽羅》時,這樣處理威尼斯的小船駛過舞臺:“船下要裝小輪子。小輪子必須妥善地裝上一層厚橡皮,使船能平穩(wěn)地滑動……小船要十二個人推著走,用鼓風機向口袋里吹脹了氣,以此形成翻滾的波浪……使用的槽是錫制的、空心的,在空心的槽里灌上一半水,搖槽時里面的水便會動蕩,發(fā)出典型的威尼斯河水的沖擊聲?!拔枧_上一切的安排就是要把一個不容懷疑和增減的情節(jié)讓觀眾接受。
中國的戲曲注重的是演員的表演,對戲曲的情節(jié)并不十分苛求。戲曲也強調逼真,但這種逼真不是在對現(xiàn)實的細節(jié)摹仿得惟妙惟肖的基礎上,而是通過演員的表演,把舞臺上沒有的東西“無中生有”地表現(xiàn)給觀眾看。如德國戲劇理論家布萊希特看了梅蘭芳表演的《打漁殺家》后寫道:“他表演一位漁家少女怎樣駕駛一葉小舟,她站立著搖著一支長不過膝的小梁,這就是駕駛小舟,但舞臺上并沒有小舟……觀眾這種感情是由演員的姿勢引起的,正是這種姿勢使得這場行船的戲獲得名聲?!彼诟鑴〉氖吩妱嶒炛校罩袊鴳騽∷囆g經驗,創(chuàng)作了《四川好人》。
中西舞臺演出的不同,自然也造就了欣賞的異趣。
西方看戲劇的觀眾十有八九是以認知的心態(tài)去觀賞的。他們努力設身處地沉浸到劇中去,做一個“事件過程”的偷窺者或目擊者。在戲劇的劇場里,觀眾的神情始終是關注的,觀眾席上始終是寂靜的,大家都在悄悄地“偷看”臺上發(fā)生的“事件”。觀眾即使被“事件”觸動,也不敢即席發(fā)聲與伙伴交流,就像在現(xiàn)實中不敢打擾旁人的生活一樣。走出劇場,他們感受的焦點在于,評判演員和情節(jié)“像”還是“不像”,反思自己“知”還是“不知”。如果“知”了就不再進劇場。西方戲劇以及類似樣式的藝術,一般很難吸引沒有偏愛的回客。
中國觀眾到劇場里去看戲,與其說看戲曲故事,不如說看演員能力。老練的觀眾常常不以戲曲故事作為看戲的選擇,而以某一個演員的演技作為看戲的選擇。中國戲曲劇場中,名演員的折子戲(劇目中最能表現(xiàn)其演技的片段)專場往往比完整的戲曲故事演出更能吸引人。重演技的結果鍛煉出了演員超乎尋常的表現(xiàn)力:如青年演員能扮演老年;老年演員能扮演青年;男演員能扮演女人,如京劇的梅蘭芳;女演員能扮演男人,如越劇的徐玉蘭。這種強調表現(xiàn)力而不重容觀真實的舞臺準則,是西方戲劇聞所未聞,不敢想象的。
(摘編自陳偉《中國戲曲點燃布萊希特的理論火花》)(1)下列關于材料一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材料一將中國古典悲劇和西方悲劇的比較放在中西方文學比較觀下來審視,認為民族精神的差異是兩者區(qū)別鮮明的關鍵。
B.中國古典悲劇人物無法擺脫儒家思想觀念的影響,性格內向,而西方悲劇人物性格則因其文化特點而顯得外向。
C.中國古典悲劇都講究“悲歡離合”“苦樂相錯”和“大團圓”結局,而西方悲劇則是一悲到底,以死亡或毀滅為結局。
D.中國古典悲劇由于注重塑造貧民形象,所以沒有英雄人物,而西方悲劇則因為過于關注英雄形象,所以沒有貧民形象。
(2)根據材料二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要求演員變成角色,就是為了舞臺逼真,讓演員的表演更符合劇情的客觀真實性。
B.中國戲曲注重演員的表演,與西方的戲劇相比,中國的戲曲情節(jié)在客觀真實性上遠不如西方的戲劇。
C.西方觀眾看戲劇都抱著認知的目的,關注的核心是演員和情節(jié)與客觀現(xiàn)實的關系,收獲的是“知性”。
D.古希臘亞里士多德寫的對戲劇進行理論總結的名著《詩學》,深刻地影響了后來的西方戲劇理論。
(3)下列各項中,不屬于封建儒家思想觀念對中國古典悲劇影響,從而導致悲劇人物無法游離于總體的羅網的一項是
A.《孔雀東南飛》中的焦仲卿,為緩和愛情與家庭、倫理的沖突,無奈休妻,最終自縊而亡。
B.《杜十娘怒沉百寶箱》中的杜十娘,為報復李甲的背叛,將珍寶盡拋江中,憤然投江而死。
C.《梁山伯與祝英臺》中的梁山伯和祝英臺,為了家族安寧,用殉情成全來世的愛情。
D.《漢宮秋》中的王昭君,為了漢匈之間不再爆發(fā)戰(zhàn)爭,毅然選擇出塞和親,最后投江自盡。
(4)材料一和材料二在論證上有什么相同之處?請簡要分析。
(5)請結合材料一內容,聯(lián)系課本,簡要分析《竇娥冤》與《哈姆萊特》所展現(xiàn)的中西方悲劇美學的區(qū)別。組卷:2引用:1難度:0.5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1小題,16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最后一首詩
李修文 那年冬天,我在一座小縣城中的醫(yī)院里陪護病人,隨著春節(jié)越來越臨近,寒意日漸加深,大霧每一天都彌漫不止,這天早晨,待我在病房里揉著眼睛醒來,卻聽說同病房里的一個大姐放棄治療,離開醫(yī)院尋死去了。那大姐,原本是附近礦山里的出納,因為早已無礦可采,她也就下崗了多年,雖說得了治不好的病,住在醫(yī)院里也沒有什么人來看她,但是,一天天的,她還是連說帶笑的樣子,許多時候,她都算得上潑辣。然而,即便如此,當我看過她留在病房中給一個可能前來的人寫下的信,我也幾乎可以肯定,她是真的出門尋死了。
果然,從此我再也沒有見過她,奇怪的是,直到我離開那小縣城,也沒有什么人來接受她最后留下的那封信,我還記得,那封信,一直放在簡陋病房里的電視柜上,病房里的人們閑來無事之時,總喜歡打開信封,抽出信紙來把玩說笑一會兒,時間長了,那封信便也越來越油膩和殘破了,但是,好多年過去了,那封信,我卻總也無法忘懷它,信的一開始,那大姐便說:我去死了,你可能會來,也可能不會來,我就只當你會來,反正,這是我最后一次寫信給你了。緊接著,她回憶了她和收信的男人一起度過的童年和少年,再往后,她對當初錯過他連說了三個對不起,可是,一下子又掉到了她剛剛回憶完的童年和少年里無法自拔,不可自抑地,她寫起了當年跟那男人小時候一起在水庫里劃船的往事。寫完了,她抄了一首詞,李清照的《武陵春》,這才又說:你可能會來,也可能不會來,但我只當你會來,反正,這是我最后一次寫信給你了。那大姐也許并不知道,被她在信里抄下的《武陵春》,其實也是李清照一輩子里寫下的最后一首詩詞: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所謂“掃處即生”,說的便是“風住塵香花已盡”這樣的句子,掃除之處,又生新意,其意,大致相當于佛家所說的“緣盡之處,即是緣起之門”,然而,這不盡機緣,于李清照而言卻是巨大的損耗——作此詩時,為了躲避金人的驅殺,李清照和眾多北人一起南逃,先至杭州,再至金華,而丈夫趙明誠早已亡故,再看眼前,日復一日的哀鴻遍野仍在繼續(xù)。前一年,李清照驟生大病,身旁的弟弟已經開始四處湊錢為她準備棺木,然而,她還是活了下來,那“掃處即生”的機緣亦隨之而來:仍是為了活命與避難,她嫁給了當?shù)厝藦埲曛?,婚后未久,卻發(fā)現(xiàn)張汝舟之所以收留她,為的只是將趙明誠遺留金石據為己有,按照當時律法,若是女子向官衙提出離異之訟,婚約就算被判無效,女方仍要身陷牢獄之災,盡管如此,李清照依舊向官衙提出了離異訴狀,一如她在給友人的求救信中所寫:“猥以桑榆之晚景,配茲駔儈之下材?!?br /> 這一首《武陵春》,梁啟超說其是感憤時事之作,明人葉文莊卻緊緊抓住李清照再嫁而不放,直斥她:“李公不幸而有此女,趙公不幸而有此婦?!笨墒?,我卻只看見了一己之身的無力,無力舉措,無力抗辯,唯一能夠與這無力相匹配的,不是發(fā)足狂奔,也不是低頭認罪,而是漫長的、損耗了全部氣血的凝望——對,這個李清照,是寫下過“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和“輕解羅裳,獨上蘭舟”的李清照,所以,此處的字字句句,其實是蘭舟在凝望舴艋舟,是好日子凝望壞日子,說到底,就是那藕花深處的少女在凝望著亂世中的孀婦。春天也好,雙溪也罷,請你們全都讓位于這一場漫長的、損耗了全部氣血的凝望吧:現(xiàn)在,這世上有兩個李清照,一個看著另外一個,可是,現(xiàn)在的她們,既不打算順從對方,也不再想要說服對方。
去年冬天,也是臨近春節(jié)的時候,在從南京前往蘇州的高鐵上,我曾經接到過一條手機短信,回復過去之后才知道,當年,在河北小縣城的醫(yī)院里,那個放棄了治療跑出醫(yī)院去尋死的大姐,她留下的最后一封信,正是寫給了給我發(fā)來短信的男人。天知道他是怎么找到我的呢?無論怎樣,他還是找到了我,還說看過我的書,有一個問題,他一直想問我:盡管他一直都沒能找到那大姐的遺體,但他的確早已去那小醫(yī)院里取回了她留給自己的信,現(xiàn)在,好幾年過去之后,他想為她修一座衣冠冢,以此來好好安葬她,他還想在她的墓碑上刻下幾句話,所以,他想問問我,那大姐的墓碑上,到底應該刻下哪幾句話才好呢?問題來得太突然,一時之間,我也不知道該如何回答他。不過,沒過多久,我所乘坐的高鐵疾馳著經過了一條并不寬闊的河流,晦暗的天光下,河流上的幾艘機動船緩慢地向前行駛著,卻近乎停滯,遠遠的,一座工廠的圍墻外,倒是有幾棵梅樹被大風摧折,梅花們便紛紛跌落,再被大風席卷著奔入了河水,一下子,我想起了那大姐最后的一封信,如遭電擊一般,我片刻不停,給遠在河北的男人發(fā)去了短信,我對他說,那大姐的墓碑上應該刻下的話,其實也是她最后留給他的那幾句話:你可能會來,也可能不會來,但我只當你會來。對,就是這幾句:你可能會來,也可能不會來,但我只當你會來。
(有刪改)(1)下列對本文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題目“最后一首詩”,既指李清照的《武陵春》,也可指大姐在信中留下的文字:“你可能會來,也可能不會來,但我只當你會來?!?br />B.文章開篇故事切入自然,作者用樸實細膩的文字簡單地交代了大姐的經歷,重點以“那封信”展現(xiàn)出了大姐的人生際遇。
C.文章以佛家禪語“緣盡之處,即是緣起之門”引出李清照的人生轉變,也暗含著她在國破家亡中以佛學來紓解苦痛的人生選擇。
D.作者看到梅樹被大風摧折,梅花跌落入河流的場景,引出了下文作者關于墓志銘的回復,同時拓寬了生命主題的語義空間。
(2)下列對本文語言表達藝術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以李清照的《武陵春》為線索,實現(xiàn)了由大姐故事到李清照故事的過渡,語言順暢自然,寫作內容跨度大,但沒有突兀之感。
B.作者通過《武陵春》來講述李清照的故事時,詩文典故信手拈來,語言豐贍俊美又含蓄有致,起到了言簡意賅、辭近旨遠的效果。
C.文章寫“你可能會來,也可能不會來,但我只當你會來”時運用了反復的修辭手法,既有突出強調的作用,又富有節(jié)奏感和韻律美。
D.文章敘寫那大姐的故事時,人物形象立體豐滿,故事性強,運用首尾呼應等技巧,散文在敘事時呈現(xiàn)出了一種“小說化”的傾向。
(3)通讀全文,“漫長的、損耗了全部氣血的凝望”中的“凝望”你如何理解?
(4)本文講述大姐故事時插入了李清照的故事,這種敘述方式有哪些好處?請結合作品簡要分析。組卷:13引用:3難度:0.5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1小題,20分)
-
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題目。
(甲) 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張良。張良是時從沛公,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私見張良,具告以事,欲呼張良與俱去,曰:“毋從俱死也?!睆埩荚唬骸俺紴轫n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義,不可不語?!绷寄巳?,具告沛公。沛公大驚,曰:“為之奈何?”張良曰:“誰為大王為此計者?”曰:“鰥生說我曰:‘距關,毋內諸侯,秦地可盡王也。’故聽之?!绷荚唬骸傲洗笸跏孔渥阋援旐椡鹾??”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為之奈何?”張良曰:“請往謂項伯,言沛公不敢背項王也?!迸婀唬骸熬才c項伯有故?”張良曰:“秦時與臣游,項伯殺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來告良。”沛公曰:“孰與君少長?”良曰:“長于臣?!迸婀唬骸熬秊槲液羧?,吾得兄事之。”張良出,要項伯。項伯即入見沛公。沛公奉卮酒為壽,約為婚姻,曰:“吾入關,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日夜望將軍至,豈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表棽S諾,謂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迸婀唬骸爸Z?!庇谑琼棽畯鸵谷?,至軍中,具以沛公言報項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關中,公豈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也。不如因善遇之?!表椡踉S諾。
(節(jié)選自《鴻門宴》)(乙) 沛公之從雒陽①南出軒轅,良引兵從沛公。沛公欲以兵二萬人擊秦峣下軍,良說曰:“秦兵尚強,未可輕。臣聞其將屠子,賈豎易動以利。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為五萬人具食,益為張旗幟諸山上,為疑兵,令酈食其②持重寶啖秦將。”秦將果畔,欲連和俱西襲咸陽,沛公欲聽之。良曰:“此獨其將欲畔耳,恐士卒不從。不從必危,不如因其解擊之。”沛公乃引兵擊秦軍,大破之。
張良多病,未嘗特將也。常為畫策臣,時時從漢王。漢四年,韓信破齊而欲自立為齊王,漢王怒。張良說漢王,漢王使良授齊王信印。漢六年正月,封功臣。高帝曰:“運籌策帷帳中,決勝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擇齊三萬戶?!绷荚唬骸?bdo class="mathjye-underwave">始臣起下邳與上會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計幸而時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當三萬戶?!蹦朔鈴埩紴榱艉?。高帝崩,后八年卒,謚為文成侯。
(選自《史記?留侯世家》,有刪改)(注)①雒陽:洛陽。②酈食其:人名。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始臣起下邳/與上會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計/幸而時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當/三萬戶
B.始臣起下邳與上/會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計/幸而時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當/三萬戶
C.始臣起下邳/與上會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計幸而時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當三萬戶
D.始臣起下邳/與上會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計/幸而時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當三萬戶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侯,古代爵位名,為春秋時期五等爵的第二等,比“伯”高一等。
B.為壽,祝頌之辭。向尊長敬酒或饋贈財物,以祈祝健康長壽。
C.崩,古代稱帝王或王后死為“崩”,稱諸侯死為“薨”,稱大夫死為“卒”,“卒”后來也成為死亡的通稱。
D.謚,封建時代在人死后根據其生前事跡評定褒揚給予的稱號,稱為謚或謚號。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劉邦善于用人,虛心納諫。當他聽到項羽要擊破他時,能虛心向張良請教,采納建議,熱情款待項伯,約為婚姻。
B.劉邦能言善辯,善于應變。(甲)文中,他面對危情,既驚呼“為之奈何”,虛心請教,又將自己的錯誤推到別人頭上,接著又低聲下氣地拉攏項伯,使項伯為他所用,使局勢出現(xiàn)轉機。
C.張良為人精明。(甲)文中,他深知劉邦肺腑,提出見解,能夠剖析利害,啟發(fā)劉邦醒悟而予以采納;(乙)文中,他獻計劉邦,利誘秦朝將領,從而沒費一兵一卒,一舉拿下咸陽。
D.張良足智多謀,胸有韜略。面對故人報信,他處變不驚,從容應對;他計敗峣下秦軍,又勸告漢王授印于韓信,解除危難,為漢王朝立下汗馬功勞。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
②此獨其將欲畔耳,恐士卒不從。不從必危,不如因其解擊之。
(5)(甲)文哪些地方說明劉邦能察言觀色,隨機應變?組卷:27引用:4難度:0.6
(三)語言文字運用III(本題共1小題,6分)
-
8.三段論推理是演繹推理中一種簡單的推理判斷。包括大前提、小前提和結論三部分。
請仿照下面示例中對晏子之言的推理形式,寫出材料邏輯推理的大前提、小前提和結論。
示例:
楚人以晏子短,為小門于大門之側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國者,從狗門入。今臣使楚,不當從此門入。”(《晏子使楚》)
大前提:只有出使狗國,才從狗門進
小前提:我出使的不是狗國
結論:我不從這個狗門進
材料: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之所以有力量,正是由于它是經過實踐檢驗了的客觀真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大前提:
小前提:
結論:組卷:12引用:9難度:0.7
四、寫作(60分)
-
9.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高一年級準備開展經典文學課本劇表演活動,同學之間出現(xiàn)了一些討論。
“我報了林黛玉,如果要我演丫鬟,我可不愿意?!?br />“我要演就演項羽,項莊、曹無傷這類小角色我肯定拒絕。
“可是配角總得有人演呀,如果人人都演主角,那不成戲呀!”
其實,不只是演戲,生活中我們還會遇到其他類似的情形。請結合材料寫一篇文章,體現(xiàn)你的思考和感悟。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組卷:11引用:8難度:0.6